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紛紛上書

對於毛文龍當機立斷行霹靂手段,直接將監軍王大用的三十多隨員,打狗都不看主人的直接砍了腦袋的處斷,王洪亮和馮世寶再次互相看了一眼,眼中已經充滿了欣慰。剛來時候,毛文龍親自下廚請自己等吃飯,那是拉攏,那是人情。酒宴上攻擊熊廷弼,那也可以說是爲國,也可以說是報當初林畔不救之仇。但這次直接對上楚黨派來的監軍,而且還是毫不留情的直接對陣,這就說明了他們兩個人最想要的答案——毛文龍在表明態度,表明他絕對不會加入楚黨。

先有對楚黨中堅熊廷弼落井下石,再有和楚黨監軍直接對抗,這樣一來,他算是徹底的將楚黨得罪乾淨,他想加入楚黨,楚黨也絕對不會再要他了。

加入齊黨宣黨還有北黨嗎?他是想也別想了,因爲這幾個黨爲了在朝堂生存對抗勢力熏天的東林黨,他們幾個小黨已經穿了一條褲子抱團取暖了,毛文龍是楚黨死敵,當然也就成了其他小黨的死敵,他們一定會一起攻擊毛文龍。

加入東林黨嗎?

毛文龍想都別想。

東林黨在政治上有潔癖,非南方士子不黨,非共同理念不黨,非東林書院出身不黨。

毛文龍,一個武夫,怎麼能入得東林法眼,雖然出身江南,但已經過繼給了遼東鞍山的叔父,這一點就不行了。

那麼毛文龍該怎麼辦?那他只有忠於皇上,而皇上的代言人是誰?現在正在冉冉升起的魏公公,也就是廠衛一脈,如此推斷,毛文龍,已經是自己的黨員,自己組織裡的人啊。

既然是自己的人,那還等什麼,剛剛這個總兵和監軍不和的詳情,當然要上報給魏公公,當然要上報給皇上啊。魏公公聽了自己拉了一個強力的黨員入夥,不知道該多高興呢。

而皇上也最恨的就是官員結黨,也最擔心的是毛文龍參合到黨爭裡去,如此正可讓萬歲安心啊,這份報告上去,也不知道皇上得多麼的高興呢,到時候皇上高興了,魏公公就高興了,魏公公高興了,一個辦事得力的考評就有了,那麼自己兩個人的前程就有了。

想當初自己兩個來,是帶着被髮配來的心思來的,想着混些時候,然後想辦法再回去,現在看來,還回去幹什麼?繼續做冷板凳嗎?不回去啦,咱們就在這裡耗下去啦,跟着毛文龍有前途啊。

也不虧他們兩個人這麼想,按照現在朝局形勢,黨爭已經如火如荼,即便葉向高再壓制,也是壓制不來的。

在黨爭裡,非彼既此,沒有騎牆中間派,而現在最慘的就是騎牆派,那是所有黨徒必須打倒的,所以,還是按照慣例,毛文龍必須要加入一個,所以纔有了這個論斷。這個論斷沒毛病。

一片刀光閃動,三十幾顆人頭落地,換來的是毛文龍和監軍徹底的決裂,換來的是圍觀百姓忘我的歡呼,換來的是百姓對毛文龍,對復遼軍更加的擁戴,換來的是百姓對東江鎮更大的安心。

這三十幾個人頭,值。

晚上的時候,毛文龍直接撤了分配給王大用的兩個僕人老兵。這兩個老兵早就看不慣這個渾蛋了,於是直接捲了鋪蓋走人,連個招呼都沒打。

王大用的幫閒和隨員也分派遣到各地去了,結果王大用就成了孤家寡人,這個書呆子平時都是錦衣玉食,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什麼時候自己幹過活?結果連頓飯都不會做,想要現在去僱請一兩個僕婦丫鬟,但天都黑了,上哪裡僱請去?結果這個傢伙就捱餓了一夜。

看着清鍋冷竈,看着冰冷的牀鋪火炕,忍受着屁股的疼痛,王大用不由得悲從中來,本來想做個太上皇,現在等同於階下囚,越想心中越氣,當時怒火中燒,就在自己的房間裡,憤怒的寫摺子告毛文龍的狀,滿紙是怨毒戾氣,簡直就是一個憤青。

