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無妄之災

201 無妄之災

陳道說開了頭,後面的話也就不再藏着了。他滔滔不絕地對蘇昊說了一番,蘇昊只覺得瞠目結舌,深深理解到陳道所說的,自己的確是遭了無妄之災了。

原來,蘇昊發明了等高線地圖,兵部對此十分看重,已經存了要提拔蘇昊予以重用的念頭。後來,蘇昊帶領勘輿營深入播州,繪製了播州的軍用地圖,而且還放水淹了七星山軍屯,消滅了楊應龍的5000精兵,這兩項功勞,足夠讓蘇昊在大明軍中揚威立萬了。

在萬曆下聖宣蘇昊進京之前,兵部也曾有過要召蘇昊進京的動議,比較一致的意見,是要封蘇昊任一個不低於五品的武官,專門負責培訓測繪人員,以完成全國各處軍事要地的地圖測繪工作。不過,就在兵部討論何時召蘇昊進京的時候,太監李龍搶了個先手,讓萬曆給蘇昊下了一道進京的聖旨。

在正常的情況下,如果兵部想獎勵和重用一個人,而這個人又恰好受到皇帝的青睞,這是非常理想的情況。這意味着兵部爲此人請功的奏摺在皇帝那裡也能順利通過,這可就省了不少周折。

然而,這一回的情況卻是恰恰相反。從年初開始,由內閣首輔申時行發起了逼迫萬曆冊立太子的運動,萬曆與朝臣們陷入了曠日持久的冷戰。在此其間,朝臣爲了讓萬曆屈服,想盡了一切辦法,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拒絕萬曆的一切提案。簡單地說,就是萬曆想幹什麼,朝臣們就反對什麼。反之,萬曆不想幹什麼,朝臣們就極力推動什麼。

在這種情況下,蘇昊奉萬曆的聖旨進京,衆人皆知,蘇昊是萬曆眼中的當紅太監李龍推薦的,身上帶着“閹黨”的標籤。對於這樣一個人,朝臣們當然不會願意看到他得到重用,於是,萬曆遲遲未能召見蘇昊,兵部也把準備提拔蘇昊的公文壓了下來,假裝沒有發生過這回事了。

“其實,王尚書也知道,改之並不是什麼閹黨中人。可是,王尚書也要顧全大局,不能因小失大啊。”陳道向蘇昊解釋道。

“顧全大局?”蘇昊這回真的冷笑了,“把一個明明對國家有用的人才,打入冷宮,不予重用,原因僅僅是爲了和皇上賭氣,這就是你們所說的顧全大局?”

其實陳道的話是挺傷人的,他說兵部不能因小失大,意味着蘇昊的前程在兵部看來不過是一件小事而已,無法與“國本”這樣的大事相比。但是,他沒有想到,是否使用蘇昊,並不僅僅是蘇昊本人的事情,而是涉及到國家安全的大事。古人尚知舉賢不避親仇,大明朝堂上的這些重臣們,難道連這樣一個道理都不懂嗎?

還有,把他蘇昊雪藏起來,就能夠逼近萬曆在國本問題上讓步嗎?這未免也太高估蘇昊的地位了吧。說到底,冷落蘇昊只是兵部向其他朝臣作出的一個姿態而已,象徵意義遠遠大於實質意義。

陳道尷尬道:“改之所言,也有一些道理。不過,現在整個朝堂都有默契,要給皇上一些壓力。申大人平日對兵部頗爲照顧,兵部在這個時候,也不能拂了申大人的面子啊。”

“陳兄不敢來見小弟,也是這個原因嗎?”蘇昊問道。

陳道說道:“沒辦法,大家都是一體的,陳某也不能壞了大家的規矩。其實,改之在京城的一舉一動,陳某都是看在眼裡的,如果改之真的碰到什麼麻煩,陳某斷然不會袖手旁觀。至於這平日裡的應酬,陳某就不合適出面了,這一點還請改之諒解。”

“我明白了。”蘇昊點點頭,心裡充滿了無奈。

大明由盛而衰,最終被建州女真這樣一個小小的部落所滅,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官僚們成天的無謂扯皮,不能不說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到晚明時候,朝堂上有言官在沒完沒了地製造摩擦,民間有東林黨人在高談闊論,抨擊政府的一切舉措。也不能說當時就沒有人在幹實事,只能說當時的場景就是一個人幹活,十個人點評,最後幹活的人沒法幹下去,點評的人卻眼高手低,根本就不願也不會幹事。當一個社會充斥着這種風氣的時候,離崩潰也就不遠了。

