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節 名醫談醫言本草

李醫在門口大喊師傅,裡面傳出一個宏亮的聲音,中氣很足:“小李子,師傅沒有聾,用不着這麼大的聲音。”從裡面走出一位鶴髮童顏的老者,一見後面邵延兩人,拱手道:“兩位是?”還未等他問完,李醫已搶過話:“這位就是師傅經常唸叨的徐霞客,那位姑娘是徐清兒。”

邵延施禮道:“晚輩徐弘祖拜見老人家。”林韻柔也在旁邊拜了下去。葉天士哈哈大笑:“別客氣,我老頭子早就聽聞你的大名,你公佈那本《千金方》真是一本藥方寶典,不過倒要請教小友,孫思邈是誰,醫術如此精湛,我卻沒有聽說過。”

“師傅,是不是先生讓徐先生進屋?”李醫在旁邊插嘴到。

“哈哈!看來老頭子是老了,二位快請!”葉天士邊自嘲,邊請兩人進屋。

進入屋內,這是一間寬敞的大屋,中間一張桌子,旁邊有幾把椅子,右邊是一排高高的藥櫃,每個抽屜上面都寫有標籤,邵延掃了一眼,上面都是已炮製好的藥材,還有就是製成成品的丹、散、丸之類名稱,左邊是藥架,上面一層層竹匾,匾中是各種未炮製的藥材,看來應該是葉天士平時診療之處。葉天士見邵延師徒打量這間室子,笑道解釋道:“這是老朽師徒平時替人看病之處,兩位正堂請!”

四人穿過院子,來到後面一排的中間正堂,葉天士叫道:“老婆子,來客人了,多準備兩人的飯菜。”一位老婆婆應了一聲,葉天士請衆人落座,邵延師徒做下,這間正常與普通人家並無區別,只是迎面牆上畫的是松鶴延年,筆法嫺熟,明顯是名家之作。過了一會,腳步聲想,出來一位俏麗的少女,給衆人上茶,葉天士介紹到:“這是我的孫女葉依蘭,我的兒子和媳婦在城裡開藥鋪醫館,孫女近日來看望我和老太婆。”接着,給孫女介紹了邵延師徒,葉依蘭給衆人倒茶後,眼波流轉瞅了一眼李醫,李醫也望着葉依蘭,邵延看在眼中,心知兩人互有好感。

葉天士見邵延喝了一口茶後,放下杯子,纔開口道:“老朽承蒙鄉里鄉親擡舉,也算略有薄名,自認也讀了不少醫書,但從未聽說孫思邈,按其所寫《千金方》,當爲一代國醫,不知小友能否爲老朽解惑?”

“老人家客氣了,這本書實是家傳,據說仍是上古傳下,現在世人不知,當屬正常。”邵延道。

“原來如此,上古以降,許多典籍都失傳,誠爲可惜,老朽偶得上古醫書殘篇,只有一章,實在可惜,觀其大意,實指醫術本源。”葉天士感慨道。

“老人家,是什麼醫書,弘祖能否一聽?”邵延不覺來了興趣。

“是《黃帝內經》,可惜僅得一篇‘上古天真論篇’,其中已將人各個年齡時期氣血變化說出,老朽這麼大年紀,精神如此好,實是得益於此篇。”葉天士有些惋惜。

“《黃帝內經》?先生,你不是要清兒背的那本書?”林韻柔驚異叫了起來,邵延聽說《黃帝內經》多多少少有些失望,他以爲是一本上古全新的醫書,他對新的知識向來興趣很濃。

“你會背《黃帝內經》?”葉天士驚喜叫了起來,人也站了起來。

林韻柔開口背道:“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爲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乃問於天師曰:餘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一口氣將上古天真論篇全部背了出來,葉天士老淚縱橫:“老天開眼了,讓我在有生之年能夠一見《黃帝內經》全貌,老夫死而無憾!”

