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1章 巨大的調整

毛文龍的突然暈倒,讓天下震動,更引起了整個天下的恐慌。

面對毛文龍的疾病,面對天下人心惶惶,大明帝國立刻宣佈進入了一級戰備狀態。

天啓皇帝正式頒佈詔書:非常時期,爲了大明的整個安定,爲應付可能出現的意外危險,大明做如下人事調整:

爲了穩定朝局,當有德高望重者坐鎮中樞,輔助皇上,按照當初毛帥的謀算,正式成立參議院,調孫承宗,袁可立,楊鶴,徐光啓,沈光祚,張維賢,張慎言,以及勳貴宿老組成,一切爲皇上負責,決斷軍國大事。

洪承疇接替孫承宗爲薊遼督師,兼任遼東巡撫。

登萊巡撫王東接管東山督師,掌握山東東江鎮登萊大局。

加強內閣閣員數目,增設五人,毛學禮交卸河北布政使,成爲新成員之一。

朱由檢爲江南轉運使,次輔馬維忠,調西北轉運使,掌控西北。

增強草原軍團,軍力達到足額十五萬,毛承祿成爲草原總督,前出西拉木倫河谷。

擴充京營達到十萬,依舊由張之及任統領,但老英國公參贊軍務。

三邊總督楊鶴慢待軍事,罷官,由賦閒在京,原陝西巡撫顧朝中兼任。

升原兵部左侍郎柯文哲爲邊軍總督,重整九邊將士,將原先九邊將士全部放歸,以重新招募士兵充任,嚴守長城一線。

從內帑撥出專門款項,重修長城邊防,再也不能讓滿清再次躍進長城。

爲不出滿清兵逼京畿事再次出現,加強南京二朝堂,以史可法爲南京內閣首輔,以阮大鉞爲吏部尚書,以起復的溫體仁爲戶部尚書。者是爲未來可能的遷都做準備呢。

上次王恭廠天災,一戰滅了東林,但佔據南京二朝廷的東林黨人,卻因爲天啓爲了避免朝局巨大的動盪,沒有對南京的東林窮追猛打,所以,保存了整個南京二朝廷的東林餘孽,這次,卻被再次重用起來。

魏是會,年邁祈休,東廠由王承恩統領。王洪亮因中風,錦衣衛再次由駱思恭統領,但其年邁,其子駱養性輔助。

而以獎賞上次壩上戰功,升遷調動了一大批各地官員,消失很久的周庭儒也堂而皇之的奪取了北京朝廷禮部侍郎的位置,朝堂地方,出現了一大批生面孔。

這次主要的人事調動還不算太大,但卻是處處加強,處處留有後路,從這點上看,的確是爲了應付可能出現的毛文龍的不測,以防滿清的死灰復燃瘋狂報復,做了完全準備。

但也因此有許多的文武大臣們,對皇帝這樣不再獨獨依賴毛文龍,而忽視了其他文武大臣的作用的做法,心中中也得到了平衡。

但許多人以爲皇上對毛文龍疏遠了,就準備落井下石,提出對毛文龍指責時候,天啓皇帝都毫不猶豫的給予呵斥,甚至直接罷官。

而他每一天例行的公事,就是向東江鎮發出慰問的聖旨,而每一天都在翹首以盼大連發過來的消息。

當看到毛文龍病情沒有好轉的時候,天啓皇帝就變得茶飯不思,焦躁不安。而一旦那一面傳來了好消息,哪怕是毛文龍喝了一口涼水,都讓天啓皇帝欣慰無比,衝着西面連連的唸佛。

好在整個天啓十年的冬天,忙於內亂調整部署的滿清,並沒有像大家想象的那樣,以哀兵之氣勢對大明展開報復,反而埋起頭來,整個內部。

天下各地,也並沒有毛文龍的病倒,而出現什麼大的混亂。

雖然乾旱越來越嚴重,在各地的水利新修,抗震救災的部署早已經妥當,也都有驚無險的過去了。

整個大明依舊在正常高效的運轉着,而最大的好消息就是,因爲萬物復甦,地氣回升;更可能是一個莫名其妙的大夫,給毛文龍吃了一副莫名其妙的藥,在毛文龍上吐下瀉一番之後,就在皇帝已經下了聖旨,準備將這個混蛋大夫直接活埋的時候,毛文龍甦醒了。

