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大秦直道

三天之後,咸陽倉廩。

項莊正在尉繚、武涉的陪同下巡視幾乎已經被搬空的糧倉。

巡視完了地面上的糧倉,項莊又讓晉襄逐一打開了地窖的頂蓋,絕大部份地窖也同樣被楚軍給搬空了,楚軍足足從咸陽倉廩裡蒐括了六萬石糧食,不得不說,蕭何這老傢伙搞內政還真是把好手,光是這些粟米,就足兩萬楚軍吃上半年之久了!

當晉襄打開最後那排隱藏得極好的地窖時,武涉卻意外地發現地窖居然是滿的,裡面堆滿了小麥、黍、菽等糧食,乾燥的空氣裡充滿了糧食的清香,當下武涉愕然道:“上將軍,這排地窖裡的粟米怎麼不搬走?”

項莊微笑不答,尉繚眸子裡卻掠過了一絲清冷之色。

這排地窖裡的粟米是項莊和尉繚送給劉邦老兒的一份大禮!

在咸陽倉廩被楚軍搬空,周邊數十縣的夏糧也遭到楚軍瘋狂的洗劫之後,屆時關中大地最缺的會是什麼?屆時最缺的不是救關中百姓性命、穩定漢軍軍心的救命糧,而是補種秋糧的糧種!

所以,當蕭何看到這一溜地窖的粟米得以完整保留下來時,他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屆時蕭何的第一反應不是拿這些地窖裡的粟米去接濟漢軍或者關中百姓,而是拿這些粟米當成糧種分發給關中軍民補種秋糧!

想到這裡,尉繚的眼神頓時變得越發的清冷。

只有尉繚跟項莊知道,這些糧種播進地裡之後,是絕對長不出莊稼的!

這是因爲,這些糧食早已經被人從地窖中取出,放進鐵釜炒到半熟了!

一旦蕭何中計,那麼關中大地今年的秋糧也將顆粒無收……到時候,整個關中大地將陷入規模空前的饑荒!除非蕭何能夠從巴蜀緊急調來足夠多的糧食,否則,關中百姓只怕是要流離失所,餓死無數了……

而這,便是項莊送給劉邦的大禮!

遭此浩劫,關中沒個三到五年的休養生息是別想恢復元氣了,在沒有恢復元氣之前,劉邦老兒也就別想逐鹿中原了,至於三五年後,劉邦老兒已經六十高壽了,又還能剩下幾分爭鼎天下的雄心壯志呢?嘿嘿。

正得意間,又有親兵來報,大軍已經集結完畢。

當下項莊、尉繚和滿頭霧水的武涉便離開了咸陽倉廩。

來到咸陽北門外時,兩萬楚軍早已經在涇水北岸的曠野上列隊而立了。

此時的楚軍,成分已經極爲複雜了,有桓楚、季布這樣的楚人,有龐鈺、晉襄這樣的魏人,有田橫、子都這樣的齊人,還有西乞烈、子車師這樣的老秦人,尤其是剛剛加入楚軍的故秦老世族,與楚人之間的氣氛還是有些僵。

對於這一切,項莊看在眼裡卻也是無計可施。

楚人跟秦人之間的對立情緒不會那麼快就緩解,尤其是桓楚、季布這樣的楚軍元老,只怕在很長時間內都不會對百里賢、子車師等故秦老世族有何好感,但這沒關係,隨着時間的推移,讓大傢伙在一起多打幾仗,慢慢就會磨合好的。

對於這一點,項莊毫不懷疑,因爲,這兩萬大軍仍處在他的強力掌控之下。

桓楚、季布、武涉他們既便看不慣故秦老世族,可他們手中沒兵,所以跟故秦老世族之間就不可能爆發大規模的混戰,只要不爆發大混戰,局面就不會失控,只要局面不失控,事情處理起來也就相對簡單得多,最多殺幾顆人頭。

除了兩萬多大軍,隨同北上的還有五千多輛大車!

