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 好像算好了一樣

敢叛大明者,雖遠必誅!

孫傳庭聽到這話,立刻就想起方一藻剛纔還威脅說,搞不好會逼反祖家。他心中不由得想着,皇上該不會是未卜先知,就特意派天使過來說這些?有點諷刺的是,皇上那邊緝拿叛將,是派吳三桂去的。要是祖家真要叛亂的話,那吳三桂怎麼辦?

想到這裡,他看向方一藻,冷聲喝道:“你不是和祖大壽關係不錯麼?他外甥所部的人馬,大都也是祖家的家丁吧?如此,這些書信,就由你轉給他們吧!”

聽到這話,方一藻回過神來,似乎還穩了下才說道:“下官身爲遼東巡撫,自然要安撫住手下大將,讓他們忠君報國,這道理,去哪也講得明白!”

“那本官又說什麼了?不要想多了!”孫傳庭一聽,面無表情地說道,“你去了之後,就順便告訴祖大壽,他代管了那麼多年的屯田,希望他能自己如數歸功,如此,以往的糧食就當軍用,否則等本官親自上門的話,過往糧食也是要算一算的!”

聽了這份聖旨之後,他心中更有底氣,說話也就沒有遮掩,直截了當地說明了條件。

方一藻看了下天使,發現天使似乎是在看戲的心態,他便知道,天使肯定是站在孫傳庭那邊,於是,他也不多說什麼,讓護衛拿了那些包裹,就告別天使走了。

等他一走,天使才又對孫傳庭說道:“皇上另有交代,說建虜已經決定出兵寧遠,望總督這邊早做準備!”

一聽這話,孫傳庭吃了一驚:建虜已經決定出兵寧遠,這樣的消息,皇上都能知道?這是怎麼做到的?

他想了好一會,就是想不出來,可皇上的預警,他不能不慎重對待。

可是,孫傳庭想了半天,卻發現,沒法有效利用這個消息。因爲,他手中就沒有強軍!如今在這關外,野外打仗的話,明軍還真打不過建虜的。

所謂埋伏?那也不可能。建虜的探馬都是放出老遠,又個個都是打仗老手,對於可能適合埋伏的地方,都是會事先探查。

除非是先藏了強軍在錦州,等建虜的兵馬深入寧遠這邊的時候,打敗他們監視錦州的軍隊,再切斷他們的退路,不讓他們有退回遼東的機會,困死在這個寧錦長廊內。如此,說不定就能打贏建虜。

然而,關寧軍中最強的軍隊,就在祖大壽手中。就目前來說,他絕對不可能拿他的人馬去跟建虜耗的。最爲關鍵的是,就算他願意,就他的人馬,也未必打得過建虜。困在寧錦長廊中的建虜,那是會狗急跳牆,戰力比起平時會更強幾分。

事實上,崇禎皇帝都有想過這個方法。然而,他手中最強軍,也只是三大營而已。

要真說野戰實力,和滿清軍隊去正面打得話,他還是不看好三大營能贏。一是因爲三大營中有不少都是難民中挑出來的新兵,讓他們欺負下蒙古韃子和那些流賊,打打順風仗還可以,真要打苦戰的話,顯然是不可能的。

第二個原因,就算全部都是老兵,他們剛出徵回來,不休整就開往遼東,對他們的實力會有影響。原本打建虜軍隊都可能會吃力,這麼一來,就更是不可能贏了。除非三大營經過休整,訓練,而後又配備好了軍械盔甲,全副武裝好了,那纔可能有實力去堵滿清軍隊的退路。

這一次機會,雖然不能抓住,不過等以後,崇禎皇帝覺得,還有得是機會,因此,他就壓根沒想到拿現在的三大營去試試的念頭。

等到將來三大營訓練得差不多,就可以這麼來一下。另外,東江鎮如果已經重新建立的話,也可以趁着建虜出兵寧錦的時候,騷擾他們遼東腹地。

再說孫傳庭想了半天,沒有特別有效的方法來利用這個消息,但不代表,他就不用這個消息了。

於是,他下令寧遠團練總兵金國鳳和錦州總兵祖大壽換防,由金國鳳駐防錦州,祖大壽駐守塔山。

之所以要這麼做,是因爲塔山是錦州的屏障。如果要打下錦州,塔山最好是能拿下,否則就剛好橫在建虜的退路,後續如果輸送物資,比如火炮火藥糧食之類,就很不方便。

就在崇禎十二年初,皇太極領兵攻打錦州策應關內的多爾袞時,就曾攻打過塔山。只是這一仗,打得不理想,反而成全了當時的副總兵金國鳳,最終因爲守住了塔山而晉升寧遠團練總兵。

