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五章 名不正言不順

朱高煦停下勸說,端起桌面上的茶杯飲了一口茶。這時他留意陳氏的臉色、以及眼神,他立刻醒悟自己的一番長篇大論,似乎都是白費的。

因爲他早就看出來了,陳氏本來就已心向大明;還有她的兒子,也從識字開始、便接受了漢家的學問。朱高煦非要扶持這個王后,這大概就是緣由之一。

(永樂朝時,明軍大舉開進安南國作戰,耗費人命軍需無算。雖然朱高煦一向不贊成、朝廷立刻便直接統治安南國,因爲他認爲,自宋代以後、安南已逐漸有了自身的文明和認同感,要想重新漢化絕非簡單容易之事;但是既然大明朝已經投資了那麼多,他並不願意安南國的統治者仇視、排斥大明,弄得朝廷血本無歸。)

或許是朱高煦剛纔的話太多了,陳氏也不知怎麼回答,大殿裡毫無徵兆地忽然安靜了下來。最是這樣略有些尷尬的沉默,造成了心情的緊張,反而忽然讓氣氛微妙起來。

當朱高煦觀察陳氏的神情時,她的反應似乎相當矛盾。有時她會十分大方地擡起頭,迎着朱高煦的目光,但很快她又避開了,躲避之中,似乎帶着膽怯與擔憂。

朱高煦想起、杜千蕊閒聊時說過的一件事。她說教坊司在選戲子時,首先不看相貌,而是看眼睛;那種兩眼無神的女子是不行的,須得要眼睛明亮有神、能表現各種情愫的女子。

而眼前的王后陳氏,大概就符合那樣的標準。她此時眼神裡流露出的情緒,複雜程度,已不能只用喜怒哀樂來描述。

陳氏的相貌有幾分異域風情,眼窩比尋常的漢人女子深。不過出生在安南國北方的人,自秦朝以來就有大量漢人移民,以陳氏的膚色看,大概有漢人和當地人的血統,所以讓朱高煦有一種莫名的親切熟悉感。(有些東西確實神奇,就像朱高煦來到這個六個多世紀以前的明朝時,完全沒太大的陌生感,他發現明朝人的心態與文字語言,其實骨子裡沒甚麼兩樣。)

以他的審美,從來就不太喜歡白人,無關顏色,而是因爲漢人女子的肌膚、有一種細膩的光澤。大概世人喜歡玉,也有這樣的原因。

陳氏的身段也很好,安南國的長袍裁剪,雖與漢服十分相似,卻更顯得她的腰身纖細修長。

沒一會兒朱高煦就感覺,這黃昏的氣溫似乎升高了幾分。他還覺得陳氏身上散發的氣息,好像吸引着他靠近。朱高煦登基以來就不缺女人了, 不是所有長得漂亮的女子都能吸引他。因爲挑剔,所以現在只有那些讓他身心接受的女子,才能引起他的興趣。

皇權之下的自我膨-脹,稍微有點失控,讓朱高煦難以自制。他唐突地向旁邊挪了一下椅子,將手伸向了她的手背。

“聖上……”陳氏有點驚慌地發出一個聲音。她的身體緊-繃着,卻沒有馬上反抗,似乎猶豫了好一會兒,才把手輕輕抽開了。但是這樣一來,朱高煦的手便隔着長袍放在了她的腿上。如此暫時不能放縱的觸覺,更激發了他的想象。

朱高煦從做了郡王之後,便很在意修養比格,並不願意強迫任何女子。但是陳氏的猶豫,無疑給了他半推半就的信息。他的手漸漸有點肆無忌憚了。

陳氏的身子一會兒很緊張,一會兒好像失去了力氣一樣。她搖頭顫聲道:“聖上不要這樣。”

安南人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但顯然與中原已有很大的區別。朱高煦沒能非常深入地理解安南人,所以他無從判斷,陳氏的言語是不是言不由衷、口是心非;畢竟有些地方的人,說“不”只是直白的含義。

