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軍之根本

“大家加快腳步,向南,向南,只有我們過了鐵山,我們才能活命,大家不要怕累,必須抓緊一切時間,因爲就在我們的身後,有2000我們的子弟爲我們死戰不退,只要我們早一天過了鐵山,就有可能有個子弟存活下來。”毛文龍站在路邊的大石頭上,聲嘶力竭的嘶吼着,鼓舞着。

行軍的速度其實已經很快了,但在毛文龍但眼裡,還是實在太慢了,慢得讓人簡直心急如焚。

整個大軍過了象關,從山區走進了龍川平原,道路好走了,但是行軍的速度並沒有改變。

這就是一個真理,一隻水桶裝水多少,並不取決於最高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於最低的。

一支大軍的行動速度,並不取決於道路和戰士們的腳步,而是取決於他們中間最慢的那一支。

而拖慢整個大軍行進的,就是已經連續幾日急行軍,已經徹底疲憊不堪的百姓隊伍,他們不但拖慢了行軍的前進速度,而且還有越來越慢的趨勢。

“義父,拋棄他們吧,要是這樣,我們就真的在三天之內趕不到鐵山了。”大義子毛承祿氣喘吁吁的跑回來,向毛文龍大聲的建議。

這樣的想法不單單是毛承祿有,幾乎所有的將士全是這樣的想法,在這個混亂時代,在他們的心中,帶着百姓不過就是帶着一羣準備攻城時候用的炮灰,而現在他們不需要攻城了,但自己的大帥的想法已經改變了。

好吧,那麼大家就妥協一下,我們不再驅趕這些百姓爲我們去攻城,但是我們可以拋棄他,不被她們拖累,這已經是最大的仁慈。

聽到毛文龍這樣的請求,王語嫣緊緊的抓住了毛文龍的衣角:“不要拋棄他們,帶着他們走吧。”說着說着,眼睛裡有一顆珍珠般的眼淚流了下來。

毛文龍的心就一軟,輕輕地拍了拍她的肩膀:“你放心,我是絕對不會丟下他們的,因爲在這裡所有的人都不如我知道,這些百姓對我們的重要。”

安慰了王語嫣,毛文龍面色嚴肅的對着圍在自己身邊的將領們道:“在這個最艱苦的時候,我是絕對不會拋下這些百姓的。”

這樣的結論,立刻讓所有的將領將目光投向了躲到毛文龍身後的王語嫣的身上,在所有的將領的思想裡,自己的大帥之所以做出這樣不明智的決定,就是被這個小妖精所蠱惑了,只要殺了她,大帥就又會恢復到原先的那種剛烈冷酷,就又會恢復他的殺伐果斷。

大牛就感覺到了衆人目光中的殺意,雖然不敢拔刀,卻挺起胸膛,站在了王語嫣的前面,雖然他明明知道,自己這樣的舉動不過是自取其辱,因爲只要毛帥一句話,自己便沒有任何還手的餘地,但是對心愛人的保護,是男人的責任,即便是無能爲力,也一定要站出來。

毛文龍沒有去管大牛,而是神態莊重的對着衆將道:“這樣的決定絕對不是因爲我的心慈手軟,是因爲我們的將來。”

大家就不明所以的看着他,將來,現在走不出去,那哪裡還有將來?

“大家一定要記住,現在我們能堅持住,未來我們就有反擊的機會,而我們的反擊,將是我們的故國遼東,而我們要想在遼東站穩腳跟,一切的所需,從兵員到物資將全部取自於遼東。

那麼我們在遼東所依靠的最大根基是什麼?就是這些百姓,只有那些父母甘心情願的將孩子送到我們的隊伍裡,纔能有我們不斷壯大的力量,只有那些百姓心甘情願將她手中不多的糧食貢獻給我們,我們才能吃飽肚子殺敵,而只有這些百姓支援我們,我們才能將我們未來奪到手的土地,牢牢的掌握在我們手中,這一切一切,全是百姓。”

看看這些將領開始變得若有所思,毛文龍就繼續說道:“現在,在我們最緊要的時候,我們將這些百姓都沒有丟棄,而是帶着他們尋找出一條生路,那麼,這4000名百姓,就會成爲我們的宣傳隊,向他們親戚朋友,向他們所有他們遇到的百姓,宣傳我們的王師仁義,就會有越來越多的百姓聚攏到我們的身邊,成爲我們未來發展的根基。

