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大壽也同樣震驚,吳三桂和祖大弼回來後,祖大壽還詳細詢問了當日的戰況,今天看來,天策軍又有了不小的變化,就比如那天上飛的東西,他們就沒有提到過。
“將軍,東虜已敗,潰不成軍,我軍是否出城助天策軍一臂之力?”
城外的屠殺看得錦州官兵瞠目結舌,震驚過後,眼看着清軍狼奔豬突,副將祖澤潤躍躍欲試道。
清軍潰敗的非常徹底,現在正是痛打落水狗搶奪軍功最佳時機,錦州的其他軍將也都心動不已,紛紛請戰。
祖大壽看了看城外的戰況道:“現在還不是時候,天策軍的戰法與我大不相同,我軍突然插手的話,恐怕會打亂天策軍的部屬。先派人去與天策軍聯絡一下,看看對方的意見如何。”
其實主要的原因是祖大壽擔心自己的兵丁被誤傷,天策軍的炮火太猛了,炮彈可不長眼睛啊。
錦州城裡正要派人與天策軍取得聯絡,天策軍的人就來了。
一輛裝甲車徑直駛到錦州城下,突然一個巨大的聲音響起:“城上的人聽着,請你們稟報祖大壽將軍,我天策軍正在掃蕩建奴多鐸部,爲避免誤傷,請勿出城。戰事告一段落後,我軍會派員邀請你部參與掃尾工作。”
巨大的聲音重複播報了三遍,這是第四師政宣人員用高音喇叭向城內喊話,明軍如果加入戰鬥的話,由於協調性的問題,誤傷難免。
寧遠,寧遠衛城(今葫蘆島市興城古城)薊遼總督府駐地,遼東巡撫衙門也設置在此處。王越兼任着遼東經略,按說也可以在寧遠辦公,可是他卻從未來過寧遠。
從歷史角度來看,由於遼東大片領土淪喪和對清軍事指揮的需要,寧遠這座小城逐漸被打造成一座龐大的軍事要塞,其地位上升到遼東的政治和軍事中心。
但是在和平年代,寧遠又迴歸了小城本色。
因爲天策軍的軍事優勢,滿清已被王越判了死刑,所以寧遠在王越看來它的地理位置並不重要。
天策軍突然登陸,清多鐸部突然崩潰,松山、杏山、塔山、錦州和寧遠等地到處都是槍炮聲,寧遠城內很快就得到消息,天策軍來了。
年輕的小將吳三桂在塔山被多鐸打的灰頭土面,聞聽天策軍來了,清軍敗了,立刻向薊遼總督洪承疇請戰。
同來請戰的還有薊州總兵白廣恩、山海關總兵馬科、前屯衛總兵王廷臣、松山副將夏承德等人,卻都被洪承疇以軍情不明爲由所拒絕。
洪承疇並不是好大喜功之人,在清軍已敗和天策軍沒有派員聯絡的情況下,他不會貿然出兵,顯得自己是來搶功勞的。
他沒有接觸過王越,可是天策軍也算如雷貫耳。對於王越,洪承疇談不上好惡,但是天策軍軍閥的本質,卻看的很清楚,他的態度就是對於這股勢力由衷的警惕,所以他採取的對策與崇禎基本一致,那就是放任天策軍與滿清打生打死。
但是親眼觀看了天策軍的作戰方式之後,洪承疇這才知道這是一股不可戰勝的力量,雖然自己手中有關寧軍和秦軍兩支強軍,可能還不夠天策軍塞牙縫的呢。
遼東巡撫邱民仰也陪着洪承疇矗立在城頭觀戰,二人對視一眼,並沒有說話,卻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驚異之色。
豫親王多鐸被親兵戈什哈護衛着,一溜煙跑到了小淩河畔,將跟隨自己逃出來的人馬收攏之後,清點了一下,總數只有兩千出頭。
多鐸欲哭無淚,吩咐道:“立刻派人回盛京,向皇上稟報鬆錦戰況,代我向皇上請罪。”
和他一起逃出來的左參政盛忠道:“豫親王,天策軍勢大,事已不可爲,我們應當速退爲上。”
“盛參政,你們可以走,本王卻是走不了了。”多鐸搖頭道:“十萬大軍全軍覆沒的責任,本王責無旁貸,橫豎是死,那就讓本王死在戰陣之上吧。”
損失十萬人馬的責任非小,以多鐸的地位和與黃太吉的兄弟關係,還不至於砍了他的腦袋。但是滿清軍法森嚴,黃太吉也要給朝野一個交代,多鐸的下場很有可能是被剝奪爵位,失去原有的權利。
所以多鐸難以甘心,反敗爲勝的可能性已經爲零,收攏殘兵,減少損失纔是他所言要努力的方向。
盛忠知道勸說無益,自己還是逃命去吧,從今天天策軍的攻勢看,大清已經無力抵抗敵人的進攻了。
天策軍憑藉着空中偵查手段,清軍根本無法聚集成建制的兵力進行任何有效的抵抗。
戰鬥進行到第二天,寧遠和錦州的明軍也被天策軍邀請參戰,此時的戰場態勢已經非常明朗,清軍大部已經被消滅,現在要做的工作不過是捕殺漏網之魚罷了。
接到天策軍的邀請後,寧遠的洪承疇、錦州的祖大壽欣然接受天策軍的邀請,無論他們存着怎樣的心態,白來的軍功不要白不要。
從小淩河至寧遠方圓近百公里內,又增加了五六萬明軍對逃竄的殘餘清軍展開了追殺。明軍的軍功以首級數量論,所以無論是天策軍擊斃的還是明軍自己殺死的,整個戰場到處都是無頭的清軍屍體。
這樣的戰爭對於明軍來說簡直是太輕鬆了,清軍只有十幾人,幾十人爲一股,百人以上的隊伍都難以尋覓。仗打成這樣,清軍已經毫無鬥志,大部分人都渴望投降,而不是戰鬥。
遇見天策軍,他們還算是幸運的,基本上都會允許他們投降,但是遇見明軍,通常只有殺戮,雙方的仇恨已非一日。
多鐸的努力轉眼成空,原本已經收攏的兩千兵馬返身投入戰場後,立刻遭受了天策軍的空襲,隊伍再次被打散。
小淩河南岸的錦昌堡已經被直十八運輸機空襲摧毀,到處都是殘垣斷壁,多鐸率領殘部龜縮在此處堅守了一夜,數千明軍將這裡團團圍困,多鐸手中的兵力已經從一千餘人,縮水到不足三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