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歷史有名的靖難之役已經進行了四年。
一代雄主朱棣,從勢小力弱只據北平一隅之地,打到現在,卻已經抵達徐州,徐州岌岌可危。
打出這般的戰績,朱棣的軍事水準固然厲害,但對手李景隆也的確有點叫人無語,各種錯誤不斷。
建文帝朱允炆顧念親情,當然,這也不過是個表示仁義的由頭罷了,不管如何,朱允炆的確下達了不得傷害叔父朱棣。
而朱棣在戰場上,經常性的親自衝鋒陷陣,一來朱棣的確武力不凡,這二來,就是沒人敢去傷他,起碼偷襲放冷箭什麼的想也別想。
所以朱棣衝入敵陣如入無人之境的情況時不時的就來上一次,想想也是醉了。
周少瑜坐在茶樓內,聽着他人的各種爭論,心中感慨,朱棣的確是夠厲害的,但對手實在不夠格,不然朱棣怎麼可能最終坐上皇位,要知道一開始兵力相差太懸殊了。
怎麼看都覺得有一種老天都要讓朱棣當上皇帝的感覺。
李景隆充分體現了那句‘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對手’,你打不贏各種搞笑也就算了,到了最後,居然仍舊是他,開城迎接,直接讓朱棣大軍進入京師。
反觀徐達長子魏國公徐輝祖,打贏一場又一場,結果一句京師不可無良將,直接把他給召了回來。
說道魏國公徐家,周少瑜就想起當初穿越到明末時候,還給自己弄了個錦衣衛百戶的徐潘文。沒曾想,這會兒又要和老徐家扯上關係了。
只是不大好接觸啊,魏國公府哪是那般容易就能進的,更莫說接觸府內的千金,簡直難上加難。
周少瑜表示有點壓力,而壓力的來源到並非是不好想辦法,而是這次要勾搭的妹子,背景不一般啊。
徐妙錦,徐達的女兒,如今已經二十三歲了,到是未嫁,應該說這輩子她就沒嫁過人,歷史上沒有記載,基本都是民間故事,最多隻有一個墓銘說了說。
但這位在後世的名氣並不算小,但凡穿越到明初的網絡小說,總歸是有徐妙錦的戲份,畢竟人家還有一個明初第一美女的稱號。
至於只是說明初,沒辦法,誰讓明末有一個‘衝冠一怒爲紅顏’的陳圓圓呢。
其實這都沒什麼,周少瑜連公主都勾搭過,何況一個國公的女兒,而且徐達都死好久了,現在做主的是徐輝祖。
讓周少瑜覺得有壓力的是朱棣,沒錯,此刻正在準備攻打徐州的朱棣。
朱棣的正妻徐氏,也是徐達的女兒,是徐妙錦的姐姐,換言之,徐妙錦是朱棣的小姨子,姐夫和小姨子嘛,咳咳咳……
當然了,他們之間並沒有什麼見不得人的關係,無非就是朱棣單相思罷了,徐妙錦爲了拒絕,甚至不得已削髮爲尼,反正徐妙錦肯定是清清白白很正經的。
可架不住朱棣不正經啊,這尼瑪馬上都打徐州了,再四個月,京師金陵就該陷落了,若是那時候還沒把徐妙錦勾搭走,朱棣一瞧,好傢伙,咱看中的美人兒你也敢打主意,滅咯你!
周少瑜可絲毫不懷疑朱棣的狠,朱棣打下南京後,建文一朝的文臣們,被滅門的還少了?
可偏偏徐妙錦還的確是個不好勾搭的主,一來魏國公府本身就不好接近。二來,徐妙錦終生未嫁,這事和朱棣沒多大關係,純粹她自己不願意,至於原因,天曉得。
反正肯定和佛教沒關係,畢竟徐妙錦被逼的削髮爲尼那會,都已經二十七歲了,這歲數放古代可不算小,要出家早出家了,而且朱棣一死,徐妙錦又開始留長頭髮,說明還是很在意的。
難道是個百合?周少瑜惡意猜想,然後想到了某個夜晚偷聽到的東西,唔,回頭找李香君和卞玉京調、戲一下。
喝完茶,跑去魏國公府外頭轉了一圈,這高牆大院,想翻進去是別想了,還是得走光明正大的路子。
“站住,鬼鬼祟祟什麼人!”忽然衝出幾個士卒裝扮的巡邏兵丁喝道。
我跑!
周少瑜想也不想,扭頭就跑,速度那叫一個快,沒法子,沒戶籍,沒路引,身上到是有一個錦衣衛百戶的牙牌,但問題是,如現在這個時間點,錦衣衛已經被廢除十多年了,直到朱棣上臺之後,才重新恢復。
這要是把牙牌拿出來,說不得還得被弄一個心懷不軌之類說法出來,畢竟錦衣衛名聲可不怎麼好。
周少瑜溜的果斷,速度又快,不多時就甩開了那幾個巡邏兵丁,覺得不保險,找了處隱蔽的地方又換了一身衣物。
接着一連去了幾家茶樓和酒肆,總算得了一些有用的消息,徐輝祖如今在外帶兵,如今在魏國公府的,只有老二徐膺緒和老四徐增壽,至於老三,不好意思,早夭。
聽到徐增壽這個名字,周少瑜一拍手掌,怎麼把他給忘了。
若說起明朝第一貴族門閥,自然當屬徐家,尤其是朱棣登位之後。
一後二妃兩國公。
一後,指的是徐達的長女徐皇后。二妃,是指兩個王妃,一個代簡王妃,一個安惠王妃。
至於兩國公,除了本身的魏國公,後來追封徐增壽爲定國公,並後代世襲。
眼下的第二代魏國公徐輝祖是站在朱允炆這邊的,堅定的帶兵打朱棣。而徐增壽,卻是朱棣那邊的。
這位在最後守衛金陵的時候,打算開城放朱棣大軍進來,結果事敗,被朱允炆給宰了,因此徐家又得了個定國公。
這一點,可以好好利用一下嘛,要知道這裡可是金陵,朱允炆的大本營,徐增壽也只能在暗中行事,直到最後才被發覺原來他是朱棣那邊的。
雖說有文章可做,但還需要細細思索一番,不然貿然上門,人家爲了保密,直接讓人下殺手,那還玩個啥。
一連幾天,周少瑜都沒有着急上門拜訪,而是繼續探聽一些消息,然後努力回憶記憶中學過或看過的歷史,進一步確認,感覺八九不離十,周少瑜覺得妥了,如今萬事俱備,只要徐增壽不是個莽撞人,基本無事。
當然,徐增壽也不可能是個莽撞的傢伙,不然整個靖難之役歷時四年,在最後才被走漏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