而一旦我們這一次拋棄他們,那麼就像我們原先一樣,我們到了哪裡,哪裡的百姓就會躲避我們而奔逃,最終讓我們成爲無水之魚。”然後毛文龍就痛心疾首的道:“大家想一想吧,慢慢的想一想吧。”

張盤和李光春就對望了一眼:“這纔是王師的氣度做爲,只有如此,未來我王師所到之處,百姓必將擔壺提漿夾道相迎,毛帥深謀遠慮,我等不如也。”

毛文龍就在心中鄙夷:“你們這些被聖人教壞了腦子的東西,怎麼理解百姓的重要?要想打下一片諾大的江山,就應該像後世***那樣,到羣衆中去,發動羣衆,利用羣衆。”對於利用這兩個字,毛文龍表示了深深的鄙夷,但是卻恰到好處。

毛承祿卻還是對這個道理表示不以爲然,結果這時候半吊子的毛學禮就趴在他的耳朵邊:“這是咱們義父在收買人心,義父絕對是對的。”

毛承祿立刻恍然,對,收買人心,在這個時候收到的效果是最大的,效果也是絕對好的,尤其是,義父的決定絕對是絕對對的,當然,即便是錯的,自己也必須沒有任何條件的執行。

看到大家不管是出自真心理解還是不理解,都接受了自己的提議,毛文龍就站在這顆巨石上,對着下面自己原先的那2000將士大聲的吼道:“兄弟們,你們還記得我當初的誓言嗎?你還記得我們爲什麼而戰嗎?”

2000將士一起振臂高呼:“爲身後父老,死戰不退,爲身後父老,死戰不退。”

2000將士的鏗鏘呼喊,再一次喊出了這支軍隊未來的目的,喊出了這次軍隊的靈魂。

那8000礦兵剛開始還莫名其妙的聽着,但是越聽越感覺到心中的熱血開始沸騰,越聽越感覺到自己有了目標,於是有零零散散的跟隨,最終會合成整齊的附和,一直到完全接受這個目標,並甘心情願爲這個目標死戰不退。

上萬人的吶喊,傳遍了整個隊伍,那些百姓聽在了心裡,原先的麻木與茫然,就在這一陣又一陣高亢的呼喊聲中被拋棄,拋棄的,還有他們一直捨不得的家當。請求他們丟棄家當輕裝的目的,現在竟然就這麼達到了。

