1289 喪家犬

夕陽西下,廣島附近,明軍步卒有條不絮地打掃戰場,安營紮寨。遠處,一隊隊的騎軍,來來回回,或者押解俘虜,或者傳遞命令等等。目光所及之處,已經看不到有任何戰事了。

大概的戰果已經統計出來,也通過聊天羣,第一時間報到了崇禎皇帝這裡。拿石頭去碰雞蛋的戰事,其實結果並不會有意外。對此,崇禎皇帝都是有經驗的。

想前世的時候,他最喜歡做的一件事情,就是開一張七家的地圖,選擇混戰模式,而後自己就房子坦克堵路,不管外面打得如何天翻地覆,只管在家裡不斷暴兵,一直暴到兩百名額滿了之後,不管隊形,不管戰術,一起A了出去,不需要多少時候,勝利彈框就彈出來宣告結束。

倭國的戰事,真是一模一樣。任憑島內各家勢力征戰,而大明一直在朝鮮屯兵訓練,看着差不多了,才登陸倭國,第一戰,就把最大的一股勢力給殲滅了。

不過,很可惜的是,奴酋並沒有抓到。豪格、多爾袞,還有多鐸,這些建虜餘孽的頭目,生要見人,死要見屍。

崇禎皇帝這麼想着,便吩咐盧象升道:“就按照原定計劃實施,發佈懸賞,不管死活,帶來京師,祭奠忠烈堂的英烈。”

“微臣遵旨!”盧象升自然也知道這個結果,轉頭就開始下令。

按照預定方案,明軍在廣島登陸之後,並不急着去殲滅各地的大名,追擊滿清餘孽的勢力,而是張榜安民,告示倭國所有人:大明天軍登陸倭國,乃爲救倭國百姓而來。凡倭國百姓,大明庇護之;凡禍亂倭國之亂兵,大明剿滅之;大明只願天下,不再有兵災!“

另外,還特別強調,以下戰犯,若有擒獲則有重賞。

一張圖像一份簡介,共計有多爾袞、豪格、多鐸、英俄爾岱、天皇等各地大名,幾乎所有大名都位列其中,基本上囊括了倭國各地勢力的頭目。

於是,大明軍隊每到一處地方,當地就會安穩下來。大明軍隊,軍紀嚴明,秋毫無犯(事實上,倭國早已沒什麼能讓明軍看得上眼了),並且還會開倉賑災,凡來投的倭國百姓,聽明軍指揮,就能獲得一份口糧。而對於倭國的軍隊,不管是那一方勢力,都會行雷霆一擊。凡抓獲之倭國軍卒,皆編爲奴隸。

這些事情,隨便明軍登陸倭國的消息傳出,沒有多少天之後,倭國的形勢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那些在死亡邊緣的倭國百姓聞之,拖家攜口,聞着米粥的香味,從四面八方彙集而來;而那些各地的大名,聽聞幾十萬明軍登陸,並且如同摧古拉朽般在第一時間擊潰了滿清勢力,都嚇得膽戰心驚,夜不能寐。

這些掌握權力的大名,或者還想着聯合起來,一起抵抗明軍。但是,他們手下的那些軍卒,多是臨時拉起來的隊伍,就沒想過要和明軍對抗。一開始的時候,今天跑幾個,明天跑幾個,影響還不大。反正逃兵的事情,原本也有發生。

可是,隨着明軍毫無阻力地推進,明軍的精銳,武器的先進,也隨之傳開。這麼一來,逃兵的事情就多了,有的大名一夜醒來,就發現只剩下自己的親信手下還在,其他兵卒跑了個精光。而這些逃跑的兵卒,則丟了兵器,當作是老百姓跑到明軍那投靠。

一時之間,各地大名勢力範圍內,全都是人心惶惶。

本州島的中國山地中,有一座高峰叫做大山。這裡的中國山地,是因爲附近就叫中國,不過不是指大明,而是近國,中國,遠國中的一個,有點中部地區的意思。

在這座叫大山的山腳下,有一個殘破的山村,斷壁殘垣,一副破敗的樣子,顯然是遭受過兵災。不過在村子中間有一處還比較完整的房子裡,有一大夥倭人百姓聚集在這裡。他們無一例外,都是穿得破破爛爛,面黃肌瘦的。

在他們的中間,有一口缺口的大鍋,翻滾着的沸水中,不時浮上一些野菜。有一個年紀較大的倭人從懷裡掏出一隻扁扁的布袋,愁眉苦臉地,在所有人的期待中,拿到那口鍋的上方,使勁抖抖,甚至翻了個底朝天再倒,卻也沒有多少粒米倒進鍋裡。

“唉!”老人,其實也就四十來歲,看着老而已,嘆了口氣道,“糧食吃完了!以後……以後……”

說了兩次,沒法說下去。不過他就算不說,周圍這些倭人也都知道他想說什麼,不由得都跟着嘆了口氣。

虧了是夏天,可就算如此,今天之後,不知道還能堅持多少天!

