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退路

元光四年七月,黃河再次在定陶決口,正值夏季,連續多日的大雨增加了水勢,河水一泄千里。

其實說起來,這次決口和剛上一次有着密不可分的因果關係。鄭當時和汲黯花大力氣堵住了頓丘的決口,卻沒能解決根本問題,河水由瓠子河東南流,入鉅野澤。瓠子河河道有限,根本承受不了多少水,夏季一到,水量猛增,勉強築就的河堤立刻崩潰,定陶國首當其衝,成了汪洋。

天子怒急攻心,險些暈厥。

正值西征籌備工作如火如荼之際,正值天子以爲祭神大獲成功,自己得到了天命之際,剛剛封堵成功的黃河再次決口,無疑是打了他一個響亮的耳光,讓他成了一個笑話。

如何面對朝野臣民的指責?

如何面對蠢蠢欲動的功臣集團?

西征還能不能繼續?

天子心亂如麻,呆若木雞,除了面色一會兒紅一會兒白之外,一點反應也沒有。

韓安國等人嚇壞了,連忙大聲呼喚。過了好一會兒,天子才長長的吐出一口氣,無力地擺了擺手。“韓公,你代行丞相事,先召集羣臣議一議,看看如何應對纔好。我有些不舒服,要休息休息。”

“唯!”韓安國不敢怠慢,大聲應喏,讓桑弘羊召喚太醫,好生照料天子,自己帶着鄭當時等人一同退出了大殿。鄭當時面色如土,緊緊跟上。他是責任人之一,黃河再次決口,他的責任無可推卸。如果天子要找個替罪羊向天下人交待,他無疑是最合適的那一個。

他們沒有走遠,就在偏殿裡緊急議事。

入了座,他們互相看看,一時不知道從何說起。事起倉促,他們一點準備也沒有,都有些慌了神。過了一會兒,徐樂等人趕到,奉詔與韓安國等人一起商議對策。

韓安國官職最高,年歲也最長,他首先穩住了心神,提出了第一個問題:“這次決口會影響多少郡縣?”

衆人面面相覷,誰也不知道。韓安國見狀,只得讓吾丘壽王去請示天子,調用輿圖,估計一下受損地區。話剛出口,就被桑弘羊否決了。

“天下輿圖都在長安,這裡只有西域輿圖,沒有山東輿圖。”

韓安國恍然大悟,自知失言,連忙閉上了嘴巴。爲了祭神,天子已經在甘泉宮呆了近一年。爲了準備河西的戰事,天子身邊備有河西的輿圖,其他輿圖都在長安,急切之間到哪兒找去。

見韓安國尷尬,主父偃說道:“雖然沒有輿圖,但是在座的山東人不少,根據河流走勢,大致也能分析出受災的地區。先拿個大致方案,再派人回長安調用輿圖,去山東實地巡查,互相驗證也不遲。”

韓安國連連點頭。他是樑國人,又封成安侯,就在定陶西南。他做過樑國內史,對樑國周邊的情況也比較熟悉。主父偃、嚴安都是齊人,對山東的地形也有所瞭解。他們冷靜下來,分析了一番,這才覺得此次決口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嚴重,至少不會比上一次決口麻煩,這才鬆了一口氣。

可是,誰也沒有下結論。實際利害是一方面,看不見的傷害更麻煩。黃河再次決口證明了天子將世家捐助的賑災款拿來修甘泉宮,大張旗鼓地祭祀太一神是不折不扣的胡鬧。現在上蒼用黃河再次決口證明了天子的愚蠢,無數人等着看笑話。如何向天下交待,這可能比怎麼解決黃河決口還要重要。

年輕人要面子,何況天子現在最迫切的就是需要證明自己是天命所歸,幾次大捷之後,他剛剛樹立了一點信心,突然來這麼一悶棍,他如何承受得了。

韓安國忽然有些慶幸,虧得董仲舒不在這裡,否則他又要大放厥詞了。可是轉念一想,韓安國又覺得自己慶幸得不合時宜,董仲舒的文章他剛剛看過,雖然不再堅持天人感應,可是董仲舒反對用兵河西的態度也是很明確的。如今黃河再次決口,豈不是又證明了他的正確?

