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堅持多大長路線不動搖!

之所以會出現副炮的爭論,那是因爲現在的戰艦防護越來越好,一些海軍強國比如克魯爾王國已經是在新型戰艦上開始使用鋼面鐵甲了,同時各國的主力艦普遍奉行重甲防禦,這三四百毫米的裝甲帶都能出現在只有三四千噸的小船上。

主力戰艦上裝甲厚度更是驚人,大恆帝國海軍自身在建造當中統一級戰列艦,採取外部鍛鐵內襯柚木,其水線裝甲帶的鍛鐵最厚的地方達到了三百多毫米。

而噸位更大,標準排水量九千多噸,滿載排水量超過萬噸,號稱萬噸戰列艦的永林級戰列艦,其水線裝甲帶的鍛鐵厚度達到了四百多毫米。

這還是大恆帝國呢。

如果其他幾個海軍強國,很多都已經是採用鋼面鐵甲了,比如克魯爾王國最近幾年新建造的戰艦,基本上都已經是鋼面鐵甲的複合裝甲,防護能力更是驚人。

防護越來越好,這也意味着擊穿這些戰艦所需要的艦炮威力也是要越來越大。

同時這還受到了海戰射程的加大,進一步降低的艦炮的威力。

以往的時候,艦炮考慮的是幾百米,千米以內的有效射程的破甲能力。

現在,隨着後裝線膛炮的出現,六分儀測距儀的出現,各國海軍普遍認爲,海戰距離將會直接提升到一千米到兩千米之間,而特殊情況下能提升到三千米以上甚至五千米。

這個時候,對艦炮的威力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後這就使得了各國海軍不約而同的進一步提升主炮的口徑,加長身管,以提升主炮的威力。

在前裝線膛炮時代,身管無法加長的情況下,克魯爾王國以及其他強國海軍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加大主炮的口徑,從兩百毫米提升到兩百五十毫米,再到三百毫米,三百五十毫米,甚至之前都出現過四百多毫米前裝線膛炮呢。

進入後裝線膛炮時代後,各國選擇的是加大口徑的同時加長身管,克魯爾王國目前秘不示人的三百毫米三十倍口徑艦炮,大恆海軍這邊正在研發的三百毫米三十倍口徑艦炮都是這種理念的典型產物。

但是,這種大口徑主炮的威力強悍了,也能擊穿那些厚實的裝甲了,但是奈何射速太慢了。

幾分鐘才能打出去一發,而實戰中,估計射速還要更慢一些。

威力就算再大,但是打不中敵人也沒用啊!

這種情況下,該如何發展,這是困擾大恆帝國海軍的一個難題。

他們有的認爲可以配屬口徑稍微小一些,比如兩百多毫米的艦炮,作爲二級主炮使用。

還有的認爲可以擴大一百五十毫米副炮的口徑,擴大到一百七十毫米。

這兩種方案各有各的好處,各有各的缺點,大口徑二級主炮的話,自然是威力不錯,但是同樣存在着射速過慢的缺點,射速只有兩點五分鐘每發左右,這和三百毫米艦炮的射速三點五鍾每發都差不多了。

而一百七十毫米大口徑副炮方案,這固然是人力裝填的極限口徑,使得射速能夠提升到一點五分鐘每發左右,但是威力小了點啊,基本無法擊穿敵主力艦裝甲。

還有更極端的方案就是,反正是一百七十毫米也好,兩百毫米也好,都是難以擊穿敵主力艦的裝甲帶,還不如多部署幾門三百毫米主炮呢。

然後再加上一堆一百五十毫米的副炮。

然而這又會帶來船體增加,需要防護的面積更大,所需要的動力也更大等等一系列的問題,由此直接導致技術難度成倍更高。

同時就算增加了主炮的數量,但是實戰中也難以協調統一射擊。

這個看似極端的方案,其實林子然是很關注的,這方案在他看來,和地球上的一票戰列艦的艦炮佈局方案很類似,弄上八門十門甚至更多的大口徑主炮。

但是之所以說這方案是極端方案,就是以目前的技術難度很難建造出來,勉強搞估計搞出來的也是個三不像。

海軍內部的諸多爭論,直接影響到了海軍對戰艦的設計建造,以及未來的戰術制定。

對此,林子然利用自己在地球上的經驗統一了海軍的聲音。

甭管其他國家怎麼搞,但是大恆帝國海軍要堅定自己的路線!

