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九章 九鼎

“孫相,宋先生,大明走到了今天,萬世之功,至關重要,就差這最後一步,還望你們二位能以國事爲重,協助我把這事做好,拜託了!”

朱標竟然起身,向孫炎和宋廉深深一躬。

這兩位慌忙拜倒,連忙道:“請殿下務必放心,臣等必定會竭盡全力,此事不光是殿下的大事,也是臣等一生功名所繫,萬萬不敢兒戲!”

孫炎和宋廉並沒有撒謊,他們一個是首輔,一個是都給事中,確實是站在了文官的頂點,再往前,已經絕無可能。

而眼下最關鍵的,就是關於皇家財產的這事情,如果做好了,確實是萬世之功,到了什麼光景,都要稱頌。

反過來,如果弄砸了,錯失良機,他們這輩子只剩下無窮遺憾,甚至還會被後世埋怨。

因爲朱標的堅持,加上張希孟的周旋,勉強讓老朱同意,清理皇家財產,明定產權。

從表面上看,這僅僅是爲了徵稅方便,但是更深遠的意義,卻是怎麼說都說不完……首先皇家不再特殊,至少在財產上面,要接受國法約束。

僅僅這一條,就解決了歷代以來,皇權肆虐的很大弊端……即耗費國帑,揮霍民脂民膏的問題。

像老朱這種,能自我約束的帝王不多。

攤上了那種能玩能鬧的,很容易就弄得山窮水盡,府庫空虛。

漢靈帝如此,晉武帝如此,唐宋天子,包括所有的大元皇帝,幾乎都這個德行。

這裡面有一個問題,比如說皇帝想要多個三五百萬兩,生活過得寬裕一點,舉一國之力,奉養一人,真的就會鬧得山窮水盡嗎?

會不會誇大了問題?

其實事情不是這麼簡單,比如說皇帝想多要一百萬兩,下旨徵收,到了老百姓頭上,就是一千萬兩,一億兩!

歷史上的崇禎朝,就是如此……皇帝加徵三餉,剿殺十萬義軍,高唱凱歌的同時,也製造了一百萬義軍,一千萬流民……越是努力,天下就越是糜爛,以至於天崩地裂,無可挽回。

而這一次劃分財產,等於斬斷了後面皇帝斂財的小手。

雖說不可能完全杜絕隱患,但是作用絕對是不可估量的。

根據擬定的規範,像皇宮這種,太廟,行宮,皇莊,這些不動產,悉數屬於朝廷,但使用權歸天家,而且朝廷不能拒絕。

朝廷需要擔負起維護保養,必要的翻修,以及損毀之後的重建任務,如果不能按期完成,則要向皇室進行賠償。

另外,諸如皇冠、鎧甲、印璽、兵器,以及彰顯皇室威儀的重要禮器,陳列擺設,也屬於朝廷所有,同樣的,需要進行維護保養。

這也就是說,老朱的玉璽,龍袍,鎧甲,奉天殿的主要陳列,藩國進獻的國禮,甚至是馬皇后的鳳冠霞帔,全都屬於朝廷。

只有一些常服、首飾、書稿,私人收藏,這些屬於皇家的個人財產。

另外有關宗正寺託管的部分,也是屬於皇家的。

只不過這部分產業,不算私人的,而是整個皇家的,每年產生的收益分紅,歸皇家支配。

經過這麼一番折騰,皇家明面上每年能拿到三百萬貫花銷,加上宗正寺分紅,差不多有四百多萬貫的樣子。

總體上只有以前的四成,被砍掉了六成還多。

但是由於皇宮的養護,典禮的開支,全部甩出去了。

能用在宮中人員身上的錢更多了。

如果是以往普通宮人一年到頭,也吃不到幾次肉,現在卻是能隔三差五來點葷腥。

普通的太監、宮女、侍衛,全都高興壞了,下面的妃嬪也能多得到點胭脂水粉錢,可以說是皆大歡喜。

但是事情自然不會這麼簡單!

