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 揚帆北上
在動身前往福建之前,葉楓加強了對在廣東控制的地盤上的各種義軍、土匪的招撫和清剿,總共從各地搜刮出五萬多“反賊”,根據他們的意願予以遣散回家、務工、墾殖,或者是組成民兵營,這部分有五千多人,由原來的天地會義軍首領陳顯良統領。
“民兵團那邊一切都還好吧,”葉楓召見陳顯良,雖然說五千兵並不多,但華夏新軍的規模也不大,主力將要離開,這個問題必須要處理好,不能留下隱患。
“都好,大家都盼着能像新軍兄弟那樣,”陳顯良臉膛微黑,曾經是廣東天地會義軍統領水陸兵馬大元帥,在主力轉戰廣西后留下來堅持了五六年,陸石武孤身入虎穴,纔將這支義軍招撫。
“新軍可是要打仗的,”葉楓笑着看了看陳顯良。
陳顯良臉色有些尷尬:“我、我們兄弟也能打仗,要是打洋人,我們第一個衝在前面。”
陳顯良當初接受招撫的條件之一就是絕對不同太平軍、天地會作戰,葉楓也答應了他,聞言笑了笑道:“打洋人?顯良兄覺得覺得現在的廣州與從前比如何?”
“當然好多了,”陳顯良大聲道:“以前廣州也很繁華,但是窮人都吃不起飯,碼頭的苦力常常要受到虐待,現在不同了,起碼大人的工廠讓大家都有飯吃,有衣穿。”
葉楓點了點頭,對於中國的老百姓來說,他們的要求很簡單,有飯吃、有衣穿。最多再加上有地方住,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無論歷史如何發展變化,衣食住行始終是主題,而這樣的問題上百年後也還是不能得到滿足。
“我們是軍人,目地是讓大家都過上好日子,打洋人有什麼好處?”葉楓手上拿着一份報紙,在上面點了點:“只要洋人遵守我的規矩。就只能爲我們帶來需要的貨物,買走我們的商品,創造工作崗位,他們要是被打跑了,那些商人怎麼辦?那些工人又怎麼辦?”
“是、是屬下唐突了。”陳顯良可以對商人無動於衷,卻也知道那些洋人確實帶來了貨物,沒有他們,碼頭的工人很多都要失去生活的來源。
“你們想打仗……如果是清軍、湘軍,你們敢不敢?”葉楓慢悠悠地說道。
陳顯良立刻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看着葉楓:“大……大人可是在開玩笑?”
經過考察,葉楓覺得陳顯良應該是可以信任的,關鍵是他有一定的作戰經驗,這樣地人若是可以使用的話。或許能夠發揮重要作用,當然,他也不會一下子將底牌透露出去,只是讓陳顯良從民兵中挑選精幹的兩千人組成一個作戰團,準備和自己北上,他就是這個營的營長。
在交待任務的時候,陳顯良很興奮但也很冷靜。離開時走到門口又停下來轉過身:“大人,屬下有些當年地兄弟還在廣西,我想寫封信讓他們投效大人,不知大人要不要?”
陳顯良說的就是當年從廣東轉戰廣西的一部分天地會義軍。眼下主要在廣西、貴州、湖南交界的地區活動,而石鎮吉的太平軍主要在廣西東南部,靠近廣東一帶活動,大家雖然有呼應,但並不是一路。
陳顯良通過觀察廣州發生的變化。華夏新軍對投誠義軍的處理。特別是葉楓剛纔的話和那部電影“華夏再起”,那首歌“萬里長城永不倒”。認爲葉楓和清朝的那些官並不一樣,和朝廷也不是一條心。
在廣州看到地很多新事物,陳顯良並不理解,他只是通過前後的比較,覺得老百姓家裡的米糧多了,衣服多了,雖然還是要下礦幹活,卻少了毆打虐待,有吃的也有錢,還免去了人頭稅。
雖然和天地會想要的人人有地不同,但真心爲鄉親們考慮,也有些見識的陳顯良覺得,這條道路或許更加現實,至少天地會打了這麼多年都沒有做到,太平天國叫得響亮,也沒有實現無處不均勻,不然,何來的天京之變?就算在天地會內裡,也同樣存在着特權。
理想畢竟是理想,陳顯良作爲義軍地首領,他很清楚這一點,說白了,大部分義軍之所以造反,也只是想要有飯吃,有衣穿,能夠安穩地過日子,也就是葉楓和大家說的溫飽,至於什麼小康,那是夢裡纔會有的事情。