邵延見此,勸解道:“老人家,你平靜一下,今晚我要清兒將《黃帝內經》默寫出來,不要太過於激動。”

葉天士平復了一下心情,說道:“讓小友見笑了,還有勞二位。”

這時老婆婆和葉依蘭端飯菜上桌,請衆人用餐,飯菜雖不算豐盛,然而很乾淨,也很可口,衆人用過餐,老婆婆和葉依蘭收拾碗筷,林韻柔要來紙筆,開始默寫《黃帝內經》,葉天士和李醫陪着邵延聊天,開始聊了一些邵延旅途中事,後來便討論到了醫術,邵延雖無心成爲一個醫生,然而作爲一個修士,對人體自然無比熟悉,加之邵延前世在研究國學時,也看了不少醫書,今世修行道家五術:醫卜相命山,對醫術也是非常熟悉,另外,邵延在前世,西醫比較昌盛,耳聞目睹,對西醫也有一些常識性的瞭解,因而,如在這個世界純以醫術見聞論,恐怕無人能出邵延之右。

邵延想起李醫使用的祝由術,不禁好奇問了起來,原來,這個世界自傳說中上古以來,雖許多典籍消亡,但一些實用技藝並未完全失傳,祝由科就是其一,這個世界並未將祝由科視爲迷信,許多醫生都會一二手祝由法術,雖是小術,然而其效卻神奇,不像地球上,祝由科被視爲迷信,邵延對祝由科的知識是零零散散所得,一部分來源《道藏》,一部分來源於其他,如《千金方》就有專卷記錄的是符咒治病,這就是祝由科的知識。

雙方一交流,邵延發現這個世界祝由術相對完整,而邵延所知祝由術也有奇峰突起之效,雙方都有所得,邵延收穫更大,祝由雖爲小術,但邵延從其中也窺到符咒另一種特徵,對他深入符咒本質極其有用。

後來,又說到藥方,這個世界由於醫生之間的保密,藥方比較值錢,甚至出現過千金買方的典故,當邵延公開《千金方》時,所以才引起那麼大的轟動,受到誇獎,邵延不好意思說:“老人家,你是一代名醫,你這樣誇獎,弘祖實在不好意思。”

“當得!醫生這種風氣導致整個醫術不僅沒有進步,還導致混亂,比如現在不少草藥各有各的叫法,同樣的藥方,在不同地方,配的藥甚至不同。”葉天士很是無奈說道。

“沒有一本統一的藥典來規範草藥?”邵延問道。

“雖有些這方面的書,一是藥物名稱不一,二是多有錯誤。”葉天士感慨道。

“師傅,爲什麼我們自己不編寫一本這方面的書呢?”李醫問道。邵延聽此話,心中一動。

“談何容易,編寫一本藥典,要到各地實地考察,認真分辨,沒有數十年時間不可能完成,一個人一生做此事,需多大的毅力,爲師老矣,實無精力做此事!”葉天士有些灰心。

“師傅,我還年青,我決定今生一定編寫出一本這樣的藥典!”李醫信心十足。邵延想起地球上一位李姓國醫著名的醫書《本草綱目》,立刻惡趣味來了,就問李醫:

“你名叫李醫,有何深意?”

李醫有點不好意思,葉天士呵呵一樂:“這個孩子本是一個山村人家的孩子,因其父母對我有恩,我收之爲徒,本來就叫李狗兒,因跟我學醫,他父母沒有文化,比較老實,就叫他李醫。”

邵延也笑了:“上古時期,有一名醫,叫李時珍,踏遍千山萬水,歷時數十年,集一生之力,編成一部鉅著《本草綱目》,可惜上古以後,已遺失。你即有此志,你給改一名,你就叫李時珍,如你想編寫藥典,只要想想此名,就能想起先賢,不然,就不要改名。”邵延心想,在長安無意弄出一個柳如是,現在看能不能弄出一個異界李時珍,以後是不是再弄幾個異界名人。

“多謝先生改名,我以後就用李時珍這個名字,我也要像李時珍一樣,踏遍千山萬水,編寫《本草綱目》。”李醫,現在叫李時珍了充滿信心說道。邵延在幾十年後,讀到異世版的《本草綱目》後,纔回想今日所爲。

幾人又談了一回,林韻柔還在默寫《黃帝內經》,葉依蘭在一旁磨墨,葉天士看時間不早,就讓林韻柔明天接着寫,讓葉依蘭去安排客房,請邵延師徒先去休息,兩人各自回房,一夜無話。

次日,兩人起牀,簡單洗漱後,來到外面,見一老一少,正在鍛練,邵延一見,正是葉天士和李時珍,兩人練習類似前世的八段景之類。

邵延和林韻柔先練了一趟形意拳,然後,走了一趟太極拳,葉天士和李時珍已鍛練結束,便看兩人鍛練,等兩人結束,葉天士問道:“小友,你這套拳法與常規不同,動作舒展,好像對老人特別適合。”