給楚黨中央書記寫信,信中哀哀哭訴毛文龍如何欺凌壓迫,自己的日子如何艱難,懇請組織調回自己,這裡實在是沒法呆了。

一個炭火盆將機要書房烘托的很暖和,兩個小菜加上一碗白米飯,吃的相當愜意,兩小還特意給弄了一小壺酒,喝了更加讓人精神,於是毛文龍在自己的機要書房裡,也在奮筆寫摺子,在向皇上報告現在東江鎮的實際情況,捎帶腳的,不留痕跡的也告了王大用一狀,只是說一切都在蒸蒸日上,但監軍帶來安插各地的官員,卻帶壞了東江鎮良好的政治風氣,產生了政治流毒,還激起東江鎮難民的動亂。不過還好,臣行了霹靂手段,壓下了動亂,維護了東江鎮的安穩,同時也將事態儘量的平和下去,給身處遼東正在觀望的百姓,還有那些當初投降後金的明將明軍一個安心,以此以後,估計會有大批當初無奈投降的明將明軍反正云云。

整篇奏摺充滿了陽光正能量,沒有抱怨,沒有頹廢的意思。這樣的報告纔會博得皇帝的歡喜。

廠衛駐地,到晚上的時候,幾個僱請的僕人端了飯菜上來,四菜一湯,有魚有肉,竟然還有一壺酒,兩個人合請的管家還特意說明:“咱們東江鎮官員沒有額外使費,想要吃什麼,喝什麼,都要自己掏腰包,大帥這麼做了,其他人也就理所當然的這麼做。但大帥說了,您二位雖然不歸東江鎮管,京師裡自然有份俸祿,但既然來了東江鎮,也就成了東江鎮一員,按照五品職銜給與俸祿,按照兩個辦事處的標準,給予撥付辦公使費。

當時,對於毛文龍的好心,兩個人也就淡然一笑,因爲東江鎮貧困比其他軍鎮更甚,說是給一份額外的軍餉,那就是扯淡,估計大家一年都看不到的。

結果管家直接將一大包銀子放在了桌子上:“咱們東江鎮不欠軍餉,雖然不許將士貪墨,但給發戰時雙餉,爲了照顧二位在外需要使費,所以提前一年預支給您,這裡是二位的餉銀,一共是三百九十二兩,請二位查收。”然後又拿出一包:“這是二位的辦公使費,每人一百兩,合計二百兩,其他您二位帶來的兄弟,按照等級不同,也領取了相應的軍餉使費。”

對於這樣的狀況,當時兩人大驚:“東江鎮哪裡來的這麼多錢?”

這個老管家就傲然道:“大帥說了,只要二位爺問,無論什麼事情都不能隱瞞,雖然朝廷一再剋扣我們的銀子,我們東江鎮有來錢的道道,那就是去遼東建奴那裡去搶,雖然我們的銀子上,都帶着我們將士的血,但我們花着託底,花着驕傲。”

兩個人就坐在飯桌前,呆呆的看着桌子上的銀子,突然有了一種陌生的感覺。

好久之後,王洪亮發出了一聲感慨:“我在京師,做爲人見人怕的錦衣衛,沒少了使喚銀子,但今日我卻對這筆銀子有一種異樣的感覺。”

“花着坦然。”馮世寶接口道。

“對,就是這種感覺。”王洪亮一拳砸在桌子上:“但我還感覺我花着不安心,因爲這上面有東江鎮兄弟們的血啊。”

“那我們就掏出良心,爲東江鎮做點什麼啊。”

“我們如實將東江鎮的情況報上去,這就是我們的良心,這就是我們爲東江鎮做的最好的。”

於是王洪亮和馮世寶也不吃飯立刻奮筆疾書,向魏公公,向皇上報告這些時日毛文龍的所作所爲,雖然按照廠衛公文的要求,寫報告是不許帶上個人的評斷和感情的,事情就是直來直去,該是什麼樣子就是什麼樣子,但這兩個人也算是寫報告老手,在不經意間,就將自己的偏好感官帶入裡面,就比如,毛文龍的跋扈就寫成了果斷,毛文龍的很辣就是爲維穩而行霹靂手段,就比如和監軍不和,就成了一心不黨,獨獨忠心皇上,等等等等。

