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六章 帝王心術

實際上,大燕發展的勢頭,已經是又穩又快。

從佔據燕雲,到正式起兵南下,以回家之勢收服河北山東,再到兵不血刃奪取原京都汴梁,最終盡收河南。

坐擁中原膏腴之地,並且軍力強橫,民心安定,地方安穩。

到了這一步,無論是未來的潛力,還是目前的綜合實力,都已是位列第一,如此才能威逼北方遼國簽訂盟約,纔會在稱王建制時,讓各國遣使來賀。

他們賀的不止是燕王,更是未來這片廣袤大地的主人。

不過有識之士也很清楚,燕王固然是目前最強的,但若說真的就能改朝換代,徹底一統天下,還猶未可知。

指不定就是恢復到曾經的南北兩分,迴歸到南北朝時期的漫長對峙了。

當然,這恰恰也是周邊國家希望看到的。

誰都不想有一個強大的天朝上國,維持歲幣換和平的宋其實挺好,你給它亡了做什麼,非要恢復到前唐強盛時期,指誰滅誰,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麼?

而對於大燕臣子來說,自然希望天下一統,名正言順,除了關勝、呼延灼等一羣降將,不希望與昔日同僚對上外,其他文武對於南方的興趣,恐怕都要遠甚北方。

討伐弒母昏君,名正言順!

李彥感受到了衆臣火熱的目光,指着地圖上用不同色澤標註出來的三塊區域:“川蜀、荊襄、江南,依諸位之見,這三片失地,當先攻取哪一塊?”

羣臣稍稍沉默,這次不敢先行發言了,等待中書省和都督府先說。

蔡京眉頭微動,閉上了嘴。

他自家人知自家事,雖然是堅守大名府立功,但在軍事方面的能力其實不強,如果耶律延禧沒有御駕親征,而是由蕭兀納全程指揮遼軍,那大名府真有陷落的可能。

如今功成名就,身爲宰相,在這等戰略大事上,更要慎之又慎,不能貿然發表意見。

這位右相不開口,朱武和吳用也不便發表意見,遞了個眼神給盧俊義和花榮。

盧俊義當仁不讓,朝着東南處,淮河與長江之間的區域一指:“依臣之見,當奪取江淮!”

“江淮之地,南北必爭,江淮一下,單憑長江天險,南方政權是防不住的,畢竟長江自西向東,奔流上萬裡,沿岸不設防的防禦薄弱點實在太多,我軍只需集中兵力於一處,便可輕鬆突破江防……”

花榮也持相同的看法:“長江固然是南方的天險,但‘守江必守淮’,我們要收復南方,自然要摧毀這個防禦體系。”

對於在書院進修的時遷、朱武、吳用、柴進、凌振、裴宣來說,這是基本知識。 Www▪тt kán▪Сo

對於蔡京、高求、丁潤和李格非而言,有的要仔細想想,才能明白道理,有的則目露茫然,顯然觸及到了知識盲區。

李彥見了,權當書院另外開課,深入淺出地解釋了一遍:“自古南北政權對立,軍事實力強大的往往是北方政權,而南方政權絕大部分時期處於防守階段,所謂久守必失,他們能一直守下的秘訣,其實不僅僅是長江天險,而是完整的江淮防禦。”

他的教鞭一圈:“你們看,長江以北,淮河以南的大別山,蜿蜒數百里,南部的湖泊亦是星羅棋佈,淮東這片也是河網密佈,溝壑縱橫,南方政權完全能在這片區域部署重兵,依託山川湖河,構成梯次縱深防禦。”

“這樣層層抵擋,哪怕北方的軍隊勇勐異常,廝殺進去,一層層突破,攻勢必然會逐漸衰退,再強的軍隊也經不起耗損;”

“南朝則有了多次容錯的機會,一敗能夠再敗,只要對方的大軍真正抵達長江時,已經是強弩之末,最終難破天險即可。”

