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努爾哈赤的困局

後金努爾哈赤面對阿敏的大敗,面對陣亡了大將安費揚古,卻沒有如以往那樣暴跳如雷,也沒有表現出他的有仇必報的果斷決然,而是在毛文龍放出風聲說安費揚古病死之後,在毛文龍沒有跨過鴨綠江再窺視鎮江的剋制裡,接受裡毛文龍遞過來的臺階,暫時放了毛文龍一馬。

這到不是努爾哈赤轉了性,因爲他被兩件事拖住了後腿,實在難以分身再顧及毛文龍了。

毛文龍能將阿敏打得傷筋動骨,想來毛文龍也已經苟延殘喘,無力再給自己後背捅刀,但畢竟現在他已經被趕到了朝鮮,暫時不對自己產生威脅了,於是,努爾哈赤就準備傾全國之力,準備在正月裡對壓迫自己的廣寧實行攻擊,打開通向遼西的鎖匙咽喉,以實現他早已制定好的佔據山海關外的目標。

之所以選擇在正月,是因爲在那個時間點,漢人絕對是懈怠的。

從夏商周開始,中國人就養成了一個習慣,那就是天大地大,過年最大,即便雙方仇怨刻骨銘心,但是過年了,這些也就必須放下。

從自然角度上來說,大家都忙活一大年了,也只有這個被大家寄予美好願望的新年,才能讓大家舒緩一下神經,放鬆一下。

同時,無論是君王官員,還是普通百姓,都要在這個時間點上,祭祀自己的祖宗。這種儀式繁瑣但隆重,這是絕對不能慢待的。

還有一個就是百姓的心態。爲自己的上官辛勞奔忙了一大年,也需要通過這個時間來舒緩一下神經,否則就會出現大亂子的。

所以漢人就留下了一個傳統,正月不征戰,大家安心的祭祀祖宗舒緩心情,等到出了正月,大家再有仇的報仇,有怨的抱怨,殺一個你死我活。

但是這個約定成熟的東西,在努爾哈赤集團裡卻不被遵循,因爲他們是野蠻人,其他一概不論。所以努爾哈赤選擇了在正月中,漢人最懈怠的時候,對於大明的廣寧進行攻擊,絕對會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不過這次出兵是要舉全國之力的,但鑲藍旗卻被打殘,需要再整頓,所以努爾哈赤決定,將原定正月初一的行動,拖後到正月十六。這比歷史向後了五天。

但改變的這五天對即將爆發的廣寧之戰有什麼幫助嗎?沒有,什麼都沒有。

而還有一件事情,卻比這次出兵更讓努爾哈赤頭疼,同時也帶來了讓他身心俱疲的痛苦,那就是遷都遼陽。

要不說努爾哈赤成爲一代豪傑,絕對有他獨特的眼光,在他拿下遼陽之後,就看好了遼陽這個關鍵之地。

遼陽城城高牆堅,易守難攻,是遼東首府也是遼東重鎮,爲了拿下遼陽,努爾哈赤親自督軍,挑燈夜戰,再加上裡應外合,這纔拿下遼陽。

拿下遼瀋後,喜滋滋的後金打算把城內除了城牆上的磚頭,其他東西統統運回赫圖阿拉,人背馬拉車運,好比如“衣錦還鄉”。

這是遊牧民族的傳統,也是後金一向的慣例。

所以王化貞在未經調查的情況下,就能上書朝廷拍着胸脯保證,後金必棄遼瀋不守自己很快就能收復遼瀋,這不光是王化貞的看法也是明朝上下一致的看法,就連後金的大多數人自己也這樣認爲。

真要是按照原先的習慣,大家攻佔一地,然後搶掠一番就走了,結果自己前腳走後腳明軍就殺回來,好不容易攻克的遼瀋不費吹灰之力又重新回到了明朝手中,明朝到時候嚴防死守,再想拿下遼陽可就沒這次這麼簡單了,划不來。

還有一點,努爾哈赤是有戰略眼光的,他看到了遼陽的地理位置,看到了它的重要性。

遼陽,是遼東地區的經濟、政治、軍事、文化中心,這一切都因爲它優秀的地理位置,是朝鮮、明朝、女真、蒙古四方勢力的交通樞紐。

拿下了遼陽,就可以進攻明朝和朝鮮,等於掌握了進攻的主動權,隨時可以吹起進攻的號角,渡過遼河直抵遼西,拿下遼西進而意圖關內,而明朝在這過程中只能被動防守,等着捱打,就是有足夠的力量也只能以防守爲主。