說起來,這個金國鳳也是有能耐的將領,善守。當時只帶了三千不到的人,就守住了塔山。當然了,這也和皇太極沒有全力攻打塔山有關。

這個在後世的記載上,是說皇太極在撤退之後,瀋陽城中的建虜得知“軍兵大半見敗,大將數人亦爲致斃,行街之人,多有惶惶不樂之色,城外遠處,則坊曲之間,哭聲徹天”,這個就是誇張了。但不管如何,能以不到三千人而守住塔山,也確實是有能耐的。

如今,建虜再次要來攻打寧遠,那必定要先打塔山。讓祖大壽領兵駐守塔山,亮出了他的旗號,孫傳庭懷疑,建虜真會不顧後方而繼續往寧遠前進?

如果能把建虜拖在塔山那邊的話,讓寧錦長廊上少一些戰火,這也算是好事。

當然了,孫傳庭讓他們這麼換防的目的,也不全是要敲打一下祖大壽。而是金國鳳手下三千兵力也已經打得差不多了,雖然後來補到了一萬人,可卻沒有一點戰鬥力。如果讓他繼續駐守塔山的話,這麼快建虜就又來攻打,恐怕塔山會失守。因此,調金國鳳去守錦州,憑着堅城利炮,倒是可以彌補手下新兵的缺陷。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金國鳳不是祖大壽的人,他是山西宣府前衛人。在關寧軍中扶持祖吳兩家之外的軍力,也是又必要的。

孫傳庭不知道,他這麼一換之後,卻救了金國鳳一命。

在原本的歷史上,滿清再次攻打塔山之時,金國鳳手下雖然有一萬來人,可面對外面的建虜,竟然都不敢出戰。而只守不攻,那城陷也是早晚的事。無奈之下,金國鳳就帶着他的兩個兒子並手下數十人想攻其不備,破壞建虜攻城意圖。卻沒想到被建虜給圍住,最終他和他的兩個兒子並出戰手下全都戰死了。

幾天之後,調動駐防地的軍令,先遼東巡撫方一藻到了錦州。

原本祖大壽就已經聽到消息,知道薊遼總督孫傳庭要拿他開刀,要他把那些屯田都吐出去,就已經很不高興,準備給孫傳庭一點顏色看看的。

再接到這個調防軍令之後,他當即就火了。

雖然祖大壽和金國鳳都是總兵,可他祖大壽是好些年前就已經是了,而金國鳳卻只是新升得總兵。駐守錦州和駐守塔山,都不用說,哪個差事更好,哪個總兵地位更高!

“想讓金國鳳壓我一頭,憑什麼?”祖大壽惱怒地拍着桌子恨聲吼道。

他兄弟祖大樂一聽,立刻站起來對他說道:“我都說了,就按以前的來,找個藉口鬧個兵變出來,看他孫傳庭怎麼辦?”

“對,就算不殺了他,也要好好羞辱他,最好讓他無地自容,自己上吊自殺的那種!”祖大壽另外一個兄弟祖大成也跟着憤怒地說道。

“……”

看到自己的兄弟都在嚷嚷,一開始大怒的祖大壽反而冷靜了下來。他坐回座位上,皺着眉頭說道:“欠餉兵變,這是最容易說得通的。可是,如今朝廷已經補足了之前的欠餉;而且孫傳庭現在所做的事情,也是打着清屯充餉的口號,是要給兵卒找吃的。如此一來,這欠餉兵變的藉口就不能用了!”

