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章 新條約 新氣象

六月六日在以往的年份來說不過是夏季中最普通的一天,但是對於這一年,這個日子的重要性足以改變整個歷史的局勢。

東太后正式在俄國租用釜山港的合約上蓋上玉璽,同時正式讓大清的軍隊與朝鮮聯盟,這也就意味着日本將要抵抗的不再是單純的大清朝也不在是單純的朝鮮,而是由俄國,中國和朝鮮共同組成的聯合軍團。

歷史已經翻開了嶄新的一頁,中國、俄國、朝鮮三個國家都在這件事中獲取了不同的利益,各自抱着自己的小算盤迴去點算盈餘。

但是有一個國家卻與這片歡快的氣氛極不和諧,那就是日本。現在整個日本都處在一種悲傷的氣氛中,他們不戰而敗。

日本公使鼓動閔妃行刺大院君就是怕朝鮮會與清政府聯合,釜山港也是日本的必爭之地,這個港口處於中朝交接之處,只要佔領了釜山港就等於正式離間了中朝兩國的關係。

而更重要的原因是,日本離內陸太遠,這種遠距離的作戰對他來說十分不利,再加上日本是一個島國,幾乎沒有任何的戰略縱深。

如果在本土開戰,後果將不堪設想,所以他必須找尋一塊可以開戰的土地,而他把這個目標定在了中國。

通過佔領釜山港,將日本的軍隊名正言順的挺進內陸,既可以找可以攻打朝鮮又可以找機會佔領中國。可就是這樣一個完美的計劃卻因爲行刺大院君失敗而終結。

這個計劃不但沒有得逞,還反而促進了中國與朝鮮的邦交,失去了他們在這場政局中最重要的一個砝碼。

朝鮮的大院君在得到清朝的支持後,已經權傾朝野,控制了朝鮮整個政局,閔妃的勢力衰弱,朝鮮皇帝重掌政權一事遙遙無期。

所有對日本的承諾都無法兌現,這些不利因素都減弱了日本在朝鮮政局中的掌控能力,這個局勢的轉變對日本佔領整個亞洲的計劃是有着毀滅性的影響。

日本公使因有負天皇所託,不惜剖腹自盡來減輕他的罪孽,這些血一般的事實讓所有的日本軍民都明白,日本這次是真的陷入了危機。

天皇已經下令命令所有人節衣縮食,將所有的糧餉運往前線,同時要求16以上的男人全部入伍,他們要強兵,隨時準備抵禦隨時可能會入侵的外敵,而日本的一些女學生也加入了軍隊。

年滿14的孩子已經學會了用刺刀拼殺,這是日本的決心,必要時他們會讓2億日本人同赴戰場,拼個魚死網破。日本已經沒有了盟友,他們只能靠自己了。

一些民間的團體自發的組織起來,除了將家裡的糧食和值錢的首飾交給天皇外,一些愛國的日本婦女組織去東南亞賣淫,賺到的錢上繳給天皇用作打仗的費用。

她們說她們無法上戰場打仗,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爲天皇效命,她們要用自己的身體去榨乾男人的血汗爲天皇分憂。

李蓮英在慈寧宮爲東太后奉茶,他說着侍衛在街上看到的趣事,現在各個國家的日本女人都逐漸增多。

甚至連大清朝的境內都能看到打扮妖嬈的日本女人站在街上,這羣人簡直是搶了八大胡同的生意。

李蓮英覺得日本這個民族竟然已經衰敗到失去了禮義廉恥,再加上不過是區區島國根本就不足爲患,所以他向東太后賀喜,一個決定竟然能降伏几方列強,實在是精妙之極。

李蓮英的話讓東太后也感到略微的震驚,日本民族的團結性她早有耳聞,可是沒想到,他們竟然真的可以全民皆兵,這種凝聚力實在是太可怕了。

“蓮英,日本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民族,他的可怕之處你們這些奴才還沒有看到,萬不可掉以輕心耽誤了國家正事。”

東太后看着頭上的天空,現在這片天際還是一片蔚藍,可是過不了多少年,這片天空上就會飛滿日本的戰機,而她腳下的這片土地也將經受戰火的灼燒。中國的廣大黎民百姓將顛沛流離,連這個大清皇宮都會被人洗劫一空。

她嘆了一口氣,中國這兩個字一路走來真的是太沉重了,她學過近代史,深知對於一個民族來說最可怕的不是陰險而是團結,日本現在已經變成了一種軍民一體的狀態。

婦女賣淫看似是一種放蕩和墮落,但實際上是一種犧牲,這種肯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足夠讓一個島國變成一頭瘋狂的野豬。

