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八章 思想

秦朝變法,以法家治國,國力逐漸雄厚,最終滅六國而一統。然而因爲種種因素,最終被漢朝替代,漢初,以黃老之學爲主,後獨尊儒術罷黜百家,從而開啓了兩千年的儒家統治。

而歷史上各個大大小小的起義,大多都會打着人人平等土地均分的旗幟進行鬥爭,雖然相對簡單的多,但也是一種思想。

然而周少瑜自身是怎麼想的?其實他自己都不確定,就更莫說提出什麼綱領來。

儒家是否定的,華夏兩千年曆史足以證明,儒家治國,終究不過是一個又一個輪迴。尤其程朱理學出現之後,對社會的管制程度更是嚴苛,再後來滿清入關,異族統治,爲迎合統治者需求,更是進一步束縛思想與自由。

而且就算是儒家,其實也是結合法家來治國的。

當然,也不能因此全盤去否定儒家的作用,儒家重禮,其本意是好,但終究經過不少人的加工歪解。況且重禮似乎也沒什麼不好的,法律不可能規定一切,而禮之一字,形成道德,違反道德固然不會受法律嚴懲,但道德約束總歸是有用的,當然了,徹底的禮樂崩壞之後又是另一碼事。

“妾以爲,可仍用儒家。”李清照思索良久,最終卻如此提議。

這讓周少瑜挺意外,因爲周少瑜的態度已經表明,儒家有些東西會用,但肯定不會爲主。既然如此,爲何李清照仍舊建議用儒?

“何故?”既然李清照提出,自然有她的想法的道理,周少瑜沉下心,暫且聽聽如何解釋。

“此方世界,與我等華夏曆史全然不同,但又有不少相似之處。而最似之處,便是儒生治國。”李清照屢屢思路,緩緩道:“到如今,儒家思想已經根深蒂固,天下皆以儒生爲榮,周郎於誠徽州推行他法,建立學院教導其他,雖看似成功,但終究例外,說到底,誠徽州已經脫節。

若是照搬現有制度於大梁強行推行,勢必遭到天下儒生反對,妾斗膽試問,周郎當做好了得罪天下學子的準備?”

必須沒有!

固然說百無一用是書生,但最不好招惹的,也是他們!

乍一看,似乎都是一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罷了,然而事情絕對不能只看表面。

誠然,若是周少瑜不用儒家,也自然不會巴望着他們來爲官,那麼儒生也就失去了作用。可真正只是如此麼?

大梁延續至今,已有三百載,過長的時間,也出現了不少的問題。

以明朝舉例,爲了體現對於讀書人的優待,對於擁有舉人身份的書生,免繳稅賦!

是以,哪怕一個寒門,一旦中舉,那麼不只是親朋好友,就是沒有任何關係的,都可能跑過來將田契交過來,目的是爲了不交稅,但會給舉人一定的租子。

大梁與明朝許多地方近似,這一點也是一樣的,所以但凡是舉人,單憑這一點,那就沒有窮的,而與之掛鉤求生存的人,數百上千實在正常的很。滅了舉人的活路,也基本等同於滅了他們的活路,這等於被綁在了一條利益繩上。

而像李清照說的,儒家統治時間太長,已經根深蒂固,直接一杆子想打翻,這難度,有點兒像跑到西歐去,要他們從此不得再信上帝,改信三清一樣,想想都嚇人。

畢竟人家的整體已經形成,利益鏈依然固定,周少瑜一旦敢喊取消掉儒家,另立其他學說,絕對立馬成爲遺臭萬年之人。

開玩笑,輿論本就是他們掌控的,到時候所有讀書人都說周少瑜是異端,是惡鬼,無知的底層百姓,又沒有知曉真相的途徑,自然也就成了人云亦云。

而失了民心,他一個本身就算是造反的人,還拿什麼爭奪天下?憑藉一個誠徽州麼?

“妾觀歷史,儒家出現過不少學派學說,各有釋義解釋,中心思想也不同。這說明,儒家是可以改動的,然否?”李清照卻忽的提議。

“嗯?”周少瑜一愣,還可以有這操作?

不過怎麼改,這是個問題,反正肯定不是周少瑜擅長的,最多來個不一樣的‘格物致知’,也不能說不一樣,格物,本身就沒有作詳細解釋,這也讓後人理解時,出現了許多不同的含義,而周少瑜只需要解釋成推究事物根源,也就是各種科學研究嘛,這樣子解釋就挺好。

“以新的儒家學派進行推廣,戴着儒家的皮,實際卻偷樑換柱,即便仍舊會遭受儒家不少的打壓,但總歸能夠拉攏一批,何況周郎如今有着大梁第一才子的名頭,以此身份加以宣傳,必定能叫不少人信服,至少不會被天下所有儒生所排擠……

再且,仁、孝、義等等,也是值得推廣的思想,法固然能治理萬民,但若萬事皆以法治,那這時間又有幾分人情味可言?到最後仍舊必亂。”

李清照侃侃而談,想來這些問題也是想了很久,也不排除李清照的個人原因,說到底,李清照也是正統的儒家傳人麼。

周少瑜捏捏下巴,心中瞭然,這等於用着儒家的名,當然有一部分也會延續儒家的思想,但其內核,卻偷偷換掉了。對此,周少瑜覺得似乎可行,但終究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急不得,反正才女那麼多,讓她們多加商議的來。

