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爲了維護自己的孫子。
朱瞻基眼神涌動,心中莫名的有些感動。
一旁,太子爺也怔怔地望着老爺子,眼神中似乎有些其他的情緒在涌動。
太孫,纔是你親生的。
而我,不是……
對兒子拳打腳踢,對孫子願意付出這麼大的代價。
以往,有誰罵老爺子是亂臣賊子,老爺子必然重拳出擊,可現在,老爺子爲了孫子,居然主動承擔下開海禁的罪責。
這又該是怎樣的疼愛,才能做到呢?
太子爺忍不住輕聲嘆息一聲,覺得不收老爹待見的他有些可憐。
至於太子妃,着沒有那麼多的想法,只是有些感激的看向老爺子,覺得他爲自己兒子付出了很多。
趙王的臉色在抽出,他的麪皮有些猙獰。
原以爲太孫殿下都要受到中法了,所以趙王趕緊跳進來,分插一腳,想才朱瞻基一下。
可誰能想到,老爺子竟然對這位孫子如此疼愛,竟爲孫子承擔了這樣的罪責。
上次商稅改革,可是死了好幾位大儒,還有徐老這位泰斗級人物,老爺子也沒有眨眼睛啊。
這種偏愛……
這種感覺,別說是朱瞻壑嫉妒了,就連趙王自己,都有些嫉妒了。
整個老朱家,難道就朱瞻基對上了老爺子的胃口?
老爺子不知道他們在想些什麼,只是呵呵一笑,望着孫子道:“好好幹吧。”
“這件事,交給你和你爹去處理。”
“人,你們也自己選。”
“但要是給國家造成什麼負擔,或者倭寇殺了多少人,這罪責你們都得擔着。”
朱瞻基點頭:“爺爺您放心!”
朱棣呵呵一笑,叉着腰道:“行了,事情過去就行了,過來祭拜太祖爺吧。”
朱瞻基臉上露出一絲笑容,隨後連忙上前。
有爺爺撐腰,許多事情果然都好辦多了。
……
祭祖大典,花了一個上午的時間,終於結束了。
百官冒着大雨,朱棣他們也冒着大雨,在雨中祭拜祖先,祭拜了一個上午。
回來之後,禮部的相關人員,就去了欽天監問責。
這場大雨,出了欽天監監正的命,總還要有一些人負責的。
畢竟,皇家的差事和顏面,不是這麼輕易就能抹過去的。
至於胡瀅,則與兵科給事中的人灰溜溜的回去了。
在胡瀅府中,四周都空蕩蕩的。
胡瀅的家人,還沒有被放出來,仍舊被關在錦衣衛詔獄中。
但胡瀅已經下了狠心,全然沒有在乎,所以在將給事中的官員們都請到自己家中來的時候,他的屬下們看見了胡瀅家中的情況,都微微震驚了。
“胡大人,您的家人呢?”姚臨忍不住詢問。
胡瀅面色陰沉:“詔獄待着呢。”
姚臨臉色微變:“我的家人也在詔獄,但至少老母親還沒被抓走。”
其他人紛紛點頭。
雖然家人被抓,但老的和小的,錦衣衛還是留了情面的。
而胡瀅家,則是被抓空了。
胡瀅並不在乎,擺了擺手道:“改天我把我兒子救出來,這事兒也就揭過了。”
“現如今,我們應該討論的是,海關票擬賺不到錢了,我們該從什麼地方撈錢?”
“要是沒有錢孝敬上官和那些太監,我們怎麼晉升?怎麼將浙東黨的官員慢慢都升到應天府來?”
浙東黨,並非是一個很小的組織。
而是浙江一帶出來的進士,他們都默認爲浙東黨,隨後再去找這些進士們,讓他們徹底加入浙東黨。
當然,若是不肯加入的,也沒辦法了。
浙東黨如今,分佈在全國各地當官。
可是,朝堂上的力量,他們太弱了。
所以胡瀅拼命地想讓更多的浙東黨,升官調任,讓他們來京城中任職。
如此一來,他在朝堂上的話語權,纔會更重!
姚臨也爲此而頭疼不已。
胡瀅深吸了一口氣,喃喃道:“現下我們已經徹底得罪了太孫,若是沒錢,就只能從全國各地的商賈身上吸血了。”
“通知浙東黨其他成員,富庶地區的商賈,收稅再加一成孝敬錢。”
姚臨眼光一亮:“好。”
何爲孝敬錢?
就是倘若有浙東黨當縣令,知府的,就勒令那些有錢的商賈,再交一成的孝敬錢。
不交也可。
那就拼命的卡你!
讓你生意做不下去,直到破產。
所以,這一層孝敬錢,他們都得乖乖出。
“另外,再嘗試聯繫漢王……”胡瀅深吸一口氣。
姚臨面色劇變:“胡大人,我們……”
胡瀅冷笑一聲:“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冒風險,怎能從龍?”
“有浙東黨相助,漢王如虎添翼。”
……
應天府。
城門口。
朱瞻基與太子爺兩人共同站在原地。
而在對面,這是五位大儒,以及範秋,方城遠,張善忠。
還有翰林院的所有庶吉士,編撰等等。
國子監的學生也都來了。
他們,都是來爲五位大儒送行的。
事情已經了結,五位大儒要各自回去了。
朱瞻基望着五位大儒,眼神鄭重道:“諸位先生,珍重。”
太子爺也微微拱手,呵呵一笑:“五位先生,慢走。”
五位大儒,代表了儒家的頂尖力量。
他們培育出來的學子,大部分都會成爲朝廷官員。
所以,算起來是他們在爲朝廷棟樑發力。
朝廷怎能不禮遇有加?太子爺出來送送,也給足了五位大儒面子。
五位大儒與朱瞻基和太子爺打了招呼之後,紛紛離開。
範秋,方城遠,張善忠站在太孫兩人的身後,也略有不捨。
待挨個地打完招呼後,最後就剩下郭慶了。
太子爺忍不住出聲挽留:“郭先生,如今山東之地,已被漢王盤踞,那裡並不安全,若是漢王想要找你的麻煩,你也逃不掉的。”
“不如,來朝廷爲官吧。”
郭慶呵呵一笑,搖頭道:“寧做天下師,不入朝堂殿。”
“我山東萬萬學子,萬萬百姓,還在遭受漢王苦難,我豈能自己留在京城享福,斷然沒有這樣的規矩。”
“留在山東,還能爲天下做點貢獻。”
“走了。”
話音落下,郭慶拱手道:“太子爺,珍重。”
“太孫殿下,珍重。”
話罷,郭慶轉身,上了馬車。
馬車緩緩離開,那裡面載着一位大儒的期望,載着他對山東的熱愛,逐漸遠去了。
他燒掉了漢王的糧倉,漢王已經在山東之地到處通緝他,可是他還是要回去。
他不願留下山東百姓,山東學子獨自在那受苦。
他會在山東境內,組織反抗,給漢王制造麻煩。
郭慶爲何能成爲大儒,學識是一方面,但更多的是人心在他。
太子爺望着馬車離開的方向,感慨一聲:“德高望重啊。”
朱瞻基笑着道:“爹,您也德高望重,天底下百姓都記着太子爺的好呢。”
太子爺:“去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