這是明朝的困境。

遼陽,是拿下遼西的跳板,也是爲未來可能謀取中原的基礎,它無疑就是讓後金以及以後的清朝登上歷史舞臺的一張至關重要的入場券,遷都遼陽意味着後金的戰略路線是“遼西——山海關——關內”,而回到赫圖阿拉後金的戰略路線是“遼陽——遼西——山海關——關內”。

於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努爾哈赤向他的手下重臣們提出了要建都遼陽的想法。

結果大家的意見出乎努爾哈赤意料,與會的後金高層全體一致反對,表示金窩銀窩不如自家草窩,富貴不還鄉這是忘本。大家現在日子搶掠的富足了,沒必要瞎折騰了,就這麼滴吧。

其實說全體反對也有點誇張,準確的來說也就八旗有六旗反對“而已”。支持自己的只有自己的正黃旗鑲黃旗,還有一個老八皇太極他的正白旗。

這件事情就難辦了。

難辦的原因就是後世那種清朝的辮子皇帝,站在高高的御案之後,大手一揮乾綱獨斷的情景,在這個時候還沒有出現。

努爾哈赤所帶的女真部族,是從野蠻的部落聯盟走出來的,雖然現在努爾哈赤也算是一個皇帝,但它的從上到下的架構依舊沒有脫離部落聯盟的影子,也就是說還沒有徹底的從奴隸社會,走向封建社會。

所以纔有了大家耳熟能詳的五理政大臣,八王議政,十王議政等等,在這一段時間,大家依舊沿襲着,有什麼大事情一羣部落酋長坐在篝火邊,一邊喝酒一邊商量,互相妥協互相制約之後,才能決定大事。

結果那些理政大臣和旗主們目光短淺,依舊抱殘守缺的要回到他們的赫圖阿拉去,過他們舒服的小日子。

少數服從多數,繼續回赫圖阿拉,事情要是這麼個發展下去,大金也別說什麼逐鹿中原,歷史上也沒有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了,後金在遼東這一畝三分地是偏安一隅也好偏霸一方也罷,折騰幾年樂呵幾年,終歸內外交困,逃不過消滅的命運,用句民間老百姓的話就是“秋後的螞蚱——蹦噠不了幾天”。

雖然積重難返的明朝還會亡,但畢竟還是亡在咱們自己漢人手中,那是兄弟輪班做,便宜不出家。

結果眼界決定格局,格局決定命運。如果在後金這些沒上過學沒讀過兵書,不懂得什麼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中矮子裡面拔個將軍,努爾哈赤算是一個有眼界的人,所以他一生兩個至關重要的決定改變了兩個民族和一個國家的歷史:前一個是七大恨告天,建立了後金;後一個就是遷都遼陽,爲後來建立清朝奠定了基礎。

