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信件上的內容,還有結尾處附帶的實驗安排和計劃,以及對應資金需求表後,秦安國將信件重新還給了老人。
老人接過信紙摺疊起來放進口袋,開口問道:“你怎麼看?”
秦安國思忖了一下,謹慎開口道:“如果真能實現可控核聚變這項技術的話,我覺得我們有大力支持發展這項技術的必要。”
老人點了點頭,這個看法,和幾乎這兩天他諮詢的所有專家教授一樣。
相對可控核裂變技術來說,可控核聚變能帶來的東西更多。
能源、材料、信息是現代社會的三大支柱。
但如果要繼續深入下去的話,能源纔是唯一的核心。
就如石油,君不見圍繞着它發生了多少的衝突,中東區域的動亂,幾乎都是由石油造成的。
而且,如果能源能夠得到解決,材料和信息差一點,其實關係也不大。
能源如果能得到解決,大馬拉小車,都能一點點祖國各地全都變成適宜居住的地區,不僅僅是內陸,還有南海;甚至是頭頂的月亮,都能建立起居住基地。
思索了一下,老人接着開口道:“既然徐院士有把握,那咱們就要做好後勤工作。”
“科學技術蔀那邊做好準備,無論是科研人員亦或者技術方面,都要做好輔助工作。”
聽到了這句話,秦安國眼眸微微動了動,迅速恭敬的回道:“嗯,我知道了。我這邊會做好準備的。”
老人點了點頭,繼續說道:“還有一件事。”
“關於ITER那邊的,我這邊收到了消息,一週後ITER那邊將在卡達拉舍召開一場針對性的會議,米國可能會聯合其他成員國針對徐院士手中的高溫超導材料和等離子體湍流數控模型做一個指控。”
“他們覺得我們從ITER那邊獲取了足夠的技術,卻沒有按照公開約定向ITER提供高溫超導材料和數學模型。”
聽到這話,秦安國皺起了眉頭,忍不住道:“這簡直是無稽之談!”
且不談棲霞可控核聚變工程並不與ITER工程掛鉤,兩者根本就沒有關係。
光是高溫銅碳銀複合超導材料和等離子體湍流數控模型是徐院士研發出來的東西,根本就不在ITER的約定範圍內,這一點就足夠反駁了。
而且要是這樣說,ITER中這些都在研究可控核聚變的國家,哪一個沒有屬於自己的獨立工程?
其他人不說,米國自己搞了多少個?
光是慣性約束和激光點火的裝置,就搞了好幾個。
除此之外,還有託卡馬克裝置、仿星器裝置、球牀、反場緊箍這些磁約束路線,幾乎每一條可以走的路線,米國都走了。
這麼多的路線,可從來都沒見米國拿出過多少技術給ITER。
不僅沒有技術,就連大家約定好的向ITER提供科研資金,米國都沒有做到。
這些年來,原本應該及時交納的費用,米國一直都沒有交納。
真不知道它到底有什麼臉來帶這個節奏。
不過話又說回來,他們幹這種事情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對面,看着有些氣憤的秦安國,老人笑了笑,開口道:“徐院士之前拿自己的技術從日耳曼那邊交易回來了破曉裝置,對於這樣愛國的學者,我們堅決不能讓他受委屈。”
秦安國點了點頭,道:“嗯,您放心,我會處理好這件事的。”
隨着高層的回覆,與之一起下來的還有一筆兩百億的專項科研資金。
資金到賬,原本已經快見底的研究經費,也再次充盈了起來。
而除了研究經費外,讓徐川有點意外的是,科學技術蔀那邊還組織了一批人手來到了棲霞可控核聚變工程基地。
一方面是輔助提升可控核聚變工程的進度。
畢竟相對比棲霞可控核聚變工程中的這些新招聘的研究員和工程師們,這支團隊背後站着的是整個科學院。
一些在這邊看起來較難的問題,在科學院那邊可能就有合適的解決方法,最不濟也有相關的經驗或討論。
雖然並不是說整個科學院的學者都在圍繞着棲霞可控核聚變工程轉動,但不得不說,有一支這樣小隊的支持,破曉聚變裝置的改造,以及等離子體湍控制模型的優化速度,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原本需要一個半月左右的優化調整時間,隨着充足的科研資金到位,再加上科學技術蔀那邊的支持,時間預測會縮短到一個月左右。
現在是十月底,再過一個月,就到了21年的元旦了。
從彭鴻禧那邊確認了整個工程的運轉情況後,徐川準備將破曉聚變裝置的二次運行時間安排在2020年12月31日。
這一次的運行,不僅僅是利用氦三和氫氣進行高密度等離子體的模擬,如果確認修改後的破曉聚變裝置和數學模型能達到預期效果,他甚至會進行一次真實的氘氚原料點火聚變。
而這在華國的可控核聚變領域,會是頭一次真材實料的使用氘氚原料進行運行實驗!
