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安哥兒

有了這一聲啼哭,林二牛父女三個俱是,瞬間將緊繃的心絃一鬆,與此同時,三人的腦子瞬間也是懵的。

尤其是林小橋,此時此刻壓根兒就不曉得,自己在想什麼,小腦袋裡一片空白,想她兩世爲人,這還是頭一回經歷孕婦生產的場面呢,更是第一次直接親身面臨,一個新生兒的降生。

當那聲啼哭在耳邊迴盪之時,林小橋腦子裡片刻的空白之後,似乎就只有一個想法,她有弟弟或是妹妹了!

恰在父女三個愣怔怔的站在那裡時,產房的一扇門,又被打開了一條縫,緊接着路嬸便滿臉喜慶的出來了:恭喜老爺,母子平安,夫人給林家又添了個小少爺!

聽着這一聲報喜的聲音,林二牛父女三個皆還是有些愣然,片刻後,面上才現出激動和喜悅之色。

林小橋高興之餘,也沒有忘記詢問一下李氏的狀況,瞧着路嬸的臉色,想必李氏的情況應該沒什麼問題吧,要不她也不會笑的那麼開懷,但林小橋還是不放心的問了一句:路嬸,我娘呢?她現在情況還好不?

林二牛一聽這話,原本激動的搓着兩手的動作也停了下來,一雙眼睛盯着路嬸的臉,等着她的回答,此刻額上突然暴起的青筋,已經顯示了他的緊張。

好在路嬸的回答,讓大家都把一顆懸着的心,徹底的放了下來。

都好,都好,夫人就是有點虛弱,累極了睡着了!路嬸眉眼間都閃着高興的神采,開口回道。

林二牛提腳便要進屋裡去,在產房外焦急的等待了這麼長時間,聽到自己又撿了一個大胖兒子,林二牛心裡是高興的。

可是,高興之餘,他更想與自己的媳婦一同,來分享這個喜悅,同時,他也想親眼確認一下自己的媳婦沒事兒,那樣才能徹底的安下心來。

林小橋姐妹倆自是緊跟在自己老爹身後,也想着進到屋裡去,在親身經歷和見證了這難熬的幾個時辰後,姐妹倆不約而同的想到的是,李氏從前在賦予他們兄妹生命時,所承受的痛苦。

姐妹倆心底不由得涌動着,一股強烈的感恩之情,她們此時此刻也十分迫切的,想看着李氏真的沒事,想陪在李氏的身邊,守着她醒來。

唉喲——,幾位祖宗哎,現在產房裡頭一片污穢,哪裡是你們可以進來的喲!萬一衝撞了什麼邪氣,可怎生是好啊!路嬸見這父女三人的做派,趕緊伸出手來將他們往外推去。

咱們只是想看一眼娘而已,想確認一下她是真的平安了,才能放下心來。林小橋還是想進去看看。

是啊,不親眼瞧一下我媳婦,我這放心不下啊!林二牛與路嬸打着商量道。

此時,開着縫兒的屋門又敞開了一點,鄭寡婦抱着個小包被,一臉喜色的走了出來:快來瞧瞧,這小子個頭還不小呢。

有了這一出,林二牛父女三個的注意力,瞬時就都被鄭寡婦懷裡抱着的那一團吸引了過去。

林小橋趕緊湊上前去,踮着腳尖瞧那襁褓裡的娃娃,壓根就不是她心裡想象的白胖娃娃模樣,口裡不免嘀咕道:不都說小孩子白白胖胖的嗎?我怎麼看着這麼黑黢黢的呢?這臉上的皮怎麼也是皺的啊?

