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第200章 治國就是要造不均!

夏之白的聲音在空闊的大殿中迴盪着。

舉殿唯有這嫋嫋迴音。

朱元璋默然不語。

他揹着手,在殿中挪着步子,顯得有些心神不定。

夏之白說的這些事,他比夏之白瞭解的還要多、還要深刻,郭桓案之所以遷怒這麼多,當真是因爲牽涉的貪官污吏多?

並非如此。

而是那已是洪武十八年。

十八年。

整整一代人的時間。

他費盡心思打造的大明,一直致力於改變天下風氣,只是在郭桓案下,一切都化爲了泡影,現在的大明,跟大明立國前的情況,沒有任何改變,這纔是導致他最終大發雷霆,嚴查徹查的原因。

他要的是天下轉好。

要的是這些士人、官吏有改觀。

但事實不是如此。

他很早就意識到一件事,統治天下是需要成本的。

因而他立國後,一直在致力於削減成本,無論是縮減官吏的俸祿,還是縮減官員的人數,亦或者裁剪部分官署等,都是爲了減少統治成本。

但大明統治天下的成本還是太高了。

朝廷不得不徵用大量民夫跟徵收大量的苛捐雜稅。

然而他是愛民的。

他不可能把這些事抖落出來。

只是夏之白,一次又一次的把這些事拎出來,然後直接擺到自己面前,還直截了當的告訴自己,這一切都是自己指使的,還一而再的批評自己自欺欺人。

他心中實在是窩火。

他知道這些。

也根本用不着夏之白提醒。

而且這本就是制度的一部分,帝王永遠正確,錯的只能是下面的官員跟百姓。

這就是皇權!

只是在夏之白將一些事一次次的揉碎了擺在面前,朱元璋也不得不承認,夏之白說的話是對的,欲蓋彌彰解決不了問題,只是在拖延問題,但不去解決問題,這些問題基本很難自己消失。

而且

他的確怕被騙!

他轉過身,面向着夏之白,沉聲道:“天下只怕只有咱這皇帝當的這麼憋屈了,被人一次次的跳到臉上,楊憲是一次,胡惟庸是一次,而你是接二連三。”

“咱也實在不明白。”

“你既然對咱設計的體制瞭解這麼深,爲什麼還抱有這麼大的怨念?”

“咱設計的大明體制難道不好嗎?”

朱元璋緊緊的盯着夏之白,迫切的想尋求一個答案。

夏之白道:“不好。”

“哪裡不好?”朱元璋的聲音中帶着幾分怒氣。

夏之白淡淡道:“陛下只知道統治是有成本的,但統治同樣也需要技術支持的,陛下只考慮到了統治的成本,全然忽略了陛下設計的這一套體系根本就沒有技術支撐。”

“誠然。”

“在陛下眼中‘皇權是下鄉’的。”

“但當真下鄉了嗎?”

“論徵發徭役修建水利時,皇權不僅是下鄉的,還是下村的,論收稅規模,從秦開始,一代接一代下來,規模是越來越大,論無意義消耗糧食,皇權這些都是下鄉的。”

“但論到家法打死人,論到鄉紳逃稅避稅等,皇權甚至是不下縣的。”

“大明對基層的統治力從來都是選擇性的。”

“當對地方的官僚系統有利時,皇權就能下縣下鄉,甚至是入村,但一旦涉及到官僚體系自身的利益時,皇權就連走出應天府都難,大明對基層的控制其實是很弱的。”

“這同樣是小政府的弊端。”

“秦漢,天下一直都是大政府,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只是隨着魏晉門閥的崛起,中央朝廷日漸喪失對基層的管理能力和意識,但無論是隋唐,還是宋,都在一而再的嘗試,將手伸到基層,只是效果不佳,而唐朝對地方基層的管理方式,則很簡單粗暴。”

“就是軍事軍官直接管理鄉里。”

“只是盛唐爆發了安史之亂,而後又有五代十國之禍。”

“宋代因此矯枉過正。”

“自宋代時,天下再也沒有出現軍事集團軍官直接管理地方的情況發生,與此同時,這也導致地方的官吏直接變成了中央朝廷的稅吏,再難對地方做出什麼實質性的控制,想治理地方,反而還要依仗地方的鄉紳士族。”

“南遷後的宋尤其。”

“從這時起,天下徹底喪失了對基層的控制。”

“陛下吸取歷朝歷代經驗,直接採取了小政府,幾乎等同於放棄了基層控制。”

“而明代官俸之薄,堪稱歷代之最。”

“唐時,百官有‘職田’,在宋代,官員也有‘公田’,而大明只是仰仗俸薪,別無給賜,很多九品官,月俸米才五石,尚不能達到五代北漢時候的一半。”

“大明的底層官員生計其實是嚴重不足的。”

“但爲何這麼低薄的俸祿,依舊讓能天下人趨之若鶩?”