什麼路線?

多、大、長!

林子然用了很符合大恆人胃口的話作爲總結:艦炮要多,口徑要大、身管要長!

大恆帝國海軍,要麼不玩,玩就要玩一票戰列艦排着隊上去,用海量的大口徑艦炮淹沒對手!

這種情況下,爲了組織更多的戰列艦列隊作戰,同時用海量的大口徑艦炮淹沒對手,沒有什麼比側舷對敵更適合的了。

那些船首對敵,甚至搞一堆撞角的戰術思想林子然並沒有直接批判爲不正確,只是說,這種戰術思想不適合大恆。

艦首對敵乃至撞船的戰術,一聽上去就是要和敵人玩刺刀拼命,但是大恆人不怎麼推崇這種戰術思想,大恆人更推崇的是遠遠的用海量的炮彈幹掉對手。

最好是敵人連自己的邊都摸不着,就把敵人一股腦幹掉了。

所以大恆人陸軍追求的是大口徑遠射程的重炮,海軍也同樣如此。

此外,林子然還向大恆海軍的將領們,問出來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如果採用船首對敵,採用雁形陣的話,海軍打算如何在海戰中指揮己方規模龐大的戰列艦艦隊。

被林子然這麼一說,一大票的大恆海軍將領也是反應過來了。

對啊!

他們大恆帝國又不是什麼二三流的小國,主力艦又不是那麼一兩艘,最少也得弄個幾十艘戰列艦吧,採用發揮船首火力的雁形陣的話,到時候該怎麼指揮幾十艘戰列艦還有更多的巡洋艦?

恐怕指揮起來得崩潰。

但是如果化成側舷對敵,玩線列戰術的話那麼就簡單多了,一艘跟着一艘排着隊上戰場,這樣指揮起來就簡單方便多了。

當多個問題綜合起來後,大恆海軍在反覆糾結了一年多後,也正是確定了大恆海軍的戰略發展方向:側舷對敵!

海軍顳部戰略思想的統一,也是讓林子然鬆了口氣。

之前在林子然的堅持下,新造的戰艦就開始搞中軸心前後主炮塔布局了,包括幾艘穹甲巡洋艦以及統一級、永林級。

沒道理玩了一兩年後又走回老路,玩中央堡壘或者是兩弦斜挎式佈局啊。

經過這一次大爭論之後,大恆海軍算是徹底把中央堡壘、斜挎式佈局等理論給壓了下去。

開始全面轉向中軸線前後主炮塔的路線上來。

後續戰艦設計師們所需要考慮的就是如何在這個戰略思想上,進一步提升防護、航速以及火力了。

這個時候,羅海城的羅海精密儀器公司,給大恆帝國海軍傳來了一個巨大的好消息!

根據皇帝陛下林子然的指示,他們經過一年多的研發後,終於是把光學測距儀給弄了出來。

而大恆帝國海軍對這種稱之爲合像式測距儀配合艦炮進行了初步測試後,立即就是針對該產品下達了保密條例。

這玩意,看似不起眼,但卻是個大殺器!

因爲海軍在進行實彈測試的時候,用這玩意竟然是準確命中了五千米外的目標!

用海軍元帥段洪曉的話來說就是,這個合像式測距儀的戰略作用,抵得上十艘戰列艦!