毛承祿深深的衝着義父施禮之後,轉過身一彎腰,背起了一個實在走不動的老太太,大步的向南行進。

毛學禮二話不說,搶過了一個老漢手中的雞公車,推着它奮力前行。

所有的將士,紛紛加入了百姓的隊伍,或者背起婦孺孩子,或者摻扶起老人,一支百姓與將士混雜的隊伍,終於提高了速度,滾滾的向南,向南。

第661章 需要發展的皮島第1280章 範文傑的心思第1225章 輕鬆的朝堂第1379章 逼營列陣第742章 陰謀詭計第941章 我是來求你殺了我的第198章 屠殺男丁第908章 聖旨到第428章 針鋒相對第1072章 總督駕到第1271章 首蹬遼西第296章 扎槍馬刀第1159章 統治草原的辦法第279章 御弟朱由檢第1412章 貿易與和平第1281章 山東投降第714章 籌謀計策第901章 又是禍起蕭牆第346章 光復第364章 火器呈威第854章 再回薩爾滸第272章 暴打監軍第1271章 頹廢的京師第1232章 一劍的重要第513章 拉人入夥第747章 四處求援第1234章 幹我屁事第297章 略作調整第1121章 烈火焚城第661章 需要發展的皮島第1042章 知己知彼第088章 何去何從第1226章 君臣坦言第1130章 霹靂手段第1123章 李旦的野望第509章 楊嗣昌來了第998章 海面之上炮聲隆第1062章 國際貸款第621章 多倫的盼望第1142章 出賣老兄弟第895章 兵變失敗第932章 春川決戰第526章 政治遊戲的結局第318章 收攬兵權第1213章 指揮若定第900章 朝鮮來人第456章 當街被截第1264章 儒學的一點思考第525章 三巨頭的態度第875章 互相交換第1068章 安置後方第552章 收買科學家第185章 再下鎮江第960章 應對小冰河期第494章 憤怒的青年第1272章 幫助洪承疇第286章 輕鬆愜意毛文龍第382章 黔驢技窮第1115章 互相交換第1295章 接收鳳凰城第1247章 理直氣壯第331章 絕不拋棄第081章 慷慨赴死第1105章 希望還在第547章 人盡其用第478章 滅債主滿門第062章 奔跑奔跑第1102章 重新調整第276章 孫承宗巡邊第788章 風向大變第1220章 解決廠衛第266章 尋找把柄第1705章 執政改革第258章 齷鹺的文官第512章 利益聯合第1005章 中日海戰-暴行第1368章 縱敵入朝第1210章 東林 灰飛煙滅第1245章 別有用心第185章 再下鎮江第736章 改革稅制第975章 大動干戈第208章 皮島到手第166章 反攻遼東第303章 搶灘登陸第787章 內閣心聲第1116章 決戰勝利第600章 戚家軍近況第1198章 藩鎮的養成第851章 奴才 不再是同胞第524章 袁可立的關懷第230章 爬城攻擊第1218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197章 突然發難第339章 救援第1226章 父子的決斷第1019章 頻繁的海戰第1214章 絕不出去第1056章 教育八賢王第1354章 全民動員
第661章 需要發展的皮島第1280章 範文傑的心思第1225章 輕鬆的朝堂第1379章 逼營列陣第742章 陰謀詭計第941章 我是來求你殺了我的第198章 屠殺男丁第908章 聖旨到第428章 針鋒相對第1072章 總督駕到第1271章 首蹬遼西第296章 扎槍馬刀第1159章 統治草原的辦法第279章 御弟朱由檢第1412章 貿易與和平第1281章 山東投降第714章 籌謀計策第901章 又是禍起蕭牆第346章 光復第364章 火器呈威第854章 再回薩爾滸第272章 暴打監軍第1271章 頹廢的京師第1232章 一劍的重要第513章 拉人入夥第747章 四處求援第1234章 幹我屁事第297章 略作調整第1121章 烈火焚城第661章 需要發展的皮島第1042章 知己知彼第088章 何去何從第1226章 君臣坦言第1130章 霹靂手段第1123章 李旦的野望第509章 楊嗣昌來了第998章 海面之上炮聲隆第1062章 國際貸款第621章 多倫的盼望第1142章 出賣老兄弟第895章 兵變失敗第932章 春川決戰第526章 政治遊戲的結局第318章 收攬兵權第1213章 指揮若定第900章 朝鮮來人第456章 當街被截第1264章 儒學的一點思考第525章 三巨頭的態度第875章 互相交換第1068章 安置後方第552章 收買科學家第185章 再下鎮江第960章 應對小冰河期第494章 憤怒的青年第1272章 幫助洪承疇第286章 輕鬆愜意毛文龍第382章 黔驢技窮第1115章 互相交換第1295章 接收鳳凰城第1247章 理直氣壯第331章 絕不拋棄第081章 慷慨赴死第1105章 希望還在第547章 人盡其用第478章 滅債主滿門第062章 奔跑奔跑第1102章 重新調整第276章 孫承宗巡邊第788章 風向大變第1220章 解決廠衛第266章 尋找把柄第1705章 執政改革第258章 齷鹺的文官第512章 利益聯合第1005章 中日海戰-暴行第1368章 縱敵入朝第1210章 東林 灰飛煙滅第1245章 別有用心第185章 再下鎮江第736章 改革稅制第975章 大動干戈第208章 皮島到手第166章 反攻遼東第303章 搶灘登陸第787章 內閣心聲第1116章 決戰勝利第600章 戚家軍近況第1198章 藩鎮的養成第851章 奴才 不再是同胞第524章 袁可立的關懷第230章 爬城攻擊第1218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197章 突然發難第339章 救援第1226章 父子的決斷第1019章 頻繁的海戰第1214章 絕不出去第1056章 教育八賢王第1354章 全民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