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找六爺的資料

“秦風,你的技術很嫺熟啊。”王揚下來之後,秦風早就繞着殲-8開始轉起來了,看看後面的發動機,再看看前面的進氣道。

聽到了王揚的話,秦風不由得奇怪:“技術嫺熟?”

“是啊,你從一萬兩千米掉高度到一千五,中間居然完成了六次的空中重啓!去年我遇到同樣的事故,相同的時間內,我只重啓了三次。”

相同的高度下來,如果是平飛的話,時間差不多,如果是俯衝的話,那肯定就短了,總之,去年的時候,王揚是重啓三次,就到一千五百米的高度了,秦風居然接連進行了六次,絕對的手腳麻利了。

“咱們這款飛機,很容易空中停車啊?”秦風皺起了眉頭。

發動機空中停車使飛機失去或部分失去動力,對飛行安全構成嚴重威脅,所以空中停車自然越少越好,一般來說,最初的發動機就可以做到每1000飛行小時1次,之後先進的發動機會降低到大約每106 h一次。

但航空燃氣渦輪發動機是一個工作條件苛刻、結構複雜的產品,由於設計、工藝,使用維護、工作條件等原因,空中停車仍然難以避免。

即使這樣的話,己方的空中停車,發生的也太奇怪了吧?

“是啊,當時我正在亞音速區間測試飛行包線,僅僅是一個側轉,結果就空中停車了。”王揚說道:“當時真是邪門啊!”

僅僅一個側轉,就空中停車了?秦風再想到了自己這次的飛行動作,頓時就是疑竇重重,發動機的問題?

這好像有些說不過去,畢竟在殲-7上,渦噴-7發動機用的好好的啊!現在怎麼就出問題了?

如果不是發動機的問題,那又是什麼問題?

秦風的眼睛望着後面的發動機,慢慢地,慢慢地,轉到了前面來,望着這巨大的進氣道出神,如果不是發動機的問題,又是在爬升,側轉這種情況下出問題,那就只有一種可能了!

進氣道!

相比其他人,秦風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讀書多,在國外,設計一款飛機的時候,進氣道和發動機必須要匹配,而機頭進氣的一個最大的缺點,就是不容易匹配!

爲何不容易匹配?

因爲進氣道長啊,從機頭,一直走到了後面,這樣,氣流要經過這麼遠的距離,中途有什麼變故,都可能卡住。

那麼,殲-7上爲何沒有頻頻出現這種問題?

一方面,殲-7的機身沒這麼長,另一方面,殲-8是雙發動機的!

秦風想到這裡的時候,眉頭皺的更緊了,他慢慢地向着後面走去,王揚不由得喊道:“喂,你去哪裡?”

今天秦風的表現有些奇怪啊,他難道不去分析室,看那些複雜的數據嗎?

秦風走的方向不對啊。

“我去查一些資料。”秦風說道:“去咱們資料室。”

作爲試飛員,他們也是可以查閱試飛資料的,現在,王揚跟着秦風,走上了試飛院的資料室,面對着資料管理員,秦風說道:“請給我找找殲-6的資料,有關發動機空中停車的。”

殲-6?這種飛機已經算是落伍的機型了,雖然依舊在生產之中,卻已經算是老舊的機型了,秦風來這裡找這種飛機的資料幹嘛?

它和殲-8也不搭邊啊。

聽到了秦風的話,資料管理員說道:“這資料可就多了啊。畢竟,咱們的殲-6,是前些年的主力。”

前些年的情況,大家自然是知道的,還有什麼工廠重視質量?那絕對的問題頻發啊。

殲-6戰機,配套使用渦噴-6發動機,這是在蘇制Pд-9Б噴氣發動機基礎上仿製並發展而形成的一個系列型號,1959年7月定型,是中國第一款超音速航空發動機,除了裝配於殲-6殲擊機之外,還有強-5強擊機。

渦噴-6系列發動機是國內生產數量最大的航空發動機,後世總產量高達29316臺, 1961年開始實際批生產。

正好是這個特殊的年代,所以渦噴-6發動機的質量問題就貫穿六十和七十年代,造成大量飛行事故,直到八十年代初才徹底解決。

比如,原本質量就不咋地,結果還擅自修改發動機技術構造,縮小軸頭,導致發動機大批故障,出現機毀人亡事故。

同時,它也在不斷地改進,從1964年到1983年經過四個批次的改進,性能有較大提高。等到1983年的第四批改進型,才進入質量成熟期,不過這個時候,它已經處於淘汰的邊緣了。