對於這樣的好消息,天啓皇帝喜極而泣。就在天啓11年的3月,皇帝和皇后親自帶着文武百官,再次祭拜了天壇,地壇,再次祭拜了祖宗皇陵太廟,喜極而泣的向天下宣佈,大明的守護神再次迴歸了。

這個消息宣佈天下的時候,壓抑在整個大明一個冬天的陰霾,就徹底的消散了。在天災比頭一年更嚴重的情況下,因爲毛帥的迴歸甦醒,整個大明竟然出現了一種比原先更加激昂的振興。

原先威猛無比,現在形銷骨立的毛文龍,在兩個妻子和幾個孩子的陪伴下,心情大好的在大連的老虎灘上曬着沙灘浴。

雖然這不過纔是4月,海水還冷,沙灘上的確不是一個好去處,但是毛文龍卻喜歡這裡的海風和空曠。這個年代,人們還沒有那個閒情逸致跑海灘上來休閒,所以這一片海灘,就難得的沒有後世的喧囂。

天啓皇帝在第1次聽到毛文龍病入膏肓的時候,就將他幽居在京城裡的妻子兒女,全部送到了大連。

這樣的舉動,當時獲得了全天下對皇帝寬厚的一致贊同,同時再次表現出了皇帝對毛文龍的絕對信任。看看,連規矩中的規矩扣押人質,皇上都已經對毛帥取消了,足以證明,皇帝對毛文龍的絕對信任。

“也正因爲如此,在道義上,我就再也不能造反了,否則就成爲萬夫所指。”

許傑陪着他坐在沙灘上:“你現在想造反也不成了,因爲咱們兩個辛辛苦苦這些年佈下的局,就在你病的這一段時間裡,皇上已經以名正言順的手段,打的是七零八落了。”

毛文龍就嗤之以鼻,真正敞開了心扉“其實,這也有一種天啓皇帝在向我說明,他是誤會我了,他的內心是愧疚的。”

“如果不是這樣呢?”

毛文龍就淡然一笑,看着白雲蒼狗道:“如果我若想顛覆大明朝廷,老朱家的天下,依舊是易如反掌。”

對於這樣的說法,許傑認爲毛文龍在胡吹大氣,也就不想再說了。再說,就是大家都添堵,真的沒有意思了。

“不過趁着我有病的這一段時間,皇帝和他的那個有着不安之心的弟弟,鼓搗出這些東西來,倒也不是壞事。”

“怎麼說?”

“至少能讓他安心,讓他們認爲,我會忌憚死心。如此,雖然雙方不能再回到原先的那種默契感情,但最少可以有一段很長時間的相安無事。”然後抓了一把沙子,讓他在風中飄散:“只要我完成了我的夙願,只要我讓你們都有一個好歸宿,那時候他愛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吧。還是那句話,只要我完成了,不讓大漢民族的江山在三百年之後受盡屈辱,這個國家叫大明,還是叫中華人民共和國,關我屁事。”

對於毛文龍嘴中時不時就冒出莫名其妙的詞彙,許傑已經見怪不怪,習以爲常,不過他剛剛說的道理,卻讓許傑深以爲然。

是的,只要這漢人的天下,不被異族沾染腥羶,至於改不改朝換代,誰能說了算,說得準?三五百年之後的事情太遠了,即便三五十年之後的事情,自己這些人也真的管不到,真的那句話,做完我該做的,剩下的事情,關我屁事。

