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匡扶社稷

不知爲何,朱高煦對於那些表演走鋼絲的藝人、印象很深。許多人的表演,幾乎走完了全程,卻往往在最後幾步沒走好,前功盡棄!朱高煦對此常引以爲戒。

回首近兩年時間。自雲南起兵,朱高煦若無沐府機緣巧合支持、想出雲南也費勁;後征戰四川布政使司,於雲貴川三省會戰,五一不是山高路遠、以寡敵衆的苦戰,老巢雲南府城幾陷於官軍之手;湖廣會戰,先擊吳高、後戰張輔,也是在財政枯竭、四川地盤受到極大威脅、毫無退路的關頭,容不得半點差池!

歷經百戰艱難,不就是爲了推|翻京師大敵,登上皇位?

因此在征程的最後關頭,戰爭雖然結束了,文鬥朱高煦也沒有鬆懈。名分還是要顧及的,道理也是要講的……饒是百戰不殆、再能打的人,亦總不能告訴天下人:我大明王朝打仗厲害的人就是皇帝罷?

朱高煦進京的第二天、正月二十二日,位於京師的大明中|央機構,基本已被他控制。接下來要掌控諸省府、州縣,只能先控輿情;然後等登基之後,再讓他們奉詔。

一大早上的禮部大堂裡,文官薛巖、侯海、裴友貞等人都有黑眼圈,一個個直打哈欠。他們昨夜幾乎沒睡,一直在策劃朱高煦登基前的諸事,並寫了一些文章。

昨晚朱高煦在先帝靈柩前哭訴的“真相”,因是臨場發揮,不僅用詞不講究、中間也有一些經不起推敲的細節紕漏。諸心腹官員便連夜寫下來,經過了反覆增刪潤色。

漢王府長史侯海是個秀才出身、文采能力一向平庸;裴友貞的出身和文采更差,他根本沒有功名,以前在漢王府、教那些大字不識的軍漢識字。

但幸好有薛巖臨時投靠過來,薛巖那可是洪武時期欽點的進士出身,這些大員不僅會理政,大多是文才風流。

當時薛巖反水,拿出審問先帝駕崩之事的密卷;又在九五飛龍殿全力支持高煦的言論、並帶頭號召大夥兒勸進。朱高煦這時非常缺文人,馬上將薛巖吸納進親信之中,策|劃最重要的大事。

文章還加上了承天門外、當着萬衆文武將士的審訊詳情,將過程、證詞證據、以及驗明證據的方法,都寫了下來。

這篇文章,在二十二日諸衙門上值之後,便以邸報的形式,直接傳曉天下各地!

平時的邸報也須得皇帝批覆,但這會兒便不用講究了,只要中|央各部簽押,便能發出京師。“伐罪之役”的正義輿情,很顯然將能大體確定。

……禮部大堂外面,清早便鬧哄哄一片。無數京官除了處理一下必要的政務,甚麼也不幹,都跑到禮部衙門這邊勸進來了!

大明朝以孝治天下,用道德與先賢思想凌駕,補足律法維持秩序的不周全。道德非常重要,關係事情的正義性。

朱高煦昨日以雷霆手段,徑直站在道德的高度上,將皇太子及東宮黨羽打|翻在地,實實在在地給扣上了不忠不孝的罪名!高熾的嫡長子、皇太子名分也救不了他。

眼下這局面,朱高煦在禮法上是穩操勝券,沒有半點懸念。

在職的京師文武,在永樂年間早就是支持燕王一系的人了,至少公開承認了朱棣的皇位;畢竟不公開支持的都被誅了九族。在燕王一系的皇子裡,嫡長子高熾被打倒,朱高煦從身份到功勞上,都是毫無疑問的皇帝最佳人選;更何況此時實力早已碾壓諸王!

