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不僅要撕下你這張老臉,還要放在地

“李先生來了。”朱元璋放下手中的奏章,擡頭看了一眼李善長,開口道。“給李先生賜座。”

一旁的內侍官聞言立馬將一張椅子給擡了上來。

李善長謝恩過後,隨之坐下。

李善長沉吟了一會兒,率先開口道:“臣自至正十三年,投效了陛下,至今也有二十五個年頭。”

朱元璋有些恍然,開口道:“已經這麼久了嗎,當年咱和徐達他們剛攻下濠州,李先生你面不改色,騎着小毛驢獨自進城的場景彷彿還在眼前。”

“當年要不是陛下,我或許直到現在都還只是一個鄉下普通的教書先生。”

對於朱元璋的知遇之恩,李善長表示無比感恩。

不過他很快話鋒一轉,接着開口說道:“自從跟了陛下之後,這頭十五年我殫精竭慮,後十年起我謹小慎微。”

“大明開國後,咱夾在淮西勳貴和陛下之間,是上下彌縫,左右爲難,這不要緊。”

只要士大夫與趙宋官家意見高度統一,就可以不管什麼老百姓,似乎也無分歧。

朱元璋臉色大變,他臉色鐵青地看着李善長,沉聲道:“李先生,韓國公!”

有宋一代,這些士大夫掌管朝廷內外,可是卻落了個崖山投海之果,這難道還不是教訓嗎?蒙人掌鼎中華,那些文人在哪裡?

朱元璋看着李善長,開口道:“李先生,朕很失望,那年先生你投奔咱,和朕說的第一句話就是要朕效仿劉邦,不亂殺人,善撫百姓,方可得天下。”

宋神宗與二府(樞密院和政事堂)商議變法,遭到了元老重臣文彥博的反對。

宋神宗也只是辯解說士大夫也有主張變法的,王安石同樣不在這個問題上糾纏。這話等於是變相,承認了文彥博所講。

李善長擡起右手,狠狠拍在他那張老臉上,他擡頭看着高高在上的朱元璋,神情激動道:“現在不僅是中書省,滿朝文官,全天下的官員都在看着我這個中書省左丞相,能夠站出來爲他們做些什麼。”

李善長一字一句,開口道。

因爲與士大夫共天下,可以說是兩宋朝野的共識。

李善長今日之所以會有這麼大的勇氣,膽敢直面,硬懟朱元璋。

“可陛下,你能不能給我這個老臣點臉面啊。”

是因爲他已經無路可退了。

北宋,熙寧四年三月。

“伱難道忘了,前元時候這些胥吏是多麼無法無天!老臣在這說一句,前元就是亡在這幫子胥吏手中!”

文彥博說:祖宗家法俱在,變法不得人心。

“朝堂上,爲了陛下,我身爲中書省左丞相,明明是文官之首,可卻要刻意與浙東官員們角力,成爲天下人口中結黨營私的小人,這也不要緊。”

他的身份註定了他今日的所作所爲。

宋神宗反駁說:老百姓衷心擁護變法,怎麼能說不得人心呢,又爲什麼一定要聽士大夫的?

這個時候,文彥博說了此時李善長說的那句相同的話,他說:因爲我朝共治天下的是士大夫,不是什麼老百姓!

此話一出,再無紛爭。

“如果我在這個時候,再不站出來,爲整個大明的士大夫說一說話,那麼我又有何臉面當這文官之首!”

“你是吃錯藥了,還是得了失心瘋,你竟敢這樣跟朕說話。”

因爲他在史書中,曾經找到過成功的例子。

“爲人臣者,君憂臣勞,君辱臣死。”

“好,好!說得好!”朱元璋給李善長這一番話給氣笑了,一連說了好幾個好字。

“先生當年說的話,連先生自己都忘了。”

龍座之上,朱元璋就這麼靜靜看着他,眼神晦暗,看不出心中所想。

“陛下你擡吏出賤籍,升吏爲官,這些種種舉措,不正是要向士大夫們出手嗎,大家都不瞎!”

“莫要重蹈前元覆轍!”

