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猶太獨立旅

(感謝書友嶸、天雨、?????,龍章飛揚的月票支持,同時祝賀書友嶸成爲本書的第二個執事,小云感謝!)

對於恩科斯提出的這個要求,趙漢青並沒有感到多麼的驚訝,歷史上就要數十萬猶太人加入盟軍的隊伍,這無疑是猶太人在向全世界表明他們抵抗德國納粹的決心。

猶太人一直希望建國,但是長期以來猶太人都以財富聞名世界,但是猶太人要想實現建國的願望,手中必須掌握自己的武裝勢力,這是他們保護自己國家的根本所在。

因爲猶太人知道,和美國、華夏的合作,頂多會獲取雙方對猶太建國的支持,想讓人家出兵幫助猶太人建國是不現實的,所以猶太人就像趁着這次二戰的機會,趁機建起猶太人自己的武裝勢力。

猶太人不求自己手中的軍隊能夠做到和美軍、國防軍這些龐然大物較量,猶太人只求自己手中可以掌握幾支效忠於猶太人的軍隊,在爲了猶太建國時,猶太人至少可以用這些猶太人軍隊保衛自己。

這也是猶太人爲什麼希望讓衆多猶太人加入國防軍的原因,猶太人希望可以在戰爭當中磨練出屬於自己的精兵,而戰場卻是讓一名新兵迅速成長起來的最好地方。

其實,猶太人的錫安組織不僅僅讓猶太人加入國防軍隊伍,甚至在美國他們也和美國方面達成這樣的協議,此前美國軍方已經同意在美軍海軍當中組建一個完全由猶人籍士兵的作戰兵團。

對於這個問題,趙漢青沒有輕易答應,趙漢青告訴恩科斯,讓猶太人加入國防軍參加這件事,他需要回去與人商量,隨後恩科斯告辭離開。

恩科斯剛剛離開,趙漢青就馬上召集柳清顏、陳誠等人召開會議,會議上趙漢青將剛剛和恩科斯簽署好的合作意向書扔到桌子上,交給衆人看。

只所以要交給柳清顏和陳誠看,因爲兩人畢竟是此時華夏的總統和總理,之前趙漢青和秘密會見猶太人恩科斯,達成這些協議本身就有些越權的味道,不過爲此柳清顏和陳誠不會說什麼。

因爲在華夏趙漢青如果要想執意插手華夏政府事務的話,兩人根本就沒辦法阻止,此時的在華夏,趙漢青就像德國的希特勒一樣,是國防軍真正的元首,趙漢青要想執行獨/裁統治,難道一點都不大,可惜趙漢青不是希特勒。

而且趙漢青和有太多代表恩科斯只是達成了初步協議,並沒有簽署合約生效,這些趙漢青是會交給國務總理陳誠去處理了。

哪怕這件事他同意之後就已經定下來了,但是趙漢青還是需要給政府出面和猶太人簽署合約,這些程序上的問題趙漢青還是要做做樣子遵守的。

柳清顏和陳誠兩人此前已經知道趙漢青面見猶太人的事情,雖然兩人多少對於猶太人避過華夏政府前提和趙漢青接觸有點不滿,但是也僅僅是不滿

兩人知道猶太人這是謹慎的做法,一旦趙漢青和猶太人達成了初步協議後,猶太人隨後肯定會以正式的身份出面和華夏政府聯繫,隨後雙方再正式簽署合約生效,而趙漢青和猶太人的秘密會面永遠只會存在機密檔案之中。

柳清顏和陳誠手中拿着趙漢青交給兩人的文件,認真的閱覽完之後,陳誠率先發言道:“元帥,這份協議猶太人答應了?”

“嗯。”趙漢青微笑着點點頭。

“哈哈,元帥出手,果然不凡啊,就知道猶太人肯定會被元帥狠宰,沒想到元帥下手這麼狠,不過我喜歡。”陳誠聽到趙漢青肯定的回答後,笑着‘恭維’趙漢青。

聽到陳誠這種變相的‘恭維’之語,趙漢青只是笑着搖搖頭,沒有說什麼。

這個時候,柳清顏也看完了文件,將老花眼睛拿下了,望着趙漢青說道:“漢青,這份和猶太人的協議對我們華夏來說好處不言而喻,這個協議一定要簽署。”

“現在猶太人需要我們和他們合作,這個協議猶太人已經同意,我拿給你們看,就是聽聽你們的意見,如果你們不反對的話,明天猶太人就會以商業代表的身份與我們政府正式簽署這些協議,到時候就交給你們處理了。