林小溪看了一眼自己的小弟,也有同感,但她性子比較內斂,因此並沒有說出來。

鄭寡婦見她們姐妹倆瞧也瞧了,便把孩子遞給了一直未出聲,面上卻帶着期待和激動的林二牛:林大哥,要不要抱一下?孩子剛出生不能見風,我得趕緊抱進屋裡去了。

林二牛一聽這話,原本剛剛伸出去的手,立馬又收了回來,口裡連連說道:那好,趕緊抱回屋裡去吧,別在外頭吹了風了。

行,那我就抱着孩子進屋裡了,以後有的是機會給林大哥抱呢!嫂子一切都好,方纔郎中已經把過脈了,只是產後虛弱睡過去了。現在屋裡正在收拾呢,林大哥在外面再等等。鄭寡婦笑眯眯的說道,說完便又抱着孩子進屋裡去了。

既有了路嬸和鄭寡婦兩人的話,林二牛一顆心也落到了肚子裡,這時也不怎麼擔心媳婦了,只一個勁兒的圍着兩個閨女轉圈圈,以顯示他此時激動高興的心情。

林小溪看着自己老爹這樣,忍不住掩着嘴笑了起來,而林小橋則是直接翻了個白眼,怎麼這老爹一遇上事兒,不管是緊張呢,還是激動呢,都喜歡在地上轉圈圈呢。

爹,爲什麼小弟生出來不怎麼好看啊?林小橋爲了阻止他老爹,那樣幼稚的轉圈動作,便轉移他的注意力,說道。

這個問題,林二牛還是有經驗的,先前四個孩子出生的時候,他也都有抱過看過,於是便樂呵着回道:小娃剛生下來都這樣,長兩天就變白變好看了!你們剛生出來的時候,還不如你們小弟好看呢,瘦瘦小小,黑黢黢的,就跟個大點兒的老鼠差不多!

林小橋聽了這話,有些半信半疑的,不過除了這一次,她也沒有真的見過剛出生的娃娃,所以即使想考證,也暫時沒想去考證,只盼着小弟真的能如林二牛所說的那樣,長兩天就變好看了。

就在林小橋心裡糾結之時,林二牛突然猛地拍了下腦門,說道:哎喲,都忘了去給你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報喜了。

說罷,便擡腳轉身走了,林小橋經他這麼一說,也突然想了起來,李氏生孩子都沒給小姨報個信。

於是,她趕緊衝着林二牛的背影喊道:爹,還有小姨家,你也派個人去報個喜。

自從李氏小妹一家開的那乾貨鋪子,生意日漸穩定下來之後,她小妹便在鎮上自己置辦了一套小院,兩三個月前,便帶着一家人搬進了新家。

林小橋小姨的新家離林府也不是很遠,隔了幾條街道就能到,平時小姨也會隔三差五的,過來林家瞧瞧李氏,不過因爲鋪子裡面忙,所以,多數都是坐上一會兒就走了。

小表妹於蓮兒,自從到鋪子幫忙之後,性子也變得不似以前那麼跳脫了,現在,她小小年紀在鋪子裡面,做起生意來,也很是有一套的,與顧客打起交道來也不輸給小姨多少。

想到了小姨,林小橋又想起了,同在鎮上居住的小叔一家子,還得指派個人,去他們家走一趟報個喜信才行。

李氏一覺醒來,已經是隔天下午未時三刻了,睜開眼轉過頭,便看見自己的兩個閨女,安靜的守在屋裡。

一個正倚在牀沿低頭做着針線活,一個正趴在搖牀邊上,小聲兒的逗着小娃娃。

李氏醒來見着這副靜謐和諧的場景,不禁揚起嘴角笑了起來,滿心滿眼裡都是欣慰和幸福。

林小溪離的近,恰好剛一擡頭便看見李氏嘴角的笑意,於是便欣喜的叫了起來:娘,你醒了啊。

林小橋聽到聲響,也趕緊湊到李氏面前,抓着李氏的手說道:娘,你現在感覺怎麼樣啊?有沒有哪裡不舒服啊?

