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邱夫人回京

43、邱夫人回京

楊初月在楊家待了三天就回鎮上,邱振曄在書房爲春闈做最後的準備。衛弼東方先生和文澹跟着邱振曄進京趕考,邱夫人留在宅子裡等消息。爲了兒子能高中,邱夫人沒少拜文曲星和觀音菩薩。

楊初月把繡架搬到荼靡花樹下,端了兩張凳子出來,和邱晴然坐在樹下繡吉祥富貴圖。主僕兩人穿針引線,一句一句的聊着:“若我大哥考上了,我們一家就得回京城了。”邱晴然正在繡牡丹花上的花蝴蝶。

楊初月換了另一種碧綠的絲線,接着繡牡丹花下的嫩葉子,聽到邱晴然說回京城的事,楊初月隨口說道:“回京城好啊,京城天子腳下,怎樣都比豐萊鎮強。”

邱晴然繡換上黑絲線,繡蝴蝶的觸鬚,“京城有京城的好處,鄉下有鄉下的好處。我總覺得活在京城太累,年齡大些了就得跟着長輩們出門交際,在京城那些貴婦小姐們之間周旋。在內宅,還得打起十二分精神過日子,一個疏忽被誰算計了都不知道。”

楊初月不是宅鬥高手,也沒那麼高深的計謀在那些貴婦小姐們之間算計。對於邱晴然說的那番話,她也只是笑了笑:“京城貴婦小姐們之間不都這樣嗎?比親爹兄弟的官職,比吃比穿用度,無論如何也得分個高下。若不這般,在內宅活着的夫人小姐們還不得悶死。”

邱晴然聽後啞然失笑,若不比這些的話,待在京城還有什麼樂子可言呢?邱晴然繡好花蝴蝶,問楊初月說:“如果我們回了京城,你去不去?”

“我?”楊初月搖了搖頭,“我啊,還是留在豐萊鎮,守着自家的一畝三分田過日子吧。京城是天子腳下,地方大規矩多,我一個鄉下沒見識的村女,去了還不鬧笑話?”

邱晴然苦笑着搖頭,楊初月哪是害怕鬧笑話,分明是害怕她大哥。楊初月是個極有自知之明的人,知道自己配不上她那高傲的大哥,所以寧願留在豐萊鎮不願進京。

在邱宅內等了三個月,文澹急匆匆的從京城趕回來,把京城最近的消息帶了回來。邱振曄不負衆望,在殿試之時,被當今皇帝選爲探花。

“夫人,您不知道當時是個什麼情形,皇上親自考了公子好多試題,公子都對答如流。皇上當即大喜,欽點公子爲探花。皇上得知公子還是忠毅侯府的大公子後,更是歡喜,說當今天下侯門的少爺公子們幾乎都是世襲祖上的官職,或者靠着裙帶關係當官,像大公子這樣憑着真才實學走仕途的太少見,當即給了大公子一個從六品的官,還在京城給大公子造了一座宅子。夫人,往年就算是狀元也很少一次就當上了從六品官,這是皇上賞識咱家大少爺啊。”

聽文澹眉飛色舞的說了一陣,邱夫人雙手合十,唸了好幾聲“阿彌陀佛”:“我兒總算有出息了。”

文澹忍下激動的心情,繼續回稟京城裡發生的事:“夫人,大公子在私下裡面見皇上的時候,把侯府裡的事都告訴皇上了。皇上聽後大怒,派了監察御史到侯府查府上那些事。因爲凝湘姨娘當年是叛臣之女,又在府上翻雲覆雨的,做盡了陰損之事。她那些事被抖了出來,已經被關進天牢,等着秋後處斬。”

“侯爺被皇上叫進宮訓斥了一番,讓侯爺好生整頓家門和門風。當年送凝香姨娘給侯爺的杜相被痛斥了一番。皇上還下令,奪了凝香姨娘生的軒公子侯府繼承人的權力,並下旨,讓凝香姨娘生的兩個公子不得寫入家譜,素小姐不得嫁與朝中五品及以上的官員爲正妻。否則,他們的下場就和凝湘姨娘一樣。夫人,您忍了這麼多年,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了。少爺現在正在京城打點,整頓好京城的一切後,少爺就會派人來接您和小姐進京。”