“所以南朝真正想要守住,不能將長江作爲第一條防線,恰恰相反,要將長江作爲最後一道防線,才能守得固若金湯。”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東晉、宋、齊、樑,都是這樣佈防的,前秦、北魏始終無法突破長江,攻滅南朝,等到南陳,從丟了江淮的那一刻起,就註定滅亡了。”

經由這麼一說,蔡京和李格非的思路更加清晰,高求和丁潤則恍然大悟。

李彥又將兩個木馬取出,上面貼有西軍的標籤,插在了淮南兩路上:“自從章惇回朝,南方主事的人,其實就不是弒母昏君,而是這位章相了,他顯然深知守江必守淮的道理,因此在西去平亂的過程中,始終保持着十萬西軍,駐紮於淮南兩路。”

衆人看過去,卻又發現,史文恭的安肅軍、欒廷玉的寧化軍、孫立的威勝軍,正駐紮在河南一帶。

盧俊義立刻道:“殿下,臣提議取江淮之地,並且趁西軍不服水土,不耐江淮環境,早早爲之。”

花榮看向柴進,柴進立刻明白是詢問後勤。

如今徵河東,只出動呼延灼一軍,又不需長途跋涉,對於糧草充足,財大氣粗的燕軍來說,完全是小意思,這位戶部尚書立刻道:“糧草庫存,三軍輜重,足以承受兩線進軍。”

時遷則道:“昨日還有西軍的家書送來,可以派上大用。”

衆臣側目,一時間沒明白家書是什麼。

時遷解釋道:“鎮守汴梁的西軍投降後,獨立成軍,重新回西北鎮守,由我大燕支持糧草輜重,一應功勳統統記錄在桉。”

“這種後方沒有掣肘,只有支持的美好日子,他們恐怕是沒有享受過的,以致於上下軍心依附,並策動那些沒有投降的西軍家屬,寫了家書送來,昨日剛剛到機密部,我們看過了,都是勸說家人投降回家之言。”

衆臣眼睛大亮:“那太好了,將這些家書射入西軍把守的城池,比起什麼策反都要有效啊!”

人就是這樣,如果大家一起吃苦,那還能撐一撐,別人上岸了,自己還在水裡遊啊遊,完全看不清盡頭的陸地,那誰都受不了。

現在西軍就是這般一分爲二,當時跟着關勝、呼延灼去守汴梁的西軍投降後,生活美滋滋,再瞧瞧守江淮的,有家不能回,就別說普通士卒,中低層將領都要動搖!

如此一來,對於盧俊義和花榮建言的先奪江淮,羣臣更加支持。

唯獨蔡京和李格非有些沉默。

李格非是想到江淮一失,趙宋就要滅亡了,心情終究有些複雜。

蔡京則根本不理會趙宋死活,發現這位燕王殿下只是強調了江淮的重要性,對於兩位都督的請戰,並沒有流露出意動之色。

在軍事部署上,這位右相不如其他臣子,但在察言觀色,揣摩君心上,他卻是自認爲獨一份的,目光閃爍片刻,覺得這是鞏固地位的好時機:“殿下,依老臣愚見,進攻江淮,恐時機未至。”

羣臣目光立刻匯聚,聆聽這位的見解,李彥也看了過來:“蔡公請說。”

這位燕王殿下語氣越尊敬,蔡京越謙虛:“老臣對軍事所知不多,昔日能守住大名府,也是多虧了王父和高尚書相助,三軍用命……只是區區淺見,供殿下和諸位參考。”

“如今不攻江淮,原因有三,其一,水師三軍現馳援高麗,助其復國,壓制女真,女真兵威強盛,乃我中原大敵,老臣時刻不敢忘卻。”

“其二,河東之徵已定,戰前戰後,一應事宜都將由朝廷中樞調動,兩線開戰,雖糧草輜重充足,亦難免顧此失彼,精力難以顧及。”

