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南強北弱!(求收藏)

第2章 南強北弱!(求收藏)

當考場其他的舉人考生還在斟酌如何落墨,如何在策問上,展現自己的治政才華時,夏之白已在宣紙上揮灑自如了。

半晌。

夏之白停下了筆,他吹了吹上面未乾的墨跡,簡略的看了幾眼,滿意的點了點頭。

他知道。

自己寫的的這‘問策’卷交上去後,定會震動整個禮部,甚至是整個天下,他也將因此名動京城。

只是出的哪個名,他不清楚。

也不在意。

來到大明,見到了當代這麼多的殘暴不仁,黑暗潦倒,心中早就只剩下一個念頭了。

就是要改變歷史的進程。 wωω★ T Tκan★ ¢Ο

雖然這是大明,古代封建專制制度頂峰的大明,還是在洪武朝。

但他不在乎。

穿越一場,總該爲天下做點什麼,總該要有捨我其誰的氣魄。

他的選擇,是跟歷史上的先輩們站在同一隊列,或有歧路,但只要最終目的達成,那便是一條康莊大道。

他來,便只爲爆改大明!

如若不成,葬身在這腐朽的舊社會,也不會有任何遺憾跟愧疚。

他來過,抗爭過。

便已足矣。

夏之白擡頭,望着高窗透過的陽光,突然想起了過去在《建軍大業》中看到的一句話。

“那些被戰火洗禮的靈魂,將同人民的命運,融在一起,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

“無上光榮!”

如今。

他漸漸領悟了這句話。

他垂下頭,眼中閃爍着亮光,胸腔滿腔的熱血在流淌,道:“死者的意義是由生者賦予的,我現在所做的一切努力,同樣無上光榮!”

夏之白嘴角掠起一抹笑容,繼續在宣紙上寫着,對朱元璋而言是反文的‘策問’。

“……”

“洪武帝起於微末,看似最體恤百姓,實則對民也最爲膚淺。”

“對天下之民,無天下之見。”

“洪武帝空有愛民之心,實無愛民之舉,據天下爲私有,假以愛民之舉,行虐民之行。”

“視百官爲長工,視萬民爲家奴。”

“……”

夏之白並未一味的抨擊。

他參加科舉,並不是爲宣泄對當代的不滿,也非是愣頭青一般的義憤填膺,而是真切的想改變這個黑暗腐朽的社會,雖言辭中多有不敬,但更多的還是恨其不爭,自甘墮落。

晌午。

會試第三場到點。

夏之白的‘策問’早就寫完,也提早將考桌上的宣紙整理完畢,聽到一聲清脆的‘金’鳴響,便直接起身將試卷交到了門口收卷官手中,順着大流出了文墀宮。

文墀宮外。

夏之白站定,回頭看了一眼。

他嘴角揚起一抹自信笑容,堅定的道:“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

“這一次。”

“定要在這渾濁世道闖一遭。”

