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收割

本來只是打算閒聊幾句而已,卻意外的讓李世民發現了於秋的一個弱點,頓時便讓李世民內心裡興奮異常起來。

原來,於秋不喜歡欠別人的人情,那自己只需要反着來,讓他欠自己的人情,就總有一天會收到他的回報的。

培訓一個上趕着給自己送好處的人可真不容易,李世民算是畢業了,李建成卻還沒有入門。

出發前往山莊前的半個時辰,他召集屬下的人開了一個小會,討論之後發現,於秋只所以好吃好喝的供應自己這些人,是有目的。

現在,他已經成爲了所有人的債主,將洺州的存貨清理的乾乾淨淨了,七八百萬貫的成交額,就算刨除成本,於秋所賺的利潤,也超過朝廷一年的稅收,像這樣的累積財富的速度,都不需要十年,洺州於氏就能成爲當世第一大家族,至少,是當世最有錢的家族。

那些欠了於秋錢的人,毫無意外的都開始眼紅於秋了。

然之後,慫恿李建成拿捏於秋,幫自己爭取更多的利益,就成了他們都想要乾的事情。

“我聽聞你在洺津渡的商鋪,借貸了很多貨物出去?”眼瞅着轉過彎就要到山莊了,李建成將於秋招到身邊問道。

由於大黑的身高遠高於李建成騎的那匹烏騅馬,導致並列而行的二人在氣勢上是不對稱的,就像剛纔李世民和於秋聊天的時候一樣,像是一個跟班追着於秋這個大佬說話一般。

“區區幾百萬貫而已,小意思。”於秋笑着答道。

“幾百萬貫還小意思?朝廷一年的稅收結餘也沒有這麼多啊!若是他們還不上錢,你打算怎麼辦?”李建成假裝驚訝了之後,試探性的問道。

“這些錢我是要用來養活北地百姓的,他們不還錢,沒有飯吃的北方百姓,自然是要上門討債了,欠債還錢,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吧!”於秋聳了聳肩道。

“朝廷是不會坐視天下大亂的。”李建成隱晦的說道。

“那就由朝廷督促他們還錢啊!低價從咱們手上把貨拿過去,高價售賣出去,他們本來就大有賺頭了,還想賴咱們的賬,有這樣的道理麼?如果朝廷連這點小事情都管不好,就不要怪老百姓起義造反殺那些狗大戶了,北方各家的下場,相信他們也是看到了的,要是這種規模的戰爭再爆發幾場,恐怕,當今陛下的皇位都要坐不穩了。”於秋面帶笑意的說着,但他的眼神中,卻給了李建成幾分危險的感覺。

他這番話,倒是把李建成引到了一個難以選擇的路口,是維護士族的利益重要,還是李唐江山的安穩重要。一個可以幫他造勢,順利的登上皇位。一個,卻是關乎着這個皇位能不能長久坐下去。

見李建成不說話,於秋也懶得就這個問題跟他扯,借貸貨物是有合約的,收款時間到了之後,於秋按照合約執行就行了,欠債的想做大爺,也要看他的拳頭夠不夠硬。

“太子殿下,前面就是我的山莊了,山莊下面有個水庫,水庫臨溪的一側,便是高產稻田和麥田所在的位置,上半年我師父逍遙子從這邊路過的時候,只是給了我十斤水稻和小麥種子,我開了十畝左右的田地,卻沒有將其全部種滿,稍後,咱們要先對種植範圍進行具體的丈量,再進行收割。”於秋岔開話題,指了指前方半山腰的山莊道。

“二十斤糧種,還沒有種滿十畝地?”李建成聞言有些詫異道。

這個時代種田,‘草盛豆苗稀’纔是常態,通常一畝地,只播一斤多一點的種子,

唐一斤是十六兩,每兩四百克左右,算下來,有後世的一斤二三兩的樣子,而唐一畝,只有五百多平方米,只有後世八分多田,按照後世小麥一畝至少播種三四公斤來算,這個時代一畝田播種的量,還不到後世的三分之一。

由於整體種的比較少,於秋自然不會把種播的那麼稀,十斤麥種播了大約這個時代兩畝半左右的面積,按面積算下來有後世田地七八成的播種量了。

十斤稻種,則是隻播了這個時期兩畝左右的水稻田。按照後世的面積算,也大致是七八成的播種量。

而之所以這些小麥和水稻的長勢這麼好,除了因爲系統贈送的種子給力之外,還是因爲有山上陳年的樹葉腐泥和草木灰做底肥,又經過過好幾次的追肥,讓土地沒有虧肥力。

再有山莊的定期噴煙霧驅蟲,和孩子們捉蟲手工捉蟲,讓它的蟲害程度很低。

既然李建成問了,於秋自然也要跟他解釋解釋的,順道給自己即將推出的產品打打廣告,開口道,“其實百姓們之所以把種播的這麼稀,主要是因爲田地的肥力不夠。只要解決了肥力的問題,實現密集播種,產量其實可以提高兩三倍以上。