“其三,荊湖方臘爲南方之禍,又與明尊邪教勾結,不可不滅,荊湖正受宋軍圍剿,如今我等南下江淮,宋軍必回援,反倒予其喘息之機。”

蔡京說完後,羣臣稍稍沉默,露出思索。

但很快,盧俊義就開口道:“蔡相所言,不無道理,然凡事不可能十全十美,有了西軍家書之助,我們並不需要多少水師,就能勸其投降,相比起瓦解江淮防線對於宋廷的打擊,這些代價是可以承受的。”

花榮緊隨其後:“即便我們不動手,朝廷軍隊也久久難以攻破方臘的荊湖守軍,接下來恐怕還是會退兵,而且江淮防線和荊襄防線是互爲犄角的,一旦突破一邊,攻入江南,另一邊的長江天險也不復存在,我們完全可以一鼓作氣,先滅宋廷,再誅方臘!”

殿內氣氛微凝,羣臣的臉色發生變化。

中書省和都督府會產生分歧,是完全能夠預料的事情。

只是沒想到來得這麼快,而且上來就是一位宰相對兩位都督。

雙方的風格也很明顯。

蔡京偏穩妥,盧俊義和花榮偏激進,正符合文武的身份。

對於雙方的意見相左,李彥不置可否,再度看過來:“諸位以爲呢?”

羣臣知道,是他們表態的時候了。

朱武和吳用其實是偏向盧俊義和花榮所言,但身爲中書省左右丞,他們不可能在這個時候拆頂頭上司的臺,再加上蔡京所言同樣有理,開口道:“蔡相乃老成謀國之言,臣等贊同!”

繼這兩位後,六部中最先支持的倒是高求和丁潤:“明尊教爲禍極烈,絕不能姑息,臣贊同蔡相所言!”

對於這兩位來說,痛恨明尊教是到了骨子裡,尤其是丁潤,當時被吳居厚污衊,就是明尊教賊子作亂,吳居厚如今已經全家團圓,明尊教還保存有相當的實力,這種邪教又是極難根除,現在依附了方臘,自然不容許對方有半分壯大的機會。

李格非撫須道:“老臣以爲,兩線開戰,確要慎重。”

裴宣凝眉道:“西軍在江淮之地待的時間越久,越是思鄉心切,家書的作用是不是越大?”

時遷解釋:“家書所描述的都是近來的事情,存放過久,會讓西軍生疑,恐生變數,還要再寫,恐生波折……”

裴宣道:“那臣以爲,當不可錯失良機!”

柴進和凌振顯然站在都督府一邊:“臣附議兩位都督所言,如今三軍整備,氣勢如虹,當趁勢下江淮,以定大局!”

衆人發表完意見後,再度沉默,因爲恰好六人對六人。

朱武、吳用、高求、丁潤、李格非贊同蔡京;

時遷、柴進、凌振、裴宣贊同盧俊義和花榮。

大殿之中,變得安靜。

“老夫還是衝動了……”

這個時候,蔡京已是暗暗後悔,不該在自己並不擅長的軍事領域,發表如此明確的意見。

所謂聖心難測,帝王心術,萬一這位燕王殿下早就有意南下攻江淮,藉此趁勢敲打一二,那對宰相的威望可是不小的打擊。

“殿下到底是怎麼想的?我們誰對誰錯呢?”

別說蔡京,其他臣子何嘗不是心頭忐忑,盧俊義和花榮的權勢慾望遠不如蔡京濃烈,但身居高位者,誰又希望自己的意見被否掉,讓反對者佔據上風,那對於都督府的威望同樣是打擊。

直到李彥微微一笑:“諸位不必緊張,任何一條戰略決策,都沒有絕對的對錯,尤其是現在這種亂象……”

“無論是先克江淮,還是暫緩兵戈,皆有優劣。”

“我雖然重視方臘,卻也不敢放任章惇整修西軍,到時候負隅頑抗,拼死一搏,我燕軍也會遭受巨大的損失,到時候回想起來,是不是會後悔如今錯失良機?”