衆人面面相覷,誰也不說話,氣氛尷尬沉悶,如暴風雨即將來臨。

傅易山,梁山舉着千里眼,密切的注視着山林中正在演習的豫章郡兵。

灌夫站在一旁,焦急地等待着,不住的搓手。樑嘯剛剛放下千里眼,他就忙不迭的搶了過去,套在眼睛上,搜尋着遠處的山頭。“怎麼樣,怎麼樣,贏了沒有?”

樑嘯沒好氣的說道:“你自己不會看?”

“我這不是……唉,唉,唉,這幫沒用的孫子!”灌夫惱羞成怒,破口大罵,險些一腳踩空。他身邊的衛士連忙伸手拽住了他,免得他一頭栽下去。

樑嘯挑挑眉,衝着剛剛放下千里眼的伍被露出會心的笑容。

今天不是一次普通的演習,而是灌夫指揮的豫章郡兵和伍被帶來的三百隨從的對抗演習。伍被乘坐一艘樓船,以訪友的名義來到豫章,向樑嘯夫妻辭行。樑嘯便讓他和灌夫的部下進行了一次對抗演習,檢驗這段時間的訓練成果。

伍被和灌夫都參加了平定兩越的戰事,對叢林戰爭都有切身的體會。灌夫聽從樑嘯的建議,安心呆在豫章,等待出兵平定南越的機會,伍被則將遠赴夷洲,同樣面臨着與夷洲土著交戰的可能,叢林戰就成了他們共同的課題,見了面,自然要比試一番。

比較的結果讓灌夫很鬱悶。他雖然拿出了最好的精銳,卻依然棋輸一着,被伍被的部下奪走了象徵勝利的紅旗,搶先攻佔了山頭。這讓他倍受打擊,也顧不是體面,破口大罵。只是他罵的不是伍被,而是自己的部下。

“好了!”樑嘯叫了一聲,打斷了灌夫的憤怒。“過來,看看結果再罵。”

灌夫不情不願地走了過來,一屁股坐在伍被的對面,低着頭,嘴裡嘀嘀咕咕的,不知道在發什麼狠。

“從結果來看,你輸了。不過,從計時來看,你這次又有進步了,而且進步比較明顯。”樑嘯在橫首坐下,在大石上擺下了兵棋,重新覆盤。“總的來看,這是我看過的最精彩的一次對抗,雙方的戰鬥用得都很到位,個人技戰術也發揮得不錯……”

灌夫慢慢地擡起頭,盯着移動的兵棋。雖然只是一場爭奪山頭的小規模戰事,卻非常考驗士卒技戰術和一線將領的臨陣指揮能力,從最後的分析來看,灌夫部下的豫章郡兵雖然輸了,但表現依然不俗,樑嘯給出了極高的評價。

灌夫開始還覺得可能是樑嘯給他面子,可是看到了各項具體的數字之後,他才意識到部下的表現並不像他以爲的那麼差,甚至超過了以往任何一次內部演習。

灌夫大惑不解,解下頭盔,用力的撓着頭。“怎麼會這樣?”

樑嘯放下棋子,端起茶杯,呷了一口野茶。“我覺得有兩個原因:第一,今天上陣的都是精選的士卒,平均戰力有明顯的提高。第二,今天遇到了旗鼓相當的對手,激發了他們的鬥志。”

灌夫若有所思,盯着棋盤看了半天,最後惋惜地拍了拍手。“可惜,還是輸了。”

“輸了未必就是壞事。”樑嘯搖搖頭。灌夫這種粗貨,只知道逞匹夫之勇,終究不是一個合格的將領。他只問勝負,卻不知道從勝負中吸取教訓,難怪到現在也沒封侯。“其實,今天能打成這樣,我已經很意外了。你別忘了,伍君可是淮南二被之首,他的部下也都是荊楚有名的劍士,放眼天下,除了陛下的近衛郎,大概再也挑不出整體水平這麼高的三百步卒。”

“當真?”灌夫狐疑的盯着伍被。

伍被笑笑,點了點頭。“這三百劍士是淮南王府武藝最好的衛士。和灌君這樣的勇士沒法比,可是和普通的遊俠兒相比,他們都要略勝一籌。”