其中四千多輛大車上裝滿了糧食,全加起來足有十餘萬石之多,這其中有從咸陽倉廩裡擄來的六萬石糧食,還有從周邊各縣擄來的五萬餘石,有了這十餘萬石軍糧,楚軍今年的軍糧也就有了着落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千多大車的鐵器、布匹、絲綢、金銀首飾等胡人急需的物資。

這些物資,是項莊打算用來跟胡人交換馬匹的,要想把兩萬楚軍全部變成騎兵,所需要的馬匹可不是個小數目。

不過,楚軍並沒有徵到足夠的牛或者騾馬。

好在還有四千多漢軍戰俘可供驅策,給他們套上拉繩也同樣可以當成牛馬使喚,畢竟從咸陽直到九原的道路狀況還是相當好的,大秦帝國花了大量人力、物力修建的直道,從咸陽北效直達九原郡,總長將近一千四百里!

項莊騎着烏騅馬,從楚軍隊列前緩緩走過。

直到巡視完了最後一隊楚軍,項莊這才勒轉馬頭,又揚起右手向着北方輕輕一壓,厲聲大喝道:“大軍開拔!”

霎那間,楚軍陣中便有號角聲沖霄而起。

綿綿不息的號角聲中,一隊隊楚軍沙沙轉身,遂即踏着零亂的步伐沿着平坦寬闊的直道向着北方浩浩蕩蕩地去了,足足兩個時辰之後,最後一支楚軍才終於離開了咸陽北郊,遠處的北方地平線上,卻有滾滾塵土漸揚漸起,幾乎遮蔽了半邊天空。

楚軍這麼大的動靜,當然瞞不過漢軍的細作。

當天晚上,張良就得到了楚軍撤離咸陽的消息,張良不敢怠慢,趕緊將周勃、酈商、夏侯嬰等大將還有陳平召集到了行轅,共商對策,劉邦這會還在河東跟韓王信借糧,剛剛傳回來的消息說,五萬石軍糧已經借到,數天內就能運到函谷關。

“什麼?楚軍餘孽撤走了?”夏侯嬰難以置信地道,“不能吧?”

“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酈商淡淡地道,“只是沒想到項莊小兒竟然沒有冒險走子午谷小路去漢中,而是往北走了,難不成項莊小兒真打算北上九原跟胡人爲伍?”對於九原郡現在的情形,酈商等人全都非常陌生。

事實上,在劉邦手下,也就蕭何對九原郡有所瞭解。

不過蕭何也是所知不多,因爲控制九原郡的老秦人並沒有歸漢,蕭何雖然好幾次派出使節前去九原招降,卻都被蒙恬的假子蒙殛給拒絕了。

“這也許只是尉繚老兒的彰眼法。”周勃卻道,“說不定楚軍北上九原只是做個樣子,走到中途卻突然轉道向東,再從某個渡口強渡河水進入韓地呢?”說罷,周勃又大步走到屏風前拍了拍懸掛的地圖,又道,“進了韓地,楚軍轉圜的餘地就大多了。”

“楚軍根本就渡不了河!”酈商冷然道,“灌嬰的騎軍就守在東岸呢。”

“可項莊小兒不知道哇。”周勃淡然道,“楚軍不知道灌嬰的騎軍就守在河水東岸,並且正在時刻關注着他們的行程,所以,楚軍走到中途轉道向東,強渡河水的可能性還是相當之大的,而我們,也要早做安排了。”

“怎麼安排?”夏侯嬰悶悶地道,“軍糧還沒解到,誰敢輕動?”

周勃眸子裡有莫名的兇光一閃而過,又回頭對張良說道:“先生,不如再派一支精兵喬妝楚軍於路就地籌糧吧?”

張良聞言頓時臉色微變,他知道周勃所說的就地籌糧是什麼意思,所謂就地籌糧,就是讓漢軍官兵像盜賊一樣洗劫沿途的關中百姓,這固然可以解決軍糧不繼的困境,可同時也會極大地破壞漢王的關中根基,不利於將來的爭鼎大業!