第1044章 行雲流水的大勝第402章 百戰而歸第1401章 天啓重生第1318章 大淩河 吳三桂第503章 三巨頭的想法(爆更)第1367章 齊飛的野望第699章 皇帝的糾結第1224章 順帶裁撤多餘第306章 監軍戰死第1158章 大裁軍第101章 奴隸大軍第953章 皇宮的歡樂第1078章 齊飛的心思第454章 兒子來了第1702章 君臣攤牌第1115章 互相交換第415章 雄師強軍第439章 意義深遠第690章 老成謀國葉向高第626章 關隘悲喜第682章 將士百戰歸第1299章 時機不到第947章 天啓有後了第287章 我要資敵第1021章 補給艦隊的到來第1076章 宣州之戰第178章 拼死守城第1256章 內外交困第704章 評論三黨第810章 東江鎮的派系第1284章 天津陷落第1293章 坐困愁城第886章 攻守同盟第1342章 消失的人馬第719章 加強防護第1122章 光復平壤第1229章 改革的痛並快樂第813章 經濟來源第335章 暴動第081章 慷慨赴死第1033章 平壤出事了第165章 出兵的理由第467章 準備充足第661章 需要發展的皮島第1161章 朱由檢的成績第439章 意義深遠第1284章 天津陷落第624章第502章 黨團壯大(繼續爆更)第547章 人盡其用第957章 引君入甕計劃開始第1396章 雜種的朝鮮第1182章 野心膨脹的袁崇煥第565章 羣賢齊集第1195章 朱由檢的處境第948章 再起風波第410章 下馬威第629章 堅決犯擰第652章 繼續坑你第291章 失敗再來第1265章 暗藏玄機第842章 代善救援第568章 終成眷屬第427章 照顧大局第1278章 李永芳的日子第356章 與敵對陣第1183章 分兵禦敵第1270章 能臣的感悟第1263章 論用人之道第423章 瀟灑上京第884章 軍心所向第1381章 鎮江大捷第459章 朱由檢的判斷第1017章 我不接受談判第1263章 論用人之道第1393章 罪與罰第1128章 錯綜複雜的關係第1331章 調兵遣將第617章 父子之辯第135章 百姓的年第1238章 打倒宿敵第1148章 父子齊上陣第1096章 信男君傑的嗅覺第1034章 陪都平壤第901章 又是禍起蕭牆第212章 爲大明想出的妙計第1161章 朱由檢的成績第306章 監軍戰死第864章 炮火隔斷第1348章 堅守城牆第1198章 藩鎮的養成第1165章 天可汗的代價第593章 不對等的戰鬥第428章 針鋒相對第234章 無人受命第1162章 兄弟心思第939章 言行不一第706章 刺殺第1437章 燒錢計劃第702章 讓位之意
第1044章 行雲流水的大勝第402章 百戰而歸第1401章 天啓重生第1318章 大淩河 吳三桂第503章 三巨頭的想法(爆更)第1367章 齊飛的野望第699章 皇帝的糾結第1224章 順帶裁撤多餘第306章 監軍戰死第1158章 大裁軍第101章 奴隸大軍第953章 皇宮的歡樂第1078章 齊飛的心思第454章 兒子來了第1702章 君臣攤牌第1115章 互相交換第415章 雄師強軍第439章 意義深遠第690章 老成謀國葉向高第626章 關隘悲喜第682章 將士百戰歸第1299章 時機不到第947章 天啓有後了第287章 我要資敵第1021章 補給艦隊的到來第1076章 宣州之戰第178章 拼死守城第1256章 內外交困第704章 評論三黨第810章 東江鎮的派系第1284章 天津陷落第1293章 坐困愁城第886章 攻守同盟第1342章 消失的人馬第719章 加強防護第1122章 光復平壤第1229章 改革的痛並快樂第813章 經濟來源第335章 暴動第081章 慷慨赴死第1033章 平壤出事了第165章 出兵的理由第467章 準備充足第661章 需要發展的皮島第1161章 朱由檢的成績第439章 意義深遠第1284章 天津陷落第624章第502章 黨團壯大(繼續爆更)第547章 人盡其用第957章 引君入甕計劃開始第1396章 雜種的朝鮮第1182章 野心膨脹的袁崇煥第565章 羣賢齊集第1195章 朱由檢的處境第948章 再起風波第410章 下馬威第629章 堅決犯擰第652章 繼續坑你第291章 失敗再來第1265章 暗藏玄機第842章 代善救援第568章 終成眷屬第427章 照顧大局第1278章 李永芳的日子第356章 與敵對陣第1183章 分兵禦敵第1270章 能臣的感悟第1263章 論用人之道第423章 瀟灑上京第884章 軍心所向第1381章 鎮江大捷第459章 朱由檢的判斷第1017章 我不接受談判第1263章 論用人之道第1393章 罪與罰第1128章 錯綜複雜的關係第1331章 調兵遣將第617章 父子之辯第135章 百姓的年第1238章 打倒宿敵第1148章 父子齊上陣第1096章 信男君傑的嗅覺第1034章 陪都平壤第901章 又是禍起蕭牆第212章 爲大明想出的妙計第1161章 朱由檢的成績第306章 監軍戰死第864章 炮火隔斷第1348章 堅守城牆第1198章 藩鎮的養成第1165章 天可汗的代價第593章 不對等的戰鬥第428章 針鋒相對第234章 無人受命第1162章 兄弟心思第939章 言行不一第706章 刺殺第1437章 燒錢計劃第702章 讓位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