李氏見着兩個女兒關切的眼神,有些無力的嘶啞着嗓子說道:娘沒事兒了,你們別擔心了。

林小橋聽着李氏聲音嘶啞,連忙跑去桌前倒了杯溫水,與姐姐林小溪合力扶着李氏的肩膀,先喂她喝了半杯水。

幾口溫水喝下,嗓子確實沒有那麼幹癢了,李氏掃視了一下屋子,眼睛便定格在了那張搖牀上。

林小溪見狀,便將搖牀裡睡得迷迷糊糊的小弟,抱了過來放到李氏的面前。

快給我瞧瞧,昨天剛生下他,娘才瞧了一眼。李氏趕緊從自己大閨女手裡,接過小娃娃。

無奈昨天剛剛生產過,耗費了太多的體力,李氏愣是沒什麼力氣把孩子抱穩了,林小溪只得伸出手來在下面幫着託着點。

李氏瞧着襁褓裡的小奶娃,軟軟的一小團,兩隻眼睛幾乎是長在上面了,覺着怎麼看都看不夠的。

過了一會兒,纔想起一件重要的事兒,忙把孩子小心的放到被面上,自己伸手解起了衣襟的扣子,笑着輕聲說道:瞧我這記性,娘還沒給你餵奶呢,可不能把孃的乖寶餓壞了哦。

林小橋看着李氏的動作,說道:娘,小弟不着急喂,他半個時辰前才吃了一趟的。娘還是先自己吃點東西,填飽填飽肚子,也好有體力抱着小弟啊。

李氏聽了這話,便停下了解釦子的工作,關切的問道:給他爲了啥啊?剛出生的小孩腸胃弱,不能瞎吃東西的。

是鄭嬸派人到外頭尋的牛奶,回來煮了一下,然後餵給小弟吃的。對於這些,林小橋也不懂,所以便如實回道。

李氏聽了點了點頭,林小溪便趁機出去叫紅竹,因爲李氏一直在睡覺,所以林小橋姐妹倆,便將自己的兩個小丫鬟,都趕去了外頭玩耍。

紅竹,綠竹,你們倆去竈上,把路嬸一直在鍋裡溫着的雞湯,還有紅棗粳米粥,各盛一大碗過來。林小溪站在屋子門口,吩咐道。

得了吩咐,兩個丫鬟都面露喜色,綠竹首先回話說道:夫人醒了啊!真是太好了,我這就去廚房端來。說完,便拉着紅竹歡歡喜喜的跑走了。

林小溪見兩個丫鬟那股子瘋樣,無奈的笑了笑,便轉身走回了李氏的身邊。

李氏感動兩個女兒的體貼,依靠在牀頭,笑着問道:你們爹呢?怎麼沒見着他人啊?

爹昨天晚上守了娘一個晚上,今天早上我跟姐姐勸着他回屋睡了一會兒。爹睡到中午就起來了,過來瞧了娘好幾次,見娘都沒有醒過來,就出去採買食材去了。說是,要親自給娘去菜場挑補身的雞鴨魚肉。這一下午已經進進出出的府裡好幾趟了。林小橋的回答,讓李氏聽了,心裡格外的舒坦。