“這個世道……”老人說到這裡,又是嘆了口氣道,“希望來世當一條太平狗,也好過當這亂世人!”

周圍人聽了,都是默不作聲。但他們臉上的表情,卻多是贊同之色。

氣氛有點壓抑,可急促地腳步聲卻很快傳了過來,同時還有驚喜地喊聲:“爹,叔,我回來了!”

聽到這話,屋子裡的人都不由得一愣,隨後臉上浮現出了驚喜之色,一個個都站了起來,想要擁出去看看,聽聲音,就像是有好事。

那個老者更是驚喜,立刻迴應道:“山井壽,這裡!”

屋子裡的人還沒出去,就見一個年輕人,帶着風,跑了進來,看到還有那麼多人,就忍不住先開口說道:“我們得救了,我們有救了……”

“什麼?”老人一聽,連忙問道,“這個世道,誰還能救我們?”

其他人一聽,驚喜地神情淡了不少。確實,這個亂世,誰還會在乎他們這些窮苦百姓,什麼幕府,天皇,豐臣家,還有其他大名都是扯淡,他們有得吃,有得喝,什麼時候管過他們?眼看着要餓死了,就算外面的戰事結束了,那和他們又有什麼關係?

山井壽只是一看,就知道他們大概在想什麼,沒有立刻說話,從懷裡小心翼翼地掏出一隻小袋,沒有絲毫猶豫,全部往那個沸騰的鍋裡倒了起來。

頓時,袋子裡裝着的米,猶如銀河傾斜而下,頓時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眼睛一眨都不眨。直到山井壽把袋子倒空了,再也倒不出一星半點時,他們纔回過神來。

那個老人頓時,就一巴掌拍在了山井壽的腦袋上,恨鐵不成鋼地罵道:“你個敗家子,不過了是吧?這麼浪費?哪學來的壞毛病?”

山井壽也不以爲意,依舊興致極高,對那老人說道:“爹,沒事,吃飽了我們全村人才有力氣走出去,只要走出去就有活路!”

他這話,讓所有人頓時又吃了一驚,隨後一個個都高興壞了,連忙問是怎麼回事?

“你們不知道,我這次外出找活路,正好碰到了天朝上國憐憫我們窮苦老百姓,派了大軍前來……”山井壽興高采烈地把他外出的見聞說了出來。

說完之後,生怕他們不信,用手指着鍋裡翻騰的米繼續說道:“我和明軍大人說了村子的情況,就給了我這一袋米,讓我們村的人都能有力氣出山去!”

說着,他又從懷裡掏出了一疊紙道:“看看,這就是天朝上國的安民告示,這上面可是有官府印信的。”

聽他說得,已經讓這些倭人瞠目結舌,感覺在聽神話一般。如果沒有那一袋米,他們肯定一萬個不相信,大明怎麼可能派軍隊來拯救他們這些倭國的百姓!

可是,如今不但有米,竟然還有告示。

於是,這些倭人百姓,不管能不能看懂,全都圍了過去看。

果然,就如同山井壽所說,有官府大紅印章,不過漢字,他們就都不認識了。但山井壽聽別人講過,就背出來給這些人聽。

知道大明確實派兵到了倭國,區別對待百姓和那些軍卒,他們一個個頓時都激動壞了。

這日子,有盼頭了!一陣欣喜之後,也有倭人百姓有點疑惑,指着一些頭像問道:“那這些是什麼意思,我看着怎麼像那天殺的建虜!”

他們的村子,就是建虜禍害的。

山井壽一聽,就馬上回答道:“這些是建虜的頭目,這個叫多爾袞,就是建虜皇帝,這個叫豪格,就是建虜的皇太侄,後來還當了建虜皇帝,這個叫多鐸……這些全都是大明懸賞的,如果誰看到或者抓到,都是有重賞的!”