“臣斗膽說一句,陛下爲什麼要步步緊逼,非要揪着士大夫不放啊。”

李善長開口辯解道:“臣沒忘!可臣也想提醒陛下一句,仁政還是需要人去做的,你不靠士大夫,難道要靠那一幫子胥吏嗎?”

與士大夫共天下?

朱元璋冷笑一聲。

“幾十年了,言猶在耳。”

“臣受陛下知遇,給陛下分擔點什麼,沒什麼。”

“陛下,您要知道,這大明江山,您是與士大夫共天下啊!”

只可惜,大明不是慫宋。

李善長臉上沒有絲毫懼色,開口道:“臣在陛下面前失儀,陛下可以依律嚴懲。可陛下能不能也替臣,替這滿朝的文臣想一想!也替陛下你自己想一想!”

朱元璋最看不起的就是王朝不是元朝,而是將漢人江山丟給外族的慫宋!

“可陛下你如今竟然要重新擡他們出賤籍,而且還要朝廷給他們發放祿銀!您知道您究竟在做什麼嗎?”

在他們看來,這天下原本也不是老百姓的,能分一杯羹的只有士大夫。

身爲百官之首的他,要是這個時候不站出來,爲全天下的文官發聲,那麼他這個中書省左丞相的位置還站得住嗎?!

李善長只能是賭了。

幾百年前,同樣是在一場君與臣的對話中,也有臣子說過這句“天家與士大夫共天下”話。

洪武帝也不是宋神宗。

朱元璋死死看着李善長,沉聲道:“我沒忘。”

元朝政治腐敗,官場更是黑暗,胥吏們負責大小民生事務,更是想盡辦法貪污受賄,欺壓搜刮百姓。朱元璋作爲貧苦農民出身的皇帝,自然飽受元吏之苦。

甚至朱元璋的父母就是間接死在這幫胥吏手中。

“可正因爲我沒有忘記,今天我纔要推動胥吏改革,因爲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斷絕爲禍千年的胥吏之害!”

“李先生,你方纔口口聲聲說沒有忘記自己當年所說的話。如果真的沒有忘記的話,那麼施行仁政去做事的是士大夫,還是胥吏又有什麼區別?!說到底,你捨不得的只是你們士大夫手中的權力而已。”

李善長被朱元璋這一句話懟得啞口無言,只是瞪着那雙大眼睛死死看着朱元璋。

朱元璋沉聲道:“李先生,我大明朝不是宋朝,大明是天子與百姓共天下,非與士大夫共天下。不管是士大夫也好,胥吏也罷,只要是對咱大明老百姓好的,對咱大明朝好的,咱就會去做!”

“如果這樣做,就是不給李先生你這張老臉面子的話。那麼咱不僅要撕下你這張老臉,而且還要放在腳下狠狠踩上幾腳!”

李善長聽到這一番話,整個人如遭雷擊,痛呼道:“陛下,你在說什麼!”

要知道千百年來,天子的利益都是與士大夫緊密聯繫在一起。“朕說,天子當與百姓共天下,而非士大夫共天下!”朱元璋眼神冰冷,再無一絲往日恩情。

李善長看着朱元璋那個駭然的眼神,也知道從這一刻開始,或許幾十年的君臣恩情怕是走到盡頭了。

李善長有他要捍衛的文臣權力。

他起身下跪行禮,然後轉身離去。

李善長從大殿內走出時,朱標正好往太和殿這邊走來。

朱標遠遠看着李善長氣沖沖離去的身影,他駐足,擡頭看了一眼遠處天邊濃郁的烏雲。

眉頭也是跟着越發皺緊。

他身爲當國太子,對於這些日子朝堂上的風雲涌動,又怎麼可能不知道。

今日李善長爲什麼進宮,朱標也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而且朱標從李善長方纔離開時的樣子,可以看出,他的父皇朱元璋明顯和李善長談崩了。

李善長代表的可不是他個人。

這一次君臣談話,可以說是相權與皇權的第一次正面交鋒。

朱標走進大殿時,發現朱元璋正在默然看着眼前錦衣衛送來的秘奏。

“父皇.”朱標欲言又止。

朱元璋擡頭起頭,看了一眼朱標,平靜道:“老大,沒事。”

“只要咱還活着,這大明的天,就翻不了!”

