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文治武功,不容置喙!

第15章 文治武功,不容置喙!

朱元璋端坐着,將夏之白三字死死的按着,等將這份‘反文’徹底的看完,臉色已變得出奇的難看。

他陰冷的看了眼毛驤,擺手道:“你先下去。”

毛驤連忙道:“臣告退。”

等毛驤走出大殿,朱元璋將這份試卷猛地拍在了桌上,徹底壓抑不住心中怒火。

“咱在天下這些士人眼中,就是這麼一個樣子?只是一個會打仗的農夫,一個不會治國的粗人?”

“標兒,你來給咱說說。”

“咱不會治國嗎?”

朱元璋雙眼瞪大如銅鈴,帶着迫人的氣勢,就這麼虎視着朱標,給人極強的壓迫感。

朱標悶哼一聲,臉色一白。

他拱手道:“回父皇,兒臣不敢評價父皇,但在兒臣眼中,父皇之英明神武,遠超漢文唐文。”

“父皇自領兵起,就十分注重百姓疾苦,每打下一地,便會立即下令農民歸耕,獎勵墾荒,恢復生計。”

“爲了平衡地方不平,消弭南北差距,更是大搞移民屯田和軍屯,也多次組織各地農民興修水利,加強北方的生產生活。”

“立國以來,更是效仿過往朝代做法,徙富民,抑豪強,還多次下令解放奴婢,減免賦稅,嚴懲貪官。”

“此等功業,天地可鑑,根本就不是這些文人能夠抹黑辱罵的。”

“公道自在人心,若是父皇當真如這人說的那般不堪不濟,又豈會十五載而立國?讓天下越發康定?”

“立國之初,或許是有很多人對大明心有疑慮,不肯仕我朝,但經過父皇十八年的治理,這次科舉前來參考的舉人足有兩萬之多。”

“此等文治盛世,天下過往可曾有之?!”

“大明立國以來,便一舉收復幽雲十六州,這可是華夏丟失了足足四百多年的故土。”

“三徵北元,徹底打滅了蒙古人的南下的氣焰,還陸續平定西部,取雲南,降服大理,開疆擴土,大顯國威,如今萬邦來朝,天下鹹服。”

“此等武功豈容置喙?”

“此人對父皇所做之功業,一知半解,就在這狺狺犬吠,還敢這麼狂悖的辱罵父皇。”

“作爲兒子,我必殺之!”

朱標的眼裡浮現出凌厲的殺意,表現出來的態度也異常堅決。

朱元璋並沒開口,只是冷冷的盯着朱標,彷彿要從朱標這驚恐不安的臉上,看出一些什麼東西。

良久。

朱元璋重新坐了下來,再度將這份試卷看了起來,朱標垂着首,一聲不發。

“嗐。”

朱元璋嘆氣一聲,語氣中充滿了失望跟沉鬱,道:“標兒,你是咱兒子,伱剛出生時,咱就一直看着,你有什麼心思,咱知道的一清二楚。”

“跟咱就別耍這些小心思了。”

“咱不喜歡。”

“咱更希望你大大方方的,把心裡的想法說出來。”

“兒臣沒有。”朱標臉上露出一抹驚慌,也是當即跪伏在地。

朱元璋冷哼一聲,眼中更浮現一抹怒火,只是看到朱標顫巍巍模樣,也是生出了一抹心疼。

他從座位上坐起,走到陛下,將朱標給扶了起來,整理了一下朱標的衣衫,揹着手道:“咱是父子。”

朱元璋盯着朱標,猶豫了一下,還是換了一下說辭道:“這份反文你也看了,咱就問你。”

“如果咱就是這樣呢?!”

朱標臉色大變,直接垂着頭,驚慌道:“父皇……”

朱元璋揹着手,轉過身,沒有再看朱標,而是看向大殿外,冷冷道:“你是咱兒子,你那些小心思,咱都不用想,就知道你打的什麼主意。”

“你既然敢有這個心思,爲什麼就不肯把真實想法說出來呢?咱難道還會害你不成?”

“既然你不說,那咱就自己說,這人說的沒錯,咱就是這麼做的,咱自起兵之日起,就明白一個道理。”

“天下外人都靠不住。”

“能靠得住的只有咱自家人。”

“如果真到咱大明危亡的時候,你覺得這些臣子會給咱大明賣命,誰當這個皇帝不是當。”

“都是當臣,在哪裡不是當?”

“但咱家不一樣,咱家是皇室,咱可沒有草原可以跑,到時出了事,能救咱自己的,只有咱朱家人。”

“因爲朱家人是一根藤上的,休慼相關,這比什麼大臣都靠得住。”

“咱不覺得這麼做有錯。”

朱元璋目光睥睨,帶着強烈的不容置疑,他起兵起來,歷經了這麼多事,很多時候都是靠着自己的義子義侄挺過來的。

當年窮困潦倒時,也是家裡親戚接濟的,加之當年他禮賢下士,卻被那些士人各種輕賤、嘲諷。

也是讓他對外人徹底信不過。

朱標臉色變了又變,他又如何不知父皇的心思?