更何況日本還是一隻陰險的狐狸,它絕不會甘心就此失去朝鮮的有利位置,它一定會想辦法挽回自己的尊嚴還有損失,恐怕將來它會成爲比俄國更加難對付的勁敵。

李蓮英不明白太后爲什麼要嘆氣,在中俄的這份合約達成之前,太后倒是每天笑逐顏開,現在問題解決了爲什麼反而會這麼不高興。

“這場仗還早得很。”東太后想到以後可能還會有八國聯軍的慘況以及後來中國需要八年抗戰才能把日本驅逐出境的事實,她知道這是一場長久的硬仗,現在只不過是個開端罷了。

不過這次擺平了俄國,讓衆多黎民百姓免遭迫害,也算是功德一件,她覺得這次的穿越之旅實在是值得了。

有她在,中國的命運絕不會淪落到要被人瓜分的程度,再怎麼說現代企業的管理方法也比這裡先進了上百年,難道還搞不定她一個公司高管還搞不定這些古人嗎?

俄國沙皇將釜山港的簽訂當做是俄國成爲海洋大國的號角,所以他大張旗鼓的向全世界宣佈俄國擁有了第一個出海口,以後一定還會有第二個、第三個直到俄國完全成爲海洋大國。

這種大張旗鼓的陣勢,也這個條約也引起了英法美意德的強烈關注,他們都說這個條約歷史意義重大,改變了世界的格局。

以往他們一直覺得大清的外交政策實在過於古板僵硬,完全不懂得變通。

還時不時拿那套大國的理論出來想壓制西方,中國閉關鎖國多年早已忽視了世界的發展,現在的世界已經是一個讓槍炮做主的世界,那套腐朽的理論根本就無法立足。

但是這次東太后的處理方式卻給了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在不失去自己國家土地的同時也結交了兩位盟友,這種軍事策略簡直可以登上西方外交官的教科書。

本來所有人都在緊盯着中俄伊犁條約,因爲這個條約是一道分水嶺,中國內陸的資源如此豐厚,土地又極爲廣闊,怎麼可能讓俄國一家獨大,將這些資源全部瓜分。

大家原本的計劃是隻要俄國成功,他們會爭相以各種理由向中國索取賠款,但是現在他們有了另一個新的計劃,那就是怎麼樣在保持大家共同利益的情況下獲得雙贏。

有了這個前提條件,全世界都把焦點集中到了這位迷人的東太后身上,她的機智,她的博學,她的膽識都得到了衆多大國的一致認可。

越來越多的人想要一睹東太后的芳容與中國洽談合作,這樣一個有魅力的女人會代領着這個東方大國走向何方,讓大家極爲期待。

東太后在朝會上垂簾聽政,這本來是每天的慣例,但是今天的氣氛明顯有些不同,平時主持朝會的恭親王像是啞了嗓子,他和太后的賭約他當然記得,本以爲是逼太后退位的大好機會,沒想到卻被這個女人佔了先機。

只不過如今的衆多大國都看好東太后,這也使得他在面見衆位公使時有了幾分面子,那些不可一世的老毛子,現在都在他面前大讚東太后,尤其是俄國的公使簡直就是把他當成了自己的兄弟。

雖然那些人張口東太后,閉口東太后的提,讓恭親王心裡有一些不舒服。但是面子這東西丟給自家人總歸是比丟給外人要好一些,所以這個虧他就暫時吃下了。

衆位大臣看到連平時叫囂女人不懂朝政的恭親王都如此安安靜靜,也都跟着老實了許多,他們對太后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禮,紛紛說着恭喜。

戰局平息,他們能在家裡過上幾天好日子,當然是一件好事。更何況大清早晚都要交給皇上,跟着恭親王也未必會有什麼好處。

東太后看着滿殿的祥和之氣,並沒有表現出太大的欣喜,這些人不過都是見風使舵,他日要是她有了一星半點的差錯,這些人立刻會換上另外一幅臉孔。

她讓李蓮英挑開珠簾一臉嚴肅的走到的大殿之上,大聲詢問着恭親王,“不知現在皇上的功課該做哪些調整?”