從太和殿離開後,朱標並未返回東宮,而是讓下面的人安排準備去一趟揚州。

朱標知道自己父親的性格,爲了達到心中想要達到的目的,朱元璋是真的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

朱標不擔心朱元璋的實力。

可他不想讓朝堂產生太大的動盪,尤其是在如今大明蒸蒸日上的情況下。

在沒有發生什麼不可挽回的事情之前,朱標打算去找楊憲。

在他看來,楊憲一定會有辦法,能夠解決這個難題。

這就是朱標與朱元璋最大的不同。

揚州,神侯府。

楊憲沒有想到自己這麼快就又見到朱標了,不是剛幫他們解決了那些讀書人的安置問題,以及隱藏的胥吏之害嗎。

看朱標神色匆匆的樣子,遇到的問題顯然還不小?

楊憲將一杯茶,端到朱標身前,開口道:“是朝堂那邊又發生了什麼事情了嗎?”

朱標沒有開口回答,而是從懷中拿出一份聯名奏章遞給給了楊憲。

楊憲接過一看,直呼好傢伙,這些文官竟然就胥吏改革一事,引經據典,洋洋灑灑寫了上萬字。

從盤古開天闢地,一直寫到了現在。

前文全都是大段大段的廢話,後面纔是提到諸多的弊端。

可繞來繞去,還是那老幾樣,沒有絲毫新意。

無非就是胥吏下賤,擡胥吏出賤籍,升胥爲官,萬萬不可。

然後就是這些胥吏卑劣,朝廷不得不嚴加防範,要給吏一個低賤的地位,讓他們只能處於低位,擡頭就是天花板,不得往上走。

等等。

最後便是幾十、上百官員的憐憫落款。

洋洋灑灑,蔚爲大觀。

楊憲看着看着,笑出了聲。

朱標見此,臉上露出疑惑的神情,開口道:“我正爲此事煩惱,楊卿爲何無故發笑?”

楊憲開口笑道:“胥吏改革,擡胥吏出賤籍,同時又讓胥吏有機會升官,這勢必是會對現如今士大夫階層造成衝擊。他們會有這樣的反應,也是正常的事情。現在滿朝官員,反對胥吏改革的有多少?”

“十之八九吧。”朱標開口道,就這已經是往好的方向去想了。

“中書省那邊和陛下起衝突了吧。”楊憲隨口道,如果不是如此,朱標不會如此緊急。

朱標神情嚴肅,點了點頭,開口說道:“就在早上,韓國公進宮面聖,最後不歡而散。”

“殿下是不想讓陛下與滿朝士大夫鬧得太兇了?”楊憲一眼便是看出了朱標的心思。

對此朱標並沒有否認。

楊憲開口道:“殿下方纔不是問我爲何發笑嗎,因爲殿下想要的答案一直就在你自己手裡。”

“我手裡?”朱標愣了一下,旋即想到了什麼,擡眼看向了楊憲手中的那份百官奏摺,疑惑道。“楊卿是指這百官奏摺?”

楊憲笑着回道:“就是這個。”

楊憲的話,讓朱標越發糊塗了。

這百官奏摺是滿朝官員反對胥吏改革的,又怎麼可能拿來解決這次危機呢。

楊憲見朱標還是不瞭解,開口笑道:“我這輩子最崇拜的一個人曾經說過一句話,在他談到統一戰線的問題時,曾指出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得少少的。”

“太子殿下,你說這次胥吏改革,誰是我們的敵人,誰又是我們的朋友?”

朱標不假思索,開口道:“在這件事上,敵人自然是利益受損的士大夫們,朋友則是整個大明的胥吏?”

