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0 奇葩的猜測

bookmark

戰船的速度快,拐了個彎,比出使明國的兩艘船先一步回到了江戶的港口。

還沒有靠岸,船上的倭人就忍不住向岸上等消息的官員先喊開了:“出使明國的船回來了!梅川尚藝大人回來了!”

岸上的人聽到這消息,不由得都是大喜。其中有一名官員,更是立刻翻身上馬,往城裡飛馳而去。

最近這個月,滿清餘孽和那些反賊所帶給德川幕府的壓力越來越大,不得已,爲了鼓舞士氣,德川幕府就已經放出了風聲,說將軍大人早就派出使者前往明國求援。這次是備了重禮,真心實意朝貢,肯定能換來明國出兵,至少會把滿清餘孽幹掉的。

還有那些反賊,都是豐臣秀吉的孫子手下。而豐臣秀吉是當年入侵朝鮮的罪魁禍首,和明國軍隊也是打過仗的。說起來,也是和明國有仇,搞不好,明國出兵,也能順道滅了豐臣國鬆。

正是因爲有這樣的背景,因此江戶這邊都熱切盼望好消息快點傳回來。也是因此,不管是戰船上的那些倭人,還是岸上的那些倭人,一見是出使明國的船隻回來,都一個個喜出望外了。

幕府將軍德川家光正召集家臣商量事情,在爲前線的戰事頭疼,特別是建虜騎軍較多,避開主力,侵襲後方,嚴重影響了後方的穩定。就連江戶這邊,都多了不少難民了。

正在這時,聽到手下來報,說梅川尚藝回來了。

“終於回來了?”德川家光一聽大喜,連忙吩咐道,“快,快讓梅川尚藝趕緊來見本將軍!”

“嗨!”他那手下連忙答應,又一溜煙地跑去傳令了。這種大家都高興的事情,做起來都是勁頭十足。

德川家光也不討論戰事了,笑呵呵地等着,對他的一衆手下說道:“本將軍就知道梅川尚藝口齒伶俐,乃我國之蘇秦也!“

他的家臣聽了,不管心裡怎麼想的,至少在表面上,都一個個喜笑顏開地拍他馬屁。

“將軍大人高瞻遠矚,小人是佩服萬分!”

“這也是將軍大人知人善用,其他人是萬萬沒有這個本事的!”

“哈哈,等明國派兵過來,那些叛逆和建虜估計會被嚇死了!這可都是將軍大人運籌帷幄之功啊!”

“……”

花花轎子人人擡,聽着手下這些家臣的恭維話,德川家光樂得哈哈笑。這些日子來的鬱悶心情,一掃而空。於是,他下令,擺酒慶祝。

可是,這邊的酒宴都擺上了,梅川尚藝還是沒來,這就有點反常了。因爲從時間上估計,該到了纔對。

看到德川家光有點皺眉的樣子,他的家臣就自動腦補,幫着解釋了。

“將軍大人不必擔心,肯定是明國皇帝賞賜了很多東西,所以就來得晚了!”

“對啊,明國皇帝都很好面子的,回禮絕對豐厚!”

“將軍大人,搞不好我們來年的軍費都有了,不用另外籌集了!”

“……”

德川家光聽着他們的這些話,覺得很有道理,剛有的擔心就沒了,又笑呵呵起來,他揮手說道:“這次出使明國,梅川尚藝君是辛苦了,諸位稍等,這宴席還是等他到了纔開始吧!”

他既然這麼說,他的家臣自然不會反對,都連聲附和。

又過了好長一會時間之後,還是沒見梅川尚藝出現,德川家光就又有點皺眉了,到底搞什麼?

“將軍大人,要不屬下去看看?”有人見此,便試探着問道。

德川家光聽了,正要同意時,卻見之前派出去的手下回來了,臉色惶恐,一看就沒有好事。

頓時,大堂內一下安靜了下來。

就見那人跪在地上,磕頭稟告道:”將軍大人,梅川尚藝大人已在船艙破腹自殺……“

“什麼?”德川家光一聽,頓時吃了一大驚,感覺有點不妙,便厲聲喝道,“到底怎麼回事?”