恭親王聽到這句話後愣了一下,他既然打了這個賭就沒打算賴賬。

但是沒想到東太后竟然會在文武百官面前提起此事,讓他毫無顏面,他看了看東太后希望此事能下朝再議,但是東太后的眼神卻告訴他這件事必須當朝表態。

他沉默了一下知道此事是躲不過了,只能對太后拱了拱手說道:“太后英明,皇帝的課業之事理應由太后做主。”

第311章 添丁第361章 喜訊第252章 地龍接任第239章 水師建成第473章 組建工廠第433章 輝煌繼續第349章 新技術第297章 感官認知第143章 議定第062章 欲擒故縱第077章 掌控第193章 電報第280章 購置設備第122章 噩耗第359章 鼓勁第400章 規劃未來第442章 初步策劃第481章 新材料第368章 面授機宜第027章 痛失愛將第180章 計謀第036章 城寨的主人第256章 海戰第266章 譁然第023章 殺雞儆猴第366章 爭奪激烈第116章 出征前的準備第315章 積攢經驗第236章 特使第326章 設宴款待第231章 東京第113章 西南報急第299章 中華時報第220章 美好時光第323章 小店大生意第299章 中華時報第196章 趕路第202章 發揚光大第428章 部署第131章 恭親王屈服第133章 籌建北洋水師第227章 賀喜第174章 大事定第040章 回城第184章 巡視濱海第269章 君臣暢談第214章 訴說第284章 堂辯第476章 又一引擎第043章 進城第348章 今日新聞第355章 初步意見第171章 談判繼續第449章 親臨督導第323章 小店大生意第274章 驚雷第412章 雷霆之威第070章 謀大事第482章 新專利第164章 大幕拉開第319章 一炮打響第428章 部署第232章 面見天皇第051章 偏殿的會面第244章 衝突第027章 痛失愛將第383章 解決問題第294章 報名第397章 興奮的工人第040章 回城第143章 議定第215章.難得的清閒第021章 定局第078章 湯學士第260章 屈人之兵第091章 艱鉅的談判(一)第261章 變制跡象第301章 出版發行第082章 皇太后懿旨第440章 意向第369章 幕後的較量第057章 見光第152章 鉅變第295章 慈安的教誨第079章 湯學士的講座第411章 行前的準備第447章 組建服飾隊第015章 西洋教師第447章 組建服飾隊第253章 情報第273章 殿試要改變第447章 組建服飾隊第300章 樣報第365章 減賦第079章 湯學士的講座第334章 事前安排第059章 勢力的平衡第342章 夕照亭第204章 口誤第148章 慈安的賞賜
第311章 添丁第361章 喜訊第252章 地龍接任第239章 水師建成第473章 組建工廠第433章 輝煌繼續第349章 新技術第297章 感官認知第143章 議定第062章 欲擒故縱第077章 掌控第193章 電報第280章 購置設備第122章 噩耗第359章 鼓勁第400章 規劃未來第442章 初步策劃第481章 新材料第368章 面授機宜第027章 痛失愛將第180章 計謀第036章 城寨的主人第256章 海戰第266章 譁然第023章 殺雞儆猴第366章 爭奪激烈第116章 出征前的準備第315章 積攢經驗第236章 特使第326章 設宴款待第231章 東京第113章 西南報急第299章 中華時報第220章 美好時光第323章 小店大生意第299章 中華時報第196章 趕路第202章 發揚光大第428章 部署第131章 恭親王屈服第133章 籌建北洋水師第227章 賀喜第174章 大事定第040章 回城第184章 巡視濱海第269章 君臣暢談第214章 訴說第284章 堂辯第476章 又一引擎第043章 進城第348章 今日新聞第355章 初步意見第171章 談判繼續第449章 親臨督導第323章 小店大生意第274章 驚雷第412章 雷霆之威第070章 謀大事第482章 新專利第164章 大幕拉開第319章 一炮打響第428章 部署第232章 面見天皇第051章 偏殿的會面第244章 衝突第027章 痛失愛將第383章 解決問題第294章 報名第397章 興奮的工人第040章 回城第143章 議定第215章.難得的清閒第021章 定局第078章 湯學士第260章 屈人之兵第091章 艱鉅的談判(一)第261章 變制跡象第301章 出版發行第082章 皇太后懿旨第440章 意向第369章 幕後的較量第057章 見光第152章 鉅變第295章 慈安的教誨第079章 湯學士的講座第411章 行前的準備第447章 組建服飾隊第015章 西洋教師第447章 組建服飾隊第253章 情報第273章 殿試要改變第447章 組建服飾隊第300章 樣報第365章 減賦第079章 湯學士的講座第334章 事前安排第059章 勢力的平衡第342章 夕照亭第204章 口誤第148章 慈安的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