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糧食貿易專營

新王朝時代的糧食貿易專營政策和藩鎮時代的糧食貿易專營政策,是存在極大差別的。

以前的藩鎮們全面控制糧食貿易看似是穩定民生,但實際上這都是以前各藩鎮們爲了更好的剝削農民以維持戰爭。

一個擁有數百畝土地的農民家庭,甚至連年豐收的情況下都只能勉強吃飽飯,穿的衣服都是打滿了補丁,孩子也無法接受教育,這種情況放在以前或者其他國家是無法想象的,但是在現在的大恆卻是成爲現實。

幾十年前乃至再往上數幾百年,大恆農民其實就是中產階層的代名詞,發展出來了極其特殊的大恆鄉村經濟體系!

但是現在,農民在大恆已經是變成了貧窮的代名詞。

就是因爲農民們收穫的糧食,被藩鎮們壓了極低的價格進行統一收購,然後又被迫購買藩鎮提供的高價糧種、肥料、農具等,這剩下的錢大多也得繳納高額稅收,這麼一轉手後,手裡就沒剩下幾個錢了。

這就徹底的把大恆人引以爲傲,延續了將近幾百年的鄉村經濟體系給破壞掉了。

有得有失,正是因爲鄉村經濟體系被徹底破壞掉,衆多中小農場主收入降低,甚至是破產後失去土地,這才迫使了大量的農村勞動力進入城市務工。

大量的勞動力涌入城市,這才能夠給工商業提供充足的勞動力,同時加速城鎮化。

如果不是鄉村經濟的破產,大恆也無法發展起來一大批雖然落後,但是卻規模龐大的工業。

帝國高層也是正在商討着對農村經濟進行改革,試圖尋找到一條良好的改革方案,既要保障農民們的生活,而且還不能壓制帝國工業的發展。

大恆帝國擁有太多的中小農場主了,如果沒有遭到嚴重的壓迫,他們依靠種田就能過上很不錯的日子,完全沒必要去城市裡的工廠累死累活。

但是沒有數量充足的工人,工業就無法發展。

對此,林氏王朝的相關官員們必須尋找出一條妥當方案來。

既要保障糧食產業的穩定,農民們的利益,同時也要保障工業的持續發展。

在找到一條更穩妥的方案之前,林氏王朝將不會對現有政策也就是限稅令以及糧食貿易專營政策進行變動的。

限稅令政策可以說是林氏王朝的立國根基,根據限稅令裡的諸多減稅政策,不管是鄉村裡的中小農場主還是城市裡的普通市民工人,又或者是商人,中高收入者,乃至富豪權貴們,全都是能夠從限稅令裡獲得大量的利益。

這也是爲什麼當年林子然頒佈了限稅令,能夠從而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的原因。

利用廣泛的支持,林子然才能夠迅速集中大量人力物力,進而統一南海州乃至發展到如今這個局面。

限稅令,就是實打實的給社會各界好處,爲此林氏王朝也是揹負了沉重的財政壓力,爲了維持統一戰爭發行了大量的國債。

限稅令部分農業稅的條款,給予農民的好處是非常直觀的,可見的,直接一口氣把稅率降低下來,給中小農場主減負,從而讓他們能夠獲得更多的收入。

同時新王朝執行的糧食貿易專營政策,也不是說和原來的藩鎮們一樣,只是爲了壓低糧食價格,以剝削更多的農民生產剩餘價值。

新王朝的糧食貿易專營政策,核心目的是爲了穩定糧食價格,避免糧食價格出現太大的波動,傷害農民們的利益,此外也是爲了統一控制糧食出口貿易,避免內鬥導致國際糧食貿易價格太低,從而資敵。

不過雖然說林子然不想要出口糧食,但是短時間內還很沒辦法停止糧食出口,因爲這背後涉及到了一億多農民人口,大恆的農民種植糧食,可不僅僅只是爲了自己吃飯,還是爲了賣掉糧食,換取金錢用以交稅、購買糧種、耕馬、農具、衣服以及其他開支。

所以,不能無緣無故的就停掉糧食出口。

必須進行糧食國際貿易價格差調整,同時引導農民開始種植其他類型的經濟農作物後,擴大城市居民收入,增加他們的消費水品,多管齊下後,才能夠有效的扼制糧食大規模出口的情況,以避免資敵。

大恆帝國目前的農業和工商業之間的關係,是矛盾而複雜的,再加上大恆帝國的農業主要生產糧食爲主,並大量出口富餘糧食,這就更多問題了。

之前造成這種複雜局面,是因爲大恆持續了數十年的內亂,但是現在新王朝已經建立,統一戰爭已經是進入了關鍵時期,徹底統一有望,這個時候林子然就不得不考慮調整帝國內的農業和工商業之間的矛盾以及大量糧食廉價出口的問題了。

火車持續北上,在哐當哐當聲當中林子然思索了良久,在火車抵達京師火車站之前,林子然就已經是敲定了大體的想法。

那就是甭管其他亂七八糟的,推動技術發展纔是硬道理。

現在就要搞蒸汽拖拉機,以後還可以搞內燃機拖拉機推動機械化耕種。

再發展化工產業,研發推廣化肥。

研究改進農作物,提高產量。

通過一系列的技術發展,以緩解目前的農業和工業之間的矛盾,並讓他們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以目前大恆帝國內的複雜乃至相互矛盾的產業結構來看,單純依靠一些政策進行調整是不可能的。

比如農業和工商業矛盾的問題。

其根源在於勞動力!