“好,沒問題。”陳誠聽後,爽快的說道。

“這猶太人還真是有錢啊,簡直富可敵國,一次性就敢於拿出這麼一大筆資金,這將極大帶動我們國內經濟產業的發展,真是一場及時雨啊!”陳誠感慨說道。

隨着國防軍正式與日軍開戰,華夏爲了應對與日軍接下來的大戰,將很大部分財政收入投入到了戰爭籌備當中,使華夏1939年前兩個季度的經濟增長率下降不少,這次猶太人的投資,對發展華夏經濟來說確實很及時。

既然柳清顏和陳誠都同意趙漢青和恩科斯初步達成的這份協議,那麼之後陳誠只需要代表華夏政府方面與猶太人正式簽署合約生效就可以了,而趙漢青最後將猶太人希望參加國防軍的問題也提出來,讓柳清顏、陳誠兩人幫忙參謀一下。

柳清顏聽完趙漢青話後,看着他說道:“他們希望能夠加入我們的軍隊,和我們一起作戰?這猶太人打算幹什麼?”柳清顏明顯對於猶太人這一舉動沒有明白過來。

“他們想參軍?”就連陳誠也明顯感到吃驚。

他們可沒想到猶太人竟然會選擇來幫助自己的部隊作戰。這打仗可是要死人的,猶太人怎麼會突然冒出這個想法?而且猶太人打仗可靠麼?

陳誠不知道,猶太人實際上並沒有少參加軍隊。一戰的之前,德國是對猶太人政策最爲寬鬆的國度,使得德國境內生活了大量的猶太人

因此,當時大量的猶太人在德軍中服役,而後來,隨着德國境內反猶的勢力擴展,使得猶太人被清理出了軍隊。

但現在,錫安組織考慮到要給國防軍納上一份帶血的“投名狀”,並且猶太人考慮到未來或許會需要手中有股軍隊使用,於是便提出了讓猶太人也加入國防軍一起作戰。

趙漢青本身也並不排斥猶太人成爲國防軍的戰士,因爲他知道,這不過是猶太人換取自己生存權示好的一種方式,並非他們要搶奪什麼權利。

而猶太人也無法在華夏掀起什麼風浪來,他們此時沒有這個心思也沒有這個膽子。

陳誠等人不會明白猶太人那種沒有祖國的感受,或者說,整個華夏政府高層乃至國防軍的將領們都不會明白猶太人那種沒有祖國如同風中飄萍的感受。

“擁有一個祖國,這是天堂般的感覺!何等狂喜能夠稱呼一個地點,一個地方,一個角落,自己的,在這個可愛的地球上……與你的戰友攜手,你將完成這個偉大任務,他們不會否認你的兄弟稱謂,你會贏得它。”

這是在拿破崙戰爭期間,普魯士軍隊的猶太人志願兵大衛·弗裡德蘭德在自己的著作《全然遺憾》當中所寫到的話語。

沒有祖國的他們,比任何人都希望能夠被承認、能夠擁有一個屬於他們的、庇護他們的祖國。這也是二戰之後,爲何整個猶太民族是那麼的團結、不遺餘力的一定要建成以色列的原因。

而德國由於在一戰中是整個歐洲對猶太政策最寬鬆的國家,這導致的是當時有着近12萬的猶太人在德軍裡服役,其中有1。2萬猶太人在戰爭中直接陣亡。

這也造成此時在德軍當中一共非常怪異的現象:哪怕是現在德國希特勒執行着最爲激烈的反猶政策,卻依然有十五萬之多的猶太人、半猶太和四分之一猶太血統的德國人在德軍中服役。

“讓他們加入吧!這沒有什麼不好的,對於我們國防軍並沒有什麼負擔。”趙漢青笑了笑,說道。

他理解猶太人這種對認同的迫切需要,在歐洲他們受到的歧視、迫害實在太多了。哪怕是如此,依然有着無數的猶太人希望能夠加入歐洲國家的軍隊。他們要用自己的血和命,換來這些歐洲國家對他們的認同。

例如現在的德國,德國全國猶太人協會主席馬科斯·納曼在1935年就曾寫信給希特勒,信中馬科斯·納曼表示,如果德國政府願意給猶太人在軍隊中服役的機會,他擔保他們一定會證明他們不比雅利安人差。