邱夫人一掃往日的陰霾,臉上溢滿了笑。楊初月站在一旁接受這個好消息,希望邱振曄不要忘了當初說過的話。

邱家上下臉上的喜悅之色一個多於一個,只是邱晴然有些喜憂參半,回到京城,也許不會像從前那樣了吧。邱家有喜事,當即放了一串鞭炮,還掛紅表示慶祝。

王大娘又做了一桌子好酒好菜,讓全家上下都粘粘喜氣。邱夫人心情大好,晚上多吃了幾口菜,果酒多飲了幾杯,還吃了小半碗飯。

現在邱宅上下都忙着收拾行李,只等邱振曄派人來接她們進京。沒過幾日,邱振曄派人送新來,說三天後來接她們的人馬就到,邱夫人拿着邱振曄親手寫的信笑得合不攏嘴。

邱振曄給楊初月的信是晚上送到她手上的。邱振曄依照當初的承諾,在京城的永誠錢莊給她存了五千兩銀子,那筆銀子可隨她支取。關於楊初月是去是留的問題,邱振曄說隨楊初月拿主意。若要留在邱家,無論是京城或是豐萊鎮都行。

在信封裡,楊初月拿出永誠錢莊的票據一張,五千兩銀子,她可以拿着這筆錢做好多事。京城,她不會去,縱使她再怎麼有野心,也不能一步登天,她還得領着一家子,讓他們也過上好日子。

楊初月現在仍是邱家的童養媳,邱夫人深以爲不能帶着楊初月上京城去,否則很掉探花郎的面子。所幸楊初月識時務,主動提出原留在豐萊鎮幫着夫人守房子看田地。

“若夫人在京城住得煩膩了,還可到鄉下來散散心,我正好可以接應您。”楊初月說道。

邱晴然坐在邱夫人身邊,說道:“娘,我看初月的主意挺好,若咱們以後想到鄉下住一段時間,正好不用麻煩。不如我們就把房子和地留着,讓她幫咱們看着,每年地裡的出息還可送進京嚐個新鮮。”

邱夫人連忙點頭:“這樣也好,你就留在宅子裡吧。”

最後的協定是,宅子交由楊初月看着,地裡的出息六·四分成,楊初月每年可拿四分出息,那些糧食隨她怎麼弄。

王大娘和連大嬸對邱夫人說,她們老了,不想再進京城的是非漩渦裡,她們兩個無兒無女的,就想着留在鄉下養老。

邱夫人一再勸阻,先說了多年的主僕情誼,再說了她們進京,自己還有重要的事要讓她們幫忙,等她們上了年紀後,在京城養老也不遲。

王大娘和連大嬸連忙搖頭,說:“老奴謝過夫人的大恩,老奴在宴家待了十年,在邱家近十多年,年紀大了,眼睛花了,耳朵也聾了,回京只會幫倒忙添麻煩,還不如留在這好山好水的豐萊鎮,一來可以幫着夫人看房子,以後夫人來鎮上散心,我和連大嬸也好接應着。二來可以在宅子裡養老,初月還在,大家相互之間也好有個照應,還不用給夫人添麻煩,豈不兩全其美。”

兩位大娘留下的決心已定,邱夫人只得答應她們,並留了一大筆銀子給她們三個做日常用度。在邱宅內吃了最後一頓飯,一大早,邱振曄派來的人就到了。

衛弼爲了保護邱夫人的安全,跟着這隊人馬一起回來。幾十個家丁幫着把行禮擡到馬車上,邱夫人和邱晴然上了馬車。

收整好後,一長隊人馬走出了豐萊鎮。現在豐萊鎮上的人都知道邱家大少爺科舉考試中了探花郎,現在派人來接自己的母親和妹妹上京。看到一長隊人馬從鎮上的大街駛過,圍觀的人不在少數。

有些人轉到邱宅所在的那條街,只見平常冷清的門庭更加冷清,只剩兩個婆子和一個新留下來的看院子的老頭,加上一個還沒成年的楊初月。

邱夫人帶着家當回京,鎮上的人都猜想她把所有的好東西都帶走了,現在的邱宅不過是一座舊宅子,裡邊沒什麼值錢的東西。小偷進邱家光顧了幾次,什麼值錢的古董傢俱以及真金白銀都沒,因此越加證實了邱宅只是一座空宅子的說法。