這些年父皇一直在有意收兵,讓自己那些弟弟掌邊軍,讓那些義子掌禁軍,讓朝中武將成爲擺設。

但父皇畢竟是一國之主。

非只是一家之主。

這麼做無疑會進一步加大父皇跟朝臣之間的猜忌,長此以往,君不信臣,臣不信君,這豈能治得好國?

朱標擡起頭。

他並不敢只直視朱元璋的眼睛,只是咬牙道:“既然父皇想讓兒臣說自己的真實想法。”

“兒臣今日就大膽一次。”

“身爲兒子,這人行事如此狂悖,理應誅殺,以儆效尤,可作爲大明儲君,陛下之子,兒臣卻不得不考慮更多。”

“若是此人真有大才,兒臣……必重用此人!”

“正所謂忠言逆耳。”

“此人未接近朝堂,卻能從一些微末事端,看出這麼多東西,足以證明此人是有才識的。”

“而且兒臣也認爲,父皇在朝政方面,對農業偏重太多了,而且父皇行事太過強勢跟專橫了。”

“父皇當年曾說過,大明不能只有半壁江山,但又爲何只注重兵農,而對其他相關各種壓制。”

“兒臣知道。”

“眼下北元尚存,對我大明的威脅依舊存在,天下也多有反明覆元,亦或者爲陳友諒、張士誠招魂的,大明不能掉以輕心。”

“我朝當年都能正面擊潰他們,如今我大明國力更盛,難道還要因此而自縛手腳?”

“兒臣認爲此舉不對。”

