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緩兵之計

而另一邊,屈原聽到楚王詢問,沒有立即回答,因爲此刻他心中也正在爲難。

孫昀的背叛,將新法派與守舊派一直避免的問題,直接暴露在滿朝文武面前,讓兩派一直勉力維持的祥和氣象徹底破產,從此,兩派恐怕再也不能和平相處了。

之前,屈原之所以穩中求進,不願徹底撕破臉,是因爲新法實力不足,貴族實力強大。可是,現在,新法施行四年,變法派不僅控制力國中絕大多數的郡縣,而且新法也在一定上削弱了貴族的實力,並極大的壯大了朝廷的力量,新法派的力量。

如果現在與守舊派徹底決裂,只要楚王能繼續鼎力支持,有大義在手,那新法派就有六層勝算。甚至,如果各國不干預不插手,那新法派的勝算就達到了八成。

而他之所以維持與守舊派和平共處的局面,是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儘可能的壯大新法派的力量,以保全楚國的元氣,能讓楚國在變法成功之後儘快投入到對外征戰之中。而不是如令尹子西輔佐先王昭王以及吳起變法那樣,國家與貴族的實力同時大爲衰弱,以致楚國需要花費數十年來恢復元氣。

而另一個原因,則是爲了攻打齊國,現在正處在楚國伐齊之前,還需要整個國家的力量來攻打齊國,一舉滅亡齊國,或者儘可能的重創齊國,消除楚國在東北方的威脅,就跟當年商鞅重創魏國一樣,讓齊國從此不再是楚國的威脅。

可是現在,這樣的穩步推進步步爲營的計劃,因爲孫昀的一句話,就毀於一旦。

這個口子開了,那就再也回不到之前的狀態了。

他基本可以預料,接下來,守舊貴族一定不會再將希望放在楚王的年紀上了,而是一定會竭盡全力阻礙新法的。有可能,守舊貴族會像商鞅變法時鼓動秦孝公太子一樣鼓動太子橫,讓太子橫站在新法的對立面。

甚至,還有可能,實力異常強大的楚國貴族,會再次效法吳起變法之時,像鼓動先王肅王一樣,鼓動太子橫謀反。

此時,屈原長長的吸了一口氣,他知道,既然已經與守舊貴族撕破臉了,那此時此刻,就再也不能退縮妥協,因爲退縮妥協不僅不能繼續穩住那些貴族,而且還會讓自己這邊的人離心。

不過,同樣現在也不能立即與守舊大臣徹底撕破臉,更不能當場與羣臣辯論是否因爲收回國中傳承超過三代貴族的封地,避免進一步激化矛盾。

因爲現在新法派還沒有準備好,而且新法派的另一個主持者柱國唐昧還在城外軍營,並未在此議事。還有,支持變法的大司農陳相,太府尹金君同,還有司敗司馬翦都不在朝中。

再加上孫昀的背叛···

這個時候去與人數衆多的守舊大臣辯論,會給別有用心的人機會的。

想着,屈原沉吟了一下,然後一臉正色地拱手應道:“大王,先王曾與諸君約,君子之澤,三世而斬,這本是我楚國之法。

可是,這一條法律從一開始就沒有執行過,國中貴族傳承三百年,少有因爲這條法律而失去封地的。

所以,臣以爲法律應該得到執行,但是,這一條法律如何執行,還得廣泛的聽去意見。最起碼,關於這條法律的執行,不僅需要大王與朝中諸公商議,也得聽一聽與這條法律密切相關的各地貴族的意見。”

說罷,屈原拱手道:“臣請大王立即下詔請各地封君來壽郢議事,一同商議如何執行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的這一條法律。”