農業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而工業同樣也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對此林子然認爲最好的辦法還是持續的推動現代化耕種模式。

對於擁有大量可耕土地的大恆帝國而言,哪怕是採用馬耕,每個勞動力可以耕種的土地數量依舊有限,不客氣的說,哪怕是所有大恆人都去種田了,大恆的可耕地也能夠全部容納,甚至都有多餘的耕地。

在大恆的很多地方,其實都有很多未開發的土地,深入內陸地區,尤其是一些交通不便的地方,可以看見大片大片沒有開發的平原地區。

不是大恆人不夠勤快放着這些土地不開發,而是大恆擁有的可耕地實在太多,僅僅是大恆人的傳統地盤,也就是京州,平南州、東定州、紫勝州、南海州、曲陽州這六個州,就擁有大量的可耕地,而且土地非常的肥沃,僅僅是六個州的可耕地資源,就足以養活好幾個億的人口。

在林子然看來,僅僅是這六個州的可耕地資源,如果進行完全開發,輔以化肥,改良糧種的話,養活十億人一點問題都沒有。

甚至進一步深入開發的話,這六個州的可耕地至少能養活十億人口以上!

這麼多可耕土地,而且幾乎所有耕地都是平原地形,至於什麼丘陵裡的梯田之類的,在大恆人眼裡那根本就不是耕地。

這樣的地形完全可以進一步推廣機械化耕種,以解放更多的農村勞動力人,讓他們得以進入城市工作爲工業發展做貢獻。

後續還可以發展化肥產業,提高單畝產量,也就能夠進一步增加農業產值,讓農民增收。

通過技術的發展,緩解工業和工業之間的矛盾,乃至讓兩者相互促進發展,同時促進農業和工業的發展。

第三百零九章 荒唐投誠第八百一十五章 保密第十五章 大家都是體面人第一百一十四章 早上出門晚上還在第七百六十五章 統一全重炮時代來了第六十五章 簡單直接的手段第七百一十六章 大恆商務代表團出訪第一百四十七章 錢第二百三十五章 陰謀的氣息第四百七十八章 海軍的野望第六百四十章 讓那個人頭皮發麻的千萬大軍第八十一章 對比化管理第六百六十三章 速射炮和硬化裝甲時代第一百四十六章 仗要打日子要過生意得做第四百零四章 信心滿滿第七百一十五章 自主之路第一百一十八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二百零六章 被埋的金子永遠都不會發光第八百六十八章 高端出口第五百四十章 數量比質量更重要第七百七十九章 憂心忡忡的大恆軍方(二)第四百四十二章 這南海州誰愛打誰打去第九百一十一章 戰列艦的輝煌第八百八十七章 北方半島第七百六十七章 戰列艦巡洋艦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家日子都挺艱難的第八百二十五章 火炮多口徑大第七百四十七章 渡海登陸第七百一十三章 超級大訂單第六百四十八章 工業大發展第三百五十八章 完了,一切都完了!第八百二十九章 奧利薩人的撤退第八百八十八章 坦克第六百六十二章 藍星最強戰艦第一百二十一章 全體都有!預備!開火!前面兩章說明第一百五十二章 三洋鎮衛隊第一章 大當家不好了第七百二十八章 混合主炮纔是未來第五百五十五章 炮兵增援第五百零三章 極限補給第二百八十八章 說好的一百年不許變第四百六十二章 震驚世界第七百六十二章 瘋狂的迦菲亞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家都是體面人,要文明第八百六十九章 兩大法寶第四章 幹一票大的第五百三十八章 機槍演習第八百六十章 慫了的克魯爾人第八百八十四章 強大自信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木鎮的木材商第三百二十七章 林子然的擔憂第八百一十五章 保密第五百六十一章 彈藥危機第一百三十四章 當個縣守綽綽有餘第五百四十一章 這不可能第三百五十一章 知錯能改的吳冠林第五百六十章 全軍覆沒第五百零二章 大炮兵主義第三百零七章 搶佔石巖鎮第九百二十五章 四百大管子的威力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勝可期第七百五十二章 轉向第三百三十一章 簡良志的迷茫第六百五十七章 強悍的克魯爾王國第七百六十八章 各國革新第七百七十六章 克魯爾海軍之殤(再賀“壺中日月袖裡乾坤”白銀萌)第五百七十七章 打破幻想第四百零二章 南海代金券無題第四百二十二章 徐騰跑路第三百四十一章 馬比人恐怖多了第五百六十一章 彈藥危機第八百一十六章 藍星第一第五百四十九章 京州戰役指揮部第二百九十五章 難以想象的戰鬥第二百二十六章 自幼接受帝皇教育的林子然第三百五十一章 知錯能改的吳冠林第四百九十八章 馮子奇是個狠人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恆海軍來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彈藥爆炸第六百八十一章 最高統帥部(繼續加更)求訂閱求打賞第一百七十四章 除非……第九百二十三章 