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第181章 天下社會各階層的分析疏!

第181章 天下社會各階層的分析·疏!

在花綸三人閒聊之時,一封奏疏從數百里外,送到了應天府。

與此同時。

一輛馬車踏上了歸程。

奉天殿。

已到了日暮時分。

朱元璋還沒有就寢,隨着六部尚書中四部的空缺,相關政事都落到了他一人身上,即便有朱標幫助,朱元璋依舊每天需處理奏疏到深夜。

朱元璋打了個哈欠,喝了一口濃茶,提振了一下精神,繼續批閱起了奏疏。

這時。

殿外響起了細索的腳步聲。

雖沒有見到來人是誰,但通過這沉穩的腳步,朱元璋知道是朱標來了。

朱元璋沒有擡頭,淡淡道:“咱今日還有一些奏疏要處理,等咱將這些奏疏處理完,咱再去休息,你別一個勁的來催咱。”

“咱心中有數。”

“不會把自己累着的。”

“國家大事,片刻都耽擱不得。”

“咱要是偷懶一日,明日就必須要多處理不少,這一日復一日,這些政事就都處理不完了,那咱這天下豈不就亂了嗎?朝堂地方的官吏都等着咱做安排呢。”

朱標進殿。

他恭敬的朝朱元璋作揖道:“父皇,兒臣今夜前來,除了是想勸父皇早日歇息,還有另外的事稟告。”

“講!”朱元璋震了震袖,目光依舊在奏疏上。

“夏之白送來了一份奏疏。”

一語落下。

舉殿瞬間安靜下來。

朱元璋落墨的筆,微微停了一下,隨後才繼續落筆,他冷笑道:“夏之白?他的奏疏說了些什麼?難不成是想讓咱,將鹽運司的官員抓了殺了?”

朱標苦笑着搖頭。

朱標道:“父皇這奏疏”

“兒臣不敢看。”

朱元璋擡起頭,眼中露出一抹狐疑。

他的目光在朱標身上來過掃過,沉聲道:“你是太子,有什麼不能看的?他私下做的那些事,當真以爲咱不知道?”

“咱心裡跟明鏡一樣。”

“不外乎爲了完成他那門子,統一北方鹽市的事,對老二老三他們,做出了一堆的承諾,這些事咱早就知道了,既然老二老三他們都同意了,咱還能有什麼意見?”

“你不僅得看,還得好好看,看仔細了。”

“伱的這些弟弟,雖然明面上一個個都服服帖帖,但心裡鬼點子多着呢,壞心思那是一個接一個,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你日後想把你這些弟弟收拾服帖,就得對他們做的事,瞭解的一清二楚。”

“只有這樣,他們纔會怕你。”

“也纔會敬你!”

朱元璋語重心長的教導了一番。

朱標苦澀一笑。

他知道父皇是會錯意了。

以爲夏之白的奏疏,寫的是這大半年跟北疆藩王接觸的事,以及他私下對自己那些弟弟做出的承諾,尤其還答應了一些過分越界的要求,擔心自己會因這些東西生出不安跟擔心。

父皇是在寬自己的心。

但父皇錯了。

朱標垂首,望着手中的奏疏,只感覺有些抓不住,沉聲道:“父皇,你還是親自看看吧,夏之白所寫,不是他在北疆的經歷,而是他通過遊歷北疆,對當今天下階層做出的總結認識。”

“這份奏疏的名字——”

“當今天下社會各階層的分析·疏!”

“兒臣沒有說謊。”

“這份奏疏兒臣的確不敢看。”

“僅僅看了開篇,兒臣就已全身發寒,不敢再繼續下看了。”

“這份奏疏是夏之白寫給父皇的。”

“兒臣惶恐。”

朱標躬身作揖,將手中那份厚厚奏疏,恭敬的往前擡着。

朱元璋一愣。

他深深的看着朱標,眼中露出一抹嚴肅跟凝重。

他知道自己這長子的脾氣,不喜撒謊,能讓朱標都感到不安,足以證明,夏之白所寫這份奏疏的緊要。

朱元璋擱下筆,掃向一旁的樸狗兒。

樸狗兒當即會意,小心翼翼的去接過這份奏疏,恭敬的放到了朱元璋書案上。

朱元璋伸手,將這份奏疏翻開。

只一眼。

朱元璋就不禁背脊一直。

他將這份奏疏合上,道:“除了標兒,其餘人都退下。”

樸狗兒等服侍四周宦官連忙應諾,快步走出了宮殿,出去還不忘叫離了四周侍從。

朱元璋手掌壓在這份奏疏上,一雙虎目壓迫性十足的看向朱標,問道:“這份奏疏可還有其他人看到?”

