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我是太子!是皇帝之子!

第16章 我是太子!是皇帝之子!

這些話說出口,朱標彷彿徹底放下了心中的枷鎖,雙眼直直的望向朱元璋,堅定道:“兒臣認爲錯了。”

“父皇廢除宰相制度,增加自己的朝政處理量,這是爲了強化皇權,這些兒臣都能理解。”

“也認同。”

“因而兒臣願意替父皇分擔,也願意接過這多出來的政事,只是父皇一直以來太關注農事了。”

“父皇過去爲農民,年輕時沒有機會讀書,所以父皇爲了讓我等皇子擺脫‘文盲’的帽子,不惜花重金在宮中修建大本堂。”

“取古今圖書置於其中,延請當時的名儒,如宋濂、詹同、吳中四傑等爲我等皇子們講解四書五經,教授治國之道。”

“同時,讓那羣替大明出生入死打天下的功臣,如徐達等武將,教授我等皇子武藝。”

“這樣,我等這些朱家子嗣便是文武兼修,學貫古今了。”

“爲此,父皇還在天下興修的學室上,科舉內容上大做文章,爲的就是削弱其他讀書人的能力,讓天下的全才,只能出自朱家。”

“繼而鞏固維護我朱家的天下。”

“這些兒臣都知道。”

“過去兒臣也爲此勸過父皇,只是換來的只有父皇的責罵跟鞭笞,兒臣最終也妥協了。”

“不再去提。”

“胡惟庸案時,父皇將此案交給兒臣處理,兒臣本不欲牽連株連那麼多人,但父皇卻執意不肯。”

“一舉誅殺數萬人。”

“當時兒臣哭着問父皇,爲什麼要這麼做,就連母后當時都質問過,而父皇當時只讓宦官去給兒臣找了條荊條來。”

“然後當着兒臣的面,用手掌將荊條上的刺給拔了,任由自己的手掌血流不止。”

“父皇說這滿是刺的荊條就像是皇權,兒臣仁慈,恐不敢去拿,所以父皇自己出手,將可能的刺給拔了,好交給兒臣一個穩穩當當的天下。”

“當時兒臣真被父皇嚇住了。”

“連做了數日噩夢。”

“母后當時還多次前來安穩勸說我,即便是如今,兒臣每每想到當時的場景,都不由感到心顫。”

“只是如今兒臣想告訴父皇,兒臣對這荊條的想法,有刺的荊條的固然不好抓,但兒臣只要抓住了,就不會脫手。”

“而被父皇把所有刺都拔掉的、已沾滿父皇一手血的荊條,或許因爲沒有了刺,反而會變得異常滑溜,兒臣纔會真的抓不住。”

“甚至這荊條還會被弄丟掉。”

朱元璋臉色陰沉的可怕,猛地看向朱標:“老大!夠了!你放肆!混賬東西!咱讓你住口!”

朱標也站了起來,盯着朱元璋,雙眼通紅一片,執拗的道:“兒臣還要說!這次若是不說出來,兒臣只怕以後再也沒有膽量說出口了。”

“而且是父皇你讓我說的,說了伱又生氣,我本不想開口,你非說讓我說說,說了你又總是這樣!”

“但這次兒臣抗令了。”

“父皇你事事都爲兒臣着想,也事事都爲兒臣未雨綢繆規劃好,兒臣也事事順着父皇。”

“只是父皇你既然什麼都做好了安排,什麼都規劃好了,那還讓兒臣學這麼多東西幹什麼?就爲了讓兒臣跟你意見不合,然後來來頂撞你?再被你否定,深陷痛苦嗎!”

“父皇你一直都在告訴兒臣,兒臣是大明的太子,是大明的儲君,是未來大明的繼承者。”

“但父皇你又一直以一個農民、一個布衣、一個和尚、一個乞丐的身份來教我,來提醒兒臣。”

“人不能忘本。”

“父皇!你過去能是農民布衣,但兒臣不能學着父皇去當農民之子,兒臣也當不了這個布衣之子。”

“兒臣是太子!”

“是父皇你這皇帝之子!”

“住口!咱讓你住口!”朱元璋眼眶赤紅,面色憤怒到極點,高高擡起手,可是看到朱標固執執拗又痛苦的樣子,他突然又下不去手。

最後他獨自握拳,將滿是青筋的手,背到了身後。

朱元璋看着又懼又怕,卻又固執的擡起頭望向自己的朱標,心中只感到一陣悲楚跟落寞。

他微微嘆口氣,將起伏的情緒壓了下來,伸手擦了擦朱標臉頰上的淚水,語重心長道:“老大,咱知道你心裡怨我恨我,但咱今年五十八了,不知還有多久,咱就大限將至了。”

“咱能替你做的事不多了,咱答應過你娘,讓你當個太平帝王,咱不能食言。”

“父皇……”朱標哽咽着。

朱元璋擺了擺手,打斷了朱標的繼續開口:“不說了。”

