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卅五章 風暴之安撫中

bookmark

鄭世安連連搖頭,“滎陽太小,他祖孫留在滎陽的話,作用不大。

沒想到鄭言慶那小子竟然有此才華,當初我還是小看了小傢伙……他如今自創詠鵝體,又以詠鵝詩而名揚天下,若不好生利用一番,豈不是辜負了‘鵝公子’之名?

仁基啊,鄭家不比從前,需要有人能站出來,爲鄭家撐起臉面。

我要你用盡一切手段,爲鄭言慶打響名號,要讓所有人都知道,他出身於安遠堂。他名號越響亮,其他各房對付咱們,就越是要小心謹慎……就讓他做個逍遙名士,但切記不要讓他做官。讓他在士林中給咱們撐起門面,將來宏毅做起事來,也方便不少。只是,他這出身卻要做些變化,我準備給他一箇中上出身,如何?”

鄭大士的意圖非常清楚,一方面要捧鄭言慶,一方面要壓制鄭言慶,令其永遠成爲安遠堂的附庸。只要能控制住鄭言慶的前程,即便他名聲再響亮,也都是爲安遠堂增色。等鄭宏毅長大了,有這樣一個名士輔佐,將來就能讓安遠堂穩定。

相比之下,鄭大士讀書沒有鄭仁基多,可這權謀之術,卻非鄭仁基可比。

直接給了鄭言慶一個四品的出身,足以讓他在文壇中立足。但想要在官場上有出息,他就必須依靠鄭家。

因爲依照舊制,出身的品第,叫做鄉品,與被評者的仕途,關係密切。

出任官吏,其官品要和鄉品相適應。鄉品高的,做官起點就高,又稱起家官,被人們視爲‘清官’,升遷快,也受人尊重。開皇以來,隋文帝雖試圖打破這種規矩,但朝中擔任要職的人,卻大都是出身清白,門第高貴之人,依舊被世族掌控。

即便隋文帝開科舉,選進士。

可入選者,多以官宦子弟爲主,平民想要進入官場,困難重重。

而鄉品卑微的人,做官的起點往往是‘濁官’,升遷慢,也被人所輕視。

鄭大士看似給言慶一個四等出身,非常大方。可實際上言慶要做官,依舊是以濁官來起家。

沒有安遠堂的支持,即便他在文壇名聲響亮,也會步履維艱。

這就是謀略!

讓你從一個九等出身,一下子變成四等出身,何等恩寵?任何人遇到這種事情,只怕都會感激涕零,恨不得以死相報。而這,也正是鄭大士的目的。

鄭仁基哪怕是再不痛快,聽完鄭大士的話以後,也忍不住連連點頭。

薑是老的辣……鄭大士的手段,比之鄭仁基高明一百倍。

“父親,給鄭世安中上出身倒沒什麼,可終究還要給他做個安排啊。”

“這有何難?”鄭大士笑了笑,“從田莊裡化出六十畝永業田給他,再給他四十畝露田,權作鄭言慶求學之用,他祖孫豈不感激涕零?一百畝田地,爲安遠堂換一個人才……呵呵呵,仁基啊,這筆帳怎麼算,都是咱們安遠堂賺了個大頭。”

是啊,還能得個資助賢士的好名聲!

鄭仁基亦忍不住連連讚歎:“父親這一着,果然妙棋……高,實在是高。”

鄭大士捻着鬍鬚,臉上笑容更盛。

————————————————————————————

不過,事情似乎並沒有似鄭仁基想的那樣發展。

由於鄭言慶一行人在中途改道,去萬安山避雨,使得顏師古等人恰好和他們錯過。

鄭言慶等人去萬安山的時候,顏師古沿着官道追了下去。

追出六十里卻沒有發現鄭言慶等人的蹤跡,顏師古只好又帶着人返回洛陽。等他們回去之後,雨也停了。鄭言慶等人從萬安山再次啓程,又一次和顏師古擦肩而過。

一場小雨,使得事情變得有些複雜了。

不過好在鄭大士坐鎮洛陽,立刻命鄭仁基把鄭言慶就是鵝公子的消息放出去,同時還將言慶那沒有寫完的半篇《八法論》發出。而後,鄭大士馬不停蹄,當天就帶着隨從離開洛陽,日夜兼程趕回滎陽。反正,鄭言慶祖孫一定會回滎陽的。

到時候鄭大士還能落個‘千里求八法’的名聲,何樂而不爲?

