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時代的侷限與發展

一封三千多字的信件,在長安路這間不大的會議室中掀起了不小的浪濤。

在將原件複印了十餘份分發到會議室中衆人的手中後,原本爭吵不斷的會議在這會逐漸倒向了支持航天工程的發展。

不僅僅是因爲小型化可控核聚變技術和空天發動機的突破,還有寫信的那個人的意見。

作爲帶領華國完成可控核聚變技術,徹底改寫了能源史和世界格局的戰略級國寶學者,哪怕是跨領域到航天技術方向,他的意見也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

其他的不說,光是信件中‘論航天技術在國防領域的重要性’這一項,就足以讓今天坐在這件會議室裡面的高層改變自己的意見和看法了。

畢竟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比拳頭大更重要的了。

米國能在二戰後橫行世界,依賴的可不僅僅是自身發達的經濟和石油-米元體系,還是強大的軍事力量,以及橫行於世界各地的強大航母艦隊與軍事基地。

經濟再發達,沒有足夠的力量保護自己那也是三歲小孩抱金磚行走於亂街上,隨時可能被人搶劫。

就如同某個半島國家一樣,財閥看似威風,但背後的股份和收益卻早已經被人拿走,大半個國家都在爲別人打工發展。

另一邊,金陵。

在將自己的信件送到了京城以後,徐川便修改了自己的工作安排,將重點放到了空天發動機的研究上。

航天研究所的所長翁筠宗雖然並非星海研究所最原始的本班人員,來自外部的聘請和調動。

但不得不說,曾在川都航天研究機構那邊擔任過研發部門核心職位的他能力的確很強,也沒有辜負徐川的期望。

在給出了空天發動機的構造想法和設計思路後,翁筠宗帶領着航天研究所的成員不僅完成了整體詳細的設計,還利用自身原本與川都航天研究所的關係對發動機進行了部分結構的優化。

走到了這一步,空天發動機的設計和組裝已經不需要徐川操心了。

不過在後續的航天飛機設計上,星海研究院面臨的依舊是一個極大的問題。

“.空天發動機的設計和研發,在徐院士您提供了完善理論和方向的基礎上我還能勉強帶領團隊完成。但航天飛機的設計.恕我直言,這個我真做不到。”

辦公室中,翁筠宗苦笑着搖了搖頭。

這位跑過來和他溝通航天飛機的設計與製造,可以說是牛頭不對馬嘴。

他是從川都航天基地中出來的沒錯,但專業在航天發動機領域。

而航天飛機和航天發動機可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

準確的來說,後者只是前者的一部分而已。

一架完整的航天飛機,覆蓋的領域太多太多了。

如飛行器設計、推進技術、導航和控制系統、通信系統、傳感器和儀器、材料和製造技術、飛行安全和研究、空間探索.等等等等。

這些還都是大類,其中的每一個小類單獨提出來又可以細分成至少十幾個不同的領域。

比如航天飛機的飛行器設計,就包括了大小、形狀、重量、航程、載荷能力,以及所使用的材料和技術等等。

其複雜程度,毫不誇張的說,比可控核聚變技術都要複雜的多。

聽到這個回答,徐川也無奈的搖了搖頭。

他也沒辦法。

雖然他能帶人完成可控核聚變技術的研發,但航天飛機的設計製造卻是完全不熟悉的另外一個領域。

這可不是什麼聚變堆炸了損失資金財產的事情,如果航天飛機出現問題,對宇航員的生命安全是一個重大的威脅。

損失設備經費什麼的,在他看來都不是事。

但拿宇航員的生命安全去說話,就必須要做到萬無一失了。

人命關天。

坐在沙發對面,翁筠宗思索了一下後開口道:“不過說起航天飛機的研究和設計,我有個可能合適的人選。”

“誰?”

徐川擡頭看了一眼翁筠宗,有些驚訝的問道。

老實說,在航天飛機領域的研究,國內並沒有什麼經驗,甚至可以說從頭到尾就沒有開啓過這條發展支線。

這也是他犯愁的原因,找不到合適的人來支撐這個大局。

翁筠宗:“北航大學的常華祥院士。”

要說華國完全沒有航天飛機領域的經驗倒也不至於,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因爲米蘇雙方在太空和航空領域的競爭,華國也曾設想過發展航天飛機技術。

比如1986年的時候,在原國防科工委的組織下,航天領域組建了“航天技術專家委員會”,對兩個主題項目“大型運載火箭及天地往返運輸系統”和“載人空間站系統及其應用”,以及載人航天技術的總體方案和具體途徑進行了全面論證。