“妹子,這是咱們一磚一瓦打下來的,現在卻要輕易讓出去,咱這心,總是空落落的。”朱元章無奈長嘆,“說實話,咱都不知道當這個天子,有什麼趣味了。”

馬皇后這段時間身體不算太好,一直在修養,不過這麼大的事情,她還是很清楚的。

“重八,你當初也是一無所有,二三十年,你坐擁九州四海,天下一人。如今你把這些都讓出去,千秋萬代,還會有你的名聲,煌煌史冊,必然有你洪武大帝濃墨重彩的一筆。我能嫁給你,陪着你走到今天,也是與有榮焉啊!”

老朱怔了怔,哂笑道:“這話是好聽,可到底還是有點虛……咱還有那麼多孩子,咱們現在啥都沒有了,到底如何是好啊?”

馬皇后忍不住一笑,“重八啊,你真是太老實了,現在朝廷給咱們撥錢,宮裡的閒錢多了。我琢磨着,拿出去投資,別的不說,投到老四,或者朱英那邊,還能虧了?等手裡的錢多了,再給孩子們置辦些房產啥的,也不是不行!不過是沒了皇家產業的名頭罷了,你放心就好了。”

朱元章繃着臉,“你說得對,可咱還就是捨不得這個名頭!妹子,你說人生一世,能離得開名利二字嗎?”

馬皇后微微沉吟,哼道:“好你個朱重八,你就是貪圖名利對吧?”

朱元章把眼睛瞪圓了,爭辯道:“你怎麼能這麼說話?貪圖名利,那是貪圖不屬於自己的。咱堂堂皇帝,一朝帝王,該是咱的,怎麼就成了貪圖名利的小人了?”

“誰說你是小人了?誰說的?”馬皇后也急眼了,“姓朱的,你敢污衊是不是?”

這下子老朱尷尬了,“咱,咱不是那個意思,你不要胡說啊!”

“我又不會說話了,你找會說的去吧?”馬皇后伸手推他。

老朱萬分尷尬,“都老夫老妻了,你怎麼還這麼不講理!”

“好啊!朱重八!你敢說我老?好啊,你找年輕的去,宮裡頭有的是,外面也有!你有本事學司馬炎,也弄個幾萬人的後宮,駕着羊車,愛去哪去哪!別在我這委屈了你!”

說着,馬皇后還真就推着朱元章,把老朱給弄得一點主意沒有,只能狼狽逃竄!

“你啊,太能欺負人了!”

朱元章倉皇離開,他剛走,朱標就從後面悄然出來了,“母后,你跟父皇好好說說,沒事兒跟他吵什麼啊!”

馬皇后翻了翻眼皮,喘着粗氣坐下,冷哼道:“標兒,你也是傻蛋!這種事情,我浪費多大的心思,都不管用,你爹是不敢跟我吵,但他又不一定聽我的。”

朱標怔了怔,“母后,你都勸不了父皇,誰又能勸得了啊?這不是要壞事嗎!”

馬皇后盯着兒子,突然笑了出來,“你可真是個憨貨!這事除了你師父,還有誰行?”

“師父?”朱標愣了,“母后,您都說服不了,我師父他有什麼主意啊?難道他比您和父皇還親?”

馬皇后笑了,“親不親我不知道,反正你師父一肚子鬼主意,陛下鬥不過他。”頓了少許,馬皇后又道:“說句實話,我也想不到,這一次張先生準備怎麼說服陛下,且看着吧!他的本事,夠你學一輩子了。”

朱標自然是認可的,張希孟確實是手段高明,但是就拿眼前這事來說,怎麼讓父皇順氣,他是半點主意都沒有,就是不知道先生要怎麼辦了!

……

“主公,怎麼一個人喝悶酒?就弄點花生米,多來兩個菜,臣陪你喝!”

朱元章擡頭,斜了眼張希孟,冷哼道:“用不着別的,這窮酒別有滋味,你想喝就坐下!不想喝就走!”

張希孟只能笑了笑,坐在了老朱對面,給自己倒了一杯,隨後一飲而盡。

“主公,您還記得一件事不?”

“什麼事?”