朱標搖頭。

朱元璋冷哼一聲道:“這個夏之白,真是無法無天,他還想重定天下綱常不成?一個臣子,還替咱考慮起來了,還在這裡指導咱,讓咱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朱標苦笑一聲。

心中同樣不太平靜。

他的確沒有看完,但只是開篇,就足以讓人瞳孔地震。

誰是大明的敵人?誰又是大明的朋友?!

這就是開篇!

當看到這個開篇。

朱標就知道,這份奏疏非同尋常,也連忙送了過來。

朱元璋目光陰晴不定,眼中更是閃過強烈殺意,只是在猶豫了許久之後,還是將這份奏疏翻開了。

這份奏疏很厚。

以往這樣的奏疏,朱元璋根本不會親自看。

只會讓翰林院的學士唸誦。

但這一份。

他必須親自看。

也只能自己親自來看。

“誰是大明的敵人?誰又是大明的朋友!”

“這是大明實現長治久安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也是大明必須要面對去處理的問題。”

“大明開國以來,屢興大案,從最初的空印案,胡惟庸案,到最近的郭桓案,每次查處的官員,都以數千計,朝廷誅殺的奸臣侫人都高達數萬,但真正取得的鬥爭成效微之甚微。”

“根本原因便在於陛下‘着相’了。”

“陛下陷入到了舊時代的思想旋渦,認識不到誰纔是大明真正的朋友,誰纔是大明真正的敵人,分不清好壞,辨不明真僞,只靠着殺伐,只不過是新瓶裝舊酒,自欺欺人。”

“想辨明真正的敵友,不可不將天下社會各階級,做一個大概的分析。”

“當今天下社會各階級是何樣?”

“之前實在說不清。”

“也認識不明。”

“然經過這九個多月,行走在北疆山川,數千裡的里程,見識數以萬計的百姓,對當今天下的社會階級,已有了一定明確的認識。”

“也越發知曉天下的缺憾在何處。”

“天下人都被騙了!”

“士農工商,根本代表不了天下階級。”

“用士農工商這套理念,生搬硬套在大明治理上,只會將天下引入歧路。”

“究其根本。”

“天下的義利觀已發生了根本變化。”

“從古至今,華夏的士大夫,秉承的都是‘以讀書爲上,辦事爲下’,以爲‘農、工、商業’,皆爲小人之學,係爲小人所設,而‘大人’所不爲也。”

“殊不知小人才是天下多數。”

“而世上的經營,遂當以多數爲標準。”

“然如今的天下學問已嚴重脫離了國計民生,士大夫的能力,根本比不上他們所鄙視的小人與夷狄。”

“形式大於意義,形式也大於內容。”

“如今的士人,真正治理的官吏,已經嚴重脫離實際,生活也脫離百姓,這兩個‘脫離’,註定會造成天下社會上下脫節,而這種脫節由來已久,過往的‘士農工商’階層,在這種脫節下,已然瓦解了。”

“華夏開化最早,文明悠久,宋代以降。”

“隨着東漢印刷術的出現,天下讀書識字的難度,大幅降低,讀書人成堆。”

“但頭腦發達伴隨着的是動手能力的下降,知性的發展,也同時伴隨着情感與意志的退化,在意志力方面,從漢代開始,中原的士大夫在一步步的退化,到了宋代時,已不如夷狄了。”

“經過元代八十九年的統治,如今的士人已不能被稱爲士人了。”

“他們追求的只是文明的形式。”

“而非實質。”

“捨本逐末的結果,必然是求榮取辱。”

“秦漢門閥,隋唐貴族,這些士大夫還有着主流士人的操守跟堅持,但在元代及當代,天下的士大夫跟過去的門閥貴族相差太遠了,他們也沒有那個品性被稱爲士人,只是一羣披着士大夫外衣的地主。”

“這羣人只能被稱爲‘士紳’!”

“天下之所以有如此大的轉變,一來是東漢時出現的造紙印刷術,二來是宋代讀書成本的下降,造成大量社會底層的地主,掌握了知識,隨着元代暴政,這些掌握知識的地主,因爲天下動亂,已大幅躋身於朝堂。”

“宋代以降,士農工商這套階級論,就已瀕臨破產。”

“隨着元代的粗暴統治,徹底宣佈終結。”

“然大明還依舊沿襲着舊制,依舊妄圖用過去的辦法治理天下,這注定是徒勞無功的,也註定難以將天下治理好。”

“因爲天下人的義利觀已變。”

“過去支撐‘士農工商’這套階級論的主要原因是:‘君子喻以義,小人喻於利’,如今君子不講‘義’,一心只有‘利’,反而是這些‘君子’在變着法的讓‘小人’去講‘義’,讓小人不要講‘利’。”

“綱常已完全顛倒。”

“繼續用‘士農工商’這套階級論去治理天下,只是在繼續放縱這些‘士紳’,不斷的壓迫剝削底層的‘小人’。”

“如此天下,豈能安寧?”

