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策第一時間收到了楊玉振送來的信,楊玉振自抵達廣州港時,就用驛站快馬加鞭送信給了陳策。
他自家親爹都沒送信,卻在第一時間將信件送給了陳策。
看到楊玉振安全歸來,陳策懸着的心也放下了。
紫禁城,弘治皇帝也收到了廣東布政司那邊的信件,內閣六部都知曉了大明下西洋艦隊安全歸來。
從開始商討下西洋到現在航海隊伍安全歸來,這其中經過太多磨難坎坷,不過好在,下西洋隊伍終於歸來。
這次航海,是自鄭和下西洋後,明朝歷史上的又一次壯舉,讓弘治皇帝的名望更上一層樓。
同時也更驗證了陳策研究出來的航海路線絕對正確!
弘治皇帝立刻安排禮部,準備迎接洪鐘等人歸來,同時召見內閣和吏部商討對這次航海功臣們的獎賞。
下西洋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誰也不確定能否在海上安全歸來,這其中需要面對太多的未知危險,能有勇氣下西洋的,又怎能不配弘治皇帝賞賜呢?
十月十五,洪鐘爲首的西洋艦隊,從京杭大運河正式進入了京畿。
禮部爲首,五軍都督府、五城兵馬司、錦衣衛等人全部在京師碼頭嚴陣以待,以洪鐘爲首的隊伍上岸後,便在衆人的引領之下,一步步朝紫禁城而去。
澄清坊大街兩側全部都是百姓。
楊父楊母一眼就看到了坐在馬匹上的楊玉振,激動的對楊玉振揮手,不斷對旁邊的百姓炫耀道:“我兒子!那是我兒子!”
老兩口激動的無以復加。
兩側百姓都緊緊握住了拳頭,這實在太風光了,如果有下一次,他們一定要參與其中!
其中還有一些官吏的子嗣們,當初他們的父親推薦他們下西洋,但都被拒絕了,都懼怕外面的危險。
現在他們也只能眼紅嫉妒的看着楊玉振出風頭。
等抵達紫禁城後,久久沒打開的午門正門,現在也全部被打開了,這可是帝國最高規格的禮儀,平常百官入宮都需要走午門側門。
楊玉振激動的心都快跳出來了,這一路上,他一直在左右尋找,但始終沒看到他的‘義父乾爹’。
如果不是陳策,他哪裡能享受到今天這樣的榮耀啊!
如果不是陳策力排衆議,這次下西洋的壯舉如何能實現?
不過總有一羣文官認爲下西洋消耗國家的財力,得不償失,沒有實際的利益,國家不該給予這麼高規格的禮遇。
比如今日弘治皇帝在奉天殿接見完畢洪鐘和楊玉振後,便有翰林院學士上書彈劾下西洋之舉費時費力得不償失。
總有這麼一羣特立獨行的官吏,眼紅也好、妒忌也罷,他們總能唱出不一樣的反調。
明明大家都覺得下西洋是一件壯舉,但依舊有一部分人認爲下西洋的舉動得不償失,高調炫耀國力不符合華夏謙卑的禮儀。
可他們從未考慮過下西洋帶來的好處,亦或者在他們的理念中,壓根看不到下西洋會給帝國帶來什麼好處。
他們僅僅看到的就是下西洋是炫耀大明的國力和武力。
不過弘治皇帝對這些人的彈劾也置若罔聞就是了。
十月十六日,弘治皇帝召開了一場小朝會,內閣六部都到齊了,當然,今日是個特別的日子,陳策自然也必須出列。
武英殿。
洪鐘作爲這次下西洋的總裁官,整個下西洋事幾乎都是他主持的。
這次洪鐘帶來的貿易國家幾乎囊括了大明周邊海域,占城、爪哇、真臘、舊港、暹羅、古裡、滿剌加……渤泥、蘇門答剌、阿魯、柯枝、大葛蘭、小葛蘭、西洋瑣裡……
除此外還有遠一些的國家,如加異勒、阿撥把丹、南巫裡、甘把裡、錫蘭山……竹步、榜葛剌、天方、黎伐、那孤兒等等。
大明與這些國家中大部分簽訂了貿易往來,比如倭奴的稻、麥內陸的茶葉、瓷器、絲綢、布匹。
這些國家同時也對大明提供了犛牛、奶牛、山羊、香料、薄荷等等貨物。
這次籤的訂單,足以讓大明的海外貿易經濟更上一層樓,讓大明獲取更多的海外市場收入。
當然了,這次海外貿易,不僅可以提高大明的經濟收入,最爲主要的還是在推廣大明的新幣,讓大明的新幣在海外佔領市場,從而控制海外的經濟市場。
洪鐘這次帶來了這麼多貿易往來,陳策第一時間叮囑戶部,一定要做好海外市場貨幣之間的兌換和結算,用大明本幣結算,逼着對方接受大明新幣!
他們持有的大明新幣越多,就越會受到大明的經濟牽制,大明的貨幣升值和貶值,都會帶動對方國家的經濟市場。
其實陳策一直這麼強調,戶部也一直跟着陳策的思維去做,但他們還沒真正感受到貨幣控制其他國家的實戰經驗。
以後他們會明白的。
今日的經濟會議開完後,洪鐘對陳策道:“侯爺,你讓我們帶來許多農作物,很多我們都帶回來了,認識的不認識的……也不知道有什麼用。”
內閣六部的部堂閣老們都不知道爲什麼陳策很重視這個,大明現在的農業儲備量夠了,還有倭島那邊的經濟作物會不斷供應國內。
不知道在海外帶回來這些農作物做什麼,而且很多東西還未必可以吃,畢竟沒有經過試驗,誰也不敢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這次下西洋,陳策第二重視的便是這些海外農作物,他急忙問洪鐘道:“東西都在何處?”
洪鐘道:“全部拉到了太倉那邊存着了。”
弘治皇帝見陳策表情激動,他還沒見過陳策如此,能讓陳策重視的東西,他知道,這不簡單。
“純簡,這些農作物有什麼稀奇之處嗎?”
陳策搖搖頭道:“臣也不太清楚,要去看看才能知曉。”
弘治皇帝對此也不以爲意,他最重視的還是這次航海貿易情況,於是對陳策道:“成,你有空便去看看,不要隨意試吃那些不明來歷的作物,如果有需要,朕給你調幾個太監去試一試。”
“多謝皇上,臣知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