“就是當初臣說過,不必一定要傳國玉璽,收集各地黃金,鑄造金印,也是不錯的!”張希孟笑呵呵道。

確實,當初剿滅北元,朱元章心心念念,就是找到玉璽,沒有傳國玉璽,那就等於沒有正式編制,老朱自然不甘心。

彼時張希孟鼓動老朱,說是征服疆土,收集各地黃金,鑄造金印,也足以號令天下,而且比起傳國玉璽更有意義。

這事老朱當然記得,“先生,你提此事幹什麼?咱的大印已經歸了朝廷,不算是咱的私人財產了,你不知道嗎?”

張希孟笑道:“臣當然知道,臣只是瞧着海外金銀數量太大,遠比大明多得多……臣突發奇想,能不能鑄造九鼎?”

“九鼎?”

“對,就是當年大禹鑄造的九鼎,只不過彼時是用青銅鑄造,而且九鼎已經失傳……臣思前想後,如果能重鑄九鼎,而且以黃金鑄造,必定能流傳後世,萬古流芳!”

張希孟說着,竟然站起身,大步流星走到了坤輿萬國全圖前面,興奮伸手指着,“主公請看,這個世界有這麼多塊巨大的土地,我們取各地的黃金,鑄造九個巨大的金鼎,陳列於大明宗廟之中,以此彰顯正統,豈不是比起當年秦始皇一統天下,還要輝煌偉大?”

朱元章眉頭緊皺,也情不自禁走了過來,“先生的意思,是要以此九鼎,象徵天下一統,萬姓歸心?”

張希孟連連點頭,“確實如此,九鼎,加上一顆金印,代表華夏至高無上,萬世傳承,主公覺得如何?”

老朱緊盯着地圖,童孔微微收縮,隨後釋放,眸子裡閃過異樣的光!