努爾哈赤是鐵了心的要爲自己的子孫後代打下一片諾大的江山出來,在八兒子皇太極的幫助下,力排衆議,終於決定遷都遼陽。

但家是那麼好搬的嗎?選個黃道吉日,把原先的那些罈罈罐罐拉過來就算了。這是一國命脈根本,絕對的大動靜。

同時,這夥強盜集團走向了更廣闊的舞臺,迎接他們的也就是更多的困難和險阻,需要他們面對和解決。

於是,在這段時間,努爾哈赤就全身心的投入到解決這些新問題之中了。

第576章 情況不妙第890章 走向絕路第1362章 要兵要權第1431章 朝鮮新附軍第705章 回京路上第011章 心態問題第269章 亂棍打出第149章 努爾哈赤的困局第272章 暴打監軍第1148章 再諾封王第1370章 關寧鐵騎 出擊第721章 準備再戰第1045章 新的條例第1268章 女子的地位第229章 強弩之末第1134章 緊急部署第637章 張繼先的策略第043章 哲學問題第469章 一個人的戰鬥第287章 閱兵迎客第595章 沒死的烈士第380章 朝堂考量第1271章 首蹬遼西第1413章 經濟與戰爭課第256章 廠衛坐班第1687章 崇禎之死第013章 討敵罵陣第037章 深深悲哀第431章 整軍出征第595章 沒死的烈士第849章 舉國歡騰第564章 細心安排第1418章 米價上漲和戰爭的因果第1233章 帝王的陰暗心理第1380章 火燒敵營第383章 戰事結束第1289章第451章 大明財政第737章 銀行開張第544章 畫個大餅第385章 兄弟對答第284章 袁崇煥的拜訪第1320章 錦州前線第592章 愣頭青馬維忠第1213章 垂簾聽政第476章 繼續戰鬥第127章 新年的野望第1299章 時機不到第958章 嚇到人啦第111章 張盤搶關第999章 李旦顏思齊第616章 搶掠的聖人光環第1411章 裁撤驛站 沒門第142章 無奈的早朝第073章 皇權內閣第691章 請求會盟第1274章 行不通的戰略第327章 接收南關第1000章 李旦的心思第1373章 出兵的理由第225章 大肆採購第1253章 天下皆叛兄弟不叛第648章 朵顏族滅第264章 監軍出更第1028章 逼死國王第267章 自取其辱第952章 虛無的真誠第1447章 殲滅兩旗第190章 民不可使知之第636章 射鵰者的威力第540章 寅吃卯糧第639章 恐怖的營嘯第830章 掃除障礙第270章 毛帥的站隊第1217章 騎射無雙第1225章 輕鬆的朝堂第567章 安撫第1143章 洪承疇的勇敢第178章 拼死守城第568章 終成眷屬第893章 下定決心第249章 大建設開始第1316章 誰都坑第650章 林丹汗的戰爭第048章 南轅北轍第738章 百姓之心第285章 焦頭爛額老奴酋第1349章 鐵山之屠第1210章 東林 灰飛煙滅第861章 強悍的正紅旗第404章 利益交換第1187章 京城冷暖第243章 佈防第230章 爬城攻擊第1192章 料敵先機第1236章 皇太極投降第328章 漢軍營第1148章 再諾封王第1202章 大炮想向第449章 太監監軍
第576章 情況不妙第890章 走向絕路第1362章 要兵要權第1431章 朝鮮新附軍第705章 回京路上第011章 心態問題第269章 亂棍打出第149章 努爾哈赤的困局第272章 暴打監軍第1148章 再諾封王第1370章 關寧鐵騎 出擊第721章 準備再戰第1045章 新的條例第1268章 女子的地位第229章 強弩之末第1134章 緊急部署第637章 張繼先的策略第043章 哲學問題第469章 一個人的戰鬥第287章 閱兵迎客第595章 沒死的烈士第380章 朝堂考量第1271章 首蹬遼西第1413章 經濟與戰爭課第256章 廠衛坐班第1687章 崇禎之死第013章 討敵罵陣第037章 深深悲哀第431章 整軍出征第595章 沒死的烈士第849章 舉國歡騰第564章 細心安排第1418章 米價上漲和戰爭的因果第1233章 帝王的陰暗心理第1380章 火燒敵營第383章 戰事結束第1289章第451章 大明財政第737章 銀行開張第544章 畫個大餅第385章 兄弟對答第284章 袁崇煥的拜訪第1320章 錦州前線第592章 愣頭青馬維忠第1213章 垂簾聽政第476章 繼續戰鬥第127章 新年的野望第1299章 時機不到第958章 嚇到人啦第111章 張盤搶關第999章 李旦顏思齊第616章 搶掠的聖人光環第1411章 裁撤驛站 沒門第142章 無奈的早朝第073章 皇權內閣第691章 請求會盟第1274章 行不通的戰略第327章 接收南關第1000章 李旦的心思第1373章 出兵的理由第225章 大肆採購第1253章 天下皆叛兄弟不叛第648章 朵顏族滅第264章 監軍出更第1028章 逼死國王第267章 自取其辱第952章 虛無的真誠第1447章 殲滅兩旗第190章 民不可使知之第636章 射鵰者的威力第540章 寅吃卯糧第639章 恐怖的營嘯第830章 掃除障礙第270章 毛帥的站隊第1217章 騎射無雙第1225章 輕鬆的朝堂第567章 安撫第1143章 洪承疇的勇敢第178章 拼死守城第568章 終成眷屬第893章 下定決心第249章 大建設開始第1316章 誰都坑第650章 林丹汗的戰爭第048章 南轅北轍第738章 百姓之心第285章 焦頭爛額老奴酋第1349章 鐵山之屠第1210章 東林 灰飛煙滅第861章 強悍的正紅旗第404章 利益交換第1187章 京城冷暖第243章 佈防第230章 爬城攻擊第1192章 料敵先機第1236章 皇太極投降第328章 漢軍營第1148章 再諾封王第1202章 大炮想向第449章 太監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