“咱出去走走。”

朱元璋揹着手,身影有些佝僂,一步步離開了大殿。

他邊走邊說道:“老大,你以後會比咱有志氣,也更有能耐,你娘要是看到你今天的樣子,估計得天天在咱跟前誇你呢。”

“咱是老咯。”

“只是咱畢竟還是這個皇上,咱必須得考慮整個朱家,以及咱大明今後的千秋萬代,咱也沒辦法。”

“……”

朱元璋走了,背影盡顯蕭索。

望着朱元璋落寞蕭瑟的背影,朱標突然心裡很不是滋味,鼻頭一酸,連帶着眼眶再度泛紅了。

朱元璋前幾句話他聽到了。

而他本沒想說成現在這副模樣,只是一時情緒上涌,才把這些年憋了許久的情緒盡數吐露了出來。

的確是沒有顧及到父皇的感受。

朱標暗暗自責道:“父皇,兒臣的確沒有責怪父皇的想法,只是父皇過去對兒臣太嚴了。”

“兒臣快要喘不過氣了。”

“這次的確是兒臣考慮欠妥了。”

“是兒臣錯了。”

朱標站在殿裡,望着空落落的大殿,久久的失神。

朱元璋揹着手,在皇宮內漫無目的的晃着,心裡堵得慌。

他素來脾氣火爆,要是剛纔沒忍住,只怕那一個大巴掌就已經扇下去了,雖然剛纔沒真的下手,但他還是有些自責。

會不會嚇到老大了?

老大畢竟是太子,哪能跟其他幾個小子比?平常罵一罵就行了,怎麼還能真動手呢?

老大也是的,平常躲得那麼快,怎麼這次就不躲了呢?

而且也是自己讓老大說的,怎麼還能自己氣急了眼呢?