“但同樣的,方臘此人自號聖公,穩定荊湖,無論心中是何想法,至少他的作爲,比起其他賊匪頭目要強得多,這樣的人物又有邪教爲助臂,倘若養虎爲患,是不是也會後悔今日的決定?”

衆臣情不自禁地點點頭,卻又有些迷湖了,這到底是贊同誰的意見啊?

蔡京隱隱意識到了,這位的帝王心術,恐怕與自己所想的那種不一樣,朱武和吳用的眉頭微動,則齊齊看向一個地方。

果不其然,李彥的教鞭也落了過去,在那座城池點了一點:“西北的家書既然來了,當策反西軍,此處乃荊襄防線核心,有兩萬西軍把守,可取之。”

衆臣這才意識到,對於雙方的爭論,這位殿下一邊都沒選,他選擇的進攻之地,是襄陽!

第二百二十一章 終於輪到我李元芳送書了第1135章 呦,苦主還有一件佛寶?第944章 泱泱華夏,赫赫文明,仁風遠播,大第五百一十八章 幹了那麼多喪盡天良的事情,想要一筆勾銷?…第五百二十三章 有能力,卻又淡泊名利,不當官的林沖第四百二十五章 祖師被偷?不滅這賊國,誓不爲人!第1039章 身世和死亡之謎,即將水落石出!第1176章 出口成髒的九葉靈芝草第1284章 熟悉的超度亡魂,但佛門率先出局第五百八十三章 報應來了!第1199章 天賦十連抽的天地探索第1238章 萬妖生佛,莊嚴詭異第1275章 欲證真身,入八卦爐,煉七七四十九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要以爲憑你一個公孫昭,就能澄清玉宇,平…第四百零二章 金良圖:突厥人爲何能很好地融入大唐?因爲…第1001章 玉麒麟踏陣!千軍辟易,萬人難敵!第一百八十章 吐蕃暗衛第四百六十章 贊普何故造反?第998章 天殺星,絕不向死亡認輸!第一百六十三章 說去你家吃席,就去你家吃席!第926章 蕭兀納之死第1131章 小倩開始尋回記憶第1309章 嚴世蕃:天師怎的與三界之主一般?第四百二十一章 天下第一自創功法第921章 出京平定南方,回京繼續殿試第六百八十二章 對於宮廷政變,唐朝前輩有必要指點指點!第三百九十四章 可持續性地殺外戚第一百零八章 狄胖胖在身邊就挺安心第1285章 選擇取經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吐蕃贊普遇刺事件的真相(元宵快樂!)第986章 金人亡國之始第1270章 孫行者 者行孫 行者孫第四百八十三章 用一場最震撼,也最圓滿的儀式,結束大唐之…第四百四十三章 朴正恩的身份第一百六十七章 世界文明的燈塔國,大唐!第八章 貴族圈子第三百九十一章 吐蕃“鳳雛”與武氏“臥龍”第六百四十一章 真武聖體碾壓明王大力(爲盟主“染指丿楪祈…第五百三十九章 好好的惹他做什麼呢?第九百零七章 “王世充”遭到唐軍猛攻,“竇建德”豈能不…第一百三十八章 江南血案的謎團解開了!第七百七十一章 霸王勇冠三軍,林沖卻不止是霸王……第一百四十二章 毒梟必須死!第1336章 番外琴酒終究還是倒下了第1317章 煉化靈山,伏擊如來!第三百一十二章 閣領又被吊起來了!第1065章 比土地神略懂地行術第六百三十章 這個世界的佛門之稅,我收定了,如來都攔不…第七百四十二章 趙佶又要氣得吐血了第1034章 換頭手術第五百零八章 開封府破案顧問林沖第八百七十四章 只聞荊軻刺秦王,豈有荊軻刺燕王之事?第七百章 一百零八將的天命能否改變?第1197章 看門房的都是天庭靈草,這就是天師第八百六十二章 簡王投林沖,此天命也!第955章 鐵浮屠橫推金人第一百二十章 明崇儼:我嫉惡如仇 李元芳:我武功平平第1284章 熟悉的超度亡魂,但佛門率先出局第1020章 《伯爵夫人中邪事件》第1080章 東海沉寂,我來醫治!