所以但凡還想繼續當官的人,都跑到禮部衙門外勸進來了。此時此刻,如此作爲是包賺不賠的政|治正確。

勸進的表文,更是如雪片一樣飛進禮部大堂。

朱高煦和心腹文臣們都懶得看進表,反正無論說得多麼天花亂墜,都是一個意思。

朱高煦在後堂收拾了一番,在張盛陳大錘等人的立勸之下,他在紅色五爪團龍袍服裡面穿了一件鎖子甲,看起來有點臃腫。好在料峭春寒季節,他的樣子倒並不突兀。

諸侍衛將士、文官的簇擁下,朱高煦終於走出了禮部衙門。

只見千步廊中間黑壓壓一大片人,全是周圍衙署上值的京官。人們見朱高煦出來,又是一陣喧譁,羣情激動,大夥兒都七嘴八舌地請朱高煦早日登基、以正人心。

朱高煦心裡也表示理解。昨晚在九五飛龍殿,有點品級的文武官員都重新選擇了立場;只有朱高煦登基稱帝了,大夥兒才能完全安心。

“諸位……”朱高煦開口道。

這時一聲巨吼道:“別吵了!”

冷不丁連朱高煦都怔了一下,轉頭一看原來的淇國公邱福。邱福六十多歲的人了,沒想到嗓門還是那麼大!不過但凡做武將的,嗓門大是必要的本領之一,作用甚至比騎馬射箭更大;不然戰陣上喧囂吵鬧,軍令都讓人聽不清,怎麼統兵?

朱高煦看了邱福一眼。不過效果確實好,吵吵嚷嚷的氣氛漸漸安靜了一些。

朱高煦便大聲說道:“本王乃太祖皇帝嫡孫、先帝嫡子,匡扶大明社稷,實乃本分。本王舉兵反抗僞|朝虛僞暴|政,亦因父母之仇、難以隱忍!如今罪人已下詔獄,等着三法司會審定罪、明正典刑。本王之心願已完成,不敢再有非分之想了。

本王只誅十惡不赦的人、便是那些參與了謀害我父皇的人;餘者在僞朝受迫於淫|威之下、被謊言所欺騙的人,實屬情有可原,將來誰也不準計較了,更不得清|算!否則本王絕不寬恕那些睚眥必報之人。

伐罪軍將士,亦屬大明官軍。本王會還兵權於國家,讓將士們繼續爲大明江山效力,保土安民,鎮守四方……”

最後那句還兵權的話,大多將士們也不相信的。

但一些立了功的武將還是有點急了,不少人臉都急紅了,那表情似乎在抗議……弟兄們拼了命幫漢王打下江山,不封點甚麼、漢王就想丟下大權了?那可不行,您可必須執掌大權,必須說一不二!弟兄們只相信漢王,誰他|娘|的知道另一個掌|權的人會怎麼樣,都指靠您在上面當皇帝、保證着大夥兒的好處哩!

而淇國公邱福聽到這裡,則嘆了一聲氣,老|臉真誠地說道:“邱某一向羈傲不遜,少有服人,而今卻真是服了漢王。您這樣文武雙全的皇子不當皇帝,必是社稷之失。漢王便不要推辭了,痛快答應罷!”

邱福沒把話說全,他大概意思是朱高煦恩威並濟、許諾安撫大多數人的手段很高明。

不過朱高煦自己倒覺得、這種東西實在稀疏平常;畢竟這是常識,後世早就人盡皆知了。連幼兒園的小孩、也有模有樣學會了的玩意,先結伴說咱們誰誰誰可愛的小朋友是一夥的,然後好一起毆|打落單的不可愛的小朋友。朱高煦也不覺得自己有多虛|假,不過是正常的生存手段罷了。

邱福說罷,率先跪伏在地,叩首道:“老臣等懇請漢王即皇帝位!”

頓時千步廊上稀里嘩啦跪伏下了一片,呼聲越來越大!

只剩朱高煦一個人站在衙署門口的臺階上,他等了一會兒,這才長嘆一氣,大聲道:“我太祖高皇帝傳下來的皇位,責任重大吶!衆位非要把重擔推給本王,本王三番五次推拒,亦未得到各文武官員、宗室親眷的准許。唉!那本王只有勉爲其難先當着皇帝罷;以後要是大夥兒不願意了,叫本王從皇位下來便是。本王大不了回雲南做親王,享享清福。我這親王名位是父皇給我的,那纔是最精貴哩!”