如果一切順利,在21的元旦,華國的可控核聚變領域將迎來一個新的喜訊。
至於安排一支科研小組過來的另一方面,則是轉換技術了。
可控核聚變是一項超級工程,涉及物理學、工程學、材料科學等多個學科領域。
在這項工程研究實驗的過程中,會誕生各種技術,比如磁場的操控、高能粒子的研究、輻射防護等各方面的東西。
這些技術放到可控核聚變中只是一個模塊,但是單獨拿出來,同樣是可以應用到其他領域的。
就像CERN建造的大型強粒子對撞機一樣,在LHC建造的過程中,誕生了光束儀器與系統、超導磁鐵技術、超低溫冷卻技術.等各種技術一樣。
這種系統性的龐大工程所誕生的成果,哪怕是對於華國來說,都是相當寶貴的。
安排的一支科研小組過來,也有着輔助徐川一起整理這方面東西的意思。
在徐川忙碌着手中的事情準備計劃着重啓第二次破曉裝置時。
另一邊,歐洲,一場針對性的會議即將在法蘭西南部的馬賽城附近的卡達拉舍地區召開。
卡達拉舍地區是歐洲的另一個大型核能研究中心,地位目前僅次於CERN。
原因是這裡坐落着史上最大的“人造太陽”計劃工程ITER。
爲了驗證並實現核聚變能源的可行性,全球共計有35個國家共同參與創立了卡達拉舍核聚變項目。
但這種國際大型項目,一般都命途多舛。
ITER也不例外。
這些年在可控核聚變上的探索幾乎毫無進展,高溫等離子體的運行控制一直無法突破秒級讓可控核聚變的研發陷入了僵局。
各參與國和成員國也在紛紛削減對該項目的投資,消減了資金和科研人員方面的支持。
尤其是米國,曾一度退出過ITER工程,儘管後面重新加回來了,但最近這些年在那位的帶領下,又有着退羣的想法。
不過今天這場會議,商議的並不是米國退出ITER的事情。
相反,一直在徘徊猶豫着退羣的米國,這次不僅不退出了,它甚至還想着借ITER來給另一個國家施加壓力,迫使其交出與ITER項目毫無關係的技術。
對於這種局面,除了被施壓的國家外,ITER的幾個其他成員國幾乎都抱着看戲和支持的想法。
畢竟,從那臺破曉聚變裝置和螺旋石7X最近的表現來看,那份高溫銅碳銀複合超導材料以及破曉聚變裝置的控制模型,在整個實驗過程中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如果能迫使對方交出這兩項技術,對於ITER的這些成員國來說,都能獲得巨大的利益。
當然,沒有哪一個國家是蠢的,在這種事情上,既然米國願意當這個出頭鳥,那就先讓它站出來唄。
如果有希望,他們就跟着一起上。
如果沒有,那就算了。
事實上,每一個國家都清楚,所謂的高溫銅碳銀複合超導材料和等離子體湍流的數控模型,都和ITER無關。
甚至,這兩樣都和華國參與ITER的廬陽可聚變工程無關。
這兩項技術,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徐教授自己研發的。
與其過早站隊,跟着米國公開站出來懟人,還不如看戲。
畢竟那位徐教授的脾氣,可不是那麼好惹的。
在前兩年的時候,南韓那邊曾因爲一家媒體報社招惹了他,結果被反懟的差點失去人工SEI薄膜的專利授權。
惹惱了對方,那位也不是做不出來直接一次性拒絕掉所有ITER成員國購買高溫銅碳銀複合超導材料的交易的事情。
甚至搞不好CERN那邊已經談成了的交易都可能被拖下去。
所以相對比準備跟着米國一起上的櫻花國,歐洲這邊目前沒什麼表態,至少在沒有看到希望前不會表態。
畢竟如果沒希望利用ITER拿到這兩項技術,歐洲這邊還是會選擇從那位徐教授手中購買或通過技術交易一批高溫超導材料的。
因爲相對比其他國家來說,歐盟更渴望能夠實現能源自由。
在石油和天然氣這一塊,他們已經被沙俄鉗制了太長的時間了。
當然,如果有希望能利用ITER拿到這兩項技術,他們也會毫不猶豫的加入分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