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出題

聽到這個消息,秦國全體軍民陷入狂喜之中,在掃平宇內、一統六合的道路上,他們唯一需要擔心的便是趙國,更準確來說,就是何太監一人。但秦皇根本不相信這個消息,認爲這肯定是個陰謀。何太監在趙國的根基如此雄厚,手段不遜於己,剛好另立了一個小孩子爲新君,正是最風光的時候,怎麼可能忽然捨去所有一切,就這樣消失?

無數密諜與高手被派出了咸陽城,在世間各處尋找何太監的消息,卻始終無所獲。除了秦皇還有很多勢力試圖尋找何太監的下落,或者接收他留在世間的政治、軍事遺產,至少也要確認他的生死,但也沒有找到任何線索。

何太監就這樣就消失了,就像井九一樣。

哪怕偉人離去,太陽也會照常升起,時間繼續流逝,轉眼又是數年,問道至今已有四十二載。

趙國在太后的統治下沒有出什麼亂子,但也不可能再像當年那般強盛,鋒芒漸失,無力再與秦國爭霸。

此消彼漲,把楚國國力消化吸收後的秦國變得更加強大,鐵騎所向無敵。

某天清晨,朝陽初升,秦皇起牀後走到窗邊,嗅着宮外傳來的燒漆味道,微微皺眉。

爲了準備日後的大戰,秦國方面一直在不停地儲備軍械、盔甲,這些味道與那些煙塵都是不可避免的代價。

秦皇早就習慣了這種味道,甚至有些享受,但最近這些天他的咳嗽越來越嚴重,在他心上蒙上了一層陰影。

他是修行強者,自然知道自己沒有病,但不知道爲什麼就是覺得很不舒服。

皇后娘娘端着一碗銀耳湯走了過來,碟畔放着三塊秋梨膏糖,小心翼翼問道:“陛下,要不要請御醫來看看?”

秦皇的眉皺得更深,厭憎地看了她一眼,說道:“什麼都不懂的婦人,哪裡來這麼多話?”

說完這句話,他拂袖而去。

皇后臉色蒼白站在原地,怔了怔才醒過神來,趕緊把食盤放下,跪地相送。

她知道陛下要去淑宮見那位公主。

每當有什麼大事要發生的時候,陛下便會去那裡,就算沒有什麼大事,陛下也更喜歡在那裡喝茶。陛下與公主見面的次數甚至比與她還多,但她不敢有任何怨言,因爲她知道那位公主在陛下心裡的地位比自己高無數倍。

……

……

淑宮如往年那樣安靜清幽,水池裡的殘荷沒有破敗的感覺,可能是因爲廊畔懸着的燈籠裡還殘着昨夜的香燭味道。

秦皇解下大褸,扔給迎上來的宮女,坐到琴臺對面,深深地吸了口氣,覺得情緒安定了很多。

白早坐在琴臺那面,手指虛按着琴絃,黑髮隨意挽在身後,就像垂在手臂間的白緞般自然好看。

“何太監應該是真的出了海,至少短時間裡無法回來,楚皇就算活着也不敢冒頭,而且就像你當年說的那樣,一個人翻不出什麼浪花來。”秦皇拿起茶杯喝了口,繼續說道:“我想把局面往前再推一推。”

白早擡起頭來,看着他說道:“你今天顯得有些着急。”

這樣的語氣讓秦皇覺得有些不舒服,輕咳兩聲,說道:“該辦的事情總是要辦,早些辦完也好。”

白早低頭看着指下的琴絃,問道:“齊國?”

“雲棲現在聲望太高,齊、趙、舊楚,甚至就連朕的咸陽城裡都有不少追隨者,但他偏偏卻要講什麼非戰。”

秦皇放下茶杯,眼神微冷說道:“朕要一統天下,他和他的學說會帶來很多麻煩。”

白早沒有擡頭,說道:“你準備怎麼做?這種人不能輕言殺之,不然萬民離心,想征服天下會有更多麻煩。”

秦皇說道:“朕想試試看能否說服他。”

“一茅齋的書生很難被說服,因爲他們自己的道理太清楚。”

白早輕撫琴絃,說道:“雖然奚一雲已經忘了自己的來歷,但想來也是如此。”

秦皇說道:“朕會用鐵一般的事實告訴他,想抵抗朕的鐵騎,反而會給世間萬民帶來更多災難與痛苦,不如直接投降。”

白早說道:“如果你想用這種方式來說服他,你覺得他會願意來咸陽?”