丈夫在意,女兒又孝順,人到了中年,還能給林家添個胖娃,李氏覺得自己的生活,過的甚爲舒心幸福。

心情好了,這胃口自然也就好了,也或許是餓的狠了,體力空虛的緣故,李氏一口氣便喝下了兩碗紅棗粳米粥和一大碗的雞湯。

吃飽喝足之後,整個人的面貌也就不一樣了,身上有了些子力氣,李氏便抱着剛出生的小弟不撒手。

林二牛回府得了李氏醒來的消息,便匆匆的趕了過來,見到的便是,自己媳婦一臉的母性光輝模樣。

媳婦,辛苦你了。林二牛跨着大步來到牀邊,目光柔柔的看着李氏說道。

李氏擡眼看了他一眼,便沒有說什麼,夫妻兩個倒是一起盯着,襁褓裡的小娃娃,一臉的溫柔。

爹,娘,咱們小弟還沒有名字呢?林小橋在一旁湊趣,笑着說道。

李氏一聽這話,也擡起頭來看着林小橋說道:是哦,大名可以不急着取,咱們先取個小名兒叫着吧。

姐妹倆就開始絞盡腦汁的想名字,此時原本一言不發的林二牛卻是出聲說道:就叫‘安哥兒’吧,希望這娃子一生平平安安的,咱們也就滿足了。

李氏一聽,便點頭同意了:成,這名兒寓意不錯,對咱們做爹孃的來說,兒女平安就是福哦。

既然,李氏夫婦倆已經定下了小弟的小名兒,林小橋姐妹倆自然是沒有什麼意見了,便湊過去跟着李氏,一塊‘安哥兒’‘安哥兒’的叫着。

小傢伙原本睡得香甜香甜的,耳邊卻突然響起一陣聲響,自是覺得十分刮躁,便很是不滿的扭動了一下自己的小腦袋,似乎是在表示着抗議。

過了一會兒,鄭寡婦也帶着荷葉過來,瞧了李氏一趟,見她一切安好,沒什麼問題,便只陪着坐了一會兒就回去了。

晚上,李氏的小妹一家子,林小橋的小叔一家,也紛紛過來看望李氏,其實昨天晚上,兩家人接到了消息的時候,便都已經過來了一回,只是那時李氏還昏睡着沒醒,所以他們也就是瞧了兩眼便回去了。

而林小橋的姥姥,因爲離得遠,昨兒個得了喜信之後,便說等到娃娃洗三那一天,再領着一家人過來。

至於老宅那邊的人,雖然昨天林二牛也興沖沖的去報了喜,卻是到現在都沒見個人影過來,不過不管是李氏,還是林小橋姐妹倆,對於這事兒都覺得無所謂。

九月的天氣不算熱,但因爲李氏坐月子不能吹風的緣故,所以,屋子的門窗都是關的嚴嚴實實的。

時間長了,屋子裡面便顯得有些悶了,李氏的小妹剛帶着於蓮兒走了,沒過多長時間,趙氏倒又挺着個肚子過來了。

二嫂,真是個有福氣的,這孩子抱着真是招人稀罕的。趙氏進屋之後,跟李氏說了三兩句話,便抱着剛出生的安哥兒不撒手。

李氏瞧着她那副羨慕稀罕的樣兒,哪裡不曉得這弟妹心裡的想法呢,便笑着寬慰道:你肚子裡頭不也是裝着一個呢嘛,幹嘛來稀罕別人家的呢。

妯娌兩個常來常往的,關係也日漸親近,於是趙氏便隨口回道:哎呀,二嫂就多讓我抱一會兒吧,也能讓我沾沾這喜氣,說不準我肚子裡這個原本是個女娃的,抱過之後就能變成男娃了。

李氏嗔了她一眼,說道:你就瞎說八道的吧。不過我瞅着你這肚子尖尖的,應該是個男娃。

趙氏一聽這話,也不管真假,立時就樂了:借二嫂吉言,我家小妞可是日日夜夜的盼着,這一胎生個男娃呢!這樣的話,咱們三房也就不愁沒有人繼承香火了!

一準就是兒子沒錯的,以前不都常聽那些老人家說,肚子尖的生男娃嘛。我以前懷着大郎二郎兩個的時候,肚子就是尖尖的!你也別總是想着,放寬心養胎纔是最重要的!其實,生兒生女的,也都是老天爺給你的緣分,兒子也好,女兒也好,不都是咱們做孃的心頭肉嘛!李氏笑着說道。

她原本倒是希望這一胎是個女娃的,還是閨女最貼心最孝順,雖然長大了要嫁出去,可是至少能夠實實在在的陪在身邊十來年呢。

尤其是這回懷孕,看着兩個女兒細心體貼的照顧陪伴,兒子卻自從去了書院之後,到這回生產,都沒能露個面的。

所以,在李氏的心裡,她本來就是兒女雙全的,自然是更傾向於要個女兒了,不過生了兒子,她也十分喜歡,總歸是自己的骨肉不是。

但,心底深處還是留下了那麼一點點的遺憾的,當然這些話肯定是不能在趙氏面前說的,兩人情況不同,自是不能同一而語的。

嗯,反正又不是不能生的,如果這一胎不是兒子,我就接着生唄,反正總是要給咱家小牛留個後就是了!趙氏開玩笑的說道。

李氏見她想得開,自然也是高興,便點頭應和道:你能這麼想就對了!

說過了這個話題,趙氏也不想在這上面糾纏,不管說的再多,總是要等到她肚子裡,這個落下地來,才能知道到底是兒是女的。

於是,她便坐到牀沿上,與李氏說起了安哥兒洗三的話題:二嫂,還有兩天就是孩子洗三了,你是怎麼個打算的啊?