一聽是這,這些人頓時就憤怒了,盯着那圖案上的圖像,似乎恨不得生吃了他們一般。

“咕嚕,咕嚕!”

香氣誘惑下,這些倭人肚子的咕嚕聲,終於把他們喚回了神。山井壽當即說道:“大家先吃吧,吃完了我們從小路出山,早點出去纔是正事!”

一聽這話,所有人都覺得說得有利,又一個個興奮了起來,搓着手準備飽吃一頓。

可就在這時,他們全都愣住了,因爲,他們聽到了馬蹄聲。

猶如驚弓之鳥一般,所有人都立刻跳了起來,也不管來人是什麼人,先躲起來再說。當初的時候,正是因爲他們躲得快,才逃過了一劫,只是可惜了那些還沒來得及逃地鄉親,全部遭了建虜的毒手。

一共五名騎士,到了村口後勒馬停住。其中一人對另外一名年輕人說道:“陛下,這裡是個荒廢了的村子,要不,我們歇息一下吧,相信明軍不可能找到這大山來。”

這個年輕人,就是多爾袞了。他們從豪格的包圍圈突圍之後,就一直想要繞道趕回廣島。可是,一直沒有機會。

豪格要抓他,多爾袞不得不東躲西藏。突然之間,明軍在廣島登陸,又通緝他們,還是要東躲西藏。更爲可悲的是,明軍一出現,一切希望都沒了,精神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如今完全是憑着求活的本能,纔不斷地往深山老林中躲避,最終纔來到了這裡。

多少天的躲避,如今就只剩下了他們五個人了。他們也是極度疲憊,肚子“咕嚕”地叫喚了起來。

“有吃的!”英俄爾岱聞到了香味,不由得立刻抽刀警戒起來道,“這裡有人!”

頓時,幾個建虜如臨大敵。可與此同時,那香味也誘惑着他們。要知道,他們當時突圍,那肯定帶什麼吃的。都是遇到什麼搶什麼,看到什麼吃什麼。就這樣,他們也已經餓了幾天了。這個時候,難能抵擋那聞來的香味。

最終,他們找到了那口沸騰的鍋,看着混了野菜的稀飯,頓時就明白了,這裡是漏網了的倭人百姓。村子裡沒有找到人,多爾袞也不管了,立刻就想撈稀飯吃。

還是英俄爾岱謹慎,立刻搶先試吃。也不怕燙,呼嚕嚕地沒多少口,就一口氣喝完了一碗,纔有空對多爾袞說道:“陛下,應該沒問題!”

聞着香味,看着英俄爾岱呼嚕嚕地吃,多爾袞早已忍不住了,一聽之下,也不管了,三七二十一,先吃了再說。他的三個親衛警戒,可那眼睛,其實就盯着那鍋了,好像就怕多爾袞他們把稀飯喝完了。

幸虧多爾袞記得他們,要不然,真敞開了吃,他都懷疑自己一個人就能吃完!

稀飯其實真不頂餓,不過就算這樣,他們好歹也吃了東西。躺在地上,這些天的疲憊頓時就擁了上來,一個個困得不行。

“陛下,這裡有殘留的倭人,奴才看,還是早點轉移吧?”英俄爾岱皺眉進言道。

但是,多爾袞卻搖搖頭道:“就那些矮矬的倭人,能有什麼戰力。我們就留在這裡,看能不能逮到他們,逼問出更多的糧食下落,這樣我們就算再走,心裡也不慌!”

這些日子的東躲西藏餓肚子,讓多爾袞都吃不消了。那三個親衛聽了,也是連連點頭。要不然的話,下一頓吃食,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有!

英俄爾岱想想也是,以自己這五個人的戰力,又怎麼可能怕了殘留的倭人。他們現在都能有如此濃的粥,可見手頭藏着的糧食不少,要是不搶過來就太虧了。再說了,也快要天黑了,離開這裡,也不知道還有沒有房子可以住。

