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節 三行今知當自行

行,說起來容易,但做就有時讓人摸不着頭腦。修道,又有人叫修行,行,實際上是依道來規範一切,使自己所作所爲,均自然合道。安期生所講的行,說易實難,是在於明道基礎上,使自己知行合一,實際上行也始終貫穿於整個修行過程中,就是世間法,也不知不覺中有行,這是當時的行,不過是小範圍,更多是侷限於自己的身上。一入地仙后,自己在時空中也合於一個大範圍,不再是僅限一身,其行也大得多。

邵延所悟出的行,不過是在自身重構,形成自己體內道,與外界合一,這種行只能算小行。聽安期生一講,邵延漸漸明瞭行是怎麼回事,修道者到合道時,已追溯到這個宇宙初始的道狀,由有入無,在超脫之前,開始竊造化之能,地仙不能唯心造物,而神仙可以,其別在於行,如同一個人,知道房屋不過磚頭壘生,但專業人員可以造一屋,而給你一堆材料,不一定能造得出,就在於此,說到底,就是通過行來增加自己知見一類。

到了天仙,均能唯心開境,然其中差別,完全在知見差別,這已經不是苦修和領悟所能彌補,必須親身經歷,這就是許多天仙甚至分出願身歷世,這當然需要時間來積累。

行又有心行、身行和願行,心行者,在別人眼中,根本不會去做任何事,實際上是限於一種唯心狀態,世間萬物幻化在內心展開,有些類似做夢,邵延在前世地球上看過一些小說,其中有一種夢中證道,與此類似,邵延如願意,可以入於定中,以自己合道所明瞭無數事輪迴經歷爲基礎,在意識深處重構虛幻世界,歷衆生所經種種。別人就很難如此做,除非如邵延一樣,合道之時,未斬去與此身不符的前世種種,邵延的合道選擇,讓他如以心行則是很容易,別人如走此路,則需重新以化身歷事,補完這段經歷。或者,安期生提到一法,就是尋找一種天生靈寶三生石,據說此寶在仙界初開時現過一次,之後就不知所蹤。

身行者就比較簡單,就是親身去經歷種種,許多天仙離開仙界,遊歷諸方世界,甚至忘了自己的一切,此法雖易,但如果迷失,不知何時能歸。不過,天仙大能們倒也想出一法,就是煉製證道之寶,安期生舉出一些例子,邵延陡然發現,自己山河社稷圖好像與此類似,以自己真靈合寶,開一方世界,遊歷中所有知見匯成此方世界,最終甚至能成一個真實世界,當此世界成熟,自然證得。

願行者,先立大願,可化出願身,完成大願,一願完成,當有進展,佛門中人喜歡用此法,甚至分身千百億,稱爲化身,遍諸世界,然願有大小,小願易成但效果不佳,大願有些幾乎不同實現,如實現,其效亦是不可思議,也有人取巧,用類似證道之寶法來完成,如佛門的燃燈古佛,以二十四粒定海珠化爲二十四諸天,讓有緣衆生入內。邵延心中一動,看來萬象靈仙圖也應是此類。

三種行均不易,這也對,不然太容易完成,修道也太容易。以行爲主,果位不斷上升,並不是說,行願未圓滿者,就不能成就天仙,事實上是此種做法,實是超脫之道根本,如果你的行一旦圓滿,道果已是進入不可思議玄妙之中,超脫時空命運長河之上,早已超越所謂天仙金仙這類尚在這個宇宙大道之內,而進軍無上道境。

安期生講了整整十年,還有兩年,此次十二年就到了。安期生停了下來,望着下面聽講之輩,按以往慣例,最後兩種,他是回答各人疑問。

一位地仙站了起來,施了一禮:“老師,所謂行,是不是我們現在就按三法中一法而行?”

“善哉此問,行分大小,我所說三法,仍是大行,不到天仙,有些根本不可能行,如願身歷世,無天仙功果,如何分出願身,雖地仙與天仙在道的領悟上相差不大,可以說在同一檔次,然而運用上卻是天地之別,地仙可借鑑此,用小行積累。”安期生點頭解釋。

另一位站了起來施禮發問:“老師,請問天仙戰鬥力是不是比神仙、地仙強?”