最可笑的是,朝臣們一邊拿着國家的事情作爲賭氣的砝碼,另一邊卻並不拒絕與李龍這樣的太監進行私底下的合作。作爲朝臣代理人的董天章、楊來禎與李龍關係甚爲親密,陳道礙於朝臣們的所謂“默契”而不敢來見蘇昊,董、楊二人卻不忌諱直接送給蘇昊一套宅子。

國家的事情,是可以拿來做秀的。自己的利益,卻是一點也不能動搖。這些滿口忠孝禮義的朝臣們,屁股上有幾個是真正乾淨的?

“這麼說,兵部已經把我當成一個棄子了?”蘇昊問道。

陳道說道:“這倒不是,其實王尚書一直都在念叨你,說如此能幹之人,不能爲我所用,實在是可惜。依陳某看,王尚書只是想避開眼下的風頭,待到事情不那麼敏感的時候,自然就會重用改之了。”

“那我現在怎麼辦?”蘇昊問道。

陳道道:“改之儘管在此住着,聽說你正在與人合作開礦,此事甚好,改之但做無妨。愚兄只有一個忠告,就是勸改之儘量與宮裡的人走動得少些,這樣日後如果兵部要重用改之,障礙也會少一些。”

“這個忠告……呵呵,恕小弟不能從命。”蘇昊微笑着說道。

開玩笑,兵部自己把他蘇昊晾在一旁,不聞不問,還讓他不要與太監來往,蘇昊憑什麼聽兵部的?蘇昊對於李龍也說不上有什麼好感,但人家畢竟在對他示好,哪像兵部這幫白眼狼,一點起碼的表示都沒有。

陳道也無語了,他知道,朝臣們這一次與萬曆的鬥爭是遙遙無期的,兵部什麼時候能夠啓用蘇昊,陳道自己也說不清楚。在這種情況下,他要求蘇昊不要與李龍等人往來,相當於斷了蘇昊的前途,蘇昊拒絕他的要求,也是情理之中的。

雙方沉默了一會,陳道嘆道:“改之,其實爲兄何嘗不知道此事的荒唐。邊關上的將士們非常需要地圖,兵部理當馬上對改之委以重任,讓改之能夠帶出十支、百支勘輿營這樣的隊伍,分赴各地去測繪地圖,以鞏固我大明邊防。可是,如今大家卻在爲這樣的事情扯皮,誤了軍機大事,陳某心裡也好生不是滋味。

改之有怨言,愚兄也是完全能夠想象的。這樣吧,改之有什麼事情需要爲兄辦,儘管開口,爲兄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儘量幫改之辦成就是了。”

蘇昊道:“這軍國大事,小弟是不敢去插手了,你們都是朝廷重臣,想的都是國本這樣的大事,恕小弟理解不了。小弟現在想的,就是做點小買賣,掙點小錢,養家餬口。當下倒是的確有一件麻煩事,想請陳兄援手,不知陳兄方便否。”

陳道說道:“改之有何爲難之事,儘管說來,愚兄就算幫不上忙,起碼也能出點主意吧。”

“我想借兵部的渠道,送幾封信到豐城去。”蘇昊說道。

“就這麼點小事?”陳道詫異道。

蘇昊道:“這對於陳兄是小事,對於小弟就是大事了。不知陳兄能幫忙否。”

“當然可以。”陳道說道,“兵部經常有信使要往各地遞送軍情軍令,改之把信交給愚兄,愚兄讓往江西去的信使替你捎到豐城去就是了。”

蘇昊能夠請陳道做的,也就是這點事了。據陳道說,兵部現在倒也還是在正常運轉的,但在涉及到蘇昊的事情上,就只能是卡殼了。據說貴州巡撫葉夢熊也專門給兵部尚書王一鶚寫了封信,詢問對蘇昊的安置問題,但王一鶚作爲首輔申時行的嫡系,不得不做一個表率,所以只能忍痛把蘇昊擱置在一邊了。

不能提拔蘇昊,不意味着不能幫蘇昊做點事情。哪怕是爲了獎勵蘇昊在播州的功勞,動用軍方系統替蘇昊送一封信,也是應當的。這件事,陳道自己就能做主,而且他還有充分的把握,能夠確保此事不會被其他朝臣們知道。