我之所以播種比一般的田地密一些,就是因爲雜交的水稻和小麥交花的情況越好,結穗的情況就越好,更加適合密集種植。至於肥力的問題,山莊這邊有樹葉腐泥和家禽糞便等提供,基本能夠供應的上。

而且,經過這一輪的種植,我已經有了一些製作肥料的心得,說不定,明年就能種出比這些田地的產量更高的水稻和小麥。”

“還能更高?”李建成已經遠遠的看到了那些小麥田和水稻田了,裡面,幾乎是麥穗挨着麥穗,稻穗挨着稻穗的情景,這讓他的語氣很自然的變成的不可思議起來。

“前輩先賢早已種出了畝產十石和二十石的產量,我這對比他們還差的遠呢!”於秋笑了笑道。

他先大量賣貨,甚至向外借貸貨物,讓大家手中的現金緊張,甚至欠自己的錢。

然後將高產糧食,或者說高產糧食的慨念推出來,讓那些因爲糧食價格未來的預期不好和因爲自身的開支增加,不得不出手糧食的大戶全部一起集中賣糧食,從而做低糧價。

他再在低位購入糧食,養活自己治下的百姓。

這是一整套後世的商業套路,一個順序的排列,導致原本只能換來一百萬石糧食的商品,換回來了幾百萬石的糧食。

只可惜,這個時代的人,很少有看穿他這個套路的,或者說,即便是看穿了,也無法阻擋。

幾大家族合力封鎖於秋,封住了嗎?

沒有。

在利益面前,沒有人會聽他們的話,除非他們能給這些人更大的利益。

而當這些好吃好用的商品充斥市面上的時候,整個富人階級的花銷,都會增大,財富,也開始往有實際產出的窮人身上轉移。

於秋是不指望這些世家子們能下地幫忙收割的,即便是他們很想沾沾祥瑞的福氣,爲了不讓他們將糧種藏在褲兜袖口裡,於秋也禁止了他們下田。

倒是每年跟李淵一起耕籍田的李建成和李世民,對於收割的事情並不陌生,在丈量完畢之後,他們從山莊的婦人們手中要來了一把鐮刀,加入了收割小麥和水稻的隊伍中。

水稻田裡放養着禾花魚,王門拿着桶子,大呼小叫的讓宦官們幫收割的婦人們把從稻田裡扔到坡上的肥魚撿進桶裡,裹兒曾經答應過他,可以煮一道酸菜禾花魚給他吃,絕對是人間美味。