秦皇武功強大,卻從來不會離開咸陽皇宮半步,尤其是黑衣人那次行刺之後。

“朕會詔告天下,保證他的安全,如果這種情況下,雲棲還是不敢來,那就罷了。”秦皇說道。

白早擡起頭來,靜靜看着他的眼睛,看了很長時間,說道:“這樣也好。”

……

……

深秋時節,齊國大儒雲棲先生,帶着百餘名門下弟子來到了咸陽城。

咸陽城門大開,無數民衆前來圍觀這場大陸難得的盛事,甚至就連趙國與舊楚地也來了很多名士。

雲棲先生與弟子們都着廣袖長袍,佩長劍,儀姿不凡,行走在街道上,不知吸引了多少視線。

秦國民衆站在街道兩側,好奇地看着這些傳說中的書生。

有些人不解,心想這般長的劍,想要拔都很難拔出,在戰場上又有什麼用呢?

有人解釋道,雲棲先生與弟子們的長劍是一種佩飾,用來表明自己的態度,並非真的用來戰鬥。

前面提問的那些民衆連連點頭,心想不愧是齊國學宮的先生們,行事真是講究,只是……還是感覺有些累贅啊。

百餘名弟子被請進了咸陽學宮,與秦國的太學博士還有來自趙國及舊楚地的名士對談。

對談自然變成辯論,很是激烈精彩,但那些來自趙國與舊楚地的名士們,更關注的其實是另外一個地方。

無數視線落在那片黑色的宮殿羣裡。

整個大陸的有識之士都在緊張地等待着,看雲棲先生能否說服秦皇放棄統一大陸的野心。

如果雲棲先生也失敗了,過不了多少年這片大陸便會陷入血火之中。

……

……

咸陽皇宮與齊國學宮是天下建築最多、最宏偉的兩處宮殿羣。

雲棲在齊國學宮生活教學數十年,早已習慣所謂巍峨壯觀,但行走在咸陽皇宮裡還是感受到了些壓力。

那些黑色的宮殿就像是無數塊礁石,沉默地矗立在狂暴的大海里,有一種難以撼動的強大感。

雲棲不確定自己能否說服對方,事實上,他沒有對此行抱任何希望。

走進大殿,他微微眯眼適應了一下光明變化,看到了坐在最深處、也是最高處的秦皇。

當年秦皇喜歡穿着秘銀打造的盔甲,如雪一般,更以白皇帝自稱。

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他不再那麼喜歡白色的東西。

今天他穿了件很普通的黑袍,姿式隨意地坐在皇椅裡,與周遭的大殿彷彿融爲了一體。

“先生請坐。”秦皇伸出右手,遙遙致意。

雲棲在殿裡的空地上坐下,看了眼案上的那杯清茶,說道:“陛下的待客之道果然與衆不同。”

他說的不是那杯清茶,不是秦國簡樸質實的民風,而是距離。

秦皇坐的地方離他現在的位置足有七十丈遠。

哪怕是再厲害的刺客、再強大的弩箭也無法隔着這麼遠的距離發出致命一擊。

“先生是聰明人,朕喜歡直說,一杯茶的時間,應該足夠了。”

秦皇沒有順着雲棲的話說什麼。

雲棲靜靜看着他,說道:“請陛下直言。”

秦皇說道:“朕要的是土地與人,你要的是人心,同樣都是征伐,實質並無兩樣,如果你願意配合朕,你的大道推行起來,會變得更加容易。”

這個建議看似簡單,實則非常可怕,裡面隱藏着無數細節,而細節都是魔鬼,魔鬼最擅長誘惑人。

如果是何霑在雲棲的位置上,甚至都有可能會答應秦皇的提議。

但云棲沒有接受,說道:“很遺憾,我求的大道可以在世間各處,就是無法在秦。”

秦皇身體微微前傾,看着遠處的他,聲音微寒說道:“爲何?”