朱元璋暗暗自責着,無意識間,晃到了太廟,看着他爲朱家祖宗自家人修建的太廟,擡步走了進去。

第5章 風華正茂!第115章 朱標:我不類父?(第一更)196.第195章 侍講學士方孝孺!第101章 洪武四大案之一的郭桓?(第二更)409.第409章 報刊:給有才之人的機會!第18章 見帝不跪!第3章 我若及第,必是狀元!204.第202章 翰林院大學士!第296章 回京?!335.第335章 文人該有文人的風格雅量!第231章 數字不會騙人!(第三更)第259章 我說大人高見!第47章 施耐庵死於洪武三年!第273章 泱泱大國,盛世鼎力!158.第158章 朱棣:這還是我的問題?!(第二更)第219章 都是夏之白的私心!165.第165章 不妙!(第二更)335.第335章 文人該有文人的風格雅量!第265章 話不投機!343.第343章 爲鼠還是爲人!374.第374章 孤做不到青出於藍!356.第356章 儒家居中調和!第280章 經商得講規矩!第59章 朱元璋認錯!第219章 都是夏之白的私心!第303章 陛下想爲天下留下什麼!第227章 想活命就砸鍋!第43章 我回來了!第49章 ,燒開水?是天下的未來?373.第373章 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332.第332章 守訓詁而不鑿!418.請假一天,牙疼!第75章 棄官從商?!(求訂閱)第313章 拔奇夷難,邁德振民?!第40章 夏之白,你毀了我啊!356.第356章 儒家居中調和!第325章 因爲你活不久了!第32章 首善之地!第298章 咱要興兵了!396.第396章 湯和回京!第269章 真正的破局之處!(搬家完畢,恢復更新)410.第410章 擔心的是報紙壞了他們事!330.第330章 故紙堆!207.第205章 劉三吾!第11章 朱標的氣度!第74章 三問洪武!(求訂閱)第300章 進殿覲見!第115章 朱標:我不類父?(第一更)383.第383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359.第359章 書生之見,可聽可參考,但不可直用!179.第179章 投桃報李!382.第382章 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156.第156章 燕王頭上還有云的!(第三更)第269章 真正的破局之處!(搬家完畢,恢復更新)第215章 第五門:雜學!第30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173.第173章 京師來人!(第一更)第245章 南方有信來!第79章 與官爭利!(求訂閱)第260章 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豺狼來了第32章 首善之地!402.第402章 立了規矩,再殺!138.第138章 要死不活的北元纔是好北元!(第三更)第320章 要的是元年的定義權!第322章 名爲儲君,實爲大號丞相!196.第195章 侍講學士方孝孺!181.第181章 天下社會各階層的分析疏!第299章 熱血難涼!第81章 大生產時代開始了!(求訂閱)第285章 竈戶已成過去!第255章 喪鐘爲誰而鳴?!419.第418章 可行試點!第276章 做大事就要有壯士斷腕的勇氣!第324章 結黨營私一定時間段是正確的!134.第134章 推演北伐可有?199.第198章 惡政後必有巨大的紅利!381.第381章 從戰亂恢復,跨入到和平治世!第87章 你先壞的規矩,就別怪我們掀桌子!(求訂閱)141.第141章 天氣有正氣,雜然賦流形!(第三更)第98章 重審天下賬目!(求訂閱)第67章 狂士!第41章 咱大明不是宋!第101章 洪武四大案之一的郭桓?(第二更)412.第412章 千年未有之變局!第62章 且聽龍吟!403.第403章 常藍兩家榮辱與共!139.第139章 對百姓最大的傷害是無視!(第一更)第214章 我就是王法?!381.第381章 從戰亂恢復,跨入到和平治世!362.第362章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349.第349章 ‘家法’國法!第212章 敢問諸位,今夕是何朝?第235章 聲音能大過刀斧聲?!132.第132章 惠愛加於民,法度行於軍!第236章 朱元璋的忌憚跟不安!第221章 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348.第348章 那就成立個黨派!390.第390章 糖衣炮彈?!第253章 行路難,多歧路!第226章 南方這次犯了大忌!
第5章 風華正茂!第115章 朱標:我不類父?(第一更)196.第195章 侍講學士方孝孺!第101章 洪武四大案之一的郭桓?(第二更)409.第409章 報刊:給有才之人的機會!第18章 見帝不跪!第3章 我若及第,必是狀元!204.第202章 翰林院大學士!第296章 回京?!335.第335章 文人該有文人的風格雅量!第231章 數字不會騙人!(第三更)第259章 我說大人高見!第47章 施耐庵死於洪武三年!第273章 泱泱大國,盛世鼎力!158.第158章 朱棣:這還是我的問題?!(第二更)第219章 都是夏之白的私心!165.第165章 不妙!(第二更)335.第335章 文人該有文人的風格雅量!第265章 話不投機!343.第343章 爲鼠還是爲人!374.第374章 孤做不到青出於藍!356.第356章 儒家居中調和!第280章 經商得講規矩!第59章 朱元璋認錯!第219章 都是夏之白的私心!第303章 陛下想爲天下留下什麼!第227章 想活命就砸鍋!第43章 我回來了!第49章 ,燒開水?是天下的未來?373.第373章 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332.第332章 守訓詁而不鑿!418.請假一天,牙疼!第75章 棄官從商?!(求訂閱)第313章 拔奇夷難,邁德振民?!第40章 夏之白,你毀了我啊!356.第356章 儒家居中調和!第325章 因爲你活不久了!第32章 首善之地!第298章 咱要興兵了!396.第396章 湯和回京!第269章 真正的破局之處!(搬家完畢,恢復更新)410.第410章 擔心的是報紙壞了他們事!330.第330章 故紙堆!207.第205章 劉三吾!第11章 朱標的氣度!第74章 三問洪武!(求訂閱)第300章 進殿覲見!第115章 朱標:我不類父?(第一更)383.第383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359.第359章 書生之見,可聽可參考,但不可直用!179.第179章 投桃報李!382.第382章 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156.第156章 燕王頭上還有云的!(第三更)第269章 真正的破局之處!(搬家完畢,恢復更新)第215章 第五門:雜學!第30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173.第173章 京師來人!(第一更)第245章 南方有信來!第79章 與官爭利!(求訂閱)第260章 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豺狼來了第32章 首善之地!402.第402章 立了規矩,再殺!138.第138章 要死不活的北元纔是好北元!(第三更)第320章 要的是元年的定義權!第322章 名爲儲君,實爲大號丞相!196.第195章 侍講學士方孝孺!181.第181章 天下社會各階層的分析疏!第299章 熱血難涼!第81章 大生產時代開始了!(求訂閱)第285章 竈戶已成過去!第255章 喪鐘爲誰而鳴?!419.第418章 可行試點!第276章 做大事就要有壯士斷腕的勇氣!第324章 結黨營私一定時間段是正確的!134.第134章 推演北伐可有?199.第198章 惡政後必有巨大的紅利!381.第381章 從戰亂恢復,跨入到和平治世!第87章 你先壞的規矩,就別怪我們掀桌子!(求訂閱)141.第141章 天氣有正氣,雜然賦流形!(第三更)第98章 重審天下賬目!(求訂閱)第67章 狂士!第41章 咱大明不是宋!第101章 洪武四大案之一的郭桓?(第二更)412.第412章 千年未有之變局!第62章 且聽龍吟!403.第403章 常藍兩家榮辱與共!139.第139章 對百姓最大的傷害是無視!(第一更)第214章 我就是王法?!381.第381章 從戰亂恢復,跨入到和平治世!362.第362章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349.第349章 ‘家法’國法!第212章 敢問諸位,今夕是何朝?第235章 聲音能大過刀斧聲?!132.第132章 惠愛加於民,法度行於軍!第236章 朱元璋的忌憚跟不安!第221章 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348.第348章 那就成立個黨派!390.第390章 糖衣炮彈?!第253章 行路難,多歧路!第226章 南方這次犯了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