項目規劃初期的時候,工業方共提供了11種方案,後續國防科工委確定了其中的5種作爲備選方案。

分別是多用途飛船、不帶主動力的小型航天飛機、帶主動力的航天飛機、火箭飛機、空天飛機。

在五個項目,幾乎都和當時的主流,也就是米國和紅蘇競爭時發展的航天飛機有關係。

畢竟那時候無論是米國的“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首飛成功,還是紅蘇的“暴風雪”號航天飛機首飛成功,都可謂是航天飛機最耀眼、最光輝的時代。

但後面在經過仔細考量後,相關的方案請當時已經退休二線頤養天年的錢老先生看了一眼,做做把關。

在拿到項目方案後,錢老先生認真仔細的對相關的方案進行了審覈,最終在回覆文件上寫上了一句話。

“應將飛船案也報中央。”

這句話指的是米國爆炸後解體的“挑戰者號”航天飛機。

1986年1月28日,全美電視直播“挑戰者”號升空的全過程,在挑戰者順利升空73秒後,航天飛機在高空中發生了劇烈爆炸後,隨後開始瞭解體。

這一次的事故,七名宇航員全部遇難,在當時成爲了赫赫有名的‘飛船案’。錢老先生的一句話,在當時徹底改變了華國航天史的發展。

後續高層在綜合了老先生的意見,以及航天飛機本身的性質後,全面取消了航天飛機的發展。

不得不說,在當時的那個時候,錢老先生眼光看的相當的長遠。

在蘇米兩國全力競爭搞航天飛機的時候,他就已經看到了航天飛機的未來。

後來的事實證明,他的看法在那個時代絕對是最爲深邃銳利的。

進入21世紀後,曾經不可一世的航天飛機伴隨着一次次的事故也逐漸偃旗息鼓了下來。

2011年7月8日,亞特蘭蒂斯號執行STS-135次飛行任務,這是30年航天飛機時代的謝幕之旅,這種超越時代的超級重複使用航天器,也迎來了自己最終告別的時刻。

之後,“航天飛機時代”正式結束。

僅僅三十年的時間,從輝煌無比的發展到落幕,航天飛機在人類的歷史上劃過了最爲璀璨的短暫光輝。

而翁筠宗推薦的常華祥院士,就是當初參與“航天技術專家委員會”專家。

雖然當初他僅僅是以普通研究員的身份進入這一規劃項目的,但後續依舊在該領域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研究經驗,如今在北航大學擔任教授一職。

通過鄭海的渠道,徐川聯繫上了這位今年已經快七十歲的老院士。

這位老院士在聽到他打算造航天飛機的時候,當即答應了他的請求,第二天就直接買票趕到了金陵。

星海研究院中,徐川親自迎接了這位航天領域的大佬,兩人在辦公室中聊了很長的時間,想法一拍即合。

抿了一口杯中的清茶,坐在沙發上的常華祥院士忍不住感嘆的開口道:“沒想到有生之年還能看到航天飛機復甦的一天。”

“老實說,我一直都覺得航天飛機本身這條思路沒有問題,當初搞不出來,並不是這條路錯了,只是時代和科技的侷限限制了它的發展而已。”

徐川笑着點了點頭,這位常院士的看法和他基本一致。

在他看來,要說航天飛機落幕的核心原因,其實只有一條。

那就是生產力不夠強大,以至於這些技術應用範圍過於狹窄,導致一系列社會資源都被佔用。

如果要用最簡單的答案來回復,就是兩個字:“太貴!”

如果多幾個字那就是:“實在太貴。”

就這一點上說,二十世紀末二十一世紀初航天飛機其實是失敗的。

它未能做到最初設計時,利用可重複使用的特點降低發射費用的承諾。

有資料顯示,考慮通脹因素,從1981年~2011年,30年間航天飛機項目一共耗資1960億米金,這樣平攤下來每次發射成本高達14億米金。

儘管這其中包含了設計,製造等一次性成本在裡面,但NASA在一份報告中曾經明確提到,以2011年爲例,航天飛機單次發射的直接成本大約是4.5億米元,仍然貴的離譜!