“不止。”楊憲輕輕搖了搖頭,接着開口道。“除了那些胥吏之外,那些無所事事的落魄讀書人,也是我們的朋友。”

明明在前一重大改革事件,打到程朱理學爲首的腐儒活動中,這羣讀書人還是楊憲與朝廷的敵人。

可在胥吏改革這件事上,一轉眼就成了朋友。

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中國過去一切革命鬥爭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爲不能團結真正的朋友,以攻擊真正的敵人。

朋友與敵人都是相對的概念,威脅大於共同利益的即爲敵人,共同利益大於威脅的即爲朋友。

眼下對於朝廷來說,在胥吏改革這件事情上,就是要團結更多的朋友。

第139章 免費的東西往往是最貴的172.第172章 我還不能享受享受了?253.第251章 爲個人牟利,爲家牟利,爲國牟第116章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第106章 一切爲了江山永固第27章 明記甜品鋪第68章 你懂什麼叫墨菲定律嗎第127章 下民易虐,上天難欺!第31章 楊卿,真是愛國的大忠臣啊第12章 成天平地202.第201章 揚州大學 蒸汽啓蒙(4k)266.第264章 從吃的飽到吃的好(4k字)245.第243章 抗生素在古代就是爹第4章 把這些稻苗給本府拔了第60章 君子如玉第89章 吃糠拉稀169.第169章 洪武五年 夏第133章 意外驚喜185.第185章 韃子們,時代變了(4k)第358章 大明的衛生改革(4k)225.第224章 皇后娘娘的手藝,還是一如既往180.第180章 神機營第116章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177.第177章 真177章 軍火展示(章回數老打第42章 父與女第147章 真買樓第126章 大明榜樣252.第250章 貴賓服務第5章 高高在上的人,無法注意到低到土裡的第365章 紅袖添香,爲愛發電(4k)第355章 各自的戰場(4k)188.第188章 你老子食言了,成了吧(4k)269.第267章 乍一想,再想,再再想第114章 飲鴆止渴第6章 我真是天才第98章 賑災的兩道生命線297.第292章 咱,今年也已經五十了(4k)第64章 本來打算以普通人的身份跟你們相處第141章 現代科學實驗第11章 藍玉,你出息了啊第358章 大明的衛生改革(4k)280.第278章 洪武海戰!(4k)295.第291章 權責統一(4k)第63章 失利!219.第218章 放下魚叉,拿起了屠刀第342章 他爺爺是皇帝,他父親是太子,這是208.第207章 碰撞出了成功第9章 人人都吃得起鹽的大明盛世第147章 真買樓243.第241章 老哥哥,兄弟這回,怕是路走到227.第226章 少女第一次仰望星空245.第243章 抗生素在古代就是爹第318章 駙馬府的管家打死人了(4k)237.第235章 十八路“諸侯”第71章 絕望的王保保第23章 天字第一號勳貴171.第171章 冰棍治病199.第199章 權與錢的初次合作(4k)199.第199章 權與錢的初次合作(4k)第310章 西部大基建(4k)第123章 會試結束275.第273章 禮物232.第230章 比起邏輯,我更願意相信楊憲第25章 畝產1500斤!第19章 外地來的土包子190.第190章 坐井觀天,只有一孔之見(4k)第10章 驕兵悍將180.第180章 神機營第371章 我怎麼從來沒有聽過有這麼一尊菩薩225.第224章 皇后娘娘的手藝,還是一如既往第138章 殘次品207.第206章 失敗與失敗的相遇260.第258章 開始將手伸向制度206.第205章 無鞘的刀(4k)179.第179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37章 徐達買衣189.第189章 此事再議(4k)第59章 只要是有關百姓的事,沒有小事212.第211章 真的?做出來了?152.第152章 認命,卻不服命第131章 洪武五年春第142章 大明的神劍第79章 我對錢沒什麼興趣207.第206章 失敗與失敗的相遇187.第187章 若是漠北也丟了,我們還能去哪150.第150章 有興趣做我們的代理商嗎294.第290章 自古得位之正,莫過於大明!(第40章 京城紙貴第121章 沉默,沉默,還是沉默第35章 紅樓問世213.第212章 機器一轉,人心不古第372章 我要造反!254.第252章 羊羣效應第372章 我要造反!294.第290章 自古得位之正,莫過於大明!(第311章 東瀛與高麗(4k)第27章 明記甜品鋪198.第198章 父與子(4k)第314章 像你這樣的人才,揚州大學有多少?第4章 把這些稻苗給本府拔了