可他的提議卻遭到希特勒和德國、軍方的拒絕,即便如此,德國的猶太人並沒有放棄,甚至到了德國反猶情況極爲嚴重的1940年,猶太人還沒有放棄參加德軍的希望,可惜迎接猶太人的只有德軍的屠刀和子彈

“猶太人太需要認同了……”趙漢青嘆息着道:“柳叔,你告訴他們。只要他們在作戰當中表現勇敢,能夠拿到二等功的勳章,那麼願意加入華夏國籍的便可以加入,並且我們可以保證他們在軍中不會受到任何歧視,更不會把他們視爲炮灰部隊。”

“定居在我國的猶太人可以有信仰的自由、那些在獲得我們華夏國籍,可以在我國永久居留的權利後,一切屬於華夏人應有的,政府都會給予他們,他們將是華夏承認的合法公民。”

頓了頓,趙漢青笑着繼續說道:“獲得了華夏國籍的猶太人,到時候可以歸類爲咱們的少數民族,按照我們的少數民族政策來處理。”

柳清顏聽完趙漢青的話後,笑着點了點頭表示認可。其實,強國並非僅僅是在於國家的強盛,更重要的是在於世界事務處理上表現出強國應有的大度和寬容。

在這點上,很顯然柳清顏他們沒有趙漢青做的好。但是不得不承認,柳清顏他們的經驗、以及在政務上的處理和外交上的敏銳都是趙漢青比不上的。

這也是趙漢青不太插手華夏政府事務的原因,術業有專攻,趙漢青清楚自己的長處和弱點,專業的事情還是交給專業人士去處理得好。

但就在軍事指揮以及世界大局這兩點上來說,柳清顏他們終究是差了趙漢青一籌。究其最大的原因,便是趙漢青的出身是後世。

後世的華夏是怎樣的?聯合國安理會五常、全球少數可以同時持有核武、導彈、衛星乃至核潛艇技術的強大國家。

這個國家自1949年成立,曾明裡暗裡和美、蘇、英、法……等等國家交手無數次。不曾在戰爭中失敗。

這些,都奠定了這個國家的軍事、政治處在於一個極爲強勢的地位。而這也影響到了趙漢青的判斷和行事方式方針。

和趙漢青不一樣的是,柳清顏他們出身於動盪無比的清末民初。他們看到的都是衰弱、接觸的都是落後,腐敗。是以,他們行事的方針多數的出發點都是弱國心態。

這種心態並不是壞處,但要想建設一個強盛的國家那麼弱國的心態必須要調整過來。若非如此,上行下效之下必然會影響整個國家的對外態度。

這種對外態度並非僅僅是指在外交處理方面,這包括了進行戰爭、處理國際事務、對於人才的引進……等等一系列的事情,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就是指這個。

“想要成爲大國、作爲一個大國,就需要有大國的心態和意識。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柳清顏此時多少明白趙漢青的意圖了,推了推自己的眼鏡說道。

趙漢青看着陳誠等人,說道:“沒錯,我們會發現,想要成爲大國,成爲強國就首先要有這種氣度

你若來,我歡迎;你若走,我歡送。用者不疑、來者不懼,持常心而包容天下,另四方心悅臣服。此方可爲大國也!”

趙漢青的一番話說的陳誠等人有些羞愧。用後世的話來說,他們的想法有些小農意識了,有點像後世那些暴發戶的感覺,被那些真正傳承千年的家族鄙視。

其實這也不能怪他們,一方面他們現在年紀都大了又是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華夏成長起來的一批政治人員,難免會保留這舊社會的一下思想。

另一方面確實也是這些年來,這個國家發展的實在太快,使得他們在思想和意識上並沒有跟上國家時代發展的步伐。

畢竟一下子從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度,一躍成爲了亞洲地區舉足輕重的大國,這角色的轉換實在是太快了。

快的讓人目不暇接,以至於很多類似陳誠等出身的官員根本從觀念上無法轉換自己的角色。在對政治、軍事乃至外交問題上的處理,依然保留了民國時代深厚的氣息。

“是啊,我們……已經是大國了啊……”陳誠沉默了好一會兒,忽然感慨的道,說着。旁邊柳清顏這位老人忽然從那滿是血絲的眼眶中滴下了幾滴濁淚……

沒人比他們對於“大國”這兩個字眼,有着更多的感觸。曾幾何時,華夏的河道就像是公廁一般任何國籍的船隻都能夠在上面橫衝直撞。

上海的公路就像是外國人的冒險樂園,被撞死的華夏國民家屬哭天搶地,但作爲華夏政府卻無可奈何,甚至還有面對洋人反咬一口的責難。

曾幾何時,美國、英國、德國、法國……再到日本,任何一個國家的大使都能夠蔑視着這個國家的領袖,甚至他們派兵打下了這個國家的首都,在裡面肆虐,大肆搜刮財富和文物,卻沒人可以阻止。