安期生眉頭皺了一下,答到:“修行果位並不是完全以戰鬥力衡量,許多天仙走得是另一條路,如醫仙等,如論戰鬥力,並不一定能勝過各位,然各位卻不可能對之造成多大傷害,就如一把木刀砍不斷鋼製的鋤頭一樣,記住,修行是爲了求道,不是爲了爭強好勝!”安期生有些不悅。

大家紛紛提出自己不解問題,安期生一一作答,邵延大受裨益,果然有人指點可以少走許多彎路。

時間一天天過去,許多問題也是越來越艱深,有些問題也超出講道範圍,有一位問到:“老師,天仙之上爲金仙,那是一種什麼樣的層次?”許多人都側耳聽,雖然這個問題已明顯超過講道的範圍。

“這個問題我也不能詳答,不到金仙層次,是無法說清楚,就像你當初未入地仙,也無法理解地仙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一樣,雖然如此,我勉強來說一下,人仙到地仙是一個大跨越,其中情況,在場地仙均有感覺,地仙到天仙雖有不同,但對道的理解相差不大,可以算是同一個檔次,僅在應用上差距,而天仙與金仙,也是一種本質差別,不入金仙,你根本不知,不論知與行,都是一個大的進步。我今日與此講道,也是行的一種,也是爲了向金仙邁進,具體情況我也不清楚!”安期生說到。衆人點頭沉思,在想像那是一種什麼樣的境界。

邵延站了起來,施禮問到:“老師,我見東勝神洲百姓安樂祥和,相反,修行界卻不是如此,反而紛爭不斷,這是爲何?”

邵延此問也與此次講道無關,不過是他心中疑問。安期生望了一眼邵延,眼中陡然光芒一閃,說到:“老師這兩字不敢當,還是稱道友吧,你此問倒是有心,也算大善!請問道友道號?”

其他人奇怪,難道此人有什麼獨特之處,邵延也是奇怪,一禮答到:“貧道和兆子,在此聽講,尊一聲老師是應該的!”剛說到這,一串心音妙語傳入心靈之中,其他人無所覺察,是安期生奇怪問到:“道友,你應該飛昇到天庭,最不濟是三山聖地,怎麼還在地仙界?”

邵延也以心音相傳:“我從下界飛昇,五道接引光華,我選擇其中一道,便入了地仙界。”邵延並未完全說實話。

“原來如此,你之行雖尚不足,但也能做到唯心造物,甚至能唯心開境,算起來已不是地仙果位,不過奇怪,你身上氣息卻不同他人,可能是強制入地仙結果!”安期生也以心音回答,兩人之間,心音交流,不過一瞬,其他人都未覺察到。

安期生開口說到:“道友請坐,東勝神洲百姓安祥,是天庭之功,導善懲惡,而修行界不同,如同樣方法,每人性情不一,難免抑其本性,修行本是認明自己本性,每人所走的路不同,如統一規範,實不利於修行。另外,修行之人,劫難重重,如天庭如管制凡人一樣,許多劫難不生,如何能在生死間領悟,既然踏上修行之途,就做好心理準備。何況,修行者之爭,不波及凡人,不然,天庭必動天刑。當然,此是地仙界情況,一入三山聖境或天庭仙境,也是不允許相鬥!”

如此一說,邵延才明白,心中感嘆,想不到天庭如此行事,對修行者倒有點無爲而治的意思,並不是唯他獨尊,思想上頗爲開放。其他人也頻頻點頭,原來如此。

“老師,爲什麼南贍部洲卻不如其他三洲,天庭管理好像也不像其他三洲那樣有善必獎,有惡必懲,而是貪淫樂禍,口舌兇場,是非惡海,卻是何故?”此人問出一個問題,卻也是許多人的疑問。