朱高煦已無法像冷靜時一樣,自控言行。他表現得有點激進,說道:“朕以前就想靠近王后,想與你更親近一點。”

陳氏輕聲道:“聖上方纔說過,大明朝君臣做事,最講究名正言順。妾身與聖上,怕是……”

朱高煦道:“你讓朕擁抱一回,朕不做別的事。”

陳氏沒有吭聲,她似乎是默許了朱高煦的願望。

“嘎吱!”朱高煦把座下的椅子再挪了一下,兩把椅子已靠在了一起。

他便雙手摟住陳氏的肩膀,讓她靠近自己,然後手摟在了她的後背上,朱高煦馬上感覺到了柔-軟的觸覺。他沒有太過分,只是撫着她的後背和腰身。

但陳氏反倒有點衝動,她忽然用力地摟住朱高煦的腰,將臉埋進了朱高煦的肩窩,用力地呼吸着他身上的氣味。倆人都不再說話了,似乎已把甚麼名正言順是非對錯拋諸腦外。

過了好一會兒,陳氏的氣息有點沉重,小聲說道:“妾身今日尚未沐浴。”朱高煦卻道:“那正好有你的香味。”場面已不能剋制,不斷攀升的激動情緒,激發了朱高煦的想象力,他想到了很多美好的意境。

他好像看到了春季柔順下垂的柳枝,在風中飄揚散開,又想象到了楊貴妃指尖捏開的荔枝,潔白柔軟的果子從紫紅色的外殼中彈出來。而那柳枝下面,清澈明豔的池水在優美地起伏盪漾……

南邊城樓上的酉時鼓聲,早已響過。朱高煦猛然回頭看殿門外時,發現天色已經黑了。陳氏背對着他,耳朵很紅,她默默地收拾着狼藉的衣裳,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她的雙臂擡起,小臂彎曲,手拉住衣裳料子往下一拽,然後拉攏外面的長袍,裹住了身體。

朱高煦也稍微整理了一番袍服和頭上的烏紗翼善冠。

陳氏繫好了腰帶,轉過身來。這間大殿佈置得就像書房一樣,有書案椅子和很多書架,但就是沒有梳子、銅鏡等物;她還顯得衣冠不整,青絲也稍顯凌亂。

不過陳氏沒有繼續仔細整理,她站起身,一手抱在胸前拽着衣領,垂目屈膝道:“妾身告退。”然後她便逃跑似的,往後門走了。

他大概能理解陳氏的心情。剛纔發生的事本來就說不通,冷靜下來之後,她便只想着逃避。

朱高煦走出正殿的門時,外面只剩下了宦官。因爲已過酉時,原先在這裡當值的錦衣衛將士,已經撤出了午門。曹福等宦官們彎着腰低着頭,一起向朱高煦執禮,他們顯得對一切毫不知情。

院子裡有一副轎子,朱高煦便走了上去,轉頭對曹福道:“先去奉天殿偏殿。”

“奴婢遵旨!”曹福大聲迴應道。

之前,朱高煦清晨常去玄武門那邊,帶着侍衛軍將士們操練;回來後得換衣服、再早朝或接見大臣議事。換衣服的地方,就在奉天殿旁邊的一間宮室,換完他便可以立刻理政。

朱高煦今晚要去皇貴妃沐蓁那邊,所以決定先叫人提水過來沐浴、換身衣服再去,免得身上的女人氣味太重。據說女子的嗅覺很靈敏的。

沐蓁現在快生了,當然不能侍寢。但朱高煦還是會去,到坤寧宮東邊的皇貴妃宮睡覺,晚上還能陪陪沐蓁。

這種事本來是不合規矩的。按照大明朝的習俗,從皇帝到庶民,男子只要有足夠的財富地位,可以納妾、搞很多女人,但是睡覺要同正室睡、或者獨睡,而不能和妾過夜。先帝朱棣就遵守了這個規矩,他自從起兵發動“靖難之役”之後,除了在徐氏那裡過夜,便再也沒和別的女人睡-過;當然朱高煦認爲父皇別有原因,便是不信任別的婦人。

但是朱高煦也發現,在大明朝不用完全遵守規矩。不然按照規矩,皇帝每晚都要臨幸嬪妃,而且經常要一夜臨幸多個人,最多的一晚上得同時滿足七十二個女人,誰受得了?