雲棲說道:“因爲陛下行的是霸道,我要求的是仁道。”

秦皇說道:“朕要得天下,便只能以霸道服四海,得天下後,自然會以仁道治天下。”

雲棲說道:“陛下何以說服我?”

秦皇說道:“這裡不是齊國學宮,朕也不是你的學生,難道你還想考朕?”

雲棲平靜說道:“只是想與陛下討論一番。”

說完這句話,他從袖子裡取出一份書卷放到案上。

自有太監取過書卷,經過詳細檢查,確認沒有毒,也沒有暗藏機關,才送到了秦皇的手裡。

秦皇攤開書卷,看了幾眼,微嘲說道:“都是一些老生長談的無趣問題。”

雲棲說道:“陛下想成爲天下共主,便要了解您應該承擔些什麼。”

治天下從來都不是烹小鮮,但也要小心謹慎,不要隨意亂翻油鍋。

君王如何定位自己在歷史上的位置,如何確定自己在世俗之上的追求,對這個天下里的每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

秦皇沉默了會兒,說道:“這些問題,朕解決不了。”

雲棲嘆息一聲,說道:“那今天便到此爲止吧。”

不用談什麼天下一統,便再無戰火,百姓安居樂業,世間一片太平,只聞太平。

也不用說什麼亂世無義戰,匹夫擔天下。

各有各的道理。

道不同,不相爲謀。

世人肯定想不到,這場舉世矚目的談判會如此快便要結束。

秦皇忽然說道:“朕確實解決不了先生提出的這些問題,但是朕可以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聽到這句話,雲棲灑然一笑,長身而起,說道:“陛下邀我來咸陽,原來是想殺我。”

秦皇大笑說道:“先生誤會了,朕是想給你一個殺我的機會。”

雲棲沉默了很長時間,問道:“陛下爲何如此知我?”

秦皇斂了笑容,說道:“因爲朕比你自己更清楚你是誰。你們是一些很執着、只相信自己道理的人。能夠來到朕的身前,你只有今天這一次機會,或者說服我,或者殺死我,如果錯過,你不會原諒你自己。”

