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大家看地圖,鄭州所處的位置,在我看來其最重要的是它的交通樞紐地位。”
十月初,接到王越的召集,起點管理委員會的相關成員陸續來到鄭州,召開會議,與會的還有軍方的代表。
王越做着情況介紹:
“從京師向南直達南方最大的城市廣州,必經鄭州,從西安向東穿過鄭州可達山東南直隸等地,所以我決定將於近期籌備和規劃由保定至鄭州的公路,而鄭州城外將建設一座新城,此城將作爲我起點城立足中原和放馬南下的橋頭堡。”
王越最後強調道:“保定至鄭州的公路,還有鄭州新城的建設必須要快,我的計劃是在十個月內完成這些工程。”
之所以說十個月,是王越估計朝廷最終拿不下張獻忠,天策軍就要大舉南下了,而鄭州將成爲一個重要的支點,畢竟天策軍是一支特別依賴後勤的軍隊。
對付張獻忠也許只需要天策軍一到兩個師就可以擺平,但是王越考慮的是解決流寇之後與朝廷關係的問題。
鄭州在後世的地位取代了開封和洛陽,存在即合理,王越照搬借鑒。
相比於洛陽和開封,鄭州算是一張白紙好做圖。
當前起點城的公路和鐵路已經修建到了保定,公路已經延伸到了山西,相比於鐵路的難度,公路建設的難度要小的多,所以先行建設一條公路連接鄭州。
一旦公路貫通,起點城的物資將能夠順暢的進入中原,無論是向東向南還是向西,都能夠伸展自如。
起點城已經能夠建設鐵路,同時也積攢了一批相對合格的鐵路工人,但是火車機車還無法自產。
據王越估計,要想自產火車機車,起碼需要三年的時間,而且這樣的機車馬力小功耗大,也許只能用於短途運輸,所以現在只能大力建設公路。
這些天,起點城委員會的相關成員已經對鄭州周邊考察過了,幾乎每個人的心裡都是涼哇哇的。
王越話音落下,所有人都默不作聲,張子筠只好率先發言道:
“這鄭州交通不便不說,還如此荒涼,幾乎一窮二白。要把這裡建設起來,糧食、水泥、建材等等物資都要依靠運輸,此地相距起點城一千四百里,山東距此也有一千多裡,而且工期只有十個月,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關鍵是這裡不靠海,不似遼東能夠依靠海運解決問題。”
“之所以把大家請來,就是爲了集思廣益,解決這些問題。”王越道:“這裡雖然一無所有,但是我們就是要從無到有,就好比我們曾經的起點城。
既然沒有水泥,我們就建水泥廠,沒有電沒關係,那就上土法水泥,就如皇家材料公司那樣。沒有建材我們也就地生產,如磚頭等。
一些必要的物資還是需要從起點城轉運的,如糧食、工程機械、柴油發電機等等,但是我們就地生產,就節約的大量的運力。”
王越不打算在此採用從另一個時空搬運的方式轉運物資,他需要起點城逐步甩掉柺杖自行發展。
公路及交通部部長周立新發言道:“還有就是沿途物資運輸的安全問題,我起點城到鄭州將路過大批的無人區和非我天策軍控制區。現在天下不寧,窮人遍地,物資哄搶也不是不可能的。”
天策軍參謀長李子雄道:“根據最近的軍情分析,我天策軍近期將沒有太大的戰事。所以經參謀部商定,天策軍下屬的治安軍將投入二十個治安軍旅,六萬兵力用來保障運輸物資的沿途安全,同時多餘的兵力還能用來參與建設中去。”
空軍司令員薛錦華也發言道:“爲加快轉運進度,空軍將抽調兩百架運輸機參與物資的運輸。我軍的運輸機單架可運輸六噸的貨物,兩百架的總運輸量可達一千二百噸,關鍵是運輸機的速度夠快,一天可以往返起點城與鄭州三次,一天的運輸總重量可達三千六百噸。”
用運輸機來運送物資,是王越的決定。天策軍不缺直升機,缺的是數量衆多的飛行員,所以這是運輸任務,同時也是訓練任務,可以更多的錘鍊飛行員的飛行技術。
“另外人力也是充足的。”王越強調道:“這次與闖賊作戰的俘虜,將會留下一萬多人,做些前期工作。不要忘了,河南遍地都是吃不飽飯的百姓,只要糧食足夠,隨便就能招到幾十萬勞工,這比我們當年的起點城那可強太多了。”
“這條件確實沒得說。”建設部部長周義德發言道:“十個月完成工期沒有問題。”
“沒有問題。”
“沒有問題。”
衆人紛紛表態,統一了意見,
一條公路,一座新城,王越就是要用大基建、大工程帶動大生產、大運動,以席捲整個河南。
下一步,西安至濟南,鄭州至漢口的公路也將會提上日程,中原大地上一縱一橫的公路幹線將在兩到三年內完成。
要想富,先修路,交通問題解決了,外地的糧食和物資,才能源源不斷地進入各個受災的省份,各省份的產出才能源源不斷地運出。
王越雖然沒有撈到五省總督,但是修橋鋪路這樣的好事,朝廷是難以拒絕的,所以起點城的影響力將會越來越遠。
欲罷不能,逐步滲透,這是王越在大明所採取的總體戰略,其終極原因正是爲了保留大明僅有的那點元氣,即人口。
海外有無數的無主之地,需要大量的人口去拓展。
要奪取大明政權,只有兩種方式,一是戰爭,二是政變。
政變的前提條件是王越在大明有着巨大的影響力,纔有實施的可能,到現在爲止,這個條件也只能說初步具備。
而戰爭是最傷國家元氣的解決方式,天策軍越早投入到奪取天下的戰爭,各地的反抗將越強烈。
本時空資訊落後,消息閉塞,雖然起點城和天策軍已經存在了五六年,其實大明國內許多地區的百姓連聽都沒聽過,這並不誇張,如四川貴州雲南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