那時候,翻開華夏的地圖你會看到全國都存在着各國隨意劃分的“租界”。所有的地域都被劃分成了一塊塊的蛋糕,瓜分的是各國的列強,他們將華夏當成了。

那時候,清政府或是北洋政府甚至無比恐懼任何一個外國人死在華夏,生怕這會引起戰爭,那時候華夏的軍隊在看待日軍,就是像是在看待無法戰勝的天兵天將。

“我們,已經是大國了……”沉默了好一會兒,柳清顏和陳誠眼睛都紅紅的。

他們,想起了那些曾經因爲國家弱小而不得不忍受的憋屈事情,這讓柳清顏和陳誠對於此時猶太人的處境深感同情。

“讓他們加入!咱們已經是大國了,大國就應該有大國的氣度。大國,就應該有大國的包容!”柳清顏擡起頭來,用手帕擦了擦自己的淚哈哈一笑。

“咱們華夏上下五千年,曾經無比輝煌。可最近這一百年來過的實在太憋屈了,也該是我們崛起的時候了

。”

柳清顏豁然起身,看着身前的趙漢青,情緒激動的說道:“漢青,替我轉告我們國防軍的兒郎們,拿着那些日本人的屍骨,告訴全世界,我們華夏崛起了!”

“既然你們都同意那明天就通知恩科斯,告訴他我們答應他們的要求了。”最後趙漢青一錘定音。

“不過,同情猶太人的遭遇可以,但是對於猶太的幾大財團我們還有要警惕的,他們手中掌握了巨大的財富,要知道華夏有一句古話叫做‘有錢能使鬼推磨’,我們決不允許猶太人藉助經濟手段干預華夏的政府事務。

那些歐洲流出猶太人利用經濟企圖控制他們國家政府的謠言並不完全是空穴來風,猶太財團的勢力很大,要說他們控制一個國家太誇張了些,但是他們決定有能力干涉一個國家的政府決議,從這次他們干涉美國國的決議就可以看出一斑。

最好的辦法就是培養出我們華夏本土的大財團對抗猶太財團,這也是我一直將振漢集團往世界性大財團發展的原因,我們華夏的命運只能掌控在我們華夏自己人手中。”趙漢青最後冷冷的說道。

趙漢青會和猶太人合作,也同情猶太人流浪的遭遇,但這不代表趙漢青就徹底不警惕猶太財團的實力。

身爲後世的趙漢青可是在後世聽說過這麼一句話:說世界上50%的財富在美國。而美國的90%的財富在猶太人手裡。

那時候的猶太財團很容易通過經濟控制美國,這是趙漢青絕不會讓華夏步美國後塵的,所以這時候趙漢青和猶太人的合作歸合作,但是對於猶太財團在華夏的勢力需要控制,華夏不會成爲後世的美國。

聽到趙漢青最後的談論,柳清顏和陳誠都表示贊同,任何對華夏造成威脅的都將是他們的敵人,而合作伙伴和敵人往往是分不清的。

第二天,陳誠出席了振漢集團與猶太商團聯合組建的合資公司的揭幕儀式,同時猶太商團正式簽署了對華夏的投資協議,而猶太人也得到了他們想要的承諾。

同時趙漢青隨後在國防軍裡面宣佈將成立一個特殊的部隊,這個部隊特殊在他將完全由擁有猶太血統的猶太人組建而成,部隊的番號爲——“猶太獨立旅”,人數暫定爲12000人。