所以朱高煦不用理會那些規定,我行我素就可以了。

他來到皇貴妃宮時,沐蓁十分驚喜,她說以爲聖上今晚不會來了。朱高煦解釋了兩句,說自己在柔儀殿書房,他當然沒有說謊。

果然她沒有察覺、朱高煦不久前幹過的事。沐蓁的臉上含着笑容,心情很好。

沐蓁那精緻的桃心小臉,讓她顯得比實際年齡更小,她的骨骼有點纖細,此時肚子很大了,讓朱高煦覺得有點不自然。

他對沐蓁的態度十分溫和,一直都順着她的心意。正因爲沐蓁的年輕嬌弱模樣,才讓他有點擔心。古代沒有剖腹產,女子第一次生產,完全是在過鬼門關,死亡的可能很高。沐蓁這種身材的女子,最是叫朱高煦不放心。

朱高煦吃了晚飯,又陪着沐蓁下棋,談論北方的風物;聽她彈琴,稱讚她的技藝。只是朱高煦並未把心中所想說出來,他自我排解:皇后郭薇長得也不像容易生養的樣子,但她還是順利生下了瞻壑。

因爲朱高煦會和妃嬪過夜,晚上倆人在一起,便如夫婦一般。

二三月間的夜晚還有涼意,但也變得舒適了,加上橙黃色的宮燈、紅的紫的帷幔,宮室內的夜晚氣氛,十分溫暖。

第二百四十三章 若有所思第二百三十七章 四面震炮第二百七十八章 趁你病第二百四十五章 胡濙第十七章 扛鼎只兒戲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皆賭徒第七百九十二章 東角門上第七百二十九章 和平的意願第二百九十二章 難得糊塗第五百五十六章 尋常的幾天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百個藉口第五百九十二章 哭技第二百四十五章 胡濙第四百六十四章 叱吒江湖第四百六十二章 甜美的毒酒第三百七十六章 小霧無風第四百七十九章 天降啓示第三百七十一章 煙霧第三百三十八章 徹夜不歸第八百四十八章 有大將之才第七百九十三章 粕屋的小屋第一百七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八百四十四章 長夜無盡第三百五十一章 以史爲鑑第八百九十八章 繁華盛極常如夢第八百五十五章 錦緞的故事第四百四十四章 不怕蝨子多第三百四十六章 利用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作之合第五百九十二章 哭技第四十一章 維持局面第七百七十二章 美人駿馬第五百二十一章 心態穩第七百二十章 團龍日月圖第二百六十六章 半塊玉第四十三章 十面埋伏第七百九十五章 新仇舊賬第六百一十二章 祭拜者第二十七章 可悲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縷陽光第五十四章 話糙理不糙第六百九十七章 豐泉之地第二百四十四章 失望第二百二十一章 熱鬧的壽宴第八百六十二章 手中的狂躁第七百八十八章 九月九州第四百二十九章 繁華落盡第一百零五章 大宋已往第二百七十一章 分利不均第二百一十九章 一丘之貉第二百五十七章 天高地厚第四百六十七章 南風第四百二十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三十三章 骯髒的買賣第八百五十章 糊塗賬第二百三十一章 多情卻被無情惱第四十三章 十面埋伏第五百七十六章 還能搶救第五百三十三章 誰主沉浮(6)第八百六十三章 心魔第六百四十五章 柔儀殿第四百四十一章 謊言第五百一十章 稍縱即逝第七百七十七章 還是年輕第一百八十五章 騎馬馬第二百二十五章 王貴第八百零二章 良將第四百三十二章 圓大的禮物第三百七十三章 不守規矩第六百八十七章 往昔的傲慢第五百四十七章 忐忑第三百五十八章 高熾很穩第二百八十一章 天朝上邦第十二章 天公助俺第六百七十章 不容半點差池第三百八十一章 南方的風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百個藉口第三百九十三章 決戰天府之國(8)第五百八十章 江山間的白霧第二百五十九章 佳節第六百八十三章 都別想好過第四百一十章 知進知退第七百五十一章 天不仁第三百六十一章 從前有個小娘第六十九章 不得了第六百六十七章 德感上天第七百八十四章 從良第三百六十一章 從前有個小娘第六百八十六章 誘餌第六百五十五章 逍遙城第四百九十章 皇叔第八百四十一章 夜曲暗傷第二十六章 守株待兔第一百八十八章 從送禮談起第一百六十九章 兒女之事第八百五十六章 惱羞成怒第一百八十一章 話劇第七百八十二章 雪溪晚渡第三百四十八章 母后第四百七十八章 冷雨中的歌謠