決戰第八十七章 屢戰屢敗吳冠林第六百六十八章 克魯爾王國必須要有石油第一百三十九章 嚇都嚇死他們第六百九十七章 打仗太貴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老子在南廣城等着他(第九章)第七百一十八章 軍事研發合作第三百三十一章 簡良志的迷茫第六百八十九章 對自己夠狠的蒙戈爾人第三百五十一章 知錯能改的吳冠林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炮兵主義第六十二章 永昌初年的大恆第三百四十章 拜見郡守大人第四百八十一章 海軍問題多多第二百零八章 人心變化第五百四十五章 北伐作戰計劃第四百九十九章 狗都比他們強
第三百零九章 荒唐投誠第八百一十五章 保密第十五章 大家都是體面人第一百一十四章 早上出門晚上還在第七百六十五章 統一全重炮時代來了第六十五章 簡單直接的手段第七百一十六章 大恆商務代表團出訪第一百四十七章 錢第二百三十五章 陰謀的氣息第四百七十八章 海軍的野望第六百四十章 讓那個人頭皮發麻的千萬大軍第八十一章 對比化管理第六百六十三章 速射炮和硬化裝甲時代第一百四十六章 仗要打日子要過生意得做第四百零四章 信心滿滿第七百一十五章 自主之路第一百一十八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二百零六章 被埋的金子永遠都不會發光第八百六十八章 高端出口第五百四十章 數量比質量更重要第七百七十九章 憂心忡忡的大恆軍方(二)第四百四十二章 這南海州誰愛打誰打去第九百一十一章 戰列艦的輝煌第八百八十七章 北方半島第七百六十七章 戰列艦巡洋艦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家日子都挺艱難的第八百二十五章 火炮多口徑大第七百四十七章 渡海登陸第七百一十三章 超級大訂單第六百四十八章 工業大發展第三百五十八章 完了,一切都完了!第八百二十九章 奧利薩人的撤退第八百八十八章 坦克第六百六十二章 藍星最強戰艦第一百二十一章 全體都有!預備!開火!前面兩章說明第一百五十二章 三洋鎮衛隊第一章 大當家不好了第七百二十八章 混合主炮纔是未來第五百五十五章 炮兵增援第五百零三章 極限補給第二百八十八章 說好的一百年不許變第四百六十二章 震驚世界第七百六十二章 瘋狂的迦菲亞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家都是體面人,要文明第八百六十九章 兩大法寶第四章 幹一票大的第五百三十八章 機槍演習第八百六十章 慫了的克魯爾人第八百八十四章 強大自信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木鎮的木材商第三百二十七章 林子然的擔憂第八百一十五章 保密第五百六十一章 彈藥危機第一百三十四章 當個縣守綽綽有餘第五百四十一章 這不可能第三百五十一章 知錯能改的吳冠林第五百六十章 全軍覆沒第五百零二章 大炮兵主義第三百零七章 搶佔石巖鎮第九百二十五章 四百大管子的威力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勝可期第七百五十二章 轉向第三百三十一章 簡良志的迷茫第六百五十七章 強悍的克魯爾王國第七百六十八章 各國革新第七百七十六章 克魯爾海軍之殤(再賀“壺中日月袖裡乾坤”白銀萌)第五百七十七章 打破幻想第四百零二章 南海代金券無題第四百二十二章 徐騰跑路第三百四十一章 馬比人恐怖多了第五百六十一章 彈藥危機第八百一十六章 藍星第一第五百四十九章 京州戰役指揮部第二百九十五章 難以想象的戰鬥第二百二十六章 自幼接受帝皇教育的林子然第三百五十一章 知錯能改的吳冠林第四百九十八章 馮子奇是個狠人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恆海軍來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彈藥爆炸第六百八十一章 最高統帥部(繼續加更)求訂閱求打賞第一百七十四章 除非……第九百二十三章 決戰第八十七章 屢戰屢敗吳冠林第六百六十八章 克魯爾王國必須要有石油第一百三十九章 嚇都嚇死他們第六百九十七章 打仗太貴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老子在南廣城等着他(第九章)第七百一十八章 軍事研發合作第三百三十一章 簡良志的迷茫第六百八十九章 對自己夠狠的蒙戈爾人第三百五十一章 知錯能改的吳冠林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炮兵主義第六十二章 永昌初年的大恆第三百四十章 拜見郡守大人第四百八十一章 海軍問題多多第二百零八章 人心變化第五百四十五章 北伐作戰計劃第四百九十九章 狗都比他們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