第516章 噴火坦克第455章 泰國人的憤怒第243章 目標基隆第428章 勢大第488章 夜間進攻第44章 騎兵的噩夢第134章 南線作戰(三)第26章 回國第231章 經濟危機爆發第187章 濟南攻防戰(五)第86章 初戰第339章 英國的準備第155章 東征(十二)第40章 馬家軍來襲第389章 畑俊六的不甘第370章 M1加蘭德第282章 不識時務的法國佬第451章 日軍抵達第529章 困獸猶鬥第559章 日本本土戰機出動第152章 東征(九)第501章 朝鮮戰役(3)第159章 炮擊英艦事件(四)第509章 英國的危機第232章第480章 來自遠東的消息第145章 東征(二)第525章 凝固汽油彈第90章 一觸即發第272章 第二次馬關條約第75章 俄國內戰第330章 不識趣的英國人第510章 曙光第496章 終結第325章 和蘇軍聯手第445章 左右逢源第415章 火箭助推型鑽地炸彈第106章 列強的干涉第199章 空戰第59章 歷史的小小改變第161章 和談第260章 “驅虎”開始第286章 “蝰蛇”出擊第77章 幫助俄國白軍第123章 段祺瑞第457章 動員第325章 和蘇軍聯手第203章 新憲法第187章 濟南攻防戰(五)第245章 交手第511章 麻煩民國時期的軍隊編制第359章 白眼狼第216章 撲朔迷離第536章 空中的較量(中)第251章 潛艇出擊第395章 德國航母計劃第101章 首勝第209章 遇敵第427章 敵意第210章 重創日軍第189章 日軍敗北第93章 對戰馮玉祥第373章 偷襲機場第296章 遠征終結第121章 俄國來人第500章 朝鮮戰役(2)第550章 美麗的誤會第255章 “加賀”號沉沒第268章 收復臺灣(四)544第544章第428章 勢大第243章 目標基隆第5章 進山支援土匪第32章 謹小慎微的陸洪濤第356章 慘重代價第347章 偷襲珍珠港(3)第355章 美國參戰第237章 前奏第481章 悲壯的蘇軍第302章 危險的德國第560章 戰鬥升級第212章 廢除不平等條約第322章 遠東戰役(2)第404章 開拓印度市場第376章 反擊開始第494章 出擊第360章 美國的請求第392章 豬一樣的隊員第252章 重創“加賀”544第544章第48章 阻擊戰前第197章 空襲日本航母艦隊(五)第192章 出擊第116章 撤退第236章 高志航第365章 洗劫盧浮宮第264章 那不爲人知的辛密第85章 南下入川
第516章 噴火坦克第455章 泰國人的憤怒第243章 目標基隆第428章 勢大第488章 夜間進攻第44章 騎兵的噩夢第134章 南線作戰(三)第26章 回國第231章 經濟危機爆發第187章 濟南攻防戰(五)第86章 初戰第339章 英國的準備第155章 東征(十二)第40章 馬家軍來襲第389章 畑俊六的不甘第370章 M1加蘭德第282章 不識時務的法國佬第451章 日軍抵達第529章 困獸猶鬥第559章 日本本土戰機出動第152章 東征(九)第501章 朝鮮戰役(3)第159章 炮擊英艦事件(四)第509章 英國的危機第232章第480章 來自遠東的消息第145章 東征(二)第525章 凝固汽油彈第90章 一觸即發第272章 第二次馬關條約第75章 俄國內戰第330章 不識趣的英國人第510章 曙光第496章 終結第325章 和蘇軍聯手第445章 左右逢源第415章 火箭助推型鑽地炸彈第106章 列強的干涉第199章 空戰第59章 歷史的小小改變第161章 和談第260章 “驅虎”開始第286章 “蝰蛇”出擊第77章 幫助俄國白軍第123章 段祺瑞第457章 動員第325章 和蘇軍聯手第203章 新憲法第187章 濟南攻防戰(五)第245章 交手第511章 麻煩民國時期的軍隊編制第359章 白眼狼第216章 撲朔迷離第536章 空中的較量(中)第251章 潛艇出擊第395章 德國航母計劃第101章 首勝第209章 遇敵第427章 敵意第210章 重創日軍第189章 日軍敗北第93章 對戰馮玉祥第373章 偷襲機場第296章 遠征終結第121章 俄國來人第500章 朝鮮戰役(2)第550章 美麗的誤會第255章 “加賀”號沉沒第268章 收復臺灣(四)544第544章第428章 勢大第243章 目標基隆第5章 進山支援土匪第32章 謹小慎微的陸洪濤第356章 慘重代價第347章 偷襲珍珠港(3)第355章 美國參戰第237章 前奏第481章 悲壯的蘇軍第302章 危險的德國第560章 戰鬥升級第212章 廢除不平等條約第322章 遠東戰役(2)第404章 開拓印度市場第376章 反擊開始第494章 出擊第360章 美國的請求第392章 豬一樣的隊員第252章 重創“加賀”544第544章第48章 阻擊戰前第197章 空襲日本航母艦隊(五)第192章 出擊第116章 撤退第236章 高志航第365章 洗劫盧浮宮第264章 那不爲人知的辛密第85章 南下入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