說到底,這裡是關中而不是楚地,既便喬妝成楚軍不致於敗壞漢軍的名聲,可所破壞的卻終究是漢王的根基,關中連續遭受楚軍、漢軍兩次洗劫,又還能剩下多少人口?兩次浩劫之後,關中大地又要花費多長時的休養生息才能恢復元氣呢?

可要是不派兵去追擊,難道就這樣眼睜睜地看着楚軍從容轉進嗎?

這一刻,睿智如張良,也是猶豫難決,這個決定真的真的很難下啊!

當張良猶豫不決之時,楚軍卻已經順着直道往北走出了上百里!

紛亂的行軍隊列之中,項莊望着腳下寬闊平直的直道,不禁思緒萬千。

項莊前世看過一個有關大秦直道的記錄片,裡面引用了司馬遷所著《史記》中形容大秦直道的一句話,項莊對這句話的印象極爲深刻,至今都還記得完整,這句話是這樣的:自九原抵甘泉,塹山湮谷,千八百里!

司馬遷這個腐男的文采真不是蓋的,後世這麼多學者對他推崇備至,都認爲著史無出其右者,這不是沒有道理的,一句塹山湮谷,千八百里,廖廖八個字,就將這個規模浩大的曠世工程形容得淋漓盡致了!

大秦直道,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留給後人的又一筆龐大的遺產!

此後的強漢、盛唐這兩個最爲強盛的漢人王朝,其對北方遊牧民族的強力反擊,幾乎都是沿着這條直道展開的,如果沒有秦始皇修建的這條直道,則不管是大漢帝國,或者是大唐帝國,對匈奴人、突厥人的反擊就要艱難得多!代價也要高昂得多!

而且,大秦直道工程規模之浩大,施工條件之艱難,是超出後人想象極限的,尤其當時的生產力水平極其低下,這就尤爲難得。

如果非要做個比較的話,恐怕也只有隋煬帝修建的大運河能夠與之相媲美了,可隋煬帝時期,無論是人口水平還是生產力水平,都要遠遠超過始皇時代,由此,也足見秦帝國的耕戰體系在統籌運用國家機器的力量上已經達到了極致!

PS:今天還是保底兩更,劍客正在努力攢稿中,月底會來一次大爆!

這個希望大夥能夠理解,月票,一該都是爲了月票啊,總之,新書月下來,平均每天三更是必定能夠實現的,這個大家可以放心!