他根本就不會爲此而有良心過不去的事情,只是想着,要是做了,就不能留下破綻。因此,他從這方面就否決了自己兄弟的提議。

想了想,他又搖頭說道:“要鬧出羞辱總督的兵變,一般事情絕對不行,就算我們想做,那些軍卒也不會跟從的。”

要做出這種大事的話,當然不能滿世界都告知,而是暗地裡鼓動幾個人,讓他們去出面,鼓動其他人鬧兵變才行。可一如祖大壽所說,除非像欠餉一樣欠得久了,都餓肚子要活不下去了,那兵變也就順理成章的。

“那怎麼辦?要不就威脅他,再逼我們就投奔建虜去了!”祖大樂聽得有點煩,一拍桌子,恨聲說道。

他這個提議,卻沒引來其他兄弟的附和。

因此他們沒人願意放棄寧錦這邊的勢力,卻投奔建虜,重新找一個主子。他們想要的,只是獨立大明和建虜之間,成爲另外一股勢力。

這後堂內安靜了片刻,而後祖大成開口說道:“就沒個辦法麼?總不能他孫傳庭說什麼就是什麼了吧?難道我們還真要去塔山?反正你們誰想去誰去,我是不去!”

“我也不去!”一直不說話的祖大弼,在此時也是開口附和道。

祖大壽看看他們,忽然嘆口氣說道:“孫傳庭是薊遼總督,我們只是區區武夫而已,正面和他硬碰硬是不行的。如今看來,也只有找中丞大人看看了。最好能讓監軍,還有朝堂上的諸位大人彈劾孫傳庭,把他撤了,哪怕是把他調走,我們也就沒事了!”

“大哥,高起潛那沒卵的人,不知道怎麼搞的,和以前大不相同,我記得以前他和中丞大人的關係也是很好的。可是如今,他卻巴結那孫傳庭,肯定不會上奏彈劾的。”祖大成一臉無奈地說道。

高起潛在勤王亊結束之後,主動上交髒銀,得崇禎皇帝赦免,並把他派來山海關監軍。

如果在原本的歷史上,他和楊嗣昌以及方一藻勾結在一起,圖謀向滿清議和。

可是,在這個位面上,他在勤王戰事中見識了皇帝的手段,又知道孫傳庭在皇帝心中的份量,因此,他找死纔會爲了錢財什麼的去爲難孫傳庭。

如此一來,在祖大壽等人的眼中,高起潛就是巴結孫傳庭,是站在孫傳庭那邊的了。

祖大弼似乎沉穩一點,想了一會後對祖大壽說道:“那大哥,還是看看中丞大人那邊怎麼樣再說吧?要是他不能阻止孫傳庭的蠻橫,也可以順便問計於他,畢竟他們文官最喜歡鬥來鬥去的,知道在朝堂上如何做,能讓孫傳庭滾蛋!”

“也只有這樣了。”祖大壽也是嘆了口氣,點點頭道:“立刻去聯繫中丞大人……”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似乎想起什麼,又說道:“可惜外甥不在,要不然他去和中丞大人說是最合適的人選了!”

他所說得外甥,自然是和方一藻兒子結拜兄弟的吳三桂了。

祖大成沉默了會,忽然跟着嘆口氣道:“可惜了侄子們都在建虜那邊了,要不然,他們隨便那一個代表我們去,都會比較合適!”

大淩河之戰的時候,祖大壽的幾個兒子都跟着祖大壽一起投降了滿清。不過隨後祖大壽逃了回來,但是,他的幾個兒子,就沒有回來,爲滿清立下了不少功勞,包括原本歷史上領兵在關內爲滿清開疆拓土。

祖大壽一聽,正想說什麼時,忽然就聽到有家丁從外面匆匆進來稟告道:“中丞大人來了!”

一聽這話,祖大壽等人立刻站了起來,互相看了一眼,都感覺方一藻突然過來,搞不好就跟他們在商量的事情有關。於是,他們立刻出府迎接。

確實是方一藻到了,原本他還沒那麼快到的。只是在路上聽說孫傳庭又有新的軍令傳給錦州這邊,他就有點擔心,便立刻快馬加鞭地趕來了。

看到他風塵僕僕的樣子,祖大壽便心裡一緊,知道肯定有什麼要緊事。於是,他們立刻請方一藻後堂說話。

方一藻聽得點點頭,轉頭吩咐他的親衛道:“帶上這些包裹!”

祖大壽聽到這話,轉頭看去,就有點納悶了,不知道方一藻帶了幾個大包裹過來,還要帶去後堂是幹什麼?