陳顯良不會一下子對葉楓死心塌地,但是隻要華夏堅持像這樣發展,陳顯良也願意賣命,爲手下的兄弟們博取更好地出路,這次去浙江,只要葉楓真的對清軍動手,那這個人和大家就是一條路上的,就是可以投效的,他希望爲當年的夥伴,如今被湘軍逼得不是很好地廣西天地會預備一條後路。
“這件事不急,你先以個人地名義告訴他們,可以從這裡給他們一些裝備和物資方面的支持,至於招撫地事情,可以先試探一下,以我現在的身份,恐怕他們是不會認同的,”葉楓也知道成立聯合政府的難處,各方之間的立場相差很多,天地會義軍也是一股重要的力量,也可以參與進來,當然自己若是掌握了這個力量那就更好,在未來的談判桌上必定要有妥協,誰的力量大誰說話的聲音就響亮。
對義軍進行重新整編,裝備一個兩千人的天地團,剩餘部分留守廣東,牽制地方團練,協助維持地方秩序。
地方團練經過吸收、裁減和整合後,已經大大減少,但是廣東動亂已久,地主武裝很常見,還是會留下不少,即便是現在裁撤了,也可能很快聚攏起來。
不過葉楓並不擔心他們會作亂,一是因爲現在的工商業體系正在將這些人籠絡起來,他們將從中獲得好處,這是清廷的保守政策不能給予的;二是他和英法等國達成了協議,洋人、義軍、團練會形成牽制,只要不發生太大變化,這三支力量是無法合流的,加上廣東募兵完成後,將再次從蘭芳換回兩個營整編完成的華夏新軍,到時候有四個營新軍爲骨幹,加上部分警備軍,足以應對任何一方發起的動亂。
一切準備就緒,葉楓帶着華夏新軍一個營、天地團一個營,登上了往北的兵船,其中一部分是租借的英法兵船,甚至有兩艘軍艦護航,不過葉楓和陳顯良所在的旗艦則是基隆船廠剛剛生產出來的鐵殼輪船。
“這種船居然是鐵做的,不可思議,不可思議,”上了船,陳顯良就跑上跑下,不斷髮出驚歎。
“香港那邊這種輪船很多,”伍廷芳是隨行的這個營華夏新軍的營長,他曾經在香港讀書,見過英國人的輪船和軍艦。
“怪不得說洋人船堅炮利,要是我們也能造這樣的鐵船,英國人還敢佔着香港不還?”陳顯良看着前方的英國軍艦,長嘆一聲說道。
葉楓笑了笑:“這艘鐵殼船就是我們華夏自己造的,不過要造出鐵殼的軍艦來,現在還不行。”
早在1772年,英國約克郡就已經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12英尺長的鐵殼船,到了1819年,第一艘客運鐵殼船火神號下水,隨後使用蒸汽明輪動力的鐵殼船就逐步發展起來。
到了1829年,奧地利人約瑟夫.萊塞爾發明可實用於船舶的螺旋槳,經由瑞典工程師約翰.埃裡克森等人進行改進,於184年建成具有四葉螺旋槳的“利特爾.朱莉安娜號”輪船,螺旋槳逐漸取代明輪。
海軍艦船現在還都是木殼的,世界上第一艘鐵甲艦“光榮號”年中在法國剛剛下水,嚴格來說這還是一艘木殼戰艦,不過是在水線以上,兩側炮門位置上橫向安裝了一條11釐米厚的裝甲帶,從而極大的提高了戰艦的防護能力。
聞聽這個消息,葉楓就知道真正的鐵甲艦時代即將到來,而此時各國的海軍艦船,依然是木殼爲主,採用風帆和蒸汽混合動力。
基隆船廠直接引進美國埃裡克森船廠的技術和工程人員,經過摸索以後,已經成功建造了兩艘鐵殼輪船,使用的也是混合動力。
積累了造船經驗,船廠已經開始建造軍用艦船,並且一開始就是木殼戰列艦。
雖然這種木殼戰列艦很快就要被淘汰,卻是必要的造船經驗的積累,像軍艦這種涉及許多工業門類的產品,不是說造就能造出來,等到這批工人和技術人員熟悉了軍艦建造的過程,下一步纔可以建造木殼鐵甲艦。
看到陳顯良有些悻然,葉楓拍了拍他的肩膀:“老陳,不要灰心,英國人的炮艦也是木頭做的,鐵甲艦雖然剛剛問世,真的要成爲海軍主力,還需要幾年的時間,只要我們抓緊些,就能趕上。”
時不我待,葉楓站在甲板上,迎着海風默默想道,要不是急於和歷史賽跑,他也不用在廣東還沒來得及鞏固的情況下,就發起浙江戰役。但願列代先賢佑我華夏,此行能夠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