而那時候航天領域的競爭,航天飛機和國際空間站建設完全佔據了NASA宇航局預算的大頭。

就像持續整整十年的反恐戰爭拖死了米國在中東的佈局一樣,這兩樣吞金巨獸也拖死了當時NASA。

這兩項領域讓NASA這家科研實力超強的航天機構難以騰出精力和資源開發下一代的新技術,間接的導致了航天飛機和航天領域的落幕。

不過時代是在發展的,科學技術也在一代代革新。

當初的錢老先生大概也不會想到在未來二三十年的時間中,社會與科技發展就會變化的如此的迅猛。

原本已經退伍的航天飛機,再一次出山的時機已經到了。

小型化可控核聚變技術和空天發動機技術的突破,讓原本需要使用化石燃料來提供動力的航天飛機轉向了電磁推擠領域,其發生成本和重量都能得到大幅度的降低。

用於代替如今的運載火箭作爲新的航天發展路線完全沒問題。

如今SpaceX的“獵鷹”系列火箭和“龍”飛船一樣就證明了這一點。

上個世紀航天飛機失敗的原因在於早些年的材料、生產工藝、技術等各方面都不達標。

從表面上來看,它的確做到了可以回收再用。

但實際上真正能夠回收的部分是有限的。

比如外儲燃料箱是不能二次利用的,固體助推器只是名義上可以二次利用,但實際上因爲會掉在海里,基本上就等同於報廢了。

此外,使用化石燃料同樣也是航天飛機遭受限制的主要原因之一。

化石燃料的性質和能效註定了比衝太低,就註定了它自身需要攜帶大量的燃料,以及外部的助力來完成發射起飛過程。

這一點可以參考土星五號運載火箭,高達三千多噸的化石燃料全都用於消耗在將自身送上太空軌道上了。

不過這一點,在可控核聚變技術的小型化突破後,就已經得到了解決。

以核聚變對於能源的利用效率,一噸氘氚聚變原料能產生的,可以使用的能量,就足夠航天飛機盡情的揮霍了。

至於工質,如果說以傳統的電推進系統,無論是電熱還是電磁,要做到能將航天飛機推進到外太空的地步,至少需要幾十噸的工質。

但對於通過提純和電離空氣中氮、氧兩種元素爲主要工質的空天發動機來說,在常規軌道中,它並不需要使用航天飛機自身攜帶的工質,能做到從外界獲取。

這意味如果僅僅是需要將航天飛機送上天的話,只需要攜帶能夠滿足從低電離層到外太空的工質就足夠了。

當然,實際上完成一次載人航天需要的工質不可能只有這麼一點。

對於徐川來說,將航天飛機加速送上外太空這僅僅只是最爲基礎的目標。

他想做的是利用可控核聚變技術高效的能源利用效率,將航天飛機以一種超高速的狀態送往月球和火星!