一些人聽得是臉色凝重,他們或許將這番話、視作一種威脅和告誡。等朱高煦登上皇位了,誰還敢試圖把掀他下來?那真是不死不休的大敵!

許多人喊道:“漢王英明神武,文治武功,仁義無雙……漢王名正言順,當今天下,大明帝位、非漢王莫屬……感謝漢王答應登基,爲臣等作主……”

朱高煦又道:“昔日我被逆臣亂|黨逼入奉先殿,走投無路,向太祖高皇帝的靈位哭求。太祖顯靈,讓我發現了地道,這才僥倖得脫。

太祖在天之靈,亦不忘庇護皇子皇孫。我昨日已祭拜了父皇母后,今日便去孝陵看望我皇祖罷。”

人們紛紛附和稱頌。

於是一大羣人準備了一番,伐罪軍中軍把祭祀的用品、用於宰|殺的牲口、漢王的儀仗等等都備好了。連祭祀太祖禱告用的表文,文官們昨夜也連夜寫好了。

朱高煦親自做的事倒很簡單,他回到禮部後堂,重新換身衣裳,然後坐車去孝陵念寫好的表文就行了。

祭拜太祖,朱高煦穿上了非常正式的青色親王袞服,乍看跟皇帝的穿着差不多、只是圖案裝飾的細節上有差別。然後他便在前呼後擁的儀仗、文武百官簇擁下,大軍護衛中,乘坐車駕出了皇城。