“因爲很多官員根本不靠朝廷俸祿。”

“他們的更多收入,來自於家庭的經營性收入,例如田地、房產出租,還有一些紡織等。”

“這些官員本質上就是地主。”

“除此之外。”

“大明官員在田地經營一類的基本收入中,通常又會藉助朝廷賦予他們的優免特權,從中額外獲得優厚的回報。”

“按照大明的制度規定,凡是兩榜鄉紳,無論官階高低及田之多寡,決無籤役之事。”

“乙榜舉人,視其官位之崇卑,多者可免二、三千畝,少者亦達千畝。至於貢生出仕的官員,則根據其官位,多者可免千畝,少者不過三、五百畝,亦或者免徭役。”

“而今天下科舉纔剛開始,等到日後,這些中榜舉人成雲,天下自此進入大兼併時代。”

“如今大明立國已近二十載。”

“各種亂象接踵而至,就如漢唐一樣,都面臨着削藩之事。”

“削藩在歷朝歷代都很難。”

“西漢景帝削藩,引發了七國之亂。”

“唐代歷次削藩,卻因爲中央朝廷無力,根本解決不了,最終拖垮了大唐。”

“而大明要削的藩,跟漢唐不一樣,漢唐主要是軍事,而大明主要削的是經濟上的‘藩’,還有就是士人的‘特權藩’。”

朱元璋目光一凝,眼神變得銳利。

朱元璋目光微闔,眼神變得深邃。

削藩。

這兩個字很重。

而且他從來都不覺得大明有‘藩’。

他的確把自己的兒子分封到了各地,但無論是秦王、晉王,他們手中的兵權都不多。

而且他吸取了漢唐的教訓,只給兵權,並沒有給地方的經濟權,這也意味着,秦王、晉王等塞王,除了朝廷下令北伐時能有充足補給,其餘時候基本就只能趴窩。

夏之白說的這個經濟‘藩’跟士人的‘特權藩’,倒讓他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你給咱仔細說說這藩的事。”朱元璋道。

夏之白道:“經濟上的‘藩’,所指的其實很明瞭。”

“江南。”

“江南目前經濟太繁榮了。”

“各方面都能自給自足,因而即便沒有北方,依舊能過的很好,甚至北方在南方人眼裡,就是累贅負擔。”

“加上江南地區近乎佔了天下大多半的賦稅,若是陛下不趁着朝廷強力,將江南地區的經濟大權,徹底攬在手中,隨着江南地區出身的官員越來越多,朝廷徵收江南地區的稅賦只會越來越難。”

“最終出現個江南自保,遊離於朝廷之外,也是極有可能的。”

“因爲他們能離得開朝廷,但朝廷卻離不開他們。”

朱元璋目光一寒。

夏之白道:“想直接削江南地區的經濟,其實是不現實的,因爲江南人口衆多,如果一味的打壓,很容易造成百姓流離失所,動盪頻發,因而靠着朝廷強權去打壓,這是不能夠的。”

“只能另闢蹊徑。”

“用利益分化如今鐵板一塊的江南。”

“通過開海,形成一批利益集團,而這批人,勢必跟漕運那一夥人是有利益瓜葛的。”

“同時驛站官民兩分,再度分出一批受益集團。”

“再則如今江南地區引入蒸汽機制鹽,以南方的貪婪,多半會造成食鹽產量過剩,到時朝廷出手,關閉一些鹽企,同時在江南少數幾個地方集中部分大型鹽企。”

“從地方官員對朝廷的親近程度,決定這些大型鹽企的安置地。”

“讓江南地區的經濟不平衡、不均衡,通過各種分化手段,讓江南各地生出嫌隙,繼而讓朝廷逐漸控制地方大權。”

“同時通過朝廷扶持的手段,讓江西、湖廣、浙江的經濟變得參差,讓其中一個布政司,得到朝廷大力扶持,直接跟其他布政司拉開差距。”