邵延道:“老人家果然好眼力,此拳名爲太極,能舒展筋骨,暗含天地之理,老人家有興趣的話,弘祖倒可以傳授。”

“那就謝謝小友!”葉天士也不客氣。

邵延就開始一招一式傳授兩人太極拳,傳了不到二十招,葉依蘭出來請衆人吃早飯,衆人結束,去吃早飯。

飯後,葉天士去坐堂,李時珍去炮製藥材,林韻柔繼續默寫《黃帝內經》,邵延閒來無事,乾脆也默寫另一本醫書,是張仲景的《傷寒論》,這是一部闡述外感及其雜病治療規律的專著。不僅爲診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證綱領和治療方法,也爲中醫臨牀各科提供了辨證論治的規範,從而奠定了辨證論治的基礎,爲後世醫家奉爲經典。可是中國中醫最重要的經典之一。

上午過後,邵延師徒都已完成,葉天士拿着兩本墨跡未乾的醫書,如獲至寶,連飯都都不想吃,看一篇,讚歎一篇,被催不過,才戀戀不捨放下書去吃飯,在飯桌上多次感謝邵延師徒。

邵延只提出一個請求,就是將此兩本書廣泛傳播,惹得葉天士大爲感慨,稱讚兩人仁心。

飯後,趁沒有什麼病人,邵延將太極拳完整傳給葉天士和李時珍,兩人互相印證,基本上掌握住了太極拳。

來到葉天士處來求醫的人不少,不少人都是乘着馬車來,邵延簡單問了一下,不少人都是外地人,葉天士是名醫,其知名度遠在邵延意料之外,不少病人是遠程而來,專門找葉天士來看病。