那些家臣一聽這個消息,同樣吃了一大驚,瞪大了眼睛,盯着跪在地上的那人,靜等進一步消息。

那人不敢擡頭,雙手捧上東西道:“梅川尚藝大人沒能完成出使任務,沒臉見將軍大人,這是他的遺書,還有明國的國書!”

德川家光聽了,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要知道,他這次的貢品可是精心準備了的,按以往的經驗,明國皇帝肯定會高興,應該會答應出兵的啊!

他這麼想着,眉頭緊皺,也不要侍從去轉呈,自己快步走了過去,一把抄過了國書和遺書。

德川家光沒管遺書,先展開國書看了起來。

這個時候,倭國的上層,都是懂漢字的,無需翻譯,德川家光都能看懂國書上的內容。

這不看不要緊,一看之下,頓時有點傻眼了。

就見國書上寫着,基於倭國以往的惡行,看在大明太祖當年有旨的份上,大明皇帝決定倭國做出賠償,賠禮道歉之後才視倭國危大明藩屬國。賠禮道歉沒有問題,關鍵是賠償,他孃的竟然要一千多萬兩,這怎麼可能拿得出來?

要是倭國沒有亂的時候,那這一千多萬兩,說不定湊湊還是能湊出來的。但關鍵問題是,如果倭國沒有亂,憑啥要給明國一千多萬兩?現在打了這麼久的仗,花錢如流水,那可能還湊得出來一千多萬兩?

德川家光看到這裡,非常地生氣,明國顯然是存心的,竟然要一千多萬兩的賠償!這梅川尚藝到底是幹什麼吃的,這樣的條件竟然也能答應?腦子有屎麼?

這麼想着,他又去看梅川尚藝的遺書。

在這份遺書中,梅川尚藝把他登陸天津港之後的所見所聞,說明國百姓、武人、文官因爲當年的事情,特別是朝鮮戰事,特別仇恨倭國,明國皇帝爲了給他的子民一個交代,就要求賠償,金額是明國一年國庫收入的一半。但是梅川尚藝覺得也就一百多萬兩銀子,要是能讓明國出兵,他認爲是值得的,因此就答應了下來。但是,他萬萬沒想到,明國的國庫收入,竟然已經達到了兩千多萬兩之多。

後面還有一些話,主要是梅川尚藝如何悔恨什麼之類的,德川家光壓根就不想看了,一把撕了梅川尚藝的遺書,同時紅了眼睛,大聲吼道:“該死,該死,該死!還想一死謝罪,做夢!去,把他給本將軍碎屍萬段!”

倭國人之所以切腹,就是怕死後屍首不全,不被天照大神待見。

大堂內的人聽到德川家光的咆哮聲,他們便明白,梅川尚藝絕對是幹了非常蠢的蠢事,否則將軍大人不至於如此生氣!

不過他們有點好奇,梅川尚藝到底幹了什麼蠢事,讓將軍大人如此生氣?

他們此時不清楚,德川家光卻是明白的很。因爲梅川尚藝這蠢貨,明國那邊就沒有轉圜的餘地了。明國不來打建虜和叛逆就已經算不錯了,搞不好回頭明國百姓再鬧起來,明國皇帝很可能會怪罪自己這邊又背信棄義,戲耍明國,到時候,很可能還會出兵對付自己。

這不但是沒有求到援軍,甚至還能引來明國的報復啊!

梅川尚藝,八格,混蛋……

一陣子鬧騰之後,還得面對混亂的戰事,德川家光想了一陣,便吩咐道:“傳宮本武藏來見本將軍!”

和德川家光的鬧心不同,崇禎皇帝卻是開心地很。這不,交通部尚書劉懋剛有奏報,說京師到通州的鐵軌鋪設完畢,可以通車了。

這可是大明的第一列火車通車,也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列火車通車,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崇禎皇帝當即下旨,他將和皇后一起,領文武百官去現場慶賀火車通車。

另外,爲表彰大明匠人所做出的貢獻,崇禎皇帝下旨,廢除匠人世襲的制度,此後,匠人身份如同農民,全憑自願。

之前的時候,軍戶世襲的制度,接着衛所制度革新而有變動,有一部分軍戶,擺脫了軍戶制,成爲地方衙役之類的,但是,並不完全。

而這一次,崇禎皇帝是明確下旨,從開國以來的匠人世襲制度,要被廢除。理由是匠人的貢獻很大,代表之一就是這火車。

這麼一來,崇禎皇帝的這道旨意,頓時引起了全天下的轟動。不管是火車也好,還是匠人戶籍的變動也好,全都成了最火的話題。

“你們聽說了麼?那個什麼火車要通車了,皇上和皇后親自領着文武百官去看通車。真是不得了了,這火車肯定好厲害!”