邱夫人走後,楊初月和王大娘連大嬸並一個四十多歲啞巴家丁守着這座宅子。夫人走了,她們把所有值錢的傢俱和花瓶都放到地窖裡藏着,換上又老又舊的老傢俱。

房子後面空着的地,楊初月和連大嬸兩個把它開墾出來種上蔬菜,啞巴家丁叫黃省,王大娘和連大嬸都叫他啞巴黃,他是幹活兒的一把好手,那五畝地都是他在種。

收拾好邱宅,楊初月回桐安村了一趟,把鎮上的事說了,也說了邱振曄的事。關於那五千兩銀子的事,楊初月沒告訴他們,那筆錢得自己存着計劃着花。

回到家後,楊初月得知楊老爹病重,得花錢請大夫。因爲楊大一家和楊老二及楊老三一家拿不出錢來,楊老爹的病一直拖着沒治。

楊初月回到桐安村那晚到楊家院子裡看了楊老爹一眼。昏暗的老房子內,楊老爹骨瘦如柴,躺在木牀上一聲又一聲的呻·吟。

看到楊初月,楊老爹像看到救星一般,枯瘦的雙手拉着楊初月的手不放,用蒼老沙啞的聲音對楊初月說:“五妹啊,你終於回來了。爺爺就曉得你是楊家最有出息的娃兒,你得救救爺爺啊。爺爺不想死啊,你快到鎮上去請大夫幫爺爺治病。”

楊初月並不是個心善的人,看到楊老爹就覺得生厭。但她也不能見死不救,牀上躺着的那個老人畢竟是她這一世的爺爺。楊老爹的病看起來着實嚴重,若不請大夫治,恐怕真的活不長了。

楊初月對楊大和楊老二和她爹說:“爺爺的病看起來很嚴重,現在邱家的房子空了,就讓爺爺到鎮上去養病吧,治好了兩位伯伯和爹來接他回家。”楊大和楊老二連忙點頭。

楊初月自作主張接楊老爹到鎮上養病,王大娘沒怪她,畢竟人命關天。兩個好心的大娘把原來東方先生住的那間向陽的房子收拾出來給楊老爹住,楊初月請了鎮上的大夫來給楊老爹看病。

大夫說楊老爹是久病成急,治起來有些困難,得多喝藥多休養少憂慮才行。楊初月跟着大夫去抓藥,回來自己守在藥罐子旁邊幫楊老爹熬藥。

黑乎乎的藥汁端到楊老爹面前,楊老爹爲了活命,一把搶過咕咚咕咚的就喝了下去。接連喝了幾天的藥,楊老爹一心想活命,病情有了點兒氣色。

“爺爺,你先躺着,我去幫你做吃的。”楊初月拿過乾淨的絹子,擦乾了他嘴邊的藥汁。

楊老爹現在有了活命的機會,心裡別提多高興,說道:“你快去快去,我想吃肉,你給我做一頓肉吃吧。”

楊初月端着藥碗出來,以楊老爹這種貪得無厭的性子,若給他吃得太好了,只怕他病好後會賴着不走。但現在病人爲大,楊初月必須周全的照顧着。到鎮上買了一斤半肥半瘦的五花肉和兩斤土豆回來,做了一道紅燒肉給他吃。

雞蛋羹對養病之人有好處,楊初月做了一碗,還加了兩大碗乾飯送去。楊老爹連着幾天喝藥,力氣恢復了不少,吃飯格外帶勁兒。

一大碗紅燒肉被他吃了個精光,雞蛋羹吃得乾乾淨淨。楊初月擔心他吃得太多會積食不消化,自己扶着老爺子在院子裡散步。

楊老爹一邊走,一邊四處打量,這座房子真是好,青磚瓦房,院子那麼大,房子那麼好,就是傢俱舊了些,每天還能吃到那麼多好吃的,要是後半輩子都住在這裡該多好。

楊老爹打着自己的小算盤,想起楊初月說他的病一好,就得回鄉下受苦去了,心裡想着怎樣拖得長久一些。楊初月每天熬藥給楊老爹送過去,楊老爹總是推託藥太燙,要冷上一陣子再喝。每每等到楊初月離開,楊老爹就偷偷地把藥倒一半到恭桶裡。

楊老爹在邱宅內住了三個月,每天吃好的喝好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日子比在鄉下過得舒坦了上百倍。

楊初月見到楊老爹的病一直拖着沒什麼起色,心裡覺得奇怪,按理說楊老爹的病養了三個多月,也該好了,怎麼還是不見好轉,難道是大夫給她開了假藥或是誤診了?