第444章 弄出個改革第1325章 宿命掌握第291章 失敗再來第076章 傾盡全力第260章 宴請廠衛第1700章 大明海軍第1405章 整治遼西第996章 破釜沉舟第1168章 讓人氣餒的對比第944章 恢宏的火器戰爭第1000章 李旦的心思第940章 養賊自重第176章 一馬當先第641章 拒絕投降的藉口第331章 絕不拋棄第969章 李旦的威脅第118章 我們反擊第1315章,四戰鎮江第135章 百姓的年第494章 憤怒的青年第542章 緊賺不夠花第1002章 中日海戰 開始第1240章 歇斯底里第726章 不作不死第1150章 分贓朝鮮第252章 一場演習第106章 軍之根本第686章 收買太監第201章 瘋狗毛承祿第685章 四處遊走的國舅第145章 情況逆轉第1285章 讓商人從政第740章 東林的不甘第638章 夜襲第1357章 決戰皮島第861章 強悍的正紅旗第702章 讓位之意第662章 勢利小人的養成第461章 獲得信任第880章 滿堂抱怨第1039章 拼了第005章 沒有援軍第604章 說服戚軍第653章 你要感謝我的吝嗇第149章 努爾哈赤的困局第537章 開海啦第1309章 戰爭總動員第317章 長山大捷第746章 民心第672章 對天啓和崇禎的思考第895章 兵變失敗第1151章 艱難的撤退第1425章 前功盡棄第1066章 進駐宣州第1221章 確認的半仙第821章 王師出擊第263章 設立駐京辦第855章 新薩爾滸之戰第793章 毛文龍的指導思想第018章 堂堂一戰第344章 奪城第916章 孫師傅的改變第1198章 充滿政治的戰爭第1105章 希望還在第416章 皮島第罪惡產業第1158章 大裁軍第1062章 國際貸款第263章 設立駐京辦第1276章 昏招迭出第243章 佈防第052章 心不在焉第922章 小國寡民的悲哀第353章 教導員,衝鋒第1289章第746章 民心弟1234章 募集第1417章 美洲歸來第1137章 積極備戰第655章 給一個完美的解釋第166章 反攻遼東第267章 自取其辱第435章 被逼的衝鋒第386章 調職入京第048章 南轅北轍第909章 抗旨不尊第459章 朱由檢的判斷第442章 皇宮救駕第1382章 戰略方向第006章 我的隊伍第257章 區別對待第007章 我的士兵第1236章 矛頭所指第1256章 曹文詔之能第1240章 堅決脫離第1076章 宣州之戰第409章 巡撫袁可立第593章 不對等的戰鬥第452章 費了遼餉第721章 準備再戰第998章 海面之上炮聲隆
第444章 弄出個改革第1325章 宿命掌握第291章 失敗再來第076章 傾盡全力第260章 宴請廠衛第1700章 大明海軍第1405章 整治遼西第996章 破釜沉舟第1168章 讓人氣餒的對比第944章 恢宏的火器戰爭第1000章 李旦的心思第940章 養賊自重第176章 一馬當先第641章 拒絕投降的藉口第331章 絕不拋棄第969章 李旦的威脅第118章 我們反擊第1315章,四戰鎮江第135章 百姓的年第494章 憤怒的青年第542章 緊賺不夠花第1002章 中日海戰 開始第1240章 歇斯底里第726章 不作不死第1150章 分贓朝鮮第252章 一場演習第106章 軍之根本第686章 收買太監第201章 瘋狗毛承祿第685章 四處遊走的國舅第145章 情況逆轉第1285章 讓商人從政第740章 東林的不甘第638章 夜襲第1357章 決戰皮島第861章 強悍的正紅旗第702章 讓位之意第662章 勢利小人的養成第461章 獲得信任第880章 滿堂抱怨第1039章 拼了第005章 沒有援軍第604章 說服戚軍第653章 你要感謝我的吝嗇第149章 努爾哈赤的困局第537章 開海啦第1309章 戰爭總動員第317章 長山大捷第746章 民心第672章 對天啓和崇禎的思考第895章 兵變失敗第1151章 艱難的撤退第1425章 前功盡棄第1066章 進駐宣州第1221章 確認的半仙第821章 王師出擊第263章 設立駐京辦第855章 新薩爾滸之戰第793章 毛文龍的指導思想第018章 堂堂一戰第344章 奪城第916章 孫師傅的改變第1198章 充滿政治的戰爭第1105章 希望還在第416章 皮島第罪惡產業第1158章 大裁軍第1062章 國際貸款第263章 設立駐京辦第1276章 昏招迭出第243章 佈防第052章 心不在焉第922章 小國寡民的悲哀第353章 教導員,衝鋒第1289章第746章 民心弟1234章 募集第1417章 美洲歸來第1137章 積極備戰第655章 給一個完美的解釋第166章 反攻遼東第267章 自取其辱第435章 被逼的衝鋒第386章 調職入京第048章 南轅北轍第909章 抗旨不尊第459章 朱由檢的判斷第442章 皇宮救駕第1382章 戰略方向第006章 我的隊伍第257章 區別對待第007章 我的士兵第1236章 矛頭所指第1256章 曹文詔之能第1240章 堅決脫離第1076章 宣州之戰第409章 巡撫袁可立第593章 不對等的戰鬥第452章 費了遼餉第721章 準備再戰第998章 海面之上炮聲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