灌夫哈哈大笑,鬱悶一掃而空。他的部下中有一部分是他自己的部曲,還有一部分是豫章的郡兵,能和全部由淮南王府的衛士組成的對手打成這樣,的確可以驕傲了。

“下一次,要看灌君橫行南越了。”

伍被又不動聲色的奉承了灌夫一句,灌夫更加高興,樂得眉飛色舞,立刻和伍被打得火熱起來。他們說笑了一陣,評判了演習的得失,獎賞了表現突出的雙方將士,這才盡興而歸。

樑嘯告別了灌夫,登上伍被的樓船,順道返回廬山。

看着岸邊的灌夫越來越小,漸漸無法辨識,樑嘯回過頭,打量着伍被和他身後的那些士卒。“這一次告別,不知道下一次什麼時候才能見面了。”

“希望不要太快,我怕我來不及準備。”伍被笑道。

樑嘯也笑了。伍被擔心的不是來不及開發夷洲,而是不希望發必展到那一步。出海畢竟只是最後不得已的選擇,他最希望的還是留在中原,出將入相,揚名天下。如果以歷史的本來面目而言,他的希望一點實現的可能也沒有,不過現在歷史已經不同了,樑嘯覺得,也許有實現的那麼一天。

但是,他不想把這個可能告訴伍被。人一旦有了退路就不會全力以赴。如果知道有機會與天子共天下,伍被也可能不會對開發夷洲那麼用心。可是對樑嘯來說,不管中原的形勢如何變化,他都希望伍被這樣的知識分子保留強烈的探險意識,而不是窩在家裡營營苟苟。

“孟子說過,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如果沒有對手,任何人都會忘乎所以。伍君,你要和天子做對手,這是天降大任啊。”

伍被笑而不語,眼神中卻多了幾分豪邁。

回到廬山別院,劉陵已經將相關的物資準備完畢,伍被一到,立刻裝船。劉陵最後將一卷圖紙遞到了伍被手中,鄭重其事的說道:“伍君,這是樓船的最新設計,到了夷洲,安定下來之後,你再按圖改造。”

伍被打算打開圖紙,卻發現皁囊上加蓋了封泥,劉陵顯然不打算讓他現在就看。他很是不解,疑惑的看着劉陵。

“這是你能否守住夷洲的殺手鐗。”樑嘯按住了伍被的手。“以伍君之能,在夷洲立住腳跟並不難,你真正的威脅不是夷洲的土著蠻夷,而是跨海征戰的水師。這些設計能讓你以少勝多,守住大海防線。”

伍被會意,連忙交給親信收了起來,正色道:“翁主放心,人在圖在。”

劉陵連忙說道:“伍君言重了。我沒有其他意思,只是不希望引起不必要的麻煩。畢竟這是戰船的設計,不是平安輪這樣的設施,沒什麼保密的意義。”

“某明白。”伍被再次拱手,向樑嘯、劉陵道別,揚帆遠去。

目前伍被消失在水天之間,樑嘯上馬,與劉陵並肩而行。

“淮南傳來消息,大河又決口了。”劉陵輕聲說道:“不知道天子這次準備怎麼做,是再祭祀一次太一神呢,還是派人堵決口。”

“堵也沒用。”樑嘯搖搖頭。

劉陵歪着頭,似笑非笑的打量着樑嘯。“怎麼,你也贊同堵不如疏?”

樑嘯輕嘆一聲,眼神有些無奈。在他記憶中,黃河這條母親河同時也是一條災難河,歷史上多次改道,山東屢受災害。但黃河決口的癥結卻不在下游,而在上游。黃土高原、關中平原的過度開發纔是黃河不斷決口的根本原因。

“不是,堵也好,疏也罷,恐怕都是治標不治本。”

“如何才能治標?”

樑嘯搖搖頭。“我也不知道。也許,這個問題比董夫子現在研究的秦政得失更重要,應該統籌安排,做一個大的研究計劃,還要實地考察,才能做出結論。”

劉陵笑盈盈的說道:“恭喜你,你的機會來了。”

樑嘯愣了一下。“什麼?”