第286章 說不如做!第229章 全國一盤棋!(第一更)第254章 宋人輸太多,我家鄉便成了邊塞!第7章 爛透的士大夫階層!第323章 殿下需要自己開府!385.第385章 狂妄是要付出代價的!!!第93章 師夷長技以利華!(求訂閱)第254章 宋人輸太多,我家鄉便成了邊塞!第13章 郭翀的急智!第211章 爲天下正塑!第67章 狂士!131.第131章 你們擾民了!第76章 ,擡頭看的不該是天,該是百姓!(求訂閱)第211章 爲天下正塑!147.第147章 袁珙離去!第313章 拔奇夷難,邁德振民?!331.第331章 有錢王八坐上席,無錢君子下流坯!第307章 軍民一家親!第37章 我笑你們不懂政治!388.第388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98章 重審天下賬目!(求訂閱)第74章 三問洪武!(求訂閱)第291章 常規不行,那就非常規!第235章 聲音能大過刀斧聲?!第59章 朱元璋認錯!第258章 東方欲曉,天色將白!391.第391章 戲曲‘大帥來了’!第39章 張榜一甲!第213章 對腳下的土地保持應有的尊重跟敬畏!355.第355章 受氣包趙勉!361.第361章 京都大道!155.第155章 快刀斬亂麻!(第二更)第101章 洪武四大案之一的郭桓?(第二更)第82章 紅頂商人!(求訂閱)第53章 昏君!奸臣!惡吏!刁民!137.第137章 望帝春心託杜鵑!(第二更)415.第415章 務實才是今後的根本!第325章 因爲你活不久了!第232章 我同樣瞭解人性!(今天就一更)405.第405章 真正的士!第313章 拔奇夷難,邁德振民?!332.第332章 守訓詁而不鑿!408.第408章 花花轎子才能衆人擡!第260章 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豺狼來了185.第185章 他敬咱,但不畏咱!第214章 我就是王法?!第106章 明君在位,悍臣滿朝!(第一更)第319章 一切從簡!165.第165章 不妙!(第二更)第248章 給天下立規矩!第65章 三張佈告!144.第144章 朱棣:你讓我爲你的刀?!(第三更)第304章 餘蔭後輩的智慧!第310章 興兵爲殺伐!第274章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第213章 對腳下的土地保持應有的尊重跟敬畏!383.第383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119章 朝廷的目的該是廢除農業稅!第36章 既不長眼,那就別睜了!第327章 政治只論利弊,道德不是剛需!344.第344章 太師你已有取死之道!第4章 既是天策,也是唯一!第26章 一日一月,方爲明!第320章 要的是元年的定義權!第278章 地方同樣不是鐵板一塊的!193.恢復手機資料去了172.第172章 千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第三更)第274章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第223章 陛下的刀還利着!第255章 喪鐘爲誰而鳴?!331.第331章 有錢王八坐上席,無錢君子下流坯!358.第358章 刀纔是國之重器!第110章 天下不講平等,只講對等!(第二更)352.第352章 只做引路人!345.第345章 大時代,小命運!371.第371章 砸爛這腐朽的社會!第249章 選人!第266章 打草就是爲了驚蛇!第277章 要的是各方勉強都滿意!第237章 槍,就是最好的道理!第297章 給朱元璋帶的禮物!第314章 人都向往更好的生活!第280章 經商得講規矩!196.第195章 侍講學士方孝孺!第229章 全國一盤棋!(第一更)335.第335章 文人該有文人的風格雅量!第312章 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第225章 這是地方跟朝廷的博弈!第49章 ,燒開水?是天下的未來?第17章 錦衣衛辦事!347.第347章 可有折中法!第95章 開紡織廠!(求訂閱)第285章 竈戶已成過去!第92章 折線圖?不,那是斷頭圖!第280章 經商得講規矩!128.第128章 豪賭一場奇貨可居?(第三更)179.第179章 投桃報李!第50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257章 高處不勝寒嗎?
第286章 說不如做!第229章 全國一盤棋!(第一更)第254章 宋人輸太多,我家鄉便成了邊塞!第7章 爛透的士大夫階層!第323章 殿下需要自己開府!385.第385章 狂妄是要付出代價的!!!第93章 師夷長技以利華!(求訂閱)第254章 宋人輸太多,我家鄉便成了邊塞!第13章 郭翀的急智!第211章 爲天下正塑!第67章 狂士!131.第131章 你們擾民了!第76章 ,擡頭看的不該是天,該是百姓!(求訂閱)第211章 爲天下正塑!147.第147章 袁珙離去!第313章 拔奇夷難,邁德振民?!331.第331章 有錢王八坐上席,無錢君子下流坯!第307章 軍民一家親!第37章 我笑你們不懂政治!388.第388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98章 重審天下賬目!(求訂閱)第74章 三問洪武!(求訂閱)第291章 常規不行,那就非常規!第235章 聲音能大過刀斧聲?!第59章 朱元璋認錯!第258章 東方欲曉,天色將白!391.第391章 戲曲‘大帥來了’!第39章 張榜一甲!第213章 對腳下的土地保持應有的尊重跟敬畏!355.第355章 受氣包趙勉!361.第361章 京都大道!155.第155章 快刀斬亂麻!(第二更)第101章 洪武四大案之一的郭桓?(第二更)第82章 紅頂商人!(求訂閱)第53章 昏君!奸臣!惡吏!刁民!137.第137章 望帝春心託杜鵑!(第二更)415.第415章 務實才是今後的根本!第325章 因爲你活不久了!第232章 我同樣瞭解人性!(今天就一更)405.第405章 真正的士!第313章 拔奇夷難,邁德振民?!332.第332章 守訓詁而不鑿!408.第408章 花花轎子才能衆人擡!第260章 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豺狼來了185.第185章 他敬咱,但不畏咱!第214章 我就是王法?!第106章 明君在位,悍臣滿朝!(第一更)第319章 一切從簡!165.第165章 不妙!(第二更)第248章 給天下立規矩!第65章 三張佈告!144.第144章 朱棣:你讓我爲你的刀?!(第三更)第304章 餘蔭後輩的智慧!第310章 興兵爲殺伐!第274章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第213章 對腳下的土地保持應有的尊重跟敬畏!383.第383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119章 朝廷的目的該是廢除農業稅!第36章 既不長眼,那就別睜了!第327章 政治只論利弊,道德不是剛需!344.第344章 太師你已有取死之道!第4章 既是天策,也是唯一!第26章 一日一月,方爲明!第320章 要的是元年的定義權!第278章 地方同樣不是鐵板一塊的!193.恢復手機資料去了172.第172章 千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第三更)第274章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第223章 陛下的刀還利着!第255章 喪鐘爲誰而鳴?!331.第331章 有錢王八坐上席,無錢君子下流坯!358.第358章 刀纔是國之重器!第110章 天下不講平等,只講對等!(第二更)352.第352章 只做引路人!345.第345章 大時代,小命運!371.第371章 砸爛這腐朽的社會!第249章 選人!第266章 打草就是爲了驚蛇!第277章 要的是各方勉強都滿意!第237章 槍,就是最好的道理!第297章 給朱元璋帶的禮物!第314章 人都向往更好的生活!第280章 經商得講規矩!196.第195章 侍講學士方孝孺!第229章 全國一盤棋!(第一更)335.第335章 文人該有文人的風格雅量!第312章 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第225章 這是地方跟朝廷的博弈!第49章 ,燒開水?是天下的未來?第17章 錦衣衛辦事!347.第347章 可有折中法!第95章 開紡織廠!(求訂閱)第285章 竈戶已成過去!第92章 折線圖?不,那是斷頭圖!第280章 經商得講規矩!128.第128章 豪賭一場奇貨可居?(第三更)179.第179章 投桃報李!第50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257章 高處不勝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