雲棲沒有再說話,右手緩緩握住劍柄。

做爲佩飾的長劍,同樣可以殺人。

長時間的安靜,殿裡一片死寂,如墓地般,卻不知道稍後會是誰躺在這裡。

……

……

帶着淡淡燒漆味道的風從殿外吹了進來,吹動雲棲的衣袂。

雲棲隨之而起,如一朵雲向前飄去,長劍已然破鞘而出,被他握在手裡。

秦皇站在七十丈外,面無表情,看着這幕畫面。

嗡嗡嗡嗡,無數弩弦彈動的聲音響起,數不精的弩箭像暴雨一般,佔據了大殿裡的所有空間。

鋒利的箭簇輕易地割破衣衫,卻很難刺進他的身體——在青天鑑的幻境裡,井九的速度最快,何霑的身法最詭異,那麼雲棲的身法便最飄渺、就像渾不受力的羽毛,更像真實的雲。

但殿裡的弩雨實在太過密集,當他來到秦皇身前十餘丈時,身上已經插着十餘道弩箭,血水狂飆而出。

秦皇依然面無表情,右手一拍皇椅扶手,準備通過地道離開。

當初大殿裡的鐵板被卓如歲一拳轟穿,他便改變了最後的保命手段。

地道由數丈厚的青石砌成,只要他能夠進去,便再沒有刺客能夠傷到他。

這個時候,他忽然感到殿裡的氣息發生了某種極微妙的變化。

那是一道淡淡的焦糊味,他很確定絕對不是宮外燒漆的味道。

他神情微變,餘光裡看到那捲書裡迸出了一朵極微小的火花。

那捲書裡寫着雲棲提出的七個問題。

火花以難以想象的速度蔓延,變成火焰,最後變成恐怖的爆炸。

轟的一聲巨響,皇椅被炸成了碎片,地道入口的機關被毀,秦皇被震退數丈,黑袍盡碎,受了不輕的傷。

雲棲落在他身前,一劍刺出。

啪啪啪啪,無數聲氣浪的碰撞聲響起,煙塵亂舞,遮蔽了殿裡的視線。

秦皇的臉上與身上到處都是裂口,就像破了的酒囊般,不停地流着血。

雲棲再也無法站穩,跌坐在地。

秦皇用來對付他的弩箭都是特製的,淬了劇毒,摻了秘銀後鋒銳足以破甲,便是修行強者也無法承受。

數十名秦軍強者涌入殿裡,一部分攔在秦皇身前,一部分便向雲棲殺去,準備將他亂刀分屍。

“停!”

秦皇厲聲喊道。他暴怒至極,推開秦軍強者們,來到雲棲的身前,就像是準備噬人的猛虎。

雲棲沒有理會他,低頭不停地咳血。

看着這幕畫面,秦皇忽然平靜下來,有些疲憊地揮手示意所有人都退下。

雲棲被十餘枝弩箭穿胸,又與秦皇硬拼了一記,不要說再戰之力,站都無法站起。

秦軍強者們當然不放心,但沒有誰敢違抗陛下的旨意,慢慢退出殿去。

大殿再次變得一片死寂,如真的墓場。

秦皇盯着雲棲的眼睛,問道:“那捲書裡是什麼?”

雲棲說道:“是符。”

秦皇震驚說道:“你不是什麼都忘了嗎!爲什麼還會寫符?”

雲棲怔了怔,忽然笑了起來,說道:“原來我以前就會啊。”

……

……

(聽到一個消息,好像是真的,金庸先生去世了……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以前在採訪裡說過,對我來說,影響最大的前輩就是魯迅與金庸,我說的不止是寫作上的,是小時候形成的對世界看法、觀念什麼的,不好意思,這時候稍微有些亂,總之……這大概是我成年以來,與過往的告別裡,最重要的告別之一吧,合什,晚安,所有人。)