第76章 火燒臨淄第252章 編戶齊民第33章 這只是開始第345章 驅虎吞狼第172章 女人心第307章 明攻暗襲第142章 函谷關失守了!第71章 去意第253章 山陰縣尉第105章 虎牢關(三)第431章 決戰之泥濘第324章 白墨又溜了第341章 奇襲江陵第427章 決戰之韓守第443章 第一個回合第15章 兵家尉繚第310章 破關第217章 斬殺項冠第392章 蠻族之爭第404章 攻守之勢第522章 白墨,你還嫩了第166章 馬鞍、連弩第102章 攻陷洛陽第113章 最壞的打算第64章 傳檄可下第82章 趙地狼煙第146章 大秦直道第361章 劉邦氣壞了第69章 魏地豪強第139章 故秦遺族第153章 天生媚骨第16章 張網以待第465章 背盟第83章 名將周勃第448章 臣有一策第43章 死中求活第113章 最壞的打算第378章 隨時可能賓天?第86章 橫刀立馬第538章 瓜分第216章 局勢明朗第136章 尉繚的眼光第220章 狩獵第530章 智取歷下第363章 陳平獻計第83章 名將周勃第91章 金蟬脫殼(上)第350章 邔縣大戰第290章 棉花第102章 攻陷洛陽第446章 調虎離山第419章 大破羌氐第531章 張網以待第375章 事不可爲第492章 單于庭第473章 合縱連橫(一)第102章 攻陷洛陽第162章 離間林胡第353章 水淹樑軍(上)第570章 禪位、儲君第442章 投石車的兇威第533章 奇襲臨淄第334章 巔峰對決(七)第461章 匈奴來襲第449章 陸地行舟第251章 締結盟約第262章 鬼谷子傳人第265章 紅鸞劫第95章 瘋狂的決定第217章 斬殺項冠第83章 名將周勃第192章 鬼魅騎兵第560章 兄弟鬩牆(上)第558章 對峙第295章 要對巴蜀用兵?第296章 戰術欺騙第362章 人口之爭第279章 護法校尉第158章 渾水摸魚第32章 銳不可擋第201章 江東格局第10章 該往哪裡去?第540章 反間計第247章 無解第481章 合縱連橫(九)第280章 鄶子手第232章 速戰速決第48章 楚軍退了第319章 天降神兵第268章 再滅大楚第533章 奇襲臨淄第155章 聯姻第106章 虎牢關(四)第112章 虎牢整軍第501章 漠南風雲(中)第442章 投石車的兇威第420章 齊軍的弱點第297章 糧草未動、騾馬先行第487章 合縱連橫(十五)第465章 背盟
第76章 火燒臨淄第252章 編戶齊民第33章 這只是開始第345章 驅虎吞狼第172章 女人心第307章 明攻暗襲第142章 函谷關失守了!第71章 去意第253章 山陰縣尉第105章 虎牢關(三)第431章 決戰之泥濘第324章 白墨又溜了第341章 奇襲江陵第427章 決戰之韓守第443章 第一個回合第15章 兵家尉繚第310章 破關第217章 斬殺項冠第392章 蠻族之爭第404章 攻守之勢第522章 白墨,你還嫩了第166章 馬鞍、連弩第102章 攻陷洛陽第113章 最壞的打算第64章 傳檄可下第82章 趙地狼煙第146章 大秦直道第361章 劉邦氣壞了第69章 魏地豪強第139章 故秦遺族第153章 天生媚骨第16章 張網以待第465章 背盟第83章 名將周勃第448章 臣有一策第43章 死中求活第113章 最壞的打算第378章 隨時可能賓天?第86章 橫刀立馬第538章 瓜分第216章 局勢明朗第136章 尉繚的眼光第220章 狩獵第530章 智取歷下第363章 陳平獻計第83章 名將周勃第91章 金蟬脫殼(上)第350章 邔縣大戰第290章 棉花第102章 攻陷洛陽第446章 調虎離山第419章 大破羌氐第531章 張網以待第375章 事不可爲第492章 單于庭第473章 合縱連橫(一)第102章 攻陷洛陽第162章 離間林胡第353章 水淹樑軍(上)第570章 禪位、儲君第442章 投石車的兇威第533章 奇襲臨淄第334章 巔峰對決(七)第461章 匈奴來襲第449章 陸地行舟第251章 締結盟約第262章 鬼谷子傳人第265章 紅鸞劫第95章 瘋狂的決定第217章 斬殺項冠第83章 名將周勃第192章 鬼魅騎兵第560章 兄弟鬩牆(上)第558章 對峙第295章 要對巴蜀用兵?第296章 戰術欺騙第362章 人口之爭第279章 護法校尉第158章 渾水摸魚第32章 銳不可擋第201章 江東格局第10章 該往哪裡去?第540章 反間計第247章 無解第481章 合縱連橫(九)第280章 鄶子手第232章 速戰速決第48章 楚軍退了第319章 天降神兵第268章 再滅大楚第533章 奇襲臨淄第155章 聯姻第106章 虎牢關(四)第112章 虎牢整軍第501章 漠南風雲(中)第442章 投石車的兇威第420章 齊軍的弱點第297章 糧草未動、騾馬先行第487章 合縱連橫(十五)第465章 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