爲此,他將自己平時藏在衣袖中的一條金線都抽給了她。

一長條的大麻布地毯,一直鋪到了山莊前院裡,稻種和麥種都金貴,一粒都不可以浪費,收割完之後,每一寸田地,大家都還要檢查一下,掉落在地毯上的稻穗和麥穗都要撿回去。

從田地裡出來,洗了一下手腳,擦了把臉之後,大家就全部都圍在山莊的前院,看婦人們用手敲的脫粒工具,將水稻和小麥從苗物上分離出來。

整個過程很刺激,因爲,親眼看到幾畝地產出來的糧食就裝滿幾十個木鬥這樣的事情,是所有人都沒有見過的。

第三百八十三章 學習進步中第五百一十一章 對世界的呼籲第二十八章 利益陷阱第一百四十一章 岔開話題第六十三章 養殖教學第三百九十九章 李秀寧奏三事第五百三十一章 自然發展的思潮第二十五章 寡婦村的秘密第一百二十三章 山莊的小妖孽們第八十八章 洺州別府的產業第七章 蒸饅頭第五百三十二章 人才都得利用起來第兩百四十二章 崔氏之謀第三百零九章 什麼是科學技術第三百九十二章 各有打算第四百六十四章 新州情況第五百一十一章 對世界的呼籲第一百五十二章 所謂禮尚往來第一百七十章 提煉第五百二十八章 百年大計第一百五十五章 都是會挖坑的第兩百六十五章 長孫教子第一百九十七章 四方會盟第八十五章 營嘯第四百一十一章 得好好學第十三章 進城前的準備第三百九十章 採珠女第四百一十八章 年禮第三百六十七章 慾望使人進步第兩百八十九章 吐蕃使者第八十三章 大功告成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莊的門道(騎豬虎爺萬賞加更)第五十三章 大黑牛第兩百九十三章 桂花樹種植第四百九十二章 首戰第兩百七十四章 洺州新政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生烏龍第五百二十八章 百年大計第兩百一十一章 新技術上線第兩百五十四章 外來人口的問題第四百六十八章 有子封趙王第九十二章 芙蓉香皂第四百零一章 夏王入長安第三百九十七章 通電第一百一十四章 工匠的現狀第三百七十章 偷雞竊取第兩百一十二章 發展資本力量第八十三章 大功告成第二十九章 偷食的客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曲線規第三百六十三章 準備出行第三百七十章 偷雞竊取第四百六十八章 有子封趙王第四百九十章 於秋的下一個目標第一百三十二章 聖旨到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收編高雅賢第五百二十四章 交給你了第四百三十六章 夏國的鈔票第三章 借糧種第七十二章 董放第兩百四十六章 飲料產業第一百六十章 高價出售第三百一十九章 宿命之戰第兩百一十三章 坑人之道第三百零一章 玉米收穫第兩百七十三章 吸納天下錢財第四百四十章 夏國的村落第五百二十六章 改變開始第五百零七章 搶人大戰第六十六章 給闞棱的建議第兩百六十九章 爭取立於不敗之地第五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夜第五百零四章 回到夏國第三百五十一章 閱兵儀式第六十五章 戰將起第四百三十六章 夏國的鈔票第三百九十五章 進一步擴展第五百二十七章 曾經的他第兩百二十章 新船的捕撈能力第三百四十四章 又用忽悠技第十六章 吃貨兵痞蘇定方第一百七十四章 發難第六十章 於秋的班底成員第四百零九章 飛艇鎮場第一百零三章 瘟疫阻路第四百六十九章 李淵的返程路第一百九十一章 複雜的心情第三章 借糧種第三百三十一章 發散思維第四十五章 活下去第兩百三十九章 洺州圖書館的建設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車帶來的改變第兩百六十二章 給闞棱的援軍第三百四十九章 儀式開始第五百二十章 被懷疑了第六十六章 給闞棱的建議第兩百一十七章 於秋施行的是聖人之道?第兩百二十六章 較量開始第六章 哭成一團第四十四章 帶話
第三百八十三章 學習進步中第五百一十一章 對世界的呼籲第二十八章 利益陷阱第一百四十一章 岔開話題第六十三章 養殖教學第三百九十九章 李秀寧奏三事第五百三十一章 自然發展的思潮第二十五章 寡婦村的秘密第一百二十三章 山莊的小妖孽們第八十八章 洺州別府的產業第七章 蒸饅頭第五百三十二章 人才都得利用起來第兩百四十二章 崔氏之謀第三百零九章 什麼是科學技術第三百九十二章 各有打算第四百六十四章 新州情況第五百一十一章 對世界的呼籲第一百五十二章 所謂禮尚往來第一百七十章 提煉第五百二十八章 百年大計第一百五十五章 都是會挖坑的第兩百六十五章 長孫教子第一百九十七章 四方會盟第八十五章 營嘯第四百一十一章 得好好學第十三章 進城前的準備第三百九十章 採珠女第四百一十八章 年禮第三百六十七章 慾望使人進步第兩百八十九章 吐蕃使者第八十三章 大功告成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莊的門道(騎豬虎爺萬賞加更)第五十三章 大黑牛第兩百九十三章 桂花樹種植第四百九十二章 首戰第兩百七十四章 洺州新政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生烏龍第五百二十八章 百年大計第兩百一十一章 新技術上線第兩百五十四章 外來人口的問題第四百六十八章 有子封趙王第九十二章 芙蓉香皂第四百零一章 夏王入長安第三百九十七章 通電第一百一十四章 工匠的現狀第三百七十章 偷雞竊取第兩百一十二章 發展資本力量第八十三章 大功告成第二十九章 偷食的客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曲線規第三百六十三章 準備出行第三百七十章 偷雞竊取第四百六十八章 有子封趙王第四百九十章 於秋的下一個目標第一百三十二章 聖旨到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收編高雅賢第五百二十四章 交給你了第四百三十六章 夏國的鈔票第三章 借糧種第七十二章 董放第兩百四十六章 飲料產業第一百六十章 高價出售第三百一十九章 宿命之戰第兩百一十三章 坑人之道第三百零一章 玉米收穫第兩百七十三章 吸納天下錢財第四百四十章 夏國的村落第五百二十六章 改變開始第五百零七章 搶人大戰第六十六章 給闞棱的建議第兩百六十九章 爭取立於不敗之地第五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夜第五百零四章 回到夏國第三百五十一章 閱兵儀式第六十五章 戰將起第四百三十六章 夏國的鈔票第三百九十五章 進一步擴展第五百二十七章 曾經的他第兩百二十章 新船的捕撈能力第三百四十四章 又用忽悠技第十六章 吃貨兵痞蘇定方第一百七十四章 發難第六十章 於秋的班底成員第四百零九章 飛艇鎮場第一百零三章 瘟疫阻路第四百六十九章 李淵的返程路第一百九十一章 複雜的心情第三章 借糧種第三百三十一章 發散思維第四十五章 活下去第兩百三十九章 洺州圖書館的建設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車帶來的改變第兩百六十二章 給闞棱的援軍第三百四十九章 儀式開始第五百二十章 被懷疑了第六十六章 給闞棱的建議第兩百一十七章 於秋施行的是聖人之道?第兩百二十六章 較量開始第六章 哭成一團第四十四章 帶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