而且目前其他國家都還沒有這玩意,同時這玩意體積比較小,而且屬於輔助性裝備,關注度比較小,只要海軍方面採取嚴密措施進行保密,那麼還是可以保住一段時間的秘密的。

只要保密妥當,足以讓大恆海軍在射程上保持一個巨大的優勢,而這個射程優勢在關鍵時刻,尤其是進行海上決戰的時候,是能夠起到一戰定乾坤的戰略作用的。

光學測距儀的研發成功,也是讓林子然頗爲高興,他可是比海軍的將領們更清楚這小玩意的作用。

有了光學測距儀之後,這意味着海戰的距離將近進一步拉昇,從之前的一兩千米提升到五千米甚至六千米的距離。

這種情況下,戰艦的設計也要進行相對應的改進。

在五千米外擊中敵戰艦和在千米距離上擊中地戰艦,這威力可是天差地別呢。

這意味着己方戰艦的威力需要更加的龐大,精度更高,這樣才能夠配合光學測距儀在五千米以上的距離命中敵艦,同時保證足夠的威力。

而現在的三百毫米二十五倍口徑的永林級戰列艦的主炮,威力就是有些跟不上了。

如此也是當大恆帝國海軍出現了極爲尷尬的一幕!

那就是他們已經找到了解決海戰中遠距離命中的辦法,但是卻是缺乏一款能夠在遠距離上能命中敵戰艦,並擊穿敵戰艦裝甲帶的主炮!

於是乎,這三百毫米二十五倍口徑主炮剛研發出來,就已經是落後了,海軍那邊甚至都想要暫停了該艦炮的上艦計劃了,等把三百毫米三十倍口徑的艦炮弄出來再上艦了。

但是總歸是沒這麼幹,畢竟兩艘永林級戰列艦都已經施工大半了,而且最重要的是,口徑相同,現在提前針對船體進行鍼對性改進的話,以後也可以換裝三十倍口徑的艦炮。

但是,預定後明今年年底開工的永林級三號艦以及明年上半年開工的四號艦則是暫停計劃,並直接進行設計修改,直接設計爲配屬三百毫米三十倍口徑艦炮的戰艦。

針對後續戰艦的主炮,海軍提出了最低標準:最低也得是三百毫米三十倍口徑的主炮!

爲此,海軍寧願拖慢後續永林級戰列艦的三號艦以及四號艦的施工進程,也要安裝更長身管的三百毫米主炮。

至於三百毫米三十倍口徑主炮怎麼解決!

海軍根據三大武器公司現存的各大口徑艦炮項目情況,直接把南州機器局以及京州機器局以及其他相關企業、部門裡的大口徑艦炮項目進行整合。

設立了歸屬海軍直接領導的‘大口徑艦炮研究室’,專門負責一百七十毫米以上的大口徑艦炮的研發工作。

該研究室下設五大項目組,分別一百七十毫米項目組、兩百毫米項目組、兩百五十毫米項目組、三百毫米項目組、三百五十毫米項目組。

以集中力量辦大事!

海軍這一次,是打算拼了老命也要把新艦炮給搞出來了!

同時爲了集中力量,他們砍掉了很多都還沒研發出來,但是就已經落後的艦炮計劃,比如一百七十毫米三十倍口徑艦炮、兩百毫米三十倍口徑艦炮,兩百五十毫米三十倍口徑艦炮。

因爲海軍覺得,這三百毫米艦炮都奔着三十倍口徑去了,那些口徑小一些的艦炮,身管自然是要更長一些,要不然有啥用啊……

所以主力艦炮研究室裡的項目組的艦炮研發計劃,都是按照先進標準去的,同時還採取了研發當代主力艦炮的同時,着手預研下一代新艦炮,並提前做好技術儲備。

比如三百毫米項目組,目前主要研發三百毫米三十倍口徑的艦炮,同時開始預研三十五倍口徑身管、四十倍口徑身管。

並且海軍堅定的認爲,更大口徑的艦炮纔是未來,所以纔會有了三百五十毫米口徑艦炮的項目組,並針對三百五十毫米,甚至四百毫米口徑的艦炮進行前期研究。

並針對未來這些更大、更長身管的艦炮所需要的各種技術,提前進行技術儲備。

比如現在,現在艦炮工廠的技術設備,可以用來搞三百毫米三十倍口徑的艦炮,但是想要進一步搞三十五倍,四十倍口徑的艦炮就很難了,只有三百五十毫米口徑的艦炮,這玩意對技術要求更高,對設備要求更高,哪怕是個樣式貨,大恆帝國現在都搞不出來。