夏之白回過頭,看了眼四周,朝着貢院內自己居住的號舍走去。

會試考場是在文墀宮,而會試跟鄉試一樣,三天考一場,共三場,因而在這九天內,他們都只得待在官府安排的號舍裡。

吃喝拉撒全在裡面。

而且吃食這些還得自己準備。

官府並不提供。

如今三年一次的會試,已暫告一段落,後面的評卷也由不得他們,他們自是到了該離場的時候。

科舉發榜一般在科考完十天後,在這十天內,他們需自找住處,不過身爲舉人,自不用這麼麻煩。

早就有先期到京師做官,或者地方商賈們集資在京師購置了房產,當做地方的集會會所,而在明朝這個會所則被稱之爲‘會館’。

京師五方所聚,其鄉各有會館。

應天府內修建的大多數會館,主要爲同鄉官僚、縉紳和參加會試的舉人們居停聚會之地,以地域關係爲基礎,既方便了人員的管理,也爲先期爲官的上位者積累了聲望人脈。

因而一直被人熱衷。

夏之白隨身攜帶的行李並不多。

就一些吃剩的乾糧,還有一些換洗衣物,簡單收拾了一下,揹着行囊就走出了號舍。

號舍外此刻人聲鼎沸。

隨着最後一場考試落幕,壓在衆人心頭上的大山,一下被卸掉了,原本還沉默寡言的衆人,此刻也變得活絡起來。

只是相較大多數人的活躍,夏之白等人卻顯得較爲沉悶,因爲活躍的考生大多出自南方。

他們人數衆多。

而且自科舉以來,就向來不把北方考生放在眼裡,話裡話外都充斥着對北方考生的貶低跟奚落。

無他。

南強北弱。

這已不是一年半載了,而是有不少的光景了。

大明自開科舉開始,科舉取士中南方考生的數量,都遠遠高於北方。

賜進士及第第一甲的三人,也一直爲南方學子牢牢霸佔,從未旁落。

賜進士出身的第二甲,大多數也是南方考生,北方考生通常只能在賜同進士出身的第三甲名錄中,纔會有他們的身影。

加之浙江淮西勢力在朝中極大,更是讓這些南方學子得意,對北方學子更是多有不屑。

夏之白剛到應天府時,便聽到了外面傳的童謠。

黃練花,花練黃!

黃是指黃子澄,練是指練子寧,花是指花綸,而在這些童謠中,這三人似是上天註定,定要位列前三的。

只是名次或稍有變動。

令夏之白驚奇的是,這個童謠不僅被廣爲流傳,而且還被參加科舉的其他考生認可,也都一致認爲狀元榜眼探花定是出自他們三人。

這也足以看出,這三人的文學才能是遠勝於其他人,不然不至於被這麼多人追捧跟認可。

“黃兄,這次新科狀元恐是非你莫屬了吧?”

“哪裡,花兄謬讚了,依我看還是花兄跟練兄更勝一籌,跟二位的才識一比,我也就能當個探花了。”

“黃兄,你又打趣我不是,城中傳了這麼久的黃練花,花練黃,我練子寧可是一次都沒跑到前面。”

“這狀元怎麼都輪不到我。”

黃子澄、練子寧,花綸三人互相打趣着,嘴裡都在互做恭維,但眼裡都流露着勢在必得的雄心跟斗志。

對於新科狀元這個頭銜,他們三人私下明爭暗鬥了許久,不想當,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這可是大明科舉停考十年後的第一個狀元,上萬名舉人一同參加的科舉,意義非凡。

他們怎麼可能不動心。

黃子澄看了看四周,目光一動,大聲道:“花兄,練兄,我若沒記錯,上次科舉,朝廷取士一百二十人,南方士人八十幾人,北方不過三十出頭。”

“經過這十年休整,兩位認爲這次北方會有多少人位列三甲?”

花綸看了黃子澄幾眼,又瞟了幾眼一旁敢怒不敢言的北方學子,嘴角露出一抹輕蔑,道:“只怕會不足南方的三分之一。”

“北方跟胡虜攪和太久,早就失了文心,一羣未受過太多文學洗禮的人,就算再給十年又有何用?”

練子寧附和冷笑道:“依我看,二甲取士都不一定會有北方考生,有也是末端。”

黃子澄點點頭,認同道:“北方終究跟我等不同,離蠻夷太近,離先賢大家太遠,或許他們現在已經不適合讀書研究學問了。”

三人你一言我一句,也是引得四周一陣大笑,還有一陣叫好聲,唯有北方學子一臉陰沉,卻無可奈何。

因爲的確考不過。

夏之白看了眼衆星捧月的三人,眉頭一皺,就在這時,一道聲音卻是從一旁傳來。

“夏老弟,伱考得如何?”