東海無主,我第二百八十三章 二兄,接下來要換你去請罪了……第1251章 功成歸極樂,魔亦坐蓮臺,這個世界第1263章 十殿閻羅裡的內奸第七百二十五章 林元景:我兒子來了,大名府就太平了!卷末感言第1336章 番外琴酒終究還是倒下了第三百三十一章 李元芳比鬼還可怕……第1157章 帶着蛇精和蠍子精救人蔘娃第1130章 龍神與真人第一百五十章 我這人就喜歡講道理第一百九十九章 吐蕃必須要有一個贊普第一百二十四章 高光時刻第六百八十八章 趙佶吐血第四百三十一章 我賭你們接下來,會乖乖地把唐軍放出來!求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先獻祭一個宰相熱熱場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要以爲憑你一個公孫昭,就能澄清玉宇,平…第1272章 意想不到的發展第一百四十三章 竇大毒梟:糟了,我成替身了?第1018章 懸絲診脈第三百二十章 李賢:敢離間本王與兄長的和睦感情?第1177章 又見道醫手術中第1079章 大聖與龍王初識的美好回憶第1203章 神仙點化“頑石”第八百五十七章 始終堅持一個遼國原則第七百六十九章 林義勇無敵!第六百八十三章 完全帶不動第一百五十章 我這人就喜歡講道理第三十八章 同時符合自殺和他殺的死者第四百九十二章 二個偵探一前一後(爲盟主“夢幻1絕戀”賀…第八百四十二章 真假九天玄女第1295章 取經團隊的第一位“夥伴”第三百六十六章 楊再威:師父,你覺得什麼是最慘的死法?第三百七十七章 盯緊武后的小密探——上官婉兒!第三百一十二章 閣領又被吊起來了!第1002章 天命不在金,而在大燕!第1134章 苦一苦天師,罵名我不背!第五百五十二章 繼槍刀棒後,用斧頭的進入了無憂洞……第七百六十三章 四天罡初至京東路,林義勇援手扈家莊第五百一十一章 “夜壺”時遷的人生轉折
第二百二十一章 終於輪到我李元芳送書了第1135章 呦,苦主還有一件佛寶?第944章 泱泱華夏,赫赫文明,仁風遠播,大第五百一十八章 幹了那麼多喪盡天良的事情,想要一筆勾銷?…第五百二十三章 有能力,卻又淡泊名利,不當官的林沖第四百二十五章 祖師被偷?不滅這賊國,誓不爲人!第1039章 身世和死亡之謎,即將水落石出!第1176章 出口成髒的九葉靈芝草第1284章 熟悉的超度亡魂,但佛門率先出局第五百八十三章 報應來了!第1199章 天賦十連抽的天地探索第1238章 萬妖生佛,莊嚴詭異第1275章 欲證真身,入八卦爐,煉七七四十九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要以爲憑你一個公孫昭,就能澄清玉宇,平…第四百零二章 金良圖:突厥人爲何能很好地融入大唐?因爲…第1001章 玉麒麟踏陣!千軍辟易,萬人難敵!第一百八十章 吐蕃暗衛第四百六十章 贊普何故造反?第998章 天殺星,絕不向死亡認輸!第一百六十三章 說去你家吃席,就去你家吃席!第926章 蕭兀納之死第1131章 小倩開始尋回記憶第1309章 嚴世蕃:天師怎的與三界之主一般?第四百二十一章 天下第一自創功法第921章 出京平定南方,回京繼續殿試第六百八十二章 對於宮廷政變,唐朝前輩有必要指點指點!第三百九十四章 可持續性地殺外戚第一百零八章 狄胖胖在身邊就挺安心第1285章 選擇取經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吐蕃贊普遇刺事件的真相(元宵快樂!)