我跟你二哥商議了一下,洗三就不準備大辦了,現在咱家靠着學文和浩傑那兩孩子的勢,跟鎮上那些個大戶人家,都有了來往,要是大辦的話,總不好不請人家。可是,要是請的話,那麻煩就多了,那些個大戶人家,就興什麼送帖子,而且到時候人情往來的,帖子該發到哪家去什麼的,這些個事兒,還不曉得得有多繁瑣呢!所以,咱家乾脆就哪個都不請了。到了那天,就咱們幾家親戚,湊在一塊兒辦個小席面便成!李氏給趙氏懷裡的安哥,掖了下包被的角,說道。

趙氏聽她這樣說,便笑了下,說道:二嫂現在可是比得上那些個夫人太太的了,兩個女婿都那麼有出息,將來再等着大郎二郎兩個,考上了官,你也就是那戲文裡的誥命夫人了!那往後享福的日子,可不得了了啊!

李氏聽她這樣打趣,伸手輕拍了她一下,嗔道:你就取笑我吧,等你閨女兒子有出息了,你還不得成天樂呵個不休啊!

我兒子還不曉得在哪裡呢,指不定這一胎是個女娃呢?要不是兒子,我可是要攢着力氣接着生的啊,咱家反正是個窮的,到時候我就把幾個閨女,往二嫂家裡一送,就指着二嫂給我養閨女了!趙氏原就是個爽利的性子,只是這些年來,被子嗣的問題煩擾着,所以才一直壓抑了本性,現在與李氏感情日漸深厚了,說話便沒那麼多的顧忌了。

李氏被她那副假裝賴皮的樣子,立時就逗得開懷大笑,但口裡還是連連應下,說道:成,成,成,你明兒個就把花兒跟草兒都送過來,我這人啊,就喜歡閨女!

行,既然二嫂已經應了,我回家就領着倆閨女過來啊!不過咱可說好了,閨女你替我養着,但將來要孝順的話,可是得孝順我才成!趙氏故意回道。

你這算盤打的,也忒精了吧!得了吧,既然你都這麼說了,我纔不傻不愣登的,去當個冤大頭呢!李氏隨手拿了條幹淨的尿布,扔到趙氏的身上,說道。

妯娌兩個嘻嘻哈哈的說了大半個時辰,趙氏才起身離去,臨走之前,又對李氏說了句:二嫂好好的養着身子,什麼都別操心,到了洗三那天,我帶着兩閨女過來幫忙。

李氏瞧着她那挺着的大肚子,連忙拒絕道:我那孃家妹子會過來操持的,家裡還有鄭妹子也在,沒什麼需要幫忙的。你就只管帶着小弟和孩子們,過來湊湊熱鬧就行了。

趙氏想想也是,便笑着點頭應下:那成,既然二嫂這裡不需要我幫忙,那我可就偷個懶,到了那天,直接過來抱着安哥兒耍。二嫂記得多給我備點吃的啊,我現在胃口可是大得很呢!