陳道在蘇府吃過飯,尤其是自己灌了自己幾大杯酒,以示賠禮,隨後就帶着蘇昊寫給陸秀兒、郝以宗、馬玉等人的書信離開了。他承諾,兩三天之內,就會安排人把信送走,如果快的話,六七天之內,這些信就能夠送到陸秀兒等人手上了。

徐光祖也被叫來陪陳道一起吃飯,送走陳道之後,蘇昊把陳道說的情況向徐光祖又說了一遍,徐光祖勸道:“改之,此事你也別往心裡去了。我大明的事情,有時候就是這樣的。我等在邊關打仗的時候,因爲將軍之間有矛盾而延誤戰機的事情,都是司空見慣的了,這就是承平日久的結果了。反而是在那艱難之時,大家更能同舟共濟。”

www ✿тtκan ✿C ○

“承平日久?”蘇昊冷笑道,“我大明現在是危機四伏,這些人還在內耗,我倒真想看看大明還能承平幾日。”

“我們都聽天命,盡人事吧。”徐光祖也有些鬱郁地說道。(未完待續)

432 另一個大明大結局392 新思維412 騷亂275 謀定後動291 混戰222 火耗010 報喜074 禿山無草木者294 我家的表哥數不清138 天雷滾滾092 軍中效力310 鬱悶的程棟236 曾奉先串聯359 遊說085 手藝人282 深入羣衆029 培訓292 收網280 投靠004 窮家236 曾奉先串聯140 薦舉之道418 望風而逃248 賜婚392 新思維423 佔地盤022 安居421 接管縣衙282 深入羣衆227 募兵137 調令217 人如草芥271 偷樑換柱053 當官就學壞179 逃出生天169 獻礦391 脣槍舌劍226 獻寶043 井下363 哱拜出逃040 程家姐弟311 認賊作父002 鬥神棍020 又見神棍290 老千151 原來是誤會424 一役而畢其功386 混入大營070 交保護費030 借根頭髮用用424 一役而畢其功137 調令212 工業園區006 修竈399 傳授知識086 鉀基玻璃108 金礦281 欲擒故縱215 南下淮安194 黑吃黑092 軍中效力279 招徠279 招徠095 募兵086 鉀基玻璃296 閉門羹061 少年意氣248 賜婚383 運動戰419 三大紀律228 土地糾紛356 狂妄的李如鬆028 改之362 內訌121 五百錢152 盯梢045 打賭126 提親315 此身已許268 營救大儒李贄215 南下淮安377 樹倒猢猻散322 不打不相識078 準備工作078 準備工作377 樹倒猢猻散201 無妄之災151 原來是誤會370 雲集邊城183 良玉169 獻礦407 水師總兵116 開荒252 營兵制216 抑河奪淮保運139 陳觀魚和平獎039 此間的少年170 深度合作071 掌櫃的
432 另一個大明大結局392 新思維412 騷亂275 謀定後動291 混戰222 火耗010 報喜074 禿山無草木者294 我家的表哥數不清138 天雷滾滾092 軍中效力310 鬱悶的程棟236 曾奉先串聯359 遊說085 手藝人282 深入羣衆029 培訓292 收網280 投靠004 窮家236 曾奉先串聯140 薦舉之道418 望風而逃248 賜婚392 新思維423 佔地盤022 安居421 接管縣衙282 深入羣衆227 募兵137 調令217 人如草芥271 偷樑換柱053 當官就學壞179 逃出生天169 獻礦391 脣槍舌劍226 獻寶043 井下363 哱拜出逃040 程家姐弟311 認賊作父002 鬥神棍020 又見神棍290 老千151 原來是誤會424 一役而畢其功386 混入大營070 交保護費030 借根頭髮用用424 一役而畢其功137 調令212 工業園區006 修竈399 傳授知識086 鉀基玻璃108 金礦281 欲擒故縱215 南下淮安194 黑吃黑092 軍中效力279 招徠279 招徠095 募兵086 鉀基玻璃296 閉門羹061 少年意氣248 賜婚383 運動戰419 三大紀律228 土地糾紛356 狂妄的李如鬆028 改之362 內訌121 五百錢152 盯梢045 打賭126 提親315 此身已許268 營救大儒李贄215 南下淮安377 樹倒猢猻散322 不打不相識078 準備工作078 準備工作377 樹倒猢猻散201 無妄之災151 原來是誤會370 雲集邊城183 良玉169 獻礦407 水師總兵116 開荒252 營兵制216 抑河奪淮保運139 陳觀魚和平獎039 此間的少年170 深度合作071 掌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