184.第184章 還來?夏之白還有完沒完了?(第三更)第102章 狀元榜眼,一個個跟我扛上了?第315章 陛下算文算武?!409.第409章 報刊:給有才之人的機會!第34章 奉旨泄密!389.第389章 藍玉是陛下替殿下磨的刀!!!第6章 與南方士人的賭約!360.第360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33章 暴力出清!360.第360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45章 西方正在磨刀霍霍!第273章 泱泱大國,盛世鼎力!212.第210章 爲官之道!(第三更)第320章 要的是元年的定義權!第109章 先感受一下爲民吶喊!(第一更)352.第352章 只做引路人!171.第171章 我朱棣同樣愛民如子!(第二更)第107章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二更)第301章 百姓心中,大誥不值得!第313章 拔奇夷難,邁德振民?!175.第175章 燕王反悔!第100章 戶部右侍郎郭桓!(第一更)361.第361章 京都大道!第103章 你我道不同!(第一更)360.第360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398.第398章 夏之白是個禍害啊!184.第184章 還來?夏之白還有完沒完了?(第三更)第276章 做大事就要有壯士斷腕的勇氣!373.第373章 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136.第136章 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第一更)第8章 反文!第279章 《大誥》薄了!373.第373章 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第233章 軍政不分家,一起抓!第247章 籌碼是越來越多了!367.第367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第322章 名爲儲君,實爲大號丞相!156.第156章 燕王頭上還有云的!(第三更)第302章 大明靠的不是大誥,而是歷代臣民!第221章 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第281章 有人懦了!第255章 喪鐘爲誰而鳴?!410.第410章 擔心的是報紙壞了他們事!第120章 重定天下度量衡!(第一更)376.第376章 使用紙幣是大勢所趨!第88章 阿拉伯數字?商業機密!第105章 富貴不落平民身,戰場全是平民魂!(第三更)393.第393章 人走茶涼!第6章 與南方士人的賭約!第41章 咱大明不是宋!第111章 郭桓案發!(求訂閱)170.第170章 勞動改造,重新做人!(第一更)第45章 西方正在磨刀霍霍!第114章 朱元璋的強權烙印!(求訂閱)370.第370章 鐵打的世家,流水的王朝!409.第409章 報刊:給有才之人的機會!408.第408章 花花轎子才能衆人擡!139.第139章 對百姓最大的傷害是無視!(第一更)第83章 資本家的嘴臉!(求訂閱)351.第351章 自古名利誰願休,從來心嘴不對頭!352.第352章 只做引路人!第125章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三更)第225章 這是地方跟朝廷的博弈!第124章 長子走穩爲盾,次子走險爲矛!(第二更)第16章 我是太子!是皇帝之子!338.第338章 朱標的抱怨!第238章 我是在救你們的命!第215章 第五門:雜學!第123章 咱是不是對地方官員太寬容了?(第一更)第275章 誰敢不從,舉兵鎮壓之!第314章 人都向往更好的生活!163.第163章 隨本王去殺人!第234章 陛下莫非是被奸人騙了?!365.第365章 紙幣的錨定物!第92章 折線圖?不,那是斷頭圖!第20章 你不該愛民的!第3章 我若及第,必是狀元!第122章 以驛養驛!(第三更)196.第195章 侍講學士方孝孺!402.第402章 立了規矩,再殺!145.第145章 熱兵器時代!(第一更)第255章 喪鐘爲誰而鳴?!第78章 官府經商,創辦國企!(求訂閱)第311章 以軍改打頭的改制!第245章 南方有信來!213.第211章 教學定於一!第253章 行路難,多歧路!第249章 選人!193.恢復手機資料去了336.第336章 朱標究竟在幹什麼!第322章 名爲儲君,實爲大號丞相!第298章 咱要興兵了!342.第342章 李善長相邀!414.第414章 哪有陛下的看法?335.第335章 文人該有文人的風格雅量!第71章 上架感言第57章 放棄科舉!第237章 槍,就是最好的道理!第320章 要的是元年的定義權!377.第377章 朝廷需要付出代價!!!!