第986章 金人亡國之始第1270章 孫行者 者行孫 行者孫第四百八十三章 用一場最震撼,也最圓滿的儀式,結束大唐之…第四百四十三章 朴正恩的身份第一百六十七章 世界文明的燈塔國,大唐!第八章 貴族圈子第三百九十一章 吐蕃“鳳雛”與武氏“臥龍”第六百四十一章 真武聖體碾壓明王大力(爲盟主“染指丿楪祈…第五百三十九章 好好的惹他做什麼呢?第九百零七章 “王世充”遭到唐軍猛攻,“竇建德”豈能不…第一百三十八章 江南血案的謎團解開了!第七百七十一章 霸王勇冠三軍,林沖卻不止是霸王……第一百四十二章 毒梟必須死!第1336章 番外琴酒終究還是倒下了第1317章 煉化靈山,伏擊如來!第三百一十二章 閣領又被吊起來了!第1065章 比土地神略懂地行術第六百三十章 這個世界的佛門之稅,我收定了,如來都攔不…第七百四十二章 趙佶又要氣得吐血了第1034章 換頭手術第五百零八章 開封府破案顧問林沖第八百七十四章 只聞荊軻刺秦王,豈有荊軻刺燕王之事?第七百章 一百零八將的天命能否改變?第1197章 看門房的都是天庭靈草,這就是天師第八百六十二章 簡王投林沖,此天命也!第955章 鐵浮屠橫推金人第一百二十章 明崇儼:我嫉惡如仇 李元芳:我武功平平第1284章 熟悉的超度亡魂,但佛門率先出局第1020章 《伯爵夫人中邪事件》第1080章 東海沉寂,我來醫治!東海無主,我第二百八十三章 二兄,接下來要換你去請罪了……第1251章 功成歸極樂,魔亦坐蓮臺,這個世界第1263章 十殿閻羅裡的內奸第七百二十五章 林元景:我兒子來了,大名府就太平了!卷末感言第1336章 番外琴酒終究還是倒下了第三百三十一章 李元芳比鬼還可怕……第1157章 帶着蛇精和蠍子精救人蔘娃第1130章 龍神與真人第一百五十章 我這人就喜歡講道理第一百九十九章 吐蕃必須要有一個贊普第一百二十四章 高光時刻第六百八十八章 趙佶吐血第四百三十一章 我賭你們接下來,會乖乖地把唐軍放出來!求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先獻祭一個宰相熱熱場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要以爲憑你一個公孫昭,就能澄清玉宇,平…第1272章 意想不到的發展第一百四十三章 竇大毒梟:糟了,我成替身了?第1018章 懸絲診脈第三百二十章 李賢:敢離間本王與兄長的和睦感情?第1177章 又見道醫手術中第1079章 大聖與龍王初識的美好回憶第1203章 神仙點化“頑石”第八百五十七章 始終堅持一個遼國原則第七百六十九章 林義勇無敵!第六百八十三章 完全帶不動第一百五十章 我這人就喜歡講道理第三十八章 同時符合自殺和他殺的死者第四百九十二章 二個偵探一前一後(爲盟主“夢幻1絕戀”賀…第八百四十二章 真假九天玄女第1295章 取經團隊的第一位“夥伴”第三百六十六章 楊再威:師父,你覺得什麼是最慘的死法?第三百七十七章 盯緊武后的小密探——上官婉兒!第三百一十二章 閣領又被吊起來了!第1002章 天命不在金,而在大燕!第1134章 苦一苦天師,罵名我不背!第五百五十二章 繼槍刀棒後,用斧頭的進入了無憂洞……第七百六十三章 四天罡初至京東路,林義勇援手扈家莊第五百一十一章 “夜壺”時遷的人生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