“這個問題許多人想不通,當初我也是一樣,現在明白一些,但牽連較廣,南贍部洲不是不報,而是報應相應延遲,其中根本原因卻牽涉到地仙界的根本,地仙之祖鎮元子大仙因此始終不能踏出最後一步,進入那種玄妙不可測的地步,真實詳情我也不清楚。”安期生的回答卻讓衆人更多一分疑問,聽說都涉及地仙之祖鎮元子,想想自己目前的級別,也只好作罷,邵延聽到此,心中一動,看來有必要去南贍部洲遊歷一趟,正想之間,猛然醒悟過來,自己一念起,卻是起了因緣,自己必須去南贍部洲一趟,聽了十年的道,邵延現在明白了這一點。仙人輕易不動念,動念需行,這也是知行合一的磨鍊。

也罷,此次聽道結束,就去南贍部洲一趟,邵延心中定了一個目標。兩年時間對於凡人很漫長,對於修士來說,卻是很快,在場修士也不是幾十人,而是近萬人,來自各個地方,畢竟能得到天仙指點對修士來說也是難得機會,就是許多大派,也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得到天仙指點,所以都比較積極。不少修士平時都有些修行上疑問,對此機會,也一一向安期生請教,安期生也一一回答,對其他修士也是一種借鑑。