184.第184章 還來?夏之白還有完沒完了?(第三更)第102章 狀元榜眼,一個個跟我扛上了?第315章 陛下算文算武?!409.第409章 報刊:給有才之人的機會!第34章 奉旨泄密!389.第389章 藍玉是陛下替殿下磨的刀!!!第6章 與南方士人的賭約!360.第360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33章 暴力出清!360.第360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45章 西方正在磨刀霍霍!第273章 泱泱大國,盛世鼎力!212.第210章 爲官之道!(第三更)第320章 要的是元年的定義權!第109章 先感受一下爲民吶喊!(第一更)352.第352章 只做引路人!171.第171章 我朱棣同樣愛民如子!(第二更)第107章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二更)第301章 百姓心中,大誥不值得!第313章 拔奇夷難,邁德振民?!175.第175章 燕王反悔!第100章 戶部右侍郎郭桓!(第一更)361.第361章 京都大道!第103章 你我道不同!(第一更)360.第360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398.第398章 夏之白是個禍害啊!184.第184章 還來?夏之白還有完沒完了?(第三更)第276章 做大事就要有壯士斷腕的勇氣!373.第373章 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136.第136章 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第一更)第8章 反文!第279章 《大誥》薄了!373.第373章 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第233章 軍政不分家,一起抓!第247章 籌碼是越來越多了!367.第367章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第322章 名爲儲君,實爲大號丞相!156.第156章 燕王頭上還有云的!(第三更)第302章 大明靠的不是大誥,而是歷代臣民!第221章 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第281章 有人懦了!第255章 喪鐘爲誰而鳴?!410.第410章 擔心的是報紙壞了他們事!第120章 重定天下度量衡!(第一更)376.第376章 使用紙幣是大勢所趨!第88章 阿拉伯數字?商業機密!第105章 富貴不落平民身,戰場全是平民魂!(第三更)393.第393章 人走茶涼!第6章 與南方士人的賭約!第41章 咱大明不是宋!第111章 郭桓案發!(求訂閱)170.第170章 勞動改造,重新做人!(第一更)第45章 西方正在磨刀霍霍!第114章 朱元璋的強權烙印!(求訂閱)370.第370章 鐵打的世家,流水的王朝!409.第409章 報刊:給有才之人的機會!408.第408章 花花轎子才能衆人擡!139.第139章 對百姓最大的傷害是無視!(第一更)第83章 資本家的嘴臉!(求訂閱)351.第351章 自古名利誰願休,從來心嘴不對頭!352.第352章 只做引路人!第125章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三更)第225章 這是地方跟朝廷的博弈!第124章 長子走穩爲盾,次子走險爲矛!(第二更)第16章 我是太子!是皇帝之子!338.第338章 朱標的抱怨!第238章 我是在救你們的命!第215章 第五門:雜學!第123章 咱是不是對地方官員太寬容了?(第一更)第275章 誰敢不從,舉兵鎮壓之!第314章 人都向往更好的生活!163.第163章 隨本王去殺人!第234章 陛下莫非是被奸人騙了?!365.第365章 紙幣的錨定物!第92章 折線圖?不,那是斷頭圖!第20章 你不該愛民的!第3章 我若及第,必是狀元!第122章 以驛養驛!(第三更)196.第195章 侍講學士方孝孺!402.第402章 立了規矩,再殺!145.第145章 熱兵器時代!(第一更)第255章 喪鐘爲誰而鳴?!第78章 官府經商,創辦國企!(求訂閱)第311章 以軍改打頭的改制!第245章 南方有信來!213.第211章 教學定於一!第253章 行路難,多歧路!第249章 選人!193.恢復手機資料去了336.第336章 朱標究竟在幹什麼!第322章 名爲儲君,實爲大號丞相!第298章 咱要興兵了!342.第342章 李善長相邀!414.第414章 哪有陛下的看法?335.第335章 文人該有文人的風格雅量!第71章 上架感言第57章 放棄科舉!第237章 槍,就是最好的道理!第320章 要的是元年的定義權!377.第377章 朝廷需要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