所以,需要提前準備相關的設備了,因爲這些設備往往也是需要進行研發,所以如果不提前準備的話,以後會非常的麻煩。

海軍這邊爲了艦炮,已經開始拼命了。

海軍那邊因爲合像式測距儀而調整的造艦計劃,可不僅僅是永林級戰列艦,就連已經是進入後期施工階段的統一級戰列艦,也是對已經配屬的艦炮進行了調整,主要是調整艦炮的仰角,以便獲得更大的有效射程。

而其他艦種的後續造艦計劃也是遭到了重大改變。

第九百一十七章 新時代的海戰第九百二十八章 四任司令第八百六十一章 石油戰略破產第三百四十八章 愣住的李定鈞第四百九十七章 奪取崇克城第四百七十一章 絕望和無法理解的戰爭第七百八十六章 丹拿內戰第八百二十三章 軍事革新第八百零九章 沒有石油的苦逼第四百零一章 河西鐵騎第二百一十七章 此子太不要臉第十四章 老天爺都得給大當家面子第三十一章 要以理服人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恆參戰第十章 不過如此第一百六十三章 有錢使得鬼推磨第八百三十二章 大恆帝國的老朋友第八百一十八章 第三機動艦隊第九百二十四章 艦載機的威力第七百章 走了歪路的外國硬化裝甲第一百零五章 創業者林子然第五十章 憑什麼讓我們上前線第三百二十五章 殘酷的現實第五百二十八章 北線反撲第七百零九章 奧爾戰爭談判第三百三十一章 簡良志的迷茫第七百五十四章 京州級的恐怖第五百三十九章 機槍鐵絲網第一百五十二章 三洋鎮衛隊第四百零一章 河西鐵騎第六百三十九章 八十萬常備軍第三百九十一章 南海州令府第九十八章 讓他們滾第一百章 公是公私是私第二百六十二章 人可以走,錢必須留下第四百七十五章 詭異的南紫城第五百三十章 轉型的羅麻子第九百零九章 兩難選擇第九百二十一章 消失的第三機動艦隊第四章 幹一票大的第一百九十二章 戰鬥力就沒有強過第五十五章 這是蒙的吧第七十四章 打一波就跑第三百四十二章 兵發定江第七百六十五章 統一全重炮時代來了第九百三十七章 城西高地戰第六百四十三章 迷茫的各國海軍第四百三十四章 增援設軍第三百三十五章 簡明崗的悔恨第二百七十六章 天怒人怨財產稅第一百五十七章 掌控五鎮第三百一十六章 年輕的排長第三百章 這纔是戰爭利器啊第四百五十八章 如同紙糊一樣的防線第三百八十七章 不是產能過剩而是兵力太少第七百五十七章 克奧恐慌第一百八十七章 廣安人要拼命了第六百零一章 裝備產能全球第一第八百三十九章 東湖奇蹟第八百零七章 一起搞事啊第六百零一章 裝備產能全球第一第四百零四章 信心滿滿第六百零五章 飄揚的金色牡丹旗第一百一十八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年輕的排長第八百八十章 殘酷的新時代戰爭第一百零四章 絕望的曹原第五百零一章 火炮開路第一百八十三章 林子然你這王八蛋第四百零九章 與時俱進的徐騰第九百五十章 拉開差距第五百五十二章 氣球較射第三百四十七章 趙鬆之死第七百六十章 西南橋頭堡第八百七十二章 不是想買就買想賣就賣第一百三十七章 先把地盤佔了再說第三十六章 黑心汪鎮守第四百一十二章 這仗沒法打了第七章 這青山鎮誰愛要誰要去第四百二十一章 泡沫第七百九十九章 沒有底氣的迦菲亞人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恆需要一支強大的海軍第三百零二章 這絕對不可能第二百章 完蛋了,本官不會游泳第六百五十三章 靠賣糧食過日子的大恆第八百三十章 魚雷的新時代第六百一十一章 憂心忡忡的夏勝第八百零四章 大恆可以不要但是你們也不能要第六百六十一章 讓海軍震驚的演習第六百六十五章 奧利薩宮廷震動第二百九十章 這事情,不正常!第三百二十七章 林子然的擔憂第四百四十七章 一面倒的反攻第九百三十八章 沒有第二個國家第八百九十五章 第二防線會戰第四百章 殺入重廣城第四百七十一章 絕望和無法理解的戰爭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人我們夠錢嗎?第八百八十四章 強大自信第三百一十二章 雨季的噩夢