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軍出擊第九十八章 元軍六十萬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明羣賢第二百九十二章 倒戈卸甲,以禮來降第三百六十一章 衣食爲本,日用爲道第九百零四章 聖人出第三百一十二章 茶葉又沒了第二百八十七章 山賊土匪的智慧第八百四十七章 勳章來了第六百七十三章 魯王世子第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快樂第七百七十九章 這日子沒法過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馬皇后的智囊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就拿這個考驗我?第四百一十四章 嶺南工商暢想第七百二十六章 出將入相第一人第七百一十九章 來自李善長的一擊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無所不能的二叔第一百二十八章 俘虜工作第三百二十五章 簡樸的張先生第四百九十八章 官學正統第九十三章 立功第八百八十四章 是大明成就了你第二百九十八章 朱元璋的好親戚第五百七十五章 君臣團聚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臣難爲第五百一十八章 扯淡的不徵之國第一百零四章 全員反叛第四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決斷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獄第二百零一章 清官無敵第三百三十六章 爲反賊立傳第三百四十四章 喪子第三百九十五章 籌備登基第三十五章 運輸大隊長第三百六十七章 願意追隨咱的,留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威力無窮的宣傳戰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人奪一城第二百三十九章 必勝第七百二十六章 出將入相第一人第二百零三章 張老師的小課堂第七百七十五章 朱元璋的童年第五百八十五章 沉溺商賈,不可自拔第一百二十六章 糧食就是一切!第五百零三章 鯉魚焙面第四百八十二章 民本經濟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宋笑話,永不過時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臣和睦第八百一十四章 張太師的高招第七百八十四章 賭上一切的朱標第四百六十八章 朱元璋,你不講武德第七百零九章 我們不會讓父皇失望的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臣難爲第二百七十八章 富裕仗第一百五十四章 向主公報捷第十章 夫人在行動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英雄,唯有你我第四百七十一章 小明王拜謝大明皇帝第三百九十九章 小明王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相公破城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相公破城第一百六十八章 十大指揮使第三十一章 吃朱家的飯,使朱家的錢第三百七十五章 商科考試第四百六十六章 總動員第五百六十九章 鹽第十一章 巾幗勝鬚眉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可嘉獎第八百四十五章 朱家的祖傳天賦第十九章 賈魯病了第四百八十六章 至高榮譽第七百一十五章 朱棣低頭了第七百零四章 朱棣的心眼真多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武六藝第八百八十一章 含糊不得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銀消失了第八百零三章 印錢就是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大紀律第八百五十八章 種田有功的朱雄英第三百四十五章 我大哥張希孟第五百零五章 我在,大明在!第六百四十三章 張相佈道第三百三十一章 起義第六百一十二章 葬了大宋朝第八百零七章 大明爲父第三百九十五章 籌備登基第一百二十八章 俘虜工作第六百五十六章 宋史書成第八百九十六章 皇孫的無爲而治第六百九十三章 請張相爲學生複姓第八百四十九章 奪了鳥位第八百六十八章 尊皇攘夷第四百九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六百八十五章 張相公駕到第三百六十二章 死一百次第五百零三章 鯉魚焙面
第一百五十三章 全軍出擊第九十八章 元軍六十萬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明羣賢第二百九十二章 倒戈卸甲,以禮來降第三百六十一章 衣食爲本,日用爲道第九百零四章 聖人出第三百一十二章 茶葉又沒了第二百八十七章 山賊土匪的智慧第八百四十七章 勳章來了第六百七十三章 魯王世子第五十五章 朱元璋的快樂第七百七十九章 這日子沒法過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馬皇后的智囊第七百三十八章 兩個大明第一百七十二章 你就拿這個考驗我?第四百一十四章 嶺南工商暢想第七百二十六章 出將入相第一人第七百一十九章 來自李善長的一擊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無所不能的二叔第一百二十八章 俘虜工作第三百二十五章 簡樸的張先生第四百九十八章 官學正統第九十三章 立功第八百八十四章 是大明成就了你第二百九十八章 朱元璋的好親戚第五百七十五章 君臣團聚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臣難爲第五百一十八章 扯淡的不徵之國第一百零四章 全員反叛第四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決斷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獄第二百零一章 清官無敵第三百三十六章 爲反賊立傳第三百四十四章 喪子第三百九十五章 籌備登基第三十五章 運輸大隊長第三百六十七章 願意追隨咱的,留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威力無窮的宣傳戰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人奪一城第二百三十九章 必勝第七百二十六章 出將入相第一人第二百零三章 張老師的小課堂第七百七十五章 朱元璋的童年第五百八十五章 沉溺商賈,不可自拔第一百二十六章 糧食就是一切!第五百零三章 鯉魚焙面第四百八十二章 民本經濟第六百五十九章 大宋笑話,永不過時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臣和睦第八百一十四章 張太師的高招第七百八十四章 賭上一切的朱標第四百六十八章 朱元璋,你不講武德第七百零九章 我們不會讓父皇失望的第一百三十三章 忠臣難爲第二百七十八章 富裕仗第一百五十四章 向主公報捷第十章 夫人在行動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英雄,唯有你我第四百七十一章 小明王拜謝大明皇帝第三百九十九章 小明王第四百六十五章 我是朱元璋的侄子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相公破城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相公破城第一百六十八章 十大指揮使第三十一章 吃朱家的飯,使朱家的錢第三百七十五章 商科考試第四百六十六章 總動員第五百六十九章 鹽第十一章 巾幗勝鬚眉第八百一十九章 真正的天子門生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可嘉獎第八百四十五章 朱家的祖傳天賦第十九章 賈魯病了第四百八十六章 至高榮譽第七百一十五章 朱棣低頭了第七百零四章 朱棣的心眼真多第五百一十三章 文武六藝第八百八十一章 含糊不得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銀消失了第八百零三章 印錢就是第七百九十七章 查案小能手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大紀律第八百五十八章 種田有功的朱雄英第三百四十五章 我大哥張希孟第五百零五章 我在,大明在!第六百四十三章 張相佈道第三百三十一章 起義第六百一十二章 葬了大宋朝第八百零七章 大明爲父第三百九十五章 籌備登基第一百二十八章 俘虜工作第六百五十六章 宋史書成第八百九十六章 皇孫的無爲而治第六百九十三章 請張相爲學生複姓第八百四十九章 奪了鳥位第八百六十八章 尊皇攘夷第四百九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六百八十五章 張相公駕到第三百六十二章 死一百次第五百零三章 鯉魚焙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