說起這款飛機的空中停車的事故,那就更是多不勝數了,資料管理員一邊說,一邊確認了秦風的確要看的話,簽字,然後抽出來了厚厚的一摞。

保密規定,他們只能在這裡看,不能把資料帶回去。

於是,坐在旁邊的小桌子上,秦風就慢慢地翻動起來了。

由於質量問題導致的空中停車,自己就不看了,自己要看的是由於機動動作導致的空中停車。

王揚在一旁跟着翻動,時間就在慢慢地過去。

半個小時後,秦風終於找到了第一篇。

六四年,空軍某部,一名飛行員在做訓練的時候,拉桿,側轉爬升,突然發動機停車,最後跳傘。

裡面有詳細的事故報告,下面還有一行分析。

當側轉的時候,進氣道內氣流畸變,造成了發動機熄火!

而且,是兩臺發動機同時熄火。

爲何?

同樣的機頭進氣佈局,在內部沒有阻隔,兩臺發動機共用進氣道,這樣,一旦進氣不足,就會導致兩臺發動機的空氣誰都不夠用,最後雙雙發動機停車!

殲-6和殲-8相同的地方,就是都是雙發動機戰鬥機,都是機頭進氣,同時,進氣道沒有分隔!

如果進氣道從中間有隔板,各走各的,那最多就是一臺熄火,現在是空氣不夠,大家都搶,所以要熄火,兩臺都熄火!