第143章 數學界有史以來最強的天才第583章 小型化的突破第544章 重新定義航空與航天第715章 衰老是個永遠悲傷的話題第561章 米舒斯京:徐,你還單身吧?第670章 移民月球就在眼前第457章 都他麼是來要經費的!第839章 一葉障目第556章 科研又雙叒叕的背鍋了?第185章 攀登珠峰前的工具第16章 P大的招攬第219章 回國前的最後安排第966章 對標英特爾!第869章 震驚全世界的中文期刊《探索》!第545章 誰還沒有一個大國夢了?第464章 怎麼全是女助理?第597章 金秋十月的第二個好消息第954章 不靠譜的想法?第462章 最重要是,我就在這裡!第891章 屬於華國的遙遠飛地!第26章 同時搶人第680章 陶哲軒:請務必將論文發給我!第112章 十八歲那年第332章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三更求月票!)第7章 集訓第646章 使命與驕傲第575章 數論與時空的奧秘第706章 去監獄做你的研究吧!第33章 CMO唯一的滿分第778章 100Tev的對撞實驗!第801章 慶幸的是,我們還有徐川教授第200章 這到底是哪裡不難了?第891章 屬於華國的遙遠飛地!第278章 不愧是徐教授!第155章 全新的質子半徑數據第763章 原來答案早就在那第113章 德利涅教授的邀請與破例的普林斯頓第237章 諾獎前的準備第817章 月球採礦!第894章 成也徐院士,敗也徐院士第520章 不知道我是總負責人麼?第176章 新年快樂~第309章 新的物理大廈第925章 一招廢掉NASA宇航局的發展第505章 老人:這事我給你搞定第663章 NASA:該死的,你們這是在搶劫!第589章 新的競爭!第474章 強關聯電子體系的答案!第955章 火星消失的大氣層第797章 帶你看看這個世界上真正的‘天才’第464章 怎麼全是女助理?第914章 電磁軌道炮的突破!第847章 試圖借雞生蛋的魔都第550章 威騰和德利涅的聯手第147章 你我都不如他第567章 愛因斯坦羅森橋第878章 智能駕駛的突破第361章 光宗耀祖第8章 帶壞第611章 支援點經費吧第6章 來,先做個題第80章 再上熱搜第293章 聯合起來壓價的電池廠商第328章 送上門來的二次打臉!第833章 毀滅一座城市沒什麼問題第584章 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第762章 我更希望它是物理學的起點!第894章 成也徐院士,敗也徐院士第440章 聚變堆航母艦隊第465章 石墨烯的突破第647章 星空之下勇往直前第104章 前往普林斯頓第466章 讓人驚豔的製備方式!第154章 打開地獄的工具第579章 弗拉基米爾大帝第399章 能用數學解決的問題,都不是麻煩第172章 華國的申請第941章 撂挑子的徐川第623章 海軍裝備處的熱情第685章 這就是科技的力量!第271章 交流與靈感(求月票)第644章 NASA的迴應:第一座月面基地!第951章 載人登火第259章 展望未來第453章 太讓人絕望了!第355章 條條大路通羅馬第533章 迎接全世界的數學家和物理學家第898章 我們能否追上華國?第452章 沒人比他更懂忽悠第470章 給南韓記一大功第165章 擴大華國在CERN的影響力第821章 挖徐川不行,那就挖他妹妹第305章 爆炸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第468章 爲開發火星而準備的科技第442章 無邁斯納效應第273章 突破性的成果!第106章 陶哲軒的邀請(求訂閱)第302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爲盟主大佬高山流第7章 集訓第62章 省狀元
第143章 數學界有史以來最強的天才第583章 小型化的突破第544章 重新定義航空與航天第715章 衰老是個永遠悲傷的話題第561章 米舒斯京:徐,你還單身吧?第670章 移民月球就在眼前第457章 都他麼是來要經費的!第839章 一葉障目第556章 科研又雙叒叕的背鍋了?第185章 攀登珠峰前的工具第16章 P大的招攬第219章 回國前的最後安排第966章 對標英特爾!第869章 震驚全世界的中文期刊《探索》!第545章 誰還沒有一個大國夢了?第464章 怎麼全是女助理?第597章 金秋十月的第二個好消息第954章 不靠譜的想法?第462章 最重要是,我就在這裡!第891章 屬於華國的遙遠飛地!第26章 同時搶人第680章 陶哲軒:請務必將論文發給我!第112章 十八歲那年第332章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三更求月票!)第7章 集訓第646章 使命與驕傲第575章 數論與時空的奧秘第706章 去監獄做你的研究吧!第33章 CMO唯一的滿分第778章 100Tev的對撞實驗!第801章 慶幸的是,我們還有徐川教授第200章 這到底是哪裡不難了?第891章 屬於華國的遙遠飛地!第278章 不愧是徐教授!第155章 全新的質子半徑數據第763章 原來答案早就在那第113章 德利涅教授的邀請與破例的普林斯頓第237章 諾獎前的準備第817章 月球採礦!第894章 成也徐院士,敗也徐院士第520章 不知道我是總負責人麼?第176章 新年快樂~第309章 新的物理大廈第925章 一招廢掉NASA宇航局的發展第505章 老人:這事我給你搞定第663章 NASA:該死的,你們這是在搶劫!第589章 新的競爭!第474章 強關聯電子體系的答案!第955章 火星消失的大氣層第797章 帶你看看這個世界上真正的‘天才’第464章 怎麼全是女助理?第914章 電磁軌道炮的突破!第847章 試圖借雞生蛋的魔都第550章 威騰和德利涅的聯手第147章 你我都不如他第567章 愛因斯坦羅森橋第878章 智能駕駛的突破第361章 光宗耀祖第8章 帶壞第611章 支援點經費吧第6章 來,先做個題第80章 再上熱搜第293章 聯合起來壓價的電池廠商第328章 送上門來的二次打臉!第833章 毀滅一座城市沒什麼問題第584章 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第762章 我更希望它是物理學的起點!第894章 成也徐院士,敗也徐院士第440章 聚變堆航母艦隊第465章 石墨烯的突破第647章 星空之下勇往直前第104章 前往普林斯頓第466章 讓人驚豔的製備方式!第154章 打開地獄的工具第579章 弗拉基米爾大帝第399章 能用數學解決的問題,都不是麻煩第172章 華國的申請第941章 撂挑子的徐川第623章 海軍裝備處的熱情第685章 這就是科技的力量!第271章 交流與靈感(求月票)第644章 NASA的迴應:第一座月面基地!第951章 載人登火第259章 展望未來第453章 太讓人絕望了!第355章 條條大路通羅馬第533章 迎接全世界的數學家和物理學家第898章 我們能否追上華國?第452章 沒人比他更懂忽悠第470章 給南韓記一大功第165章 擴大華國在CERN的影響力第821章 挖徐川不行,那就挖他妹妹第305章 爆炸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第468章 爲開發火星而準備的科技第442章 無邁斯納效應第273章 突破性的成果!第106章 陶哲軒的邀請(求訂閱)第302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爲盟主大佬高山流第7章 集訓第62章 省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