“緩兵之計!”屈原話音一落,屈署等依附屈原的大臣立即反應過來。

請各地封君入朝,目的不是爲了跟各地封君商議,而是爲了爭取時間,查明這次是誰在暗中算計新法,並且試圖挑起新法派與守舊大臣的矛盾。

至於與各地貴族的商議,這也完全不成問題。

只要有楚王的支持,即便各地貴族人多勢衆,那也沒有意義。

無論是魏國的李悝變法,還是秦國的商鞅變法,甚至是楚國的吳起變法,全都是在反對浪潮之中,在君王的支持下,強行推動的。

所以,只要壽郢不失,只要楚王還在,那新法派就無懼任何挑戰。

想着,屈署在屈原話音落下後,立即開口道:“大王,臣以爲左徒所言極是,執行一條之前從未執行的法律,比將廣泛的聽去各方意見,如此才能確保法律不會有失偏頗。”

屈署一開口,其他新法派大臣紛紛附和道:“大王,左徒言之有理,應請各地封君前來壽郢共同商議。”

此時,景缺見新法派人士紛紛開口,他也擔心屈原等人會鼓動楚王強制推行這條法律,在各國無暇顧及楚國的情況下,一旦楚王下詔強行推動此事,那他們十有八九會成爲新法的魚肉。

而如果請各地封君入朝商議,或許,在大量封君的反對浪潮中,說不定楚王也會顧及一二。

當然,屈原的言論,以及之前新法派大臣北羣臣噴得潰不成軍的景象,也在提醒景缺,剛剛孫昀的言論,或許並非出自新法派的本意。

孫昀的言論,極有可能有人在算計楚國,這個人可能是楚國內部的某人,也有可能是逐漸走入困境的齊國,甚至,也不排除是楚國內部的人與齊國相互勾結。

一念及此,景缺心中一定,立即拱手道:“大王,左徒言之有理,理應請各地封君入朝商議。”

景缺一開口,守舊大臣紛紛附和:“大王,左徒言之有理···”

守舊大臣附和後,中立派大臣立即跟進:“大王,左徒言之有理···”

隨着殿中大臣紛紛開口,這一次,屈原的建議前所未有的得到了極大多數大臣的贊同。

熊槐見此,面無表情的應道:“善,既然諸卿皆有此意,那麼···”

“傳詔,請各地封君入朝議事,限期兩月,各地封君必需抵達壽郢,逾期不到者,以謀反罪論處。”