放心吧,少不了你那口吃的,趕緊回去吧,天黑路上注意着點啊!李氏知道趙氏是故意這樣說着玩,便也應着她的話說道。

第212章 文府第70章 鄭寡婦第156章 各自忙活第33章 全福菜第213章 各自態度第44章 歸家第112章 小橋要種田第46章 周氏的驅逐(上)第68章 遷入新宅第138章 省城再相聚第174章 歸來第15章 大伯母劉氏第84章 小兒女情感第192章 成親前的籌備第71章 買田地第139章 無功而返第201章 重逢後的母女敘話第120章 小試成功第96章 老宅拜新年第64章 溫文爾雅的少年——陳學文第123章 逗趣兒的小堂妹第7章 姐妹夜話第45章 與李氏議分家第9章 林家第194章 添妝第171章 意料之中的出事第15章 大伯母劉氏第48章 錢用來幹嘛?第200章 初進鄭府第163章 泡溫泉第168章 解決麻煩第19章 林家晚餐第159章 春閒第81章 饊子銷路打開,李二虎離家出走第31章 進鎮賣福果兒第190章 全力備戰第126章 又是一年端午第217章 奔赴寧遠第111章 再買地兒第125章 有趣的燒烤大餐第144章 再議新的未來第116章 鋪子開張∥第117章 熟人來訪第126章 又是一年端午第21章 二房夜話下第62章 分家事落第55章 林老爺子的包庇第1章 醒來第56章 周氏的死不認賬第196章 離第83章 陳文學婚事的選擇第169章 討嫁妝第140章 回家了第167章 小姨的打算第111章 再買地兒第126章 又是一年端午第212章 文府第127章 出謀劃策爲生意第35章 改變銷售策略第136章 想把鋪子開到省城去第23章 暫住姥姥家第198章 相見第13章 母女第58章 劉氏出場第73章 登門道謝第207章 偶遇第116章 鋪子開張∥第31章 進鎮賣福果兒第151章 老爺子來了第34章 舒心的一頓飯第117章 熟人來訪第19章 林家晚餐第64章 溫文爾雅的少年——陳學文第79章 包子爹的崛起,林小橋的發飆第87章 要債的來了(上)第47章 周氏的驅逐(下)第97章 大年初一的刺激第17章 上林村第22章 姥姥孫氏第24章 孫氏的煩惱第164章 好消息第185章 挪月子第149章 人才培養第110章 一家人的新年目標第181章 二人回京第146章 買人第87章 要債的來了(上)第85章 小橋定親第121章 雲禪寺拜佛第211章 前程定,議親事第95章 林嬌的變化第208章 敘舊第14章 林嬌第151章 老爺子來了第9章 林家第14章 林嬌第146章 買人第172章 出手第200章 初進鄭府第145章 意外的小財
第212章 文府第70章 鄭寡婦第156章 各自忙活第33章 全福菜第213章 各自態度第44章 歸家第112章 小橋要種田第46章 周氏的驅逐(上)第68章 遷入新宅第138章 省城再相聚第174章 歸來第15章 大伯母劉氏第84章 小兒女情感第192章 成親前的籌備第71章 買田地第139章 無功而返第201章 重逢後的母女敘話第120章 小試成功第96章 老宅拜新年第64章 溫文爾雅的少年——陳學文第123章 逗趣兒的小堂妹第7章 姐妹夜話第45章 與李氏議分家第9章 林家第194章 添妝第171章 意料之中的出事第15章 大伯母劉氏第48章 錢用來幹嘛?第200章 初進鄭府第163章 泡溫泉第168章 解決麻煩第19章 林家晚餐第159章 春閒第81章 饊子銷路打開,李二虎離家出走第31章 進鎮賣福果兒第190章 全力備戰第126章 又是一年端午第217章 奔赴寧遠第111章 再買地兒第125章 有趣的燒烤大餐第144章 再議新的未來第116章 鋪子開張∥第117章 熟人來訪第126章 又是一年端午第21章 二房夜話下第62章 分家事落第55章 林老爺子的包庇第1章 醒來第56章 周氏的死不認賬第196章 離第83章 陳文學婚事的選擇第169章 討嫁妝第140章 回家了第167章 小姨的打算第111章 再買地兒第126章 又是一年端午第212章 文府第127章 出謀劃策爲生意第35章 改變銷售策略第136章 想把鋪子開到省城去第23章 暫住姥姥家第198章 相見第13章 母女第58章 劉氏出場第73章 登門道謝第207章 偶遇第116章 鋪子開張∥第31章 進鎮賣福果兒第151章 老爺子來了第34章 舒心的一頓飯第117章 熟人來訪第19章 林家晚餐第64章 溫文爾雅的少年——陳學文第79章 包子爹的崛起,林小橋的發飆第87章 要債的來了(上)第47章 周氏的驅逐(下)第97章 大年初一的刺激第17章 上林村第22章 姥姥孫氏第24章 孫氏的煩惱第164章 好消息第185章 挪月子第149章 人才培養第110章 一家人的新年目標第181章 二人回京第146章 買人第87章 要債的來了(上)第85章 小橋定親第121章 雲禪寺拜佛第211章 前程定,議親事第95章 林嬌的變化第208章 敘舊第14章 林嬌第151章 老爺子來了第9章 林家第14章 林嬌第146章 買人第172章 出手第200章 初進鄭府第145章 意外的小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