“孔子說:不患寡而患不均”

“但治國,一定程度上,就是要製造不均。”

“地方不能團結,更不準抱團,唯有如此,朝廷才能凸顯出作用,才能將他們團結到一起。”

“另外。”

“若是通過這種手段扶持出一個龐大的經濟之都。”

“朝廷還能直接將這個城,提拔爲中央朝廷直管,就跟應天府一樣,提高政治地位,跟地方布政司切割,這個經濟之都的財政收入,完全歸朝廷負責,不會有一分一毫流入到地方布政司。”

“經濟的問題就用經濟的手段解決。”

“行政只是輔助。”

第313章 拔奇夷難,邁德振民?!189.第189章 破士的光彩!第58章 冒失的周王!359.第359章 書生之見,可聽可參考,但不可直用!204.第202章 翰林院大學士!180.第180章 夏之白消失了?!147.第147章 袁珙離去!第29章 出爾反爾!334.第334章 告狀!第55章 我的保兒死了!第312章 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157.第157章 這不是商量, 是通知!(第一更)146.第146章 打仗的目的就是嬴!(第二更)第235章 聲音能大過刀斧聲?!第274章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355.第355章 受氣包趙勉!第79章 與官爭利!(求訂閱)184.第184章 還來?夏之白還有完沒完了?(第三更)405.第405章 真正的士!第90章 蒸汽機車的佈局!(求訂閱)第216章 儒家只是工具!407.第407章 蠢如豬!168.第168章 超度!(第二更)第67章 狂士!第119章 朝廷的目的該是廢除農業稅!383.第383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257章 高處不勝寒嗎?144.第144章 朱棣:你讓我爲你的刀?!(第三更)第290章 驅雷掣電!400.第400章 設山樓排場,窮極奢麗!166.第166章 你們太高看自己了!(第三更)371.第371章 砸爛這腐朽的社會!142.第142章 燕王世子朱高熾!(第一更)第234章 陛下莫非是被奸人騙了?!第243章 司馬懿也忠!第212章 敢問諸位,今夕是何朝?第112章 人教人百言無用,事教人一次入心!(第一更)第5章 風華正茂!138.第138章 要死不活的北元纔是好北元!(第三更)第326章 銳氣沒了無所謂,心氣沒了會死!404.第404章 興亡匹夫擔,享福貴人來!第306章 江河出了問題,不在河水,而在源頭!174.第174章 激化矛盾就是解決矛盾最好的辦法!148.第148章 北方太窮了啊!183.第183章 讓人守住纔是難點!(第二更)第110章 天下不講平等,只講對等!(第二更)第284章 城中告示貼!第94章 特供鹽?(求訂閱)第19章 村夫夏之白參見洪武皇帝!第271章 無規矩不成方圓,首先要立制度!第316章 我方孝孺,朱棣?!353.第353章 密不透風的監視!第6章 與南方士人的賭約!第255章 喪鐘爲誰而鳴?!204.第202章 翰林院大學士!196.第195章 侍講學士方孝孺!第329章 《墨學》!!!361.第361章 京都大道!第318章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335.第335章 文人該有文人的風格雅量!第313章 拔奇夷難,邁德振民?!第28章 他想當的是咱這個皇帝!第82章 紅頂商人!(求訂閱)336.第336章 朱標究竟在幹什麼!200.寫的不滿意,今天不一定更的出來411.第411章 殺念!第293章 竈戶制沒有了!130.第130章 北方真正的天!367.第367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158.第158章 朱棣:這還是我的問題?!(第二更)第40章 夏之白,你毀了我啊!第239章 五軍都督府立足朝堂的根本!第103章 你我道不同!(第一更)第281章 有人懦了!413.第413章 天下三嬗,事繁變衆!第312章 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第17章 錦衣衛辦事!第115章 朱標:我不類父?(第一更)353.第353章 密不透風的監視!第92章 折線圖?不,那是斷頭圖!334.第334章 告狀!第303章 陛下想爲天下留下什麼!第2章 南強北弱!(求收藏)146.第146章 打仗的目的就是嬴!(第二更)348.第348章 那就成立個黨派!192.第192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229章 全國一盤棋!(第一更)193.恢復手機資料去了第214章 我就是王法?!第8章 反文!416.第416章 考校之心!第281章 有人懦了!153.第153章 華夏子民,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第三更)第310章 興兵爲殺伐!391.第391章 戲曲‘大帥來了’!206.第204章 真誠是最大的必殺技!(第二更)376.第376章 使用紙幣是大勢所趨!第246章 惡向膽邊生!第90章 蒸汽機車的佈局!(求訂閱)第238章 我是在救你們的命!