劉陵笑得更加媚惑。“魏其侯傳來消息,他已經向天子上疏,請求委任你負責治河之事。估計用不了幾天,天子的詔書就到了,就是不知道這次會賜一個多大的玉環。”

樑嘯一驚,隨即破口大罵。“這個老匹夫,他這是要坑我嗎?”。

(。)

第13章 兼併第537章 選擇第123章 非常手段第122章 未雨綢繆第55章 故舊第246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581章 簡單粗暴第315章 小月氏第184章 說客第156章 老虎和病貓第454章 高朋滿座第148章 我命在我第55章 故舊第253章 甲騎第338章 巧舌如簧第212章 劫屍第627章 令行禁止第426章 知識改變命運第282章 入不敷出第486章 決口第238章 說英雄,誰是英雄第639章 喜與憂第455章 四兩撥千斤第208章 只要你的首級第607章 心計第549章 招生第528章 功成第21章 少年第471章 陷阱第221章 希臘遺風第260章 機會第332章 揮手如雲,覆掌如雨第410章 意氣第304章 對手第2章 又相逢第465章 隨風潛入夜第376章 大一統第44章 遇險第272章 往事第413章 火馬陣第509章 保姆第377章 偏袒第487章 心計第542章 新紙第86章 麻煩上門第516章 衝陣第123章 非常手段第171章 糾結第194章 原來如此第398章 一鼓作氣第229章 一陽初生第568章 逼宮第182章 船帆第337章 利害第187章 刺客之劍第125章 磨礪第571章 進諫第516章 衝陣第642章 初戰第359章 爲臣之道第504章 雨季第113章 狡兔三窟第259章 士別三日第518章 開戰第643章 羣策羣力第319章 重逢第6章 暴力少年第62章 毒箭第641章 長遠規劃第589章 誘餌第236章 意外第2章 又相逢第149章 不作不死第269章 鎩羽而歸第436章 讓你四箭又何妨第203章 草原絲路第79章 李廣第521章 夜襲第178章 以古喻今第358章 差距第530章 心機第218章 生肉第45章 我要殺人第23章 激將第382章 霸王技第92章 邀鬥第282章 入不敷出第410章 意氣第219章 斬首第130章 富不過三代第618章 開戰第314章 儒與道第492章 枸醬第118章 衣錦還鄉第463章 灌夫第417章 君心難測第383章 劉安出擊第44章 遇險第510章 首勝
第13章 兼併第537章 選擇第123章 非常手段第122章 未雨綢繆第55章 故舊第246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581章 簡單粗暴第315章 小月氏第184章 說客第156章 老虎和病貓第454章 高朋滿座第148章 我命在我第55章 故舊第253章 甲騎第338章 巧舌如簧第212章 劫屍第627章 令行禁止第426章 知識改變命運第282章 入不敷出第486章 決口第238章 說英雄,誰是英雄第639章 喜與憂第455章 四兩撥千斤第208章 只要你的首級第607章 心計第549章 招生第528章 功成第21章 少年第471章 陷阱第221章 希臘遺風第260章 機會第332章 揮手如雲,覆掌如雨第410章 意氣第304章 對手第2章 又相逢第465章 隨風潛入夜第376章 大一統第44章 遇險第272章 往事第413章 火馬陣第509章 保姆第377章 偏袒第487章 心計第542章 新紙第86章 麻煩上門第516章 衝陣第123章 非常手段第171章 糾結第194章 原來如此第398章 一鼓作氣第229章 一陽初生第568章 逼宮第182章 船帆第337章 利害第187章 刺客之劍第125章 磨礪第571章 進諫第516章 衝陣第642章 初戰第359章 爲臣之道第504章 雨季第113章 狡兔三窟第259章 士別三日第518章 開戰第643章 羣策羣力第319章 重逢第6章 暴力少年第62章 毒箭第641章 長遠規劃第589章 誘餌第236章 意外第2章 又相逢第149章 不作不死第269章 鎩羽而歸第436章 讓你四箭又何妨第203章 草原絲路第79章 李廣第521章 夜襲第178章 以古喻今第358章 差距第530章 心機第218章 生肉第45章 我要殺人第23章 激將第382章 霸王技第92章 邀鬥第282章 入不敷出第410章 意氣第219章 斬首第130章 富不過三代第618章 開戰第314章 儒與道第492章 枸醬第118章 衣錦還鄉第463章 灌夫第417章 君心難測第383章 劉安出擊第44章 遇險第510章 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