自言慶在偃師詠鵝,鵝公子之名傳揚開後,一晃一個多月過去了,鵝公子再也沒有出什麼新篇。古代雖然沒有炒作這個名詞,但卻已有了炒作的行爲。你總不出新,慢慢的就會被人們遺忘。如今,這半篇《八法論》一出,頓時令河洛震動。

經過月餘學習,言慶的書體越發成熟,筆力也日漸精進。

與後世顏體相比,或許還有差距,但其風骨已初具神韻……與月前的詠鵝體相比,當時只不過纔出雛形,而神韻尚無。而這一次的《八法論》,不僅僅是筆力精進,更重要的是在於,自永字八法出現以來,第一次有人對八法以專門的評述。

詩詞雖流傳甚廣,但在士林當中,只能算作小道。

可八法論的性質卻不同,屬於論文,比之詩詞又高出一等。

如果說,此前的詠鵝詩,人們還可以當成孩童嬉戲之作,那八法論就成了言慶被士林所接受的敲門磚。雖然八法論尚不完整,可跳出來探討之人,卻不計其數。

短短兩三日的光景,就有許多人來鄭府登門拜訪,求見鄭言慶。

竇氏祖宅中,竇威拿着下人們從市井中尋來的八法拓本,看着在他對面,手捧拓本的李基,臉上笑容非常古怪。

“九郎,沒想到你這弟子,竟也不簡單啊。”

李基擡頭,苦澀一笑,“老叔,這件事我也不清楚啊……我哪知道,言慶就是鵝公子?

當初他在學堂的時候,我並未留意他的字,只是發現他的書法較之其他孩子,顯然出色不少。我還送他一本《筆論》,看着八法論,想必就是他爲完成課業所作。”

竇威的臉上,快笑出了一朵花。

說起來,紇豆陵竇家是以武勳起家,到竇威這一代,兄弟之中除了他,全都是武將出身。小時候,竇威時常被兄弟恥笑,但卻始終不改其好文的秉性。所以,他不同於其他竇姓人,最好文法。對鄭言慶的詠鵝體,他也極爲推崇,甚至臨摹。

“沒想到,前日我去了一趟鄭家,居然救下了一個奇童子。”

竇威笑眯眯的說:“九郎啊,你可收了個了不得的弟子。等回頭,你說什麼也要爲我討要來一本詠鵝真跡才行……你看看,這詠鵝體比之早先,更見風骨嶙峋。”

李基輕聲道:“老叔,言慶這一出名,日後怕是不容易見了。你以爲鄭家會答應一個聲明全無的人,做他的老師嗎?且不說他能不能回洛陽,就算回來了,卻未必是我的學生。”

是啊,鄭家本就是赫赫有名的世家大族,如今好不容易出來這麼一個奇童子,怎可能再讓鄭言慶去學舍讀書?李基說的有道理,回洛陽的鄭言慶,恐怕不再是他那個弟子鄭言慶。

竇威一怔,輕輕點頭,也陷入了沉思之中。

————————————————————————————

那啥,求推薦收藏,今日目標,五百個收!