殲-8的空中熄火,肯定是有這方面的原因的,但是,具體的原因,還是要詳細地分析數據才知道。

秦風沒有立刻就走,而是繼續尋找,又翻了半個小時,果然又找到一起,一模一樣。

第三百五十章 下雨第四百五十章 不是鴨翼的鴨翼第八百二十八章 以後的差距更大第四百三十三章 1471雷達第二百一十六章 依斯特爾試飛基地第三十一章 失敗的和事佬第六百零九章 地面滑行第八百七十章 新的氣動佈局第一百九十三章 自研和引進的關係第四百三十六章 肯定有內幕第一百二十六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五百七十三章 引進和自研的衝突第八百二十七章 首先鎖定第二百六十章 投入進去第三百四十五章 只有自己靠得住第三百五十章 下雨第二百五十四章 比法國的還先進第八百五十九章 談改款第八百六十五章 尼特卡基地第四十四章 我有一個問題第五百一十二章 衍射平顯第六百四十五章 低級原因第七百七十四章 飛控最難第七百六十五章 集結能力第六百四十二章 座艙蓋飛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蛇形轉彎第二百一十九章 7架次的試飛第六百七十九章 爲爸爸而驕傲第七百零六章 米高揚設計局第一百零三章 乘勝追擊第七百四十六章 教練機的發動機第三百六十五章 升限之外第六百九十五章 兩個問題第三百四十章 C-130第一百九十四章 有機玻璃的模型第四百六十三章 米格-23MLD第一百零七章 殲-8上高原第八百五十二章 梟龍首飛第二百零七章 雷達車被炸第六百一十四章 降落第二十三章 殲-6打下來的交情第十七章 攔截第八百五十二章 梟龍首飛第四百九十章 總師的代表第四百九十章 總師的代表第五百五十九章 回家看看第三百六十八章 百分之八十第八百五十三章 需要預警機第八百五十章 增加角度第八百四十六章 梟龍01號第六百八十八章 空中加油成功第六百四十四章 精疲力盡第八十五章 幻影4000第七百九十九章 加配重第四百四十六章 高脈衝頻率模式第七百三十六章 進入座艙第八十三章 看點很多(加更,拜年啦)第五百一十三章 見到模擬器第三百一十四章 翼盒的強大第二百三十九章 體系的問題第一百八十八章 理念的不同第四十六章 平淡無奇第六百六十四章 輕重搭配第一百五十五章 飛行員的體能第五百四十四章 都在等渦噴-13第二百三十七章 各種模式第二百一十六章 依斯特爾試飛基地第五百二十七章 找到問題第七百二十四章 揮汗如雨第六百二十章 堅持第八百一十三章 秦風的責任第五百六十一章 殲-7Ⅲ的改進第一百七十章 中國人,夠朋友第六百九十八章 庫賓卡基地第七百五十八章 拍板第四百七十七章 空軍的支持第二百八十七章 迫降河牀第八百三十七章 伊爾76第八十二章 幻影2000的表演(加更)第六百一十章 寫遺書第九十八章 去首都看看第二十八章 第一次作報告第七百一十四章 蘇27K第六百六十章 空軍的緊迫感第四百一十六章 幫助新同志第四百九十七章 重要作用第三百八十九章 回家過年第六百二十一章 再次試飛第八百六十六章 飛回去第三百八十六章 教練機的空缺第六百八十五章 殲八C第六百五十五章 又一扇大門第七百九十六章 跑道不夠長第六百三十九章 超音速試飛第七百七十七章 左右爲難第四百一十九章 如此改進第四百一十四章 殲教七飛上藍天第三百五十四章 鷂子翻身第一百五十六章 回去看書第四百九十六章 國外取經
第三百五十章 下雨第四百五十章 不是鴨翼的鴨翼第八百二十八章 以後的差距更大第四百三十三章 1471雷達第二百一十六章 依斯特爾試飛基地第三十一章 失敗的和事佬第六百零九章 地面滑行第八百七十章 新的氣動佈局第一百九十三章 自研和引進的關係第四百三十六章 肯定有內幕第一百二十六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五百七十三章 引進和自研的衝突第八百二十七章 首先鎖定第二百六十章 投入進去第三百四十五章 只有自己靠得住第三百五十章 下雨第二百五十四章 比法國的還先進第八百五十九章 談改款第八百六十五章 尼特卡基地第四十四章 我有一個問題第五百一十二章 衍射平顯第六百四十五章 低級原因第七百七十四章 飛控最難第七百六十五章 集結能力第六百四十二章 座艙蓋飛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蛇形轉彎第二百一十九章 7架次的試飛第六百七十九章 爲爸爸而驕傲第七百零六章 米高揚設計局第一百零三章 乘勝追擊第七百四十六章 教練機的發動機第三百六十五章 升限之外第六百九十五章 兩個問題第三百四十章 C-130第一百九十四章 有機玻璃的模型第四百六十三章 米格-23MLD第一百零七章 殲-8上高原第八百五十二章 梟龍首飛第二百零七章 雷達車被炸第六百一十四章 降落第二十三章 殲-6打下來的交情第十七章 攔截第八百五十二章 梟龍首飛第四百九十章 總師的代表第四百九十章 總師的代表第五百五十九章 回家看看第三百六十八章 百分之八十第八百五十三章 需要預警機第八百五十章 增加角度第八百四十六章 梟龍01號第六百八十八章 空中加油成功第六百四十四章 精疲力盡第八十五章 幻影4000第七百九十九章 加配重第四百四十六章 高脈衝頻率模式第七百三十六章 進入座艙第八十三章 看點很多(加更,拜年啦)第五百一十三章 見到模擬器第三百一十四章 翼盒的強大第二百三十九章 體系的問題第一百八十八章 理念的不同第四十六章 平淡無奇第六百六十四章 輕重搭配第一百五十五章 飛行員的體能第五百四十四章 都在等渦噴-13第二百三十七章 各種模式第二百一十六章 依斯特爾試飛基地第五百二十七章 找到問題第七百二十四章 揮汗如雨第六百二十章 堅持第八百一十三章 秦風的責任第五百六十一章 殲-7Ⅲ的改進第一百七十章 中國人,夠朋友第六百九十八章 庫賓卡基地第七百五十八章 拍板第四百七十七章 空軍的支持第二百八十七章 迫降河牀第八百三十七章 伊爾76第八十二章 幻影2000的表演(加更)第六百一十章 寫遺書第九十八章 去首都看看第二十八章 第一次作報告第七百一十四章 蘇27K第六百六十章 空軍的緊迫感第四百一十六章 幫助新同志第四百九十七章 重要作用第三百八十九章 回家過年第六百二十一章 再次試飛第八百六十六章 飛回去第三百八十六章 教練機的空缺第六百八十五章 殲八C第六百五十五章 又一扇大門第七百九十六章 跑道不夠長第六百三十九章 超音速試飛第七百七十七章 左右爲難第四百一十九章 如此改進第四百一十四章 殲教七飛上藍天第三百五十四章 鷂子翻身第一百五十六章 回去看書第四百九十六章 國外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