第六十七章通天大陣第七十二章窗裡的人第六十四章我只是一條有很多話想說的魚第一百三十七章意難忘進入新世界之前的感言第三十六章怎麼點燃那些星星?第七十三章離開然後又回來的那個人第十四章又一年第三十三章有女兒的先生第七十五章一朵花落的時間第四十四章女祭司的繼承者第九章隨你第一百一十一章白雪紅湯使人癡第七十八章填海第三十二章入太常寺第九十三章滿天火花問你行不行第五十六章山中賊都是青山賊第四十七章井家春秋第六十章觸動了傷心的魂第五十五章酒樓上第六十章我叫曹園,我沒事第十四章吾峰不孤第二十四章祖孫對話第一百零四章顧清的故事第二十五章彷彿當年第六十四章開課啦第七十三章破海第七十八章改派立教第一百一十八章青山大會又開第九章洛淮南之死第五十九章鎮魔獄裡走了一隻鬼第七十二章天若有情天亦吵第十三章走出雪原第四十四章海邊送來了一封信第四十七章天地間最鋒利的劍第六章一起走吧第九十五章兩個問題第三十章野火燒不盡,此恨悠悠第三十七章他是誰第二十章一言不發便殺人第七十三章人間大炮第四十一章我也去看看第三十三章仙人還是英雄?第五章一年第八章很妖的一問第六十七章我的劍說給你聽第七十四章新的開始第一百一十二章眉頭仍驟滿密雲第十二章如畫的少女第二十章女祭司的初選第六十七章你是我的劍第一百一十一章晨光與暮色之間的你在哪裡?第六十二章他人即地獄第三十九章憤怒的顧清第一章苟第三十六章開會了第八十五章風景都看透第五章天上地下第五十二章天上地下第五十九章誰在鐵皮屋外第三十八章肥天下第三十五章羽化誰忍看,冰山誰來搬?第十七章井九的覺悟第六十九章請看無形劍體!第一百零一章那些不要再提起的事第八十三章血魔教最後的兩個人第十二章各走一邊?第九十六章同一片岩漿,不同的池塘第八十二章天才也會犯蠢第二十章女祭司的初選第三十四章參選第三十八章先天劍體?第四十一章閉上眼睛,天還是會黑第一百四十九章在臘排骨、經聲、帷帽裡尋找答案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帝輪流死第十八章童顏的眼光第一百五十一章三劍之約第十一章萬里外的海州第三十六章開會了第六十章一夜芙蓉生紅淚第四十六章欲窺人心問太平第四十二章吾願青山第九峰第三十七章故事的本質就是瞎編以及重複第二十五章風雪裡的嚶嚶怪第七十三章破海第二十七章峰頂有事第十二章太陽系是一座劍陣第五十章多話的柳十歲第五十五章再一次離開第四十五章夜色裡的線第六章你們想死嗎?第五十三章籃球場上第六十二章面向太陽的佛,不見星海的少年第三十三章因果是一條通往雪海深處的直線第八十八章銀鈴叮噹響,意思不一樣第五章新生活第二十八章青山試劍第九章巨型機甲的叛亂第十八章恨不能孤家寡人
第六十七章通天大陣第七十二章窗裡的人第六十四章我只是一條有很多話想說的魚第一百三十七章意難忘進入新世界之前的感言第三十六章怎麼點燃那些星星?第七十三章離開然後又回來的那個人第十四章又一年第三十三章有女兒的先生第七十五章一朵花落的時間第四十四章女祭司的繼承者第九章隨你第一百一十一章白雪紅湯使人癡第七十八章填海第三十二章入太常寺第九十三章滿天火花問你行不行第五十六章山中賊都是青山賊第四十七章井家春秋第六十章觸動了傷心的魂第五十五章酒樓上第六十章我叫曹園,我沒事第十四章吾峰不孤第二十四章祖孫對話第一百零四章顧清的故事第二十五章彷彿當年第六十四章開課啦第七十三章破海第七十八章改派立教第一百一十八章青山大會又開第九章洛淮南之死第五十九章鎮魔獄裡走了一隻鬼第七十二章天若有情天亦吵第十三章走出雪原第四十四章海邊送來了一封信第四十七章天地間最鋒利的劍第六章一起走吧第九十五章兩個問題第三十章野火燒不盡,此恨悠悠第三十七章他是誰第二十章一言不發便殺人第七十三章人間大炮第四十一章我也去看看第三十三章仙人還是英雄?第五章一年第八章很妖的一問第六十七章我的劍說給你聽第七十四章新的開始第一百一十二章眉頭仍驟滿密雲第十二章如畫的少女第二十章女祭司的初選第六十七章你是我的劍第一百一十一章晨光與暮色之間的你在哪裡?第六十二章他人即地獄第三十九章憤怒的顧清第一章苟第三十六章開會了第八十五章風景都看透第五章天上地下第五十二章天上地下第五十九章誰在鐵皮屋外第三十八章肥天下第三十五章羽化誰忍看,冰山誰來搬?第十七章井九的覺悟第六十九章請看無形劍體!第一百零一章那些不要再提起的事第八十三章血魔教最後的兩個人第十二章各走一邊?第九十六章同一片岩漿,不同的池塘第八十二章天才也會犯蠢第二十章女祭司的初選第三十四章參選第三十八章先天劍體?第四十一章閉上眼睛,天還是會黑第一百四十九章在臘排骨、經聲、帷帽裡尋找答案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帝輪流死第十八章童顏的眼光第一百五十一章三劍之約第十一章萬里外的海州第三十六章開會了第六十章一夜芙蓉生紅淚第四十六章欲窺人心問太平第四十二章吾願青山第九峰第三十七章故事的本質就是瞎編以及重複第二十五章風雪裡的嚶嚶怪第七十三章破海第二十七章峰頂有事第十二章太陽系是一座劍陣第五十章多話的柳十歲第五十五章再一次離開第四十五章夜色裡的線第六章你們想死嗎?第五十三章籃球場上第六十二章面向太陽的佛,不見星海的少年第三十三章因果是一條通往雪海深處的直線第八十八章銀鈴叮噹響,意思不一樣第五章新生活第二十八章青山試劍第九章巨型機甲的叛亂第十八章恨不能孤家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