如同長龍的隊伍,在京師百姓衆目睽睽之下,一起直奔紫金山那邊的孝陵方向。

第八百五十章 糊塗賬第八百一十七章 萬世基業第八百六十三章 心魔第十五章 連過兩關第八百八十二章 一頭霧水第五百一十四章 小小的河第三百一十七章 舉國抗敵(10)第八章 試探與猜忌第七百八十四章 從良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會高陽王第八百二十九章 佳節第八百八十章 話糙理不糙第三百九十八章 決戰天府之國(13)第三百五十三章 忠義第二百五十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二十五章 主張第二百二十章 醒着與清醒第六百一十四章 沒排上用場第一章 洪公子第七百七十二章 美人駿馬第五百七十八章 忽好忽壞第四百零三章 有緣來相會第二十九章 暴雨前的寧靜第二百三十五章 聖旨第五百零九章 新化之地第三百三十四章 簡單一言第九百章 切身利害第四百八十四章 夜空下的角逐第六百六十七章 德感上天第四百六十三章 出發第三百八十章 何處得秋霜第六百五十三章 定心丸第六百四十二章 奴兒干第五百八十九章 首日餘暉第六百七十三章 膚淺之物第七十七章 兵者詭道也第三百九十六章 決戰天府之國(11)第四百七十九章 天降啓示第一百八十六章 假得那麼真第八百八十六章 完美第三百五十五章 宮中故事第一百九十一章 哪裡都是家第七百六十八章 只因黃金第二百九十八章 很上道第七百一十三章 宏圖遠略第三百一十一章 舉國抗敵(4)第二百六十三章 翡翠第一百四十九章 平安無事第三百零五章 虛虛實實第四百三十章 援軍援軍第一百七十二章 紅燭初上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惜家產第五十四章 話糙理不糙第二百七十七章 幾分真假第五百五十四章 臘月十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失望第一百六十五章 終南山捷徑第六百二十七章 凝固的眼神第五百零九章 新化之地第六百九十二章 退兵之議第二十八章 心意還是心機第七百八十七章 國王的新衣第五百二十七章 忍者第五百六十八章 不準高興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好前程第八百一十九章 陷落的城第三百七十五章 生界和穿青人第四百九十章 皇叔第三章 豈能算了第六百三十章 情與義第四百四十九章 將了一軍第二十二章 五彩繽紛第六百一十九章 是真的嗎第七百二十四章 無須畏懼第五百三十六章 誰主沉浮(9)第七十章 格殺勿論第五十五章 誰是傻子第三百二十六章 除夕第二章 想再聽彈奏第二十二章 五彩繽紛第二十二章 五彩繽紛第三百三十九章 怕後悔第二百八十六章 下雪下雨第五百三十章 誰主沉浮(3)第七百八十一章 野心第四百七十八章 冷雨中的歌謠第二百零六章 交酉的季節第五百九十五章 君權神授第四百七十八章 冷雨中的歌謠第二百五十五章 可憐第六百二十六章 大肆封賞第四百六十九章 洛容之戰(1)第五十六章 寧靜的大寧第三百五十五章 宮中故事第七百八十九章 朝鮮船第八百八十八章 戰鼓不息第一百零八章 半個饅頭第六百四十四章 去還是不去第五百二十八章 誰主沉浮(1)第三百一十八章 國後
第八百五十章 糊塗賬第八百一十七章 萬世基業第八百六十三章 心魔第十五章 連過兩關第八百八十二章 一頭霧水第五百一十四章 小小的河第三百一十七章 舉國抗敵(10)第八章 試探與猜忌第七百八十四章 從良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會高陽王第八百二十九章 佳節第八百八十章 話糙理不糙第三百九十八章 決戰天府之國(13)第三百五十三章 忠義第二百五十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二十五章 主張第二百二十章 醒着與清醒第六百一十四章 沒排上用場第一章 洪公子第七百七十二章 美人駿馬第五百七十八章 忽好忽壞第四百零三章 有緣來相會第二十九章 暴雨前的寧靜第二百三十五章 聖旨第五百零九章 新化之地第三百三十四章 簡單一言第九百章 切身利害第四百八十四章 夜空下的角逐第六百六十七章 德感上天第四百六十三章 出發第三百八十章 何處得秋霜第六百五十三章 定心丸第六百四十二章 奴兒干第五百八十九章 首日餘暉第六百七十三章 膚淺之物第七十七章 兵者詭道也第三百九十六章 決戰天府之國(11)第四百七十九章 天降啓示第一百八十六章 假得那麼真第八百八十六章 完美第三百五十五章 宮中故事第一百九十一章 哪裡都是家第七百六十八章 只因黃金第二百九十八章 很上道第七百一十三章 宏圖遠略第三百一十一章 舉國抗敵(4)第二百六十三章 翡翠第一百四十九章 平安無事第三百零五章 虛虛實實第四百三十章 援軍援軍第一百七十二章 紅燭初上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惜家產第五十四章 話糙理不糙第二百七十七章 幾分真假第五百五十四章 臘月十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失望第一百六十五章 終南山捷徑第六百二十七章 凝固的眼神第五百零九章 新化之地第六百九十二章 退兵之議第二十八章 心意還是心機第七百八十七章 國王的新衣第五百二十七章 忍者第五百六十八章 不準高興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好前程第八百一十九章 陷落的城第三百七十五章 生界和穿青人第四百九十章 皇叔第三章 豈能算了第六百三十章 情與義第四百四十九章 將了一軍第二十二章 五彩繽紛第六百一十九章 是真的嗎第七百二十四章 無須畏懼第五百三十六章 誰主沉浮(9)第七十章 格殺勿論第五十五章 誰是傻子第三百二十六章 除夕第二章 想再聽彈奏第二十二章 五彩繽紛第二十二章 五彩繽紛第三百三十九章 怕後悔第二百八十六章 下雪下雨第五百三十章 誰主沉浮(3)第七百八十一章 野心第四百七十八章 冷雨中的歌謠第二百零六章 交酉的季節第五百九十五章 君權神授第四百七十八章 冷雨中的歌謠第二百五十五章 可憐第六百二十六章 大肆封賞第四百六十九章 洛容之戰(1)第五十六章 寧靜的大寧第三百五十五章 宮中故事第七百八十九章 朝鮮船第八百八十八章 戰鼓不息第一百零八章 半個饅頭第六百四十四章 去還是不去第五百二十八章 誰主沉浮(1)第三百一十八章 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