第139章 免費的東西往往是最貴的172.第172章 我還不能享受享受了?253.第251章 爲個人牟利,爲家牟利,爲國牟第116章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第106章 一切爲了江山永固第27章 明記甜品鋪第68章 你懂什麼叫墨菲定律嗎第127章 下民易虐,上天難欺!第31章 楊卿,真是愛國的大忠臣啊第12章 成天平地202.第201章 揚州大學 蒸汽啓蒙(4k)266.第264章 從吃的飽到吃的好(4k字)245.第243章 抗生素在古代就是爹第4章 把這些稻苗給本府拔了第60章 君子如玉第89章 吃糠拉稀169.第169章 洪武五年 夏第133章 意外驚喜185.第185章 韃子們,時代變了(4k)第358章 大明的衛生改革(4k)225.第224章 皇后娘娘的手藝,還是一如既往180.第180章 神機營第116章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177.第177章 真177章 軍火展示(章回數老打第42章 父與女第147章 真買樓第126章 大明榜樣252.第250章 貴賓服務第5章 高高在上的人,無法注意到低到土裡的第365章 紅袖添香,爲愛發電(4k)第355章 各自的戰場(4k)188.第188章 你老子食言了,成了吧(4k)269.第267章 乍一想,再想,再再想第114章 飲鴆止渴第6章 我真是天才第98章 賑災的兩道生命線297.第292章 咱,今年也已經五十了(4k)第64章 本來打算以普通人的身份跟你們相處第141章 現代科學實驗第11章 藍玉,你出息了啊第358章 大明的衛生改革(4k)280.第278章 洪武海戰!(4k)295.第291章 權責統一(4k)第63章 失利!219.第218章 放下魚叉,拿起了屠刀第342章 他爺爺是皇帝,他父親是太子,這是208.第207章 碰撞出了成功第9章 人人都吃得起鹽的大明盛世第147章 真買樓243.第241章 老哥哥,兄弟這回,怕是路走到227.第226章 少女第一次仰望星空245.第243章 抗生素在古代就是爹第318章 駙馬府的管家打死人了(4k)237.第235章 十八路“諸侯”第71章 絕望的王保保第23章 天字第一號勳貴171.第171章 冰棍治病199.第199章 權與錢的初次合作(4k)199.第199章 權與錢的初次合作(4k)第310章 西部大基建(4k)第123章 會試結束275.第273章 禮物232.第230章 比起邏輯,我更願意相信楊憲第25章 畝產1500斤!第19章 外地來的土包子190.第190章 坐井觀天,只有一孔之見(4k)第10章 驕兵悍將180.第180章 神機營第371章 我怎麼從來沒有聽過有這麼一尊菩薩225.第224章 皇后娘娘的手藝,還是一如既往第138章 殘次品207.第206章 失敗與失敗的相遇260.第258章 開始將手伸向制度206.第205章 無鞘的刀(4k)179.第179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37章 徐達買衣189.第189章 此事再議(4k)第59章 只要是有關百姓的事,沒有小事212.第211章 真的?做出來了?152.第152章 認命,卻不服命第131章 洪武五年春第142章 大明的神劍第79章 我對錢沒什麼興趣207.第206章 失敗與失敗的相遇187.第187章 若是漠北也丟了,我們還能去哪150.第150章 有興趣做我們的代理商嗎294.第290章 自古得位之正,莫過於大明!(第40章 京城紙貴第121章 沉默,沉默,還是沉默第35章 紅樓問世213.第212章 機器一轉,人心不古第372章 我要造反!254.第252章 羊羣效應第372章 我要造反!294.第290章 自古得位之正,莫過於大明!(第311章 東瀛與高麗(4k)第27章 明記甜品鋪198.第198章 父與子(4k)第314章 像你這樣的人才,揚州大學有多少?第4章 把這些稻苗給本府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