730 能臣先壓着276 祖家軍675 發動人民戰爭645 暗度陳倉493 耗敵之地240 皇上萬歲!23 猛虎485 孔有德之秀422 皇太極的懊悔32 賈莊690 豁出去了318 明軍打來了啊啊啊537 建虜來了802 錫蘭434 震怒322 好機會680 還是那句老話了310 海上怕怕930 被嚇的803 抱怨722 老漢奸199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599 紙幣800 嫁妝248 狗皇帝在幹什麼741 有點狐假虎威974 再聚首685 強弩之末208 這腦洞(爲推薦票2萬加更)428 盛京之亂(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2/11)439 斷子絕孫708 結盟96 兩世爲人的經驗看事情925 這波操作必須點贊556 偷營435 記憶深刻的一段話971 看大戲448 有性命之憂173 晉商的反擊512 上下一心438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109 擔憂啊570 下輩子一定不投降了586 雨季893 趁火打劫麼265 天災人禍56 九頭牛都拉不回183 虧本買賣(爲堂主文淵閣大學士餘加更2/2)317 老子跟你姓457 科技的蓬勃發展931 智慧男人164 勝負已定(爲老衲欲成魔長老加更4/4)600 又遇見了(爲堂主漢苗加更1/2)819 出征舍朕其誰955 隨他們去557 一夜白頭47 對付晉商560 猴展258 餘賊之議163 腹背受敵963 別開槍960 忽悠184 謀逆203 封賞處罰832 做夢181 晉商有麻煩了(爲堂主文淵閣大學士餘加更1/2)85 僞君子真小人456 總有意外922 你覺得誰會勝?610 將軍大人英明神武427 只是想靜靜11 這種文官太少了39 痛哭流涕659 紅夷大炮252 最爲輝煌的時候到了651 該回家看看了655 底牌580 一石二鳥552 破釜沉舟之戰153 隔街有耳685 強弩之末832 做夢113 喜出望外700 誰能大得過皇上?660 離間469 何方神聖(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5/11)448 有性命之憂846 薩非王朝的天賜良機249 爲自己而戰404 這個章節名好像不吉利622 真假670 實爲大明勳貴之表率也577 運籌帷幄309 滿清水師475 爲什麼?101 手段720 爲殿下賀784 完了完了633 須佐銀礦560 猴展
730 能臣先壓着276 祖家軍675 發動人民戰爭645 暗度陳倉493 耗敵之地240 皇上萬歲!23 猛虎485 孔有德之秀422 皇太極的懊悔32 賈莊690 豁出去了318 明軍打來了啊啊啊537 建虜來了802 錫蘭434 震怒322 好機會680 還是那句老話了310 海上怕怕930 被嚇的803 抱怨722 老漢奸199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599 紙幣800 嫁妝248 狗皇帝在幹什麼741 有點狐假虎威974 再聚首685 強弩之末208 這腦洞(爲推薦票2萬加更)428 盛京之亂(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2/11)439 斷子絕孫708 結盟96 兩世爲人的經驗看事情925 這波操作必須點贊556 偷營435 記憶深刻的一段話971 看大戲448 有性命之憂173 晉商的反擊512 上下一心438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109 擔憂啊570 下輩子一定不投降了586 雨季893 趁火打劫麼265 天災人禍56 九頭牛都拉不回183 虧本買賣(爲堂主文淵閣大學士餘加更2/2)317 老子跟你姓457 科技的蓬勃發展931 智慧男人164 勝負已定(爲老衲欲成魔長老加更4/4)600 又遇見了(爲堂主漢苗加更1/2)819 出征舍朕其誰955 隨他們去557 一夜白頭47 對付晉商560 猴展258 餘賊之議163 腹背受敵963 別開槍960 忽悠184 謀逆203 封賞處罰832 做夢181 晉商有麻煩了(爲堂主文淵閣大學士餘加更1/2)85 僞君子真小人456 總有意外922 你覺得誰會勝?610 將軍大人英明神武427 只是想靜靜11 這種文官太少了39 痛哭流涕659 紅夷大炮252 最爲輝煌的時候到了651 該回家看看了655 底牌580 一石二鳥552 破釜沉舟之戰153 隔街有耳685 強弩之末832 做夢113 喜出望外700 誰能大得過皇上?660 離間469 何方神聖(爲盟主岳氏肥牛加更5/11)448 有性命之憂846 薩非王朝的天賜良機249 爲自己而戰404 這個章節名好像不吉利622 真假670 實爲大明勳貴之表率也577 運籌帷幄309 滿清水師475 爲什麼?101 手段720 爲殿下賀784 完了完了633 須佐銀礦560 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