這麼想着,英俄爾岱也就不堅持了。

535 奴酋有動作1135 南洋局勢1180 都是坑1084 凱旋角色訪談549 明國大軍殺來了(第三更)720 談話(第三更)626 同袍的含義1003 機會屬於有準備的人59 老婆熱炕頭372 燧發槍不是想用就能用的719 內線354 開洋海議1193 危和機1130 大侖山慘案674 精闢之言(第三更)1205 發配他去和錢謙益作伴39 難民679 范文程的出謀劃策923 都是爲皇上辦差(第四更)670 放縱400 看天又怎麼了594 派他過來太對了(第三更)751 薑是老的辣171 任務結果評價756 這也行?1158 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919 還沒有出世986 歸來1188 舉國同慶不爲過225 自上而下的時尚108 現場直播第一人733 沒法再要臉611 新的戰機(第四更)840 大黑山之戰(第四更)906 遭遇(第四更)327 鬼畫符695 決斷65 劉懋1058 真有內奸335 對付賊人的簡單法子1097 廠衛在行動138 民議972 好意外的消息546 扶不起的阿斗(第四更)1071 皇帝的打算437 情況有變323 國家民族的意識1193 危和機813 明末王成62 京師之亂988 聊天羣的又一功能1122 真正的大禮302 瀋陽的八卦791 打賭1328 沙賈汗的笑119 知人善用1 我是崇禎1025 決戰1076 皇太極的死法3 結交近侍麼452 就得死(第三更)97 指天爲誓852 山上的風景1276 朕如此高大威猛72 錦衣衛指揮使人選359 海蘭珠的約會79 空城計168 老婆大會765 無用功(第四更)896 人心514 旗來557 我敢賭(第三更)384 孫傳庭273 大明路橋公司1288 迴歸533 寶刀屠龍216 銷燬還是拍賣924 兔子沒來839 睡不着啊(第三更)1 我是崇禎426 美女自然也是數不勝數224 關鍵所在155 毒計(第五更)1089 明軍來了1214 事實勝於雄辯984 貢生都有1143 不一樣了的明人149 再薦輔臣923 都是爲皇上辦差(第四更)60 沉迷女色566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814 他們有背景(第三更)632 劫糧(第三更)279 邊軍軍餉之難題426 美女自然也是數不勝數345 榜樣473 風水輪流轉1190 宗室藩王大會338 新軍炮營(第四更)
535 奴酋有動作1135 南洋局勢1180 都是坑1084 凱旋角色訪談549 明國大軍殺來了(第三更)720 談話(第三更)626 同袍的含義1003 機會屬於有準備的人59 老婆熱炕頭372 燧發槍不是想用就能用的719 內線354 開洋海議1193 危和機1130 大侖山慘案674 精闢之言(第三更)1205 發配他去和錢謙益作伴39 難民679 范文程的出謀劃策923 都是爲皇上辦差(第四更)670 放縱400 看天又怎麼了594 派他過來太對了(第三更)751 薑是老的辣171 任務結果評價756 這也行?1158 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919 還沒有出世986 歸來1188 舉國同慶不爲過225 自上而下的時尚108 現場直播第一人733 沒法再要臉611 新的戰機(第四更)840 大黑山之戰(第四更)906 遭遇(第四更)327 鬼畫符695 決斷65 劉懋1058 真有內奸335 對付賊人的簡單法子1097 廠衛在行動138 民議972 好意外的消息546 扶不起的阿斗(第四更)1071 皇帝的打算437 情況有變323 國家民族的意識1193 危和機813 明末王成62 京師之亂988 聊天羣的又一功能1122 真正的大禮302 瀋陽的八卦791 打賭1328 沙賈汗的笑119 知人善用1 我是崇禎1025 決戰1076 皇太極的死法3 結交近侍麼452 就得死(第三更)97 指天爲誓852 山上的風景1276 朕如此高大威猛72 錦衣衛指揮使人選359 海蘭珠的約會79 空城計168 老婆大會765 無用功(第四更)896 人心514 旗來557 我敢賭(第三更)384 孫傳庭273 大明路橋公司1288 迴歸533 寶刀屠龍216 銷燬還是拍賣924 兔子沒來839 睡不着啊(第三更)1 我是崇禎426 美女自然也是數不勝數224 關鍵所在155 毒計(第五更)1089 明軍來了1214 事實勝於雄辯984 貢生都有1143 不一樣了的明人149 再薦輔臣923 都是爲皇上辦差(第四更)60 沉迷女色566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814 他們有背景(第三更)632 劫糧(第三更)279 邊軍軍餉之難題426 美女自然也是數不勝數345 榜樣473 風水輪流轉1190 宗室藩王大會338 新軍炮營(第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