反正對外無需講究什麼禮啊仁的就行,沒那必要。

總之,這東西涉及的事情太多了,比如開科取士,到時候又如何考?是吧。

正準備進一步商議一番,卻見周再興門外匯報,說潭王府來信,打開一瞅,頓時讓周少瑜糾結。

潭王蕭璟將要大婚,鳳姬還爲此邀請過周少瑜去府城做客。然而周少瑜不置可否。沒曾想,現在居然是以潭王的名義發出來的,還附上一份精美的請柬一張。

“黃縣令那邊可有請柬?”周少瑜好奇問了句周再興。

“不曾有過,據聞,此次請柬,他縣爲官者,只有寥寥數人收到請柬。”周再興答道。

既然如此,那爲何還給我發?明明是敵對關係好不好。

頭好痛

第三百八十九章 忽悠第146章 官職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戰’第三百五十章 拜師第133章 開抽第七百二十二章 猶豫第八百一十八章 變化第三百八十八章 徐家第11章 離開第三百二十六章 又逃第七百二十三章 又走!第二百六十八章 哧溜第五百三十五章 探病第八百三十四章 對策第八百五十二章 衝突第二百三十三章 新寨第二百二十五章 做戲第22章 改變計劃第一百二十二章 對話第五百八十章 魚乾第八百四十二章 臉燙第七百六十三章 變故第八百一十二章 女子第六百四十章 神仙第四百八十五章 變化第三百二十二章 密謀第七百六十九章 責問第一百七十六章 善懷第四百四十六章 劫親第一百六十一章 巧遇第二百四十四章 羞辱第一百七十五章 吃醋第八百八十八章 瞎鬧第四百七十二章 心思第六百零八章 攻城?第五百六十七章 玲綺第八百五十四章 背盟第155章 冤家第七百五十三章 死戰第三百八十二章 又比第七百七十四章 探子第三百九十九章 逗悶第八百六十三章 攔路第三百零八章 紅襖第五百五十二章 投奔第四百三十二章 撞破第58章 納妾第三百四十五章 二喬第二百零一章 衆怒第七百八十九章 形象第六百九十六章 日常第5章 抽中一個女皇帝第七百八十八章 豫州第六百八十三章 春秋第三百一十二章 喝酒第4章 準備抽獎第六百二十八章 淑真第二百二十三章 曹氏第八百八十二章 計謀第八百零八章 交易第5章 抽中一個女皇帝第五百二十章 武媚第五百二十二章 小狗第三百五十一章 表字第八百零二章 棋子第七百七十八章 對射第七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七百二十五章 公瑾第二百二十八章 南下第七百二十一章 變化第六百三十九章 偷人第85章 忽悠第93章 作孽第187章 玉京第八百二十四章 建議第八百八十五章 裝X第八百五十九章 條件第136章 劉邦第四百零七章 撞破第八百一十章 遷徙第199章 兄弟第八百二十五章 白熱第五百四十二章 對視第七百二十八章 辣妹第二百五十五章 抑鬱第六百四十八章 玩壞第六百六十七章 拋棄第六百七十九章 服裝第四百四十八章 惡意第四百四十六章 劫親第八百五十一章 起事第六百五十二章 幾人第二百五十八章 分道第六百三十四章 調笑第一百七十五章 吃醋第八百一十六章 嫉妒第七百二十章 緊張第五百五十六章 鴛鴦第六百零九章 懸樑
第三百八十九章 忽悠第146章 官職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戰’第三百五十章 拜師第133章 開抽第七百二十二章 猶豫第八百一十八章 變化第三百八十八章 徐家第11章 離開第三百二十六章 又逃第七百二十三章 又走!第二百六十八章 哧溜第五百三十五章 探病第八百三十四章 對策第八百五十二章 衝突第二百三十三章 新寨第二百二十五章 做戲第22章 改變計劃第一百二十二章 對話第五百八十章 魚乾第八百四十二章 臉燙第七百六十三章 變故第八百一十二章 女子第六百四十章 神仙第四百八十五章 變化第三百二十二章 密謀第七百六十九章 責問第一百七十六章 善懷第四百四十六章 劫親第一百六十一章 巧遇第二百四十四章 羞辱第一百七十五章 吃醋第八百八十八章 瞎鬧第四百七十二章 心思第六百零八章 攻城?第五百六十七章 玲綺第八百五十四章 背盟第155章 冤家第七百五十三章 死戰第三百八十二章 又比第七百七十四章 探子第三百九十九章 逗悶第八百六十三章 攔路第三百零八章 紅襖第五百五十二章 投奔第四百三十二章 撞破第58章 納妾第三百四十五章 二喬第二百零一章 衆怒第七百八十九章 形象第六百九十六章 日常第5章 抽中一個女皇帝第七百八十八章 豫州第六百八十三章 春秋第三百一十二章 喝酒第4章 準備抽獎第六百二十八章 淑真第二百二十三章 曹氏第八百八十二章 計謀第八百零八章 交易第5章 抽中一個女皇帝第五百二十章 武媚第五百二十二章 小狗第三百五十一章 表字第八百零二章 棋子第七百七十八章 對射第七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七百二十五章 公瑾第二百二十八章 南下第七百二十一章 變化第六百三十九章 偷人第85章 忽悠第93章 作孽第187章 玉京第八百二十四章 建議第八百八十五章 裝X第八百五十九章 條件第136章 劉邦第四百零七章 撞破第八百一十章 遷徙第199章 兄弟第八百二十五章 白熱第五百四十二章 對視第七百二十八章 辣妹第二百五十五章 抑鬱第六百四十八章 玩壞第六百六十七章 拋棄第六百七十九章 服裝第四百四十八章 惡意第四百四十六章 劫親第八百五十一章 起事第六百五十二章 幾人第二百五十八章 分道第六百三十四章 調笑第一百七十五章 吃醋第八百一十六章 嫉妒第七百二十章 緊張第五百五十六章 鴛鴦第六百零九章 懸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