······

散朝後,今日朝議的內容傳到壽春城中,頓時引起了壽春城的轟動。

緊接着,下朝後的羣臣,還有沒有資格參加的貴族大臣,紛紛向各自的領袖府中聚集。

一時間,太子府中、令尹昭雎府上、柱國唐昧府上、左徒屈原府上、司馬景缺府上、鹹尹範環府上,全都門庭若市,都在議論君子之澤三世而斬。

當日下午,太子橫向羣臣發出邀請,準備在夜間設宴宴請羣臣。

當夜,壽郢之中,超過一半的中高層大臣齊聚太子府。

這一夜,太子橫的影響力瞬間膨脹,其勢力也超過了令尹昭雎以及左徒屈原,甚至比二者勢力相加還要強大。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準備好了嗎第八百一十六章 吳城暗流第四百八十五章 相邀伐齊第一百四十七章 燕國第八百七十一章 齊詭趙異第五百二十九章 會盟第二百三十八章 心生退意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權宜之計第一百五十章 戒心第六百九十二章 人質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獨行之始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然力足矣第七百七十九章 上庸之戰七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病危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九百零六章 招禍避禍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問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殺第九百三十八章 機會來了第一千零四章 定計淮北第八百六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潛龍勿用第二百三十八章 心生退意第七百七十八章 上庸之戰 六第六百七十八章 戰爭結束第七百零一章 毫無退讓第五百零八章 風起吳城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昭常歸來第九百六十一章 突圍而出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誅殺昭常第九百六十八章 定心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昭雎請辭第二百零五章 仁義第九百二十章 戰爭之始第七百八十七章 賣國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地烽火第二百零六章 攻魏第二百八十章 抵達第一百二十五章 熙熙攘攘第八百五十七章 齊王崩中第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潛龍勿用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出賣第九百六十七章 羣臣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大事能成否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殺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看第五百一十六章 遺言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媧皇紙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築襄陽第三十一章 連越抗齊第五百三十四章 使者第一百六十八章 宛城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通告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舉借債第四百四十一章 復建滕國第六百七十八章 戰爭結束第一千零一百零二章 匡章死第五百六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重罰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令尹之才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齊國伐宋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風起兮 上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尊一殺第六十六章 令尹可使第八百二十八章 吳水盡赤第四百八十九章 借兵之約 上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崩塌第一百零三章 越國渡海第八十二章 秦齊之重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賞賜第七百零八章 明升暗降第七百七十六章第八百五十一章 頒佈爵位 上第一千零八章 卒飄如風 中第七百四十六章 獲罪於天第八百零九章 轉封第八百一十一章 人潮涌動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三條路第三百七十章 會師第五百五十三章 公道人心第三百二十章 戰起第九百九十一章 治罪第九百七十五章 抓捕第三百八十三章 告知第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君擇臣第四百九十三章 魏章背秦第二百二十四章 訪齊聯越第二百三十五章 秦國動向第六百三十二章 禍不單行第三百六十七章 使者第三百七十八章 城中第四百零二章 建言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謁者黃歇第九百七十一章 定音第八百一十七章 瘋癲若狂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遣使第三百四十五章 求援第九十四章 龍戰於野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準備好了嗎第八百一十六章 吳城暗流第四百八十五章 相邀伐齊第一百四十七章 燕國第八百七十一章 齊詭趙異第五百二十九章 會盟第二百三十八章 心生退意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權宜之計第一百五十章 戒心第六百九十二章 人質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獨行之始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然力足矣第七百七十九章 上庸之戰七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病危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九百零六章 招禍避禍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問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殺第九百三十八章 機會來了第一千零四章 定計淮北第八百六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潛龍勿用第二百三十八章 心生退意第七百七十八章 上庸之戰 六第六百七十八章 戰爭結束第七百零一章 毫無退讓第五百零八章 風起吳城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昭常歸來第九百六十一章 突圍而出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誅殺昭常第九百六十八章 定心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昭雎請辭第二百零五章 仁義第九百二十章 戰爭之始第七百八十七章 賣國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地烽火第二百零六章 攻魏第二百八十章 抵達第一百二十五章 熙熙攘攘第八百五十七章 齊王崩中第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潛龍勿用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出賣第九百六十七章 羣臣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大事能成否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殺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看第五百一十六章 遺言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媧皇紙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築襄陽第三十一章 連越抗齊第五百三十四章 使者第一百六十八章 宛城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通告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舉借債第四百四十一章 復建滕國第六百七十八章 戰爭結束第一千零一百零二章 匡章死第五百六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重罰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令尹之才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齊國伐宋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風起兮 上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尊一殺第六十六章 令尹可使第八百二十八章 吳水盡赤第四百八十九章 借兵之約 上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崩塌第一百零三章 越國渡海第八十二章 秦齊之重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賞賜第七百零八章 明升暗降第七百七十六章第八百五十一章 頒佈爵位 上第一千零八章 卒飄如風 中第七百四十六章 獲罪於天第八百零九章 轉封第八百一十一章 人潮涌動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三條路第三百七十章 會師第五百五十三章 公道人心第三百二十章 戰起第九百九十一章 治罪第九百七十五章 抓捕第三百八十三章 告知第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君擇臣第四百九十三章 魏章背秦第二百二十四章 訪齊聯越第二百三十五章 秦國動向第六百三十二章 禍不單行第三百六十七章 使者第三百七十八章 城中第四百零二章 建言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謁者黃歇第九百七十一章 定音第八百一十七章 瘋癲若狂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遣使第三百四十五章 求援第九十四章 龍戰於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