“又豈能長久?”

“想真正實現天下的長治久安,就必須正視起天下的變化。”

“既然義利觀已變,那就在新的義利觀下,另起爐竈,重新爲天下定下綱常。”

“當今天下的義利觀,以‘利’爲主導,那就繼續秉承着以‘利’爲主導,將天下舊有且錯誤混亂的‘士農工商’階級,徹底給打破,直接以‘利’爲區分,劃分爲更加直白的資產階級跟無產階級。”

“.”

第294章 戶籍轉爲臨時工農籍!第116章 百姓要明君,咱就給他明君!(第二更)389.第389章 藍玉是陛下替殿下磨的刀!!!335.第335章 文人該有文人的風格雅量!159.第159章 朱棣:被算計還是爲我好?(第三更)344.第344章 太師你已有取死之道!第313章 拔奇夷難,邁德振民?!126.第126章 商人必須服從政治!(第一更)第263章 交代的事,完成的如何?第252章 身懷利刃才能立於不敗之地!第283章 愁人!!!第251章 明刀入鞘,暗箭上弦!第62章 且聽龍吟!409.第409章 報刊:給有才之人的機會!151.第151章 相信百姓!(第一更)第58章 冒失的周王!192.第192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351.第351章 自古名利誰願休,從來心嘴不對頭!359.第359章 書生之見,可聽可參考,但不可直用!第80章 要人要地要礦還要錢!第55章 我的保兒死了!第86章 明朝版拼夕夕?如此商戰?!336.第336章 朱標究竟在幹什麼!361.第361章 京都大道!第2章 南強北弱!(求收藏)第279章 《大誥》薄了!第278章 地方同樣不是鐵板一塊的!128.第128章 豪賭一場奇貨可居?(第三更)第240章 勸學!第65章 三張佈告!411.第411章 殺念!350.第350章 羽翼要豐!(上一章還在審覈)386.第386章 黨同伐異!175.第175章 燕王反悔!第51章 相信後來人的智慧!406.第406章 宜靜不宜動!第234章 陛下莫非是被奸人騙了?!第122章 以驛養驛!(第三更)第25章 百姓幫誰,誰贏!354.第354章 老了,也得替咱出謀劃策!第74章 三問洪武!(求訂閱)189.第189章 破士的光彩!第261章 期盼‘王師’久矣!第119章 朝廷的目的該是廢除農業稅!418.請假一天,牙疼!第262章 桃紅映日,垂楊拂堤!413.第413章 天下三嬗,事繁變衆!第122章 以驛養驛!(第三更)第107章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二更)第124章 長子走穩爲盾,次子走險爲矛!(第二更)142.第142章 燕王世子朱高熾!(第一更)198.第197章 掩耳盜鈴!332.第332章 守訓詁而不鑿!第72章 士人的時代過去了!(求訂閱)第281章 有人懦了!第11章 朱標的氣度!第231章 數字不會騙人!(第三更)184.第184章 還來?夏之白還有完沒完了?(第三更)第11章 朱標的氣度!第242章 那就犁一遍南方!!!172.第172章 千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第三更)385.第385章 狂妄是要付出代價的!!!199.第198章 惡政後必有巨大的紅利!第115章 朱標:我不類父?(第一更)第117章 數據是朝廷的另一隻耳目!(求訂閱)第70章 從來如此,便對嗎?!363.第363章 大明問題就出在官員太少!341.第341章 天冷,該添衣了!第25章 百姓幫誰,誰贏!157.第157章 這不是商量, 是通知!(第一更)150.第150章 爲百姓鑄器!393.第393章 人走茶涼!第119章 朝廷的目的該是廢除農業稅!398.第398章 夏之白是個禍害啊!173.第173章 京師來人!(第一更)第1章 敬告青年!(求收藏)第119章 朝廷的目的該是廢除農業稅!第81章 大生產時代開始了!(求訂閱)406.第406章 宜靜不宜動!第46章 這是天下農夫給陛下的回答!第113章 陛下不通經濟!(第二更)第65章 三張佈告!第238章 我是在救你們的命!第279章 《大誥》薄了!第104章 借人頭平民怨!(第二更)第118章 索要鐵礦開採權!第214章 我就是王法?!第311章 以軍改打頭的改制!第73章 意欲交付何等天下給後人!(求訂閱)143.第143章 大好山河,寸土不讓!(第二更)165.第165章 不妙!(第二更)第64章 你替他選吧!第308章 還天下一個百姓之師!第100章 戶部右侍郎郭桓!(第一更)第267章 民怨氾濫成災,非我等之罪!第267章 民怨氾濫成災,非我等之罪!第52章 解開昔日舊枷鎖,今日方知我是我!第76章 ,擡頭看的不該是天,該是百姓!(求訂閱)第302章 大明靠的不是大誥,而是歷代臣民!379.第379章 流動起來的錢纔是錢!