楊初月到醫館去找大夫問是怎麼回事,大夫堅持說自己是對症下藥,他行醫幾十年,從沒做過虧心事。楊初月把大夫再次請到家,給

作者有話要說:關於渣男主……其實……他也不是徹底的壞人,在豐萊鎮,最明顯的就是瞧不起女主和女主的一家,因此做了栽贓陷害,讓女主回家這事。

過度的39章描寫得很模糊,謝謝親們幫我指出來,所以修改了一下,加了一些情節進去,多了心理描寫,親們可以看一下。

偷煮雞蛋吃第116章 柳四孃的過去52 親爹是壞人105 穿回現代邱宅內衆生49 準備去京城窮人的無奈第118章 養兒子第121章 父子的秘密第124章 楊家又出事了第106章 夢境和現實人情冷暖第124章 楊家又出事了到鎮上探親62 紅綢繡坊43 邱夫人回京92 爲人婦的日子第95章 變動92 爲人婦的日子第132章 知道真相第119章 秋獵第80章 發現秘密捅破窗戶紙野豬和野羊第94章 生子事發被爹打第81章 楊陳氏過世99 回到京城第82章 出大事了第130章 羞辱53 外室和貴妾救濟的銀子第125章 有驚無險第82章 出大事了窮人的無奈75 一個屋檐下99 回到京城第119章 秋獵第103章 楊家人進京天災求生存73 當年那些事68 鎮上鬧鬼了第116章 柳四孃的過去悲劇的穿越78 生了個女兒55 初戀情人第114章 弟弟沒本事實在太餓了110 見到嫣嬪第116章 柳四孃的過去見到大公子83 該怎麼辦生了個兒子45 楊寶弟來了55 初戀情人48 楊十九出事37 錢是人的膽如鯁在喉第81章 楊陳氏過世第109章 外放56 回鄉下老家第94章 生子第94章 生子58 楊大的不安第117章 出事了40 公子挑大糞76 秉燭夜談第115章 情勢逆轉窮人的無奈58 楊大的不安93 又要離開了捅破窗戶紙第113章 寶弟的婚事97 過年實在太餓了第86章 千里尋夫73 當年那些事76 秉燭夜談46 京城來信了48 楊十九出事聘金花完了76 秉燭夜談59 劉一郎跑了92 爲人婦的日子偷了金鐲子第116章 柳四孃的過去第87章 壓寨夫人第131章 無事生非43 邱夫人回京65 楊興年回家進山打野物72 知道真相91 嫁得容易93 又要離開了第133章 夫妻吵架97 過年偷了金鐲子59 劉一郎跑了92 爲人婦的日子
偷煮雞蛋吃第116章 柳四孃的過去52 親爹是壞人105 穿回現代邱宅內衆生49 準備去京城窮人的無奈第118章 養兒子第121章 父子的秘密第124章 楊家又出事了第106章 夢境和現實人情冷暖第124章 楊家又出事了到鎮上探親62 紅綢繡坊43 邱夫人回京92 爲人婦的日子第95章 變動92 爲人婦的日子第132章 知道真相第119章 秋獵第80章 發現秘密捅破窗戶紙野豬和野羊第94章 生子事發被爹打第81章 楊陳氏過世99 回到京城第82章 出大事了第130章 羞辱53 外室和貴妾救濟的銀子第125章 有驚無險第82章 出大事了窮人的無奈75 一個屋檐下99 回到京城第119章 秋獵第103章 楊家人進京天災求生存73 當年那些事68 鎮上鬧鬼了第116章 柳四孃的過去悲劇的穿越78 生了個女兒55 初戀情人第114章 弟弟沒本事實在太餓了110 見到嫣嬪第116章 柳四孃的過去見到大公子83 該怎麼辦生了個兒子45 楊寶弟來了55 初戀情人48 楊十九出事37 錢是人的膽如鯁在喉第81章 楊陳氏過世第109章 外放56 回鄉下老家第94章 生子第94章 生子58 楊大的不安第117章 出事了40 公子挑大糞76 秉燭夜談第115章 情勢逆轉窮人的無奈58 楊大的不安93 又要離開了捅破窗戶紙第113章 寶弟的婚事97 過年實在太餓了第86章 千里尋夫73 當年那些事76 秉燭夜談46 京城來信了48 楊十九出事聘金花完了76 秉燭夜談59 劉一郎跑了92 爲人婦的日子偷了金鐲子第116章 柳四孃的過去第87章 壓寨夫人第131章 無事生非43 邱夫人回京65 楊興年回家進山打野物72 知道真相91 嫁得容易93 又要離開了第133章 夫妻吵架97 過年偷了金鐲子59 劉一郎跑了92 爲人婦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