“可不是,這火車可是吃鐵的啊,你們看到沒,那麼多鐵都鋪在地上的,據說力大如牛,能拉很多東西呢!”

“皇帝和皇后都親自去了,那可一定要親眼去看看這火車通車才行!”

“……”

京師的百姓,都是好湊熱鬧的。反正京師這幾年來的大事,都能調動他們的積極心。如今又出了這麼大的事情,不參與參與就怪了。

相對京師的百姓來說,其他地方因爲看不到火車,他們就把話題更多的放在了匠籍制度的廢除上。

“你們聽說了麼?以後匠人不是匠人了,皇上仁慈啊,匠人算是熬出頭了!”

“什麼匠人不是匠人?什麼意思?”

“就是沒有匠籍了啊,那些匠人再也不用被官府徵召輪班了!”

“不會吧,不是開國以來就是這樣的麼,怎麼匠籍就會廢除呢?”

“你真是孤陋寡聞,皇上下旨,說是匠人對大明貢獻巨大。嗯,好像起因是京師那裡的火車要通車了。什麼火車?就是噴火的車啦……”

“……”

圍繞着這個話題,大明範圍內的百姓都開始討論匠人所做的貢獻,從蒸汽機開始算起,都在衡量到底匠人有多大的貢獻,才讓皇上下了這麼破天荒地一道旨意。

於是,爭論就出來了。

因爲有的人認爲,蒸汽機是皇上發明的,不能歸於匠人身上。包括水泥,熱氣球等等。可也有的人認爲,這個離不開匠人的努力,確實是有功勞的。

大致來說,商人一般都支持這道旨意,光是蒸汽機所帶來的改變,帶給商人的利潤,特別是南洋那麼多藩國都急需產品的情況下,他們就覺得匠人貢獻很大。

其他賤籍則是強烈支持這道旨意,因爲他們看到了希望。匠籍廢除了,那他們是不是在將來也有會機會呢?

大致來說,倒是士人階層,對於這道旨意並不感冒,覺得皇帝這麼做,對匠人太好,有違祖制。不過基於崇禎皇帝的聲望如日中天,朝中大佬都是皇帝的狗腿子,倒也沒有多少人敢明着反對。

要是以前的話,他們就敢憑着“祖制”兩字來反對。這個法寶一祭出,很少有皇帝會頂着乾的。可是現在,之前那些喊着“祖制”來要挾皇帝的官員,都已經不知道去哪了。

不過有一點,比較奇葩地是,民間在傳說,先皇愛好做木工活,當今皇上更是喜歡各種匠人的活,愛屋及烏之下,當今皇上就有心廢除匠籍制度了。

崇禎皇帝聽到廠衛的密報,不由得搖頭好笑,連這樣的理由都能牽扯上,也是服了。

不過沒關係,有這樣的誤解也無所謂,崇禎皇帝心中想着,反正工匠精神,以後還是要繼續提倡、鼓舞的。民間這麼認爲,也有利於提高匠人的地位。

這麼想着,他的心思就又回到火車通車上面了。

這一日,是欽定的火車通車時間,又到了收割一波成就值的時候了!

崇禎皇帝預估到了自己和皇后領文武百官去的話,到時候場面肯定很熱鬧。但他沒想到,京師百姓的熱情,還要超出他的現象。

這一天到來的時候,沿着鐵路線,密密麻麻地站滿了人。從京師一直到通州,鐵路沿線全是人,都準備看看讓皇上如此重視的火車,到底是什麼玩意!