第294章 戶籍轉爲臨時工農籍!第116章 百姓要明君,咱就給他明君!(第二更)389.第389章 藍玉是陛下替殿下磨的刀!!!335.第335章 文人該有文人的風格雅量!159.第159章 朱棣:被算計還是爲我好?(第三更)344.第344章 太師你已有取死之道!第313章 拔奇夷難,邁德振民?!126.第126章 商人必須服從政治!(第一更)第263章 交代的事,完成的如何?第252章 身懷利刃才能立於不敗之地!第283章 愁人!!!第251章 明刀入鞘,暗箭上弦!第62章 且聽龍吟!409.第409章 報刊:給有才之人的機會!151.第151章 相信百姓!(第一更)第58章 冒失的周王!192.第192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351.第351章 自古名利誰願休,從來心嘴不對頭!359.第359章 書生之見,可聽可參考,但不可直用!第80章 要人要地要礦還要錢!第55章 我的保兒死了!第86章 明朝版拼夕夕?如此商戰?!336.第336章 朱標究竟在幹什麼!361.第361章 京都大道!第2章 南強北弱!(求收藏)第279章 《大誥》薄了!第278章 地方同樣不是鐵板一塊的!128.第128章 豪賭一場奇貨可居?(第三更)第240章 勸學!第65章 三張佈告!411.第411章 殺念!350.第350章 羽翼要豐!(上一章還在審覈)386.第386章 黨同伐異!175.第175章 燕王反悔!第51章 相信後來人的智慧!406.第406章 宜靜不宜動!第234章 陛下莫非是被奸人騙了?!第122章 以驛養驛!(第三更)第25章 百姓幫誰,誰贏!354.第354章 老了,也得替咱出謀劃策!第74章 三問洪武!(求訂閱)189.第189章 破士的光彩!第261章 期盼‘王師’久矣!第119章 朝廷的目的該是廢除農業稅!418.請假一天,牙疼!第262章 桃紅映日,垂楊拂堤!413.第413章 天下三嬗,事繁變衆!第122章 以驛養驛!(第三更)第107章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二更)第124章 長子走穩爲盾,次子走險爲矛!(第二更)142.第142章 燕王世子朱高熾!(第一更)198.第197章 掩耳盜鈴!332.第332章 守訓詁而不鑿!第72章 士人的時代過去了!(求訂閱)第281章 有人懦了!第11章 朱標的氣度!第231章 數字不會騙人!(第三更)184.第184章 還來?夏之白還有完沒完了?(第三更)第11章 朱標的氣度!第242章 那就犁一遍南方!!!172.第172章 千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第三更)385.第385章 狂妄是要付出代價的!!!199.第198章 惡政後必有巨大的紅利!第115章 朱標:我不類父?(第一更)第117章 數據是朝廷的另一隻耳目!(求訂閱)第70章 從來如此,便對嗎?!363.第363章 大明問題就出在官員太少!341.第341章 天冷,該添衣了!第25章 百姓幫誰,誰贏!157.第157章 這不是商量, 是通知!(第一更)150.第150章 爲百姓鑄器!393.第393章 人走茶涼!第119章 朝廷的目的該是廢除農業稅!398.第398章 夏之白是個禍害啊!173.第173章 京師來人!(第一更)第1章 敬告青年!(求收藏)第119章 朝廷的目的該是廢除農業稅!第81章 大生產時代開始了!(求訂閱)406.第406章 宜靜不宜動!第46章 這是天下農夫給陛下的回答!第113章 陛下不通經濟!(第二更)第65章 三張佈告!第238章 我是在救你們的命!第279章 《大誥》薄了!第104章 借人頭平民怨!(第二更)第118章 索要鐵礦開採權!第214章 我就是王法?!第311章 以軍改打頭的改制!第73章 意欲交付何等天下給後人!(求訂閱)143.第143章 大好山河,寸土不讓!(第二更)165.第165章 不妙!(第二更)第64章 你替他選吧!第308章 還天下一個百姓之師!第100章 戶部右侍郎郭桓!(第一更)第267章 民怨氾濫成災,非我等之罪!第267章 民怨氾濫成災,非我等之罪!第52章 解開昔日舊枷鎖,今日方知我是我!第76章 ,擡頭看的不該是天,該是百姓!(求訂閱)第302章 大明靠的不是大誥,而是歷代臣民!379.第379章 流動起來的錢纔是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