第313章 拔奇夷難,邁德振民?!189.第189章 破士的光彩!第58章 冒失的周王!359.第359章 書生之見,可聽可參考,但不可直用!204.第202章 翰林院大學士!180.第180章 夏之白消失了?!147.第147章 袁珙離去!第29章 出爾反爾!334.第334章 告狀!第55章 我的保兒死了!第312章 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157.第157章 這不是商量, 是通知!(第一更)146.第146章 打仗的目的就是嬴!(第二更)第235章 聲音能大過刀斧聲?!第274章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355.第355章 受氣包趙勉!第79章 與官爭利!(求訂閱)184.第184章 還來?夏之白還有完沒完了?(第三更)405.第405章 真正的士!第90章 蒸汽機車的佈局!(求訂閱)第216章 儒家只是工具!407.第407章 蠢如豬!168.第168章 超度!(第二更)第67章 狂士!第119章 朝廷的目的該是廢除農業稅!383.第383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257章 高處不勝寒嗎?144.第144章 朱棣:你讓我爲你的刀?!(第三更)第290章 驅雷掣電!400.第400章 設山樓排場,窮極奢麗!166.第166章 你們太高看自己了!(第三更)371.第371章 砸爛這腐朽的社會!142.第142章 燕王世子朱高熾!(第一更)第234章 陛下莫非是被奸人騙了?!第243章 司馬懿也忠!第212章 敢問諸位,今夕是何朝?第112章 人教人百言無用,事教人一次入心!(第一更)第5章 風華正茂!138.第138章 要死不活的北元纔是好北元!(第三更)第326章 銳氣沒了無所謂,心氣沒了會死!404.第404章 興亡匹夫擔,享福貴人來!第306章 江河出了問題,不在河水,而在源頭!174.第174章 激化矛盾就是解決矛盾最好的辦法!148.第148章 北方太窮了啊!183.第183章 讓人守住纔是難點!(第二更)第110章 天下不講平等,只講對等!(第二更)第284章 城中告示貼!第94章 特供鹽?(求訂閱)第19章 村夫夏之白參見洪武皇帝!第271章 無規矩不成方圓,首先要立制度!第316章 我方孝孺,朱棣?!353.第353章 密不透風的監視!第6章 與南方士人的賭約!第255章 喪鐘爲誰而鳴?!204.第202章 翰林院大學士!196.第195章 侍講學士方孝孺!第329章 《墨學》!!!361.第361章 京都大道!第318章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335.第335章 文人該有文人的風格雅量!第313章 拔奇夷難,邁德振民?!第28章 他想當的是咱這個皇帝!第82章 紅頂商人!(求訂閱)336.第336章 朱標究竟在幹什麼!200.寫的不滿意,今天不一定更的出來411.第411章 殺念!第293章 竈戶制沒有了!130.第130章 北方真正的天!367.第367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158.第158章 朱棣:這還是我的問題?!(第二更)第40章 夏之白,你毀了我啊!第239章 五軍都督府立足朝堂的根本!第103章 你我道不同!(第一更)第281章 有人懦了!413.第413章 天下三嬗,事繁變衆!第312章 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第17章 錦衣衛辦事!第115章 朱標:我不類父?(第一更)353.第353章 密不透風的監視!第92章 折線圖?不,那是斷頭圖!334.第334章 告狀!第303章 陛下想爲天下留下什麼!第2章 南強北弱!(求收藏)146.第146章 打仗的目的就是嬴!(第二更)348.第348章 那就成立個黨派!192.第192章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229章 全國一盤棋!(第一更)193.恢復手機資料去了第214章 我就是王法?!第8章 反文!416.第416章 考校之心!第281章 有人懦了!153.第153章 華夏子民,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第三更)第310章 興兵爲殺伐!391.第391章 戲曲‘大帥來了’!206.第204章 真誠是最大的必殺技!(第二更)376.第376章 使用紙幣是大勢所趨!第246章 惡向膽邊生!第90章 蒸汽機車的佈局!(求訂閱)第238章 我是在救你們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