第九百一十七章 新時代的海戰第九百二十八章 四任司令第八百六十一章 石油戰略破產第三百四十八章 愣住的李定鈞第四百九十七章 奪取崇克城第四百七十一章 絕望和無法理解的戰爭第七百八十六章 丹拿內戰第八百二十三章 軍事革新第八百零九章 沒有石油的苦逼第四百零一章 河西鐵騎第二百一十七章 此子太不要臉第十四章 老天爺都得給大當家面子第三十一章 要以理服人第八百八十二章 大恆參戰第十章 不過如此第一百六十三章 有錢使得鬼推磨第八百三十二章 大恆帝國的老朋友第八百一十八章 第三機動艦隊第九百二十四章 艦載機的威力第七百章 走了歪路的外國硬化裝甲第一百零五章 創業者林子然第五十章 憑什麼讓我們上前線第三百二十五章 殘酷的現實第五百二十八章 北線反撲第七百零九章 奧爾戰爭談判第三百三十一章 簡良志的迷茫第七百五十四章 京州級的恐怖第五百三十九章 機槍鐵絲網第一百五十二章 三洋鎮衛隊第四百零一章 河西鐵騎第六百三十九章 八十萬常備軍第三百九十一章 南海州令府第九十八章 讓他們滾第一百章 公是公私是私第二百六十二章 人可以走,錢必須留下第四百七十五章 詭異的南紫城第五百三十章 轉型的羅麻子第九百零九章 兩難選擇第九百二十一章 消失的第三機動艦隊第四章 幹一票大的第一百九十二章 戰鬥力就沒有強過第五十五章 這是蒙的吧第七十四章 打一波就跑第三百四十二章 兵發定江第七百六十五章 統一全重炮時代來了第九百三十七章 城西高地戰第六百四十三章 迷茫的各國海軍第四百三十四章 增援設軍第三百三十五章 簡明崗的悔恨第二百七十六章 天怒人怨財產稅第一百五十七章 掌控五鎮第三百一十六章 年輕的排長第三百章 這纔是戰爭利器啊第四百五十八章 如同紙糊一樣的防線第三百八十七章 不是產能過剩而是兵力太少第七百五十七章 克奧恐慌第一百八十七章 廣安人要拼命了第六百零一章 裝備產能全球第一第八百三十九章 東湖奇蹟第八百零七章 一起搞事啊第六百零一章 裝備產能全球第一第四百零四章 信心滿滿第六百零五章 飄揚的金色牡丹旗第一百一十八章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年輕的排長第八百八十章 殘酷的新時代戰爭第一百零四章 絕望的曹原第五百零一章 火炮開路第一百八十三章 林子然你這王八蛋第四百零九章 與時俱進的徐騰第九百五十章 拉開差距第五百五十二章 氣球較射第三百四十七章 趙鬆之死第七百六十章 西南橋頭堡第八百七十二章 不是想買就買想賣就賣第一百三十七章 先把地盤佔了再說第三十六章 黑心汪鎮守第四百一十二章 這仗沒法打了第七章 這青山鎮誰愛要誰要去第四百二十一章 泡沫第七百九十九章 沒有底氣的迦菲亞人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恆需要一支強大的海軍第三百零二章 這絕對不可能第二百章 完蛋了,本官不會游泳第六百五十三章 靠賣糧食過日子的大恆第八百三十章 魚雷的新時代第六百一十一章 憂心忡忡的夏勝第八百零四章 大恆可以不要但是你們也不能要第六百六十一章 讓海軍震驚的演習第六百六十五章 奧利薩宮廷震動第二百九十章 這事情,不正常!第三百二十七章 林子然的擔憂第四百四十七章 一面倒的反攻第九百三十八章 沒有第二個國家第八百九十五章 第二防線會戰第四百章 殺入重廣城第四百七十一章 絕望和無法理解的戰爭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人我們夠錢嗎?第八百八十四章 強大自信第三百一十二章 雨季的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