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惺惺相惜

地龍接着說道:“李大人,地龍才疏學淺,日後還請李大人爲下官不吝賜教。”

李鴻章聽到眼前這位年輕後生是當朝的一個政治新星時,便笑着說道:“你就是國情諮詢院大學士、大內統領地龍大學士嗎?”

地龍剛想說什麼,這時慈安插言道:“李愛卿,他就是哀家親選的國情諮詢院的大學士。哀家這次把他叫來,與你在一起相識,相互之間再增進了解,希望君臣齊心協力共振朝綱,振興大清。”

慈安接着說道:“地龍愛卿,李愛卿乃是我三朝老臣,勞苦功高,可以說是文武全才,上馬能征善戰,下馬能治國安邦。”

慈安此時當作皇上與地龍的面對李鴻章大加讚賞,乃是在仔細的觀察李鴻章,是在想他李鴻章怎樣向她慈安示好,因爲慈安知道李鴻章是慈溪的重臣,在慈溪突然暴斃之後的政治主張是否有所變化,特別是對她慈安是不是有所牴觸,能否爲她所用。

就在慈安對李鴻章一方面褒獎有加,另一方面卻要對他進行試探之時,如果不爲其所用,慈安也是不會因他對大清朝有多大的貢獻,也會毫不猶豫的清除異己的。

那李鴻章是何等的聰明,一個閱人無數,久經官場沉浮之人,瞬間就對慈安的探試心知肚明瞭。

李鴻章此時從椅子上站立起來,躬身說道:“皇上、皇太后在上,老臣雖在邊關,對於我大清朝政,卻也是時刻關心着,在得知皇上與皇太后重振朝綱,整治吏治,廣開言路,興建電報局、注重培養我大清自己的人才,在電報應用、在海軍人才培養等方面的高瞻遠矚,讓老臣爲我大清的振興而歡心鼓舞。”

“老臣慶幸我大清有幸,我皇、皇太后英明,知曉當前世界之格局,連橫合縱之術,在西方之強國間的博弈,招招精彩,處置高超,可見皇上與皇太后治國有方,實乃我大清及四萬萬子民之福也。”

李鴻章繼續說道:“老臣願竭盡所能,爲皇上、皇太后鞠躬盡瘁,爲我大清國泰民安盡犬馬之勞。”

慈安看着李鴻章心說,李鴻章果然是聰明人,哀家短短几句話,便知曉了哀家的心思,慈安最喜歡與聰明人爲伍,因爲什麼事情只要她略點一二,他就知道下一步如何跟上哀家的意圖了,但是慈安對於那種一味迎上之人,那也是有所警惕的,她對那些人往往是束之高閣,絕對不予以重任。

慈安看着躬身起立的李鴻章,非常謹慎的向她表白心中的立場,勝感欣慰,爲李鴻章這樣一個乾材,被她收服內心而感到高興,但是慈安只是淡淡地說道:“李愛卿,請坐,今天在這裡只有哀家與皇上以及你二人,就不必講究那些虛禮了。”

李鴻章躬身向太后施以一禮,說道:“謝皇上、謝太后。”

李鴻章方纔坐下。這時地龍起身向李鴻章躬身施禮到:“李中堂,下官久聞中堂大人威名,今早在朝堂上面有幸結識大人,但苦於沒有機會與中堂大人親近。”

“與中堂大人請教治國治軍之策,所幸今日下午在太后慈寧宮裡,頭後召見微臣,給微臣一個上佳的機遇,向中堂大人當面請教,還請中堂大人今後不吝賜教。”

李鴻章對於眼前這位年青人,也是略知一二的,他李鴻章雖然鎮守邊關,但是對朝堂上的風雲變幻也是時刻注視着的,特備是慈溪暴斃之後,慈安與小皇上*將他擱置在邊疆,他是非常清楚的。只要在慈安將朝政穩定之後,纔可能對這些封疆大吏們開始調整,特別是在他接到慈安的密旨之後,便知道他的機會來了。

他李鴻章縱橫官場幾十年不到,就是在於他能夠在官場上抓住機會,明白上面的意思,再加之他自己的真才實學能幹,這才一步一步的上來,成爲大清朝的重託之臣。

李鴻章看着這位站立在自己面前的年輕人,滿臉笑意地說道:“地龍,真是年輕有爲呀,我在邊關就耳聞你我大清朝堂之上智鬥英法美德四國公使,在電報局的談判中爲我大清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將來這電報局的建成將會影響我大清朝的方方面面,帶動我們多方面發展,會對我朝產生是深遠的影響。”李鴻章繼續說道。

此時,慈安看到李鴻章與地龍當着他與皇上的面在這裡寒暄,便插言道:“李愛卿、地龍愛卿,我看你們兩個就不要在這裡寒暄了,下去之後你二人今後可以多在一起爲我大清朝多想些方法,爲我大清的中興多出一份力纔是。”

李鴻章對於近一時期皇上與太后的一些舉措是非常認同的,讓他沒有想到的是慈安與慈禧在主持朝政方面截然不同,在接受西方先進的科技技術方面的能力很強,特別是在近期內皇上與皇太后出臺的一系列的治國舉措,李鴻章認爲在目前這種世界格局中中央的處置是非常恰當的。