葉天士師徒忙個不停,邵延師徒也加入其中幫忙,四人都是行家,總算忙完一陣,大家都鬆了一口氣,就在這時,外面傳來一陣急促的喧鬧聲。

第2節 似此星辰非昨夜第256節 靈酒不是等閒物第302節 禍起畫像女妖至第285節 散心遊賞到塵世第105節 漫天奇光羣星現第242節 靈寶劫成妖道現第303節 妖去鬼現誰薄情第571節 今日劫難起魔主第312節 還虛成就說二途第554節 衆逐龍珠一場空第418節 萬年太久爭朝夕第566節 不識魔尊真行爲第359節 岩漿爲泉浴毒蚿第553節 收取地煞戰煞龍第442節 事非無因亂相起第47節 築基之後話道統第350節 青山何處不埋骨第303節 妖去鬼現誰薄情第442節 事非無因亂相起第86節 惡有惡報神蹟現第295節 今日立錐地也無第54節 只羨鴛鴦不慕仙第129節 天師初臨救聖駕第246節 待到月明陣易開第358節 毒蟲應是變異種第587節 相柳出世心各異第418節 萬年太久爭朝夕第225節 銀鰲負地浮虛無第349節 天地靈信聚成器第380節 聽演此界煉屍事第206節 以弱勝強非僥倖第503節 無意相遇刀兵動第201節 勾心鬥角兄弟殘第343節 璇璣圖中周天悟第175節 招靈珠出靈仙現第394節 神女峰上戰羣修第266節 貪心取禍闖蜂羣第347節 聞道翠屏有劍仙第1節 先天后天生死異第349節 天地靈信聚成器第499節 今日世間因果了第193節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78節 凌空一索縛情癡第211節 潛行入府探地牢第500節 舊仇相爭魔影現第341節 天下皆敵又如何第100節 鎮南關內兄妹見第395節 八風慘烈仇怨了第277節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66節 迷惑耳根套實情第503節 無意相遇刀兵動第508節 鎮元講道道路開第360節 得訣借爐欲煉寶第452節 海聖宮主氣數盡第37節 萬里騰雲爲收徒第414節 行不義因果終到第86節 惡有惡報神蹟現第11節 一身轉戰三千里(下)第23節 五陰阻路問天魔第389節 天下何人能識君第435節 爲尋機緣到青州第161節 暗算無常死方覺第17節 寶瓶返源收火珍第387節 八風幡成威初現第160節 陰火漫天磨星光第564節 斬妖除盜寶不識第370節 一諾而守偏峰會第320節 迷魂詭言明真相第479節 初入南贍遇小貓第437節 道路不同無優劣第170節 束手無策訪歧黃第103節 萬里飛渡人劫兇第5節 暗算無常死不知第297節 醫仙一脈傳承現第569節 以假充真終露形第406節 棺陣攔路望山嘆第335節 圖現蹤露把酒歡第497節 八十一年大夢中第306節 化神劫重一一渡第134節 道無鬼神獨往來第311節 九載面壁虛空破第485節 事從天降戰精怪第323節 文字半通入店尋第6節 道心種妖分身成第516節 相遇卻是故鄉人第243節 望晚亭中鄉情怯第93節 山名火棗強敵至第275節 又聞道君相關事第231節 去處卻是歸來處第176節 借勢鬥法鍊金鱗第138節 道門佛門雙雙顯第163節 暗伏一着消災劫第193節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138節 道門佛門雙雙顯第79節 天地爲牢漫漫路第462節 終離人間入地仙第491節 功虧一簣因同行第272節 傳訊靈仙駐世仙第547節 江心珠現誰有緣第506節 欲去萬壽遇棲鳳
第2節 似此星辰非昨夜第256節 靈酒不是等閒物第302節 禍起畫像女妖至第285節 散心遊賞到塵世第105節 漫天奇光羣星現第242節 靈寶劫成妖道現第303節 妖去鬼現誰薄情第571節 今日劫難起魔主第312節 還虛成就說二途第554節 衆逐龍珠一場空第418節 萬年太久爭朝夕第566節 不識魔尊真行爲第359節 岩漿爲泉浴毒蚿第553節 收取地煞戰煞龍第442節 事非無因亂相起第47節 築基之後話道統第350節 青山何處不埋骨第303節 妖去鬼現誰薄情第442節 事非無因亂相起第86節 惡有惡報神蹟現第295節 今日立錐地也無第54節 只羨鴛鴦不慕仙第129節 天師初臨救聖駕第246節 待到月明陣易開第358節 毒蟲應是變異種第587節 相柳出世心各異第418節 萬年太久爭朝夕第225節 銀鰲負地浮虛無第349節 天地靈信聚成器第380節 聽演此界煉屍事第206節 以弱勝強非僥倖第503節 無意相遇刀兵動第201節 勾心鬥角兄弟殘第343節 璇璣圖中周天悟第175節 招靈珠出靈仙現第394節 神女峰上戰羣修第266節 貪心取禍闖蜂羣第347節 聞道翠屏有劍仙第1節 先天后天生死異第349節 天地靈信聚成器第499節 今日世間因果了第193節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78節 凌空一索縛情癡第211節 潛行入府探地牢第500節 舊仇相爭魔影現第341節 天下皆敵又如何第100節 鎮南關內兄妹見第395節 八風慘烈仇怨了第277節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66節 迷惑耳根套實情第503節 無意相遇刀兵動第508節 鎮元講道道路開第360節 得訣借爐欲煉寶第452節 海聖宮主氣數盡第37節 萬里騰雲爲收徒第414節 行不義因果終到第86節 惡有惡報神蹟現第11節 一身轉戰三千里(下)第23節 五陰阻路問天魔第389節 天下何人能識君第435節 爲尋機緣到青州第161節 暗算無常死方覺第17節 寶瓶返源收火珍第387節 八風幡成威初現第160節 陰火漫天磨星光第564節 斬妖除盜寶不識第370節 一諾而守偏峰會第320節 迷魂詭言明真相第479節 初入南贍遇小貓第437節 道路不同無優劣第170節 束手無策訪歧黃第103節 萬里飛渡人劫兇第5節 暗算無常死不知第297節 醫仙一脈傳承現第569節 以假充真終露形第406節 棺陣攔路望山嘆第335節 圖現蹤露把酒歡第497節 八十一年大夢中第306節 化神劫重一一渡第134節 道無鬼神獨往來第311節 九載面壁虛空破第485節 事從天降戰精怪第323節 文字半通入店尋第6節 道心種妖分身成第516節 相遇卻是故鄉人第243節 望晚亭中鄉情怯第93節 山名火棗強敵至第275節 又聞道君相關事第231節 去處卻是歸來處第176節 借勢鬥法鍊金鱗第138節 道門佛門雙雙顯第163節 暗伏一着消災劫第193節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138節 道門佛門雙雙顯第79節 天地爲牢漫漫路第462節 終離人間入地仙第491節 功虧一簣因同行第272節 傳訊靈仙駐世仙第547節 江心珠現誰有緣第506節 欲去萬壽遇棲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