兩年時間很快過去,這次講道已結束,安期生隱去,衆人也紛紛散去。邵延也準備先回連雲湖水府,然後,去南贍部洲。

然而,事情往往不會如人意,邵延還未走,無量子找了過來,邵延在地仙界認識人不多,無量子是最早認識一個人,來請邵延,卻是去一個特殊地方,是一個稱爲大荒洲的地方。

第145節 舊日蛟龍今又見第218節 巨力修成神弓開第297節 醫仙一脈傳承現第432節 莫若歸去臥高樓第462節 終離人間入地仙第399節 暗中交鋒終會面第374節 王圖霸業夢一場(下)第85節 爲虎作倀無知輩第478節 衆知歸一神光現第555節 等級非是金科律第258節 移魂換體成妖物第70節 各逞其能戰五行第313節 靈仙弟子今歸宗第561節 前輩因果後輩續第229節 不信自然無以明第509節 螳螂捕蟬黃雀後第522節 虛空大洲現真影第225節 銀鰲負地浮虛無第322節 主動惹事除詛咒第316節 以己度人慾借勢第482節 冥獄大陣收陰魂第404節 空間徒有殭屍遊第470節 較劍東海碧波上第126節 收取蟾珠神教動第68節 墓前祭拜道心純第356節 法修今日威能顯第417節 重傷在體說**第153節 洞天重開欲修魔第133節 波起靈石說因果第326節 薪火相傳魂歸來第132節 念神的名則神知第48節 修道石人一隻眼第45節 修士可否亂人間第290節 念起擊竹入紅塵第376節 月降靈露悄然去第558節 笑顏寶圖初顯威第518節 歸去舊友入地仙第122節 袁霸大破桃花陣第203節 兄弟同根相煎急第211節 潛行入府探地牢第482節 冥獄大陣收陰魂第405節 衆心合一靈性生第474節 化寶雷光有陰陽第433節 開誠佈公說封印第503節 無意相遇刀兵動第557節 盂蘭盆會仙佛聚第380節 聽演此界煉屍事第136節 各顯其能飛刀動第172節 雷電遮空降二聖第241節 一飯之酬君今明第512節 生洲過後遇兇獸第400節 萬載傳承平常事第547節 江心珠現誰有緣第596節 路遇伽蘭訪極樂第174節 自取花葉凝刀流第67節 驚豔一劍斬仇敵第165節 毒焰天降幽冥毀第499節 今日世間因果了第465節 劍名七星入連雲第229節 不信自然無以明第407節 一心求死實無奈第220節 走馬上任成教頭第78節 凌空一索縛情癡第123節 誅神陣破大妖現第109節 四明山上道門開第596節 路遇伽蘭訪極樂第117節 渡魔入佛煉石鍾第73節 妖獸離林卻爲何第372節 王圖霸業夢一場(上)第154節 樹不靜而風不止第598節 魔焰焚身誓願出第167節 落井下石各自飛第327節 聖地之行待驚喜第243節 望晚亭中鄉情怯第400節 萬載傳承平常事第38節 論道先天傳大法第548節 又遇青桑論渺靈第471節 神仙難逃砂穴災第581節 最後一步人不識第392節 人生對面不相識第347節 聞道翠屏有劍仙第396節 聽聞昆陽是古宗第509節 螳螂捕蟬黃雀後第517節 世間傳言多誤人第437節 道路不同無優劣第37節 萬里騰雲爲收徒第265節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7節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195節 吾道易知莫能行第89節 倉頡字現異類驚第520節 天河護府夜客走第297節 醫仙一脈傳承現第460節 尸解而去何人知第435節 爲尋機緣到青州第166節 且將剩勇追窮寇第209節 山雨欲來先綢繆第211節 潛行入府探地牢第297節 醫仙一脈傳承現第62節 多情自古傷離別第528節 機緣突現宮城邊
第145節 舊日蛟龍今又見第218節 巨力修成神弓開第297節 醫仙一脈傳承現第432節 莫若歸去臥高樓第462節 終離人間入地仙第399節 暗中交鋒終會面第374節 王圖霸業夢一場(下)第85節 爲虎作倀無知輩第478節 衆知歸一神光現第555節 等級非是金科律第258節 移魂換體成妖物第70節 各逞其能戰五行第313節 靈仙弟子今歸宗第561節 前輩因果後輩續第229節 不信自然無以明第509節 螳螂捕蟬黃雀後第522節 虛空大洲現真影第225節 銀鰲負地浮虛無第322節 主動惹事除詛咒第316節 以己度人慾借勢第482節 冥獄大陣收陰魂第404節 空間徒有殭屍遊第470節 較劍東海碧波上第126節 收取蟾珠神教動第68節 墓前祭拜道心純第356節 法修今日威能顯第417節 重傷在體說**第153節 洞天重開欲修魔第133節 波起靈石說因果第326節 薪火相傳魂歸來第132節 念神的名則神知第48節 修道石人一隻眼第45節 修士可否亂人間第290節 念起擊竹入紅塵第376節 月降靈露悄然去第558節 笑顏寶圖初顯威第518節 歸去舊友入地仙第122節 袁霸大破桃花陣第203節 兄弟同根相煎急第211節 潛行入府探地牢第482節 冥獄大陣收陰魂第405節 衆心合一靈性生第474節 化寶雷光有陰陽第433節 開誠佈公說封印第503節 無意相遇刀兵動第557節 盂蘭盆會仙佛聚第380節 聽演此界煉屍事第136節 各顯其能飛刀動第172節 雷電遮空降二聖第241節 一飯之酬君今明第512節 生洲過後遇兇獸第400節 萬載傳承平常事第547節 江心珠現誰有緣第596節 路遇伽蘭訪極樂第174節 自取花葉凝刀流第67節 驚豔一劍斬仇敵第165節 毒焰天降幽冥毀第499節 今日世間因果了第465節 劍名七星入連雲第229節 不信自然無以明第407節 一心求死實無奈第220節 走馬上任成教頭第78節 凌空一索縛情癡第123節 誅神陣破大妖現第109節 四明山上道門開第596節 路遇伽蘭訪極樂第117節 渡魔入佛煉石鍾第73節 妖獸離林卻爲何第372節 王圖霸業夢一場(上)第154節 樹不靜而風不止第598節 魔焰焚身誓願出第167節 落井下石各自飛第327節 聖地之行待驚喜第243節 望晚亭中鄉情怯第400節 萬載傳承平常事第38節 論道先天傳大法第548節 又遇青桑論渺靈第471節 神仙難逃砂穴災第581節 最後一步人不識第392節 人生對面不相識第347節 聞道翠屏有劍仙第396節 聽聞昆陽是古宗第509節 螳螂捕蟬黃雀後第517節 世間傳言多誤人第437節 道路不同無優劣第37節 萬里騰雲爲收徒第265節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7節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195節 吾道易知莫能行第89節 倉頡字現異類驚第520節 天河護府夜客走第297節 醫仙一脈傳承現第460節 尸解而去何人知第435節 爲尋機緣到青州第166節 且將剩勇追窮寇第209節 山雨欲來先綢繆第211節 潛行入府探地牢第297節 醫仙一脈傳承現第62節 多情自古傷離別第528節 機緣突現宮城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