正因爲如此,對李鴻章才真正改變對慈安的看法,站立到慈安的政治立場上來,想當今皇上皇太后效忠。

李鴻章通過對與德國電報設備的買賣協議中,看到了面前這位年輕人,力主派人到德國參加海軍與電報技術的培訓,李鴻章更是興奮不已,因爲他參加過多年的對外對內的戰爭,深知洋人槍炮的厲害,特別是對開放他有更深的認知,洋人幾乎都是從海上打開我大清朝的邊防,靠得就是堅船利炮。

其實,李鴻章與當時的大清四大名臣早已開始在南方一些城鎮開始效仿西洋人進行一些工業方面的革新了,在煤炭與鋼鐵、以及機械製造等方面也開始聊嘗試。

爲即將到來的洋務運動進行了有效的嘗試,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積累豐富的經驗。

這也是慈安爲什麼急於把李鴻章從邊關抽調回來的一放主要方面,慈安她想銅鼓對李鴻章的重用,給滿朝文武百官傳遞一個信息,就是他刺死、按將要進行一系列的變革。

第119章 李鴻章奉旨入朝第034章 意外發現第140章 塵埃落定第049章 被把控第085章 醉酒第148章 慈安的賞賜第331章 細節問題第450章 乾清宮第112章 慈安的決斷第028章 以牙還牙第460章 彩排第486章 一觸即發第351章 褒獎第298章 小難題第043章 進城第324章 茅臺酒第406章 大學堂第447章 組建服飾隊第162章 談判進行中第171章 談判繼續第228章 全聚德第428章 部署第287章 自行車第408章 悲哀第391章 初步完成第310章 動工第201章 檢閱第281章 出謀第083章 君臣密議第094章 統領府立威(二)第104章 皇榜第347章 山頂風光好第255章 舌戰第031章 毒殺第042章 逼宮第327章 杯酒交心第184章 巡視濱海第400章 規劃未來第308章 選址第028章 以牙還牙第164章 大幕拉開第114章 巧激恭親王第381章 進山查看第368章 面授機宜第177章 簽訂協議第357章 進一步商議第185章 補充第452章 相邀第412章 雷霆之威第369章 幕後的較量第406章 大學堂第161章 熱鬧非凡第003章 試探風聲第168章 順序排定第398章 王山虎的後悔第142章 法國人低頭第133章 籌建北洋水師第187章 不擔心第137章 二人世界第244章 衝突第467章 服飾展示第157章 各顯神通第383章 解決問題第078章 湯學士第451章 安保部署第191章 昏迷第070章 謀大事第155章 君臣同樂(二)第087章 密室的秘密第328章 慈安的想法第266章 譁然第373章 職位設置第309章 勘探第408章 悲哀第074章 堂辯第445章 金子會發光第250章 內閣之爭第054章 疫情第293章 工業雛形第153章 局勢明朗第460章 彩排第185章 補充第165章 看不見的戰線第471章 清風正起第356章 改革大幕第250章 內閣之爭第051章 偏殿的會面第010章 新條約 新氣象第412章 雷霆之威第229章 焦點第114章 巧激恭親王第033章 各自籌備第461章 接站第264章 細微變化第037章 攪局第394章 驚天雷第232章 面見天皇第035章 鬼市之行第169章 德國的優惠條件第034章 意外發現
第119章 李鴻章奉旨入朝第034章 意外發現第140章 塵埃落定第049章 被把控第085章 醉酒第148章 慈安的賞賜第331章 細節問題第450章 乾清宮第112章 慈安的決斷第028章 以牙還牙第460章 彩排第486章 一觸即發第351章 褒獎第298章 小難題第043章 進城第324章 茅臺酒第406章 大學堂第447章 組建服飾隊第162章 談判進行中第171章 談判繼續第228章 全聚德第428章 部署第287章 自行車第408章 悲哀第391章 初步完成第310章 動工第201章 檢閱第281章 出謀第083章 君臣密議第094章 統領府立威(二)第104章 皇榜第347章 山頂風光好第255章 舌戰第031章 毒殺第042章 逼宮第327章 杯酒交心第184章 巡視濱海第400章 規劃未來第308章 選址第028章 以牙還牙第164章 大幕拉開第114章 巧激恭親王第381章 進山查看第368章 面授機宜第177章 簽訂協議第357章 進一步商議第185章 補充第452章 相邀第412章 雷霆之威第369章 幕後的較量第406章 大學堂第161章 熱鬧非凡第003章 試探風聲第168章 順序排定第398章 王山虎的後悔第142章 法國人低頭第133章 籌建北洋水師第187章 不擔心第137章 二人世界第244章 衝突第467章 服飾展示第157章 各顯神通第383章 解決問題第078章 湯學士第451章 安保部署第191章 昏迷第070章 謀大事第155章 君臣同樂(二)第087章 密室的秘密第328章 慈安的想法第266章 譁然第373章 職位設置第309章 勘探第408章 悲哀第074章 堂辯第445章 金子會發光第250章 內閣之爭第054章 疫情第293章 工業雛形第153章 局勢明朗第460章 彩排第185章 補充第165章 看不見的戰線第471章 清風正起第356章 改革大幕第250章 內閣之爭第051章 偏殿的會面第010章 新條約 新氣象第412章 雷霆之威第229章 焦點第114章 巧激恭親王第033章 各自籌備第461章 接站第264章 細微變化第037章 攪局第394章 驚天雷第232章 面見天皇第035章 鬼市之行第169章 德國的優惠條件第034章 意外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