第二百四十三章 若有所思第二百三十七章 四面震炮第二百七十八章 趁你病第二百四十五章 胡濙第十七章 扛鼎只兒戲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皆賭徒第七百九十二章 東角門上第七百二十九章 和平的意願第二百九十二章 難得糊塗第五百五十六章 尋常的幾天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百個藉口第五百九十二章 哭技第二百四十五章 胡濙第四百六十四章 叱吒江湖第四百六十二章 甜美的毒酒第三百七十六章 小霧無風第四百七十九章 天降啓示第三百七十一章 煙霧第三百三十八章 徹夜不歸第八百四十八章 有大將之才第七百九十三章 粕屋的小屋第一百七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八百四十四章 長夜無盡第三百五十一章 以史爲鑑第八百九十八章 繁華盛極常如夢第八百五十五章 錦緞的故事第四百四十四章 不怕蝨子多第三百四十六章 利用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作之合第五百九十二章 哭技第四十一章 維持局面第七百七十二章 美人駿馬第五百二十一章 心態穩第七百二十章 團龍日月圖第二百六十六章 半塊玉第四十三章 十面埋伏第七百九十五章 新仇舊賬第六百一十二章 祭拜者第二十七章 可悲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縷陽光第五十四章 話糙理不糙第六百九十七章 豐泉之地第二百四十四章 失望第二百二十一章 熱鬧的壽宴第八百六十二章 手中的狂躁第七百八十八章 九月九州第四百二十九章 繁華落盡第一百零五章 大宋已往第二百七十一章 分利不均第二百一十九章 一丘之貉第二百五十七章 天高地厚第四百六十七章 南風第四百二十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三十三章 骯髒的買賣第八百五十章 糊塗賬第二百三十一章 多情卻被無情惱第四十三章 十面埋伏第五百七十六章 還能搶救第五百三十三章 誰主沉浮(6)第八百六十三章 心魔第六百四十五章 柔儀殿第四百四十一章 謊言第五百一十章 稍縱即逝第七百七十七章 還是年輕第一百八十五章 騎馬馬第二百二十五章 王貴第八百零二章 良將第四百三十二章 圓大的禮物第三百七十三章 不守規矩第六百八十七章 往昔的傲慢第五百四十七章 忐忑第三百五十八章 高熾很穩第二百八十一章 天朝上邦第十二章 天公助俺第六百七十章 不容半點差池第三百八十一章 南方的風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百個藉口第三百九十三章 決戰天府之國(8)第五百八十章 江山間的白霧第二百五十九章 佳節第六百八十三章 都別想好過第四百一十章 知進知退第七百五十一章 天不仁第三百六十一章 從前有個小娘第六十九章 不得了第六百六十七章 德感上天第七百八十四章 從良第三百六十一章 從前有個小娘第六百八十六章 誘餌第六百五十五章 逍遙城第四百九十章 皇叔第八百四十一章 夜曲暗傷第二十六章 守株待兔第一百八十八章 從送禮談起第一百六十九章 兒女之事第八百五十六章 惱羞成怒第一百八十一章 話劇第七百八十二章 雪溪晚渡第三百四十八章 母后第四百七十八章 冷雨中的歌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