崇禎八年八月十五,崇禎皇帝和皇后領着文武百官見證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列火車通車。這原本是一件非常高興的事情,不過崇禎皇帝沒想到,還是出了一點意外,讓他有點揪心。

288 曹文詔的苦心93852 溫體仁的能耐820 一直是個謎561 浴血奮戰的功勞一定要討回來797 參觀(第三更)1240 出去裝逼嘛1097 廠衛在行動1025 決戰1139 土著猴子1149 嘴賤944 致命出擊390 孫傳庭拍照1161 雜學怎麼了647 兄弟們,今天給你們報仇了(第四更)466 推卸1253 一系列操作336 天使到402 同性相斥是個僞命題(第三更)234 曹變蛟的志向100 建虜的殺器155 毒計(第五更)302 瀋陽的八卦13 曹化淳的心思23 暗潮涌動998 江湖追殺令236 奴役和殺戮1261 東方人太兇殘了264 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821 糧食(第三更)727 畜生860 拜師(第四更)488 這是我二叔430 身份暴露1179 漠北三族321 全新的新軍958 我就是范文程(第三更)76 昌黎做得很好496 堅持912 順手而爲(第四更)1197 腰桿硬了471 嚇死了510 熊文燦的打算381 朝鮮鉅變343 盧象升的提議805 弄巧成拙541 一隻虎的提醒1032 清除奸細3 結交近侍麼670 放縱525 天無絕人之路992 東拐稟告東藥1115 朝中有嚴嵩1143 不一樣了的明人517 又不會懷孕(第四更)688 圖文直播639 會盟85 信不信(加更)663 爲了肥沃的土默川,幹345 榜樣1282 聯名上書597 不同待遇776 我的人(第五更)1108 刺探323 國家民族的意識1303 成名之戰194 水泥出世449 漢人的身份951 誰的責任1233 少小離家老大回890 鄉長童校1315 和翼騎兵的對決724 聊天羣的缺陷6 平臺召對1016 范文程要活的1195 契約精神1251 吏部尚書一職986 歸來744 靜觀其變(第三更)949 又吐血啦518 廠公子133 宣傳型人才453 用心61 配合朕演好這個戲238 誤打誤撞361 報到1322 諸卿信否615 破襲戰354 開洋海議1113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449 漢人的身份397 鐵器鋪125 犯大金天威者必誅1112 摔杯623 壓力有點大1334 明威堡之戰492 傷卒安排1094 能不扯淡不?1276 朕如此高大威猛
288 曹文詔的苦心93852 溫體仁的能耐820 一直是個謎561 浴血奮戰的功勞一定要討回來797 參觀(第三更)1240 出去裝逼嘛1097 廠衛在行動1025 決戰1139 土著猴子1149 嘴賤944 致命出擊390 孫傳庭拍照1161 雜學怎麼了647 兄弟們,今天給你們報仇了(第四更)466 推卸1253 一系列操作336 天使到402 同性相斥是個僞命題(第三更)234 曹變蛟的志向100 建虜的殺器155 毒計(第五更)302 瀋陽的八卦13 曹化淳的心思23 暗潮涌動998 江湖追殺令236 奴役和殺戮1261 東方人太兇殘了264 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821 糧食(第三更)727 畜生860 拜師(第四更)488 這是我二叔430 身份暴露1179 漠北三族321 全新的新軍958 我就是范文程(第三更)76 昌黎做得很好496 堅持912 順手而爲(第四更)1197 腰桿硬了471 嚇死了510 熊文燦的打算381 朝鮮鉅變343 盧象升的提議805 弄巧成拙541 一隻虎的提醒1032 清除奸細3 結交近侍麼670 放縱525 天無絕人之路992 東拐稟告東藥1115 朝中有嚴嵩1143 不一樣了的明人517 又不會懷孕(第四更)688 圖文直播639 會盟85 信不信(加更)663 爲了肥沃的土默川,幹345 榜樣1282 聯名上書597 不同待遇776 我的人(第五更)1108 刺探323 國家民族的意識1303 成名之戰194 水泥出世449 漢人的身份951 誰的責任1233 少小離家老大回890 鄉長童校1315 和翼騎兵的對決724 聊天羣的缺陷6 平臺召對1016 范文程要活的1195 契約精神1251 吏部尚書一職986 歸來744 靜觀其變(第三更)949 又吐血啦518 廠公子133 宣傳型人才453 用心61 配合朕演好這個戲238 誤打誤撞361 報到1322 諸卿信否615 破襲戰354 開洋海議1113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449 漢人的身份397 鐵器鋪125 犯大金天威者必誅1112 摔杯623 壓力有點大1334 明威堡之戰492 傷卒安排1094 能不扯淡不?1276 朕如此高大威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