嗚嗚嗚嗚……

第89章 未來的路第57章 俱傷第53章 言慶收徒第67章 竇夫人求醫第64章 李神通(三)第82章 河南王(中)第卌五章 屍山血海一第卅七章 瓦崗興李當王六第廿二章 都棱鎮四第62章 人善被人欺第6章 長安好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二第卅四章 王室追殺令下第65章 一字並肩王第卌八章 屍山血海四第卌七章 我本一俗物上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六第2章 長安風雲(二)第81章 鄴城之戰(二)第51章 命題:釋道(上)第4章 所謂天朝上國(上)第卅二章 回滎陽五第廿章 欺人太甚第廿六章 河南討捕大使第11章 大定酒樓第57章 東都(一)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六第83章 公子威武第5章 王府門外的偶遇第卌七章 我本一俗物上第14章 徐世績的缺點(下)第64章 李神通(三)第10章 僚亂(三)第廿六章 房玄齡的選擇一第卌二章 武僧第卌七章 我本一俗物上第卅五章 風暴之安撫下第卅章 回滎陽二第廿六章 房玄齡的選擇一第卅章 回滎陽二第89章 未來的路第87章 歸去兮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六)第7章 魏徵的決斷(三)第56章 辛文禮新文禮?第廿一章 衝突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五)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八第卌四章 不肯吃虧第2章 禮物第69章 末日(六)第77章 魚與熊掌第79章 滎陽之變第7章 哈士奇(上)第廿九章 黃雀第53章 養真第卌六章 居心叵測下第55章 孝文之殤第11章 大定酒樓第93章 夜談第16章 崔道林(上)第卌五章 屍山血海一第60章 鄭言慶,回來了第19章 黃口孺子言太平第5章 父子情(中)第卅一章 竇文蔚第87章 多事之秋第81章 爾欲戰 便來戰第68章 願來世不生帝王家(上)第卅四章 風暴之清明第17章 長孫大人第卅三章 瓦崗興李當王二第55章 孝文之殤第64章 父女第91章 父子相見第53章 養真第廿六章 河南討捕大使第卌二章 李王初會中第61章 雄大海出獄第8章 李基來信第廿章 滎陽李無敵第廿七章 緣來如此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四第7章 哈士奇(下)第19章 冼夫人第16章 崔道林(下)第廿五章 各取所需第76章 登門尋釁第73章 三槍第卅三章 風暴之忠誠上第19章 歷史,由勝利者書寫!第卌二章 新羅七第卌五章 若有緣時自相逢第卌章 隋末大拆遷中第52章 何爲盛世?第12章 李玄霸第廿六章 房玄齡的選擇三第卅九章 石灰吟上第卌六章 回洛陽第79章 關中再來客
第89章 未來的路第57章 俱傷第53章 言慶收徒第67章 竇夫人求醫第64章 李神通(三)第82章 河南王(中)第卌五章 屍山血海一第卅七章 瓦崗興李當王六第廿二章 都棱鎮四第62章 人善被人欺第6章 長安好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二第卅四章 王室追殺令下第65章 一字並肩王第卌八章 屍山血海四第卌七章 我本一俗物上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六第2章 長安風雲(二)第81章 鄴城之戰(二)第51章 命題:釋道(上)第4章 所謂天朝上國(上)第卅二章 回滎陽五第廿章 欺人太甚第廿六章 河南討捕大使第11章 大定酒樓第57章 東都(一)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六第83章 公子威武第5章 王府門外的偶遇第卌七章 我本一俗物上第14章 徐世績的缺點(下)第64章 李神通(三)第10章 僚亂(三)第廿六章 房玄齡的選擇一第卌二章 武僧第卌七章 我本一俗物上第卅五章 風暴之安撫下第卅章 回滎陽二第廿六章 房玄齡的選擇一第卅章 回滎陽二第89章 未來的路第87章 歸去兮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六)第7章 魏徵的決斷(三)第56章 辛文禮新文禮?第廿一章 衝突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五)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八第卌四章 不肯吃虧第2章 禮物第69章 末日(六)第77章 魚與熊掌第79章 滎陽之變第7章 哈士奇(上)第廿九章 黃雀第53章 養真第卌六章 居心叵測下第55章 孝文之殤第11章 大定酒樓第93章 夜談第16章 崔道林(上)第卌五章 屍山血海一第60章 鄭言慶,回來了第19章 黃口孺子言太平第5章 父子情(中)第卅一章 竇文蔚第87章 多事之秋第81章 爾欲戰 便來戰第68章 願來世不生帝王家(上)第卅四章 風暴之清明第17章 長孫大人第卅三章 瓦崗興李當王二第55章 孝文之殤第64章 父女第91章 父子相見第53章 養真第廿六章 河南討捕大使第卌二章 李王初會中第61章 雄大海出獄第8章 李基來信第廿章 滎陽李無敵第廿七章 緣來如此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四第7章 哈士奇(下)第19章 冼夫人第16章 崔道林(下)第廿五章 各取所需第76章 登門尋釁第73章 三槍第卅三章 風暴之忠誠上第19章 歷史,由勝利者書寫!第卌二章 新羅七第卌五章 若有緣時自相逢第卌章 隋末大拆遷中第52章 何爲盛世?第12章 李玄霸第廿六章 房玄齡的選擇三第卅九章 石灰吟上第卌六章 回洛陽第79章 關中再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