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3章 罪與罰

bookmark

瀋陽大政殿,文以范文程,武以莽古爾泰爲首,一個個無精打采的分列兩邊,皇太極坐在上面,努力的挺直腰板,顯示他的威武和鎮定。

掃視了一下下面的文武大臣,聲音沉穩而充滿威嚴。“我毫不忌諱的向大家公佈,今年的兩場戰役,我們都失敗了,而且失敗的非常徹底。範文成先生,你說說遼西的狀況。”

範文成就痛苦的站出來,對着皇太極也對着所有的同僚,如喪考妣的介紹着遼西戰況:“5月份我們進攻遼西,採取的是分兵隔斷,各個擊破戰術。出兵15萬,號稱三十萬,分別包圍了大淩河,錦州,寧遠。然而因爲敵人已經事先有了準備,加固了城牆,添置了軍械,儲備了充足的物資糧草。讓我們在這三個地方損兵折將,而沒有實現目標。加上老天不作美,夏天百年沒有的酷暑,讓我們的將士中暑無數,大大的削弱了我們的攻堅體力。後期的一場大雨,讓我們徹底的失去了進攻的能力。好在大汗睿智果斷,在敵人發動反擊之前,巧妙的撤離了戰場。

但在這場戰爭中,我們先後損失了2萬女真和蒙古將士,損失了不下兩萬漢人奴才,最關鍵的是,我們損失了無數的糧草物資,卻沒有得到繳獲補充。”然後話鋒一轉:“但我們至少殺傷了三萬關寧,打破了敵人步步緊逼的計劃。”

這樣的說法並沒有引起衆將的興趣,因爲歷來和大明的戰爭,自己一方都是以少打多,幾乎損失有限,但收穫巨大,每次的繳獲,都能讓大家安安心心舒舒服服的在家吃上兩三年不必再戰。即便被大明吹噓的寧遠大捷,自己一方不過損失了兩千人馬,而是獲得了覺華島幾十萬石糧食,50萬兩銀子,俘虜了40萬奴才以及沿途所有的城鎮物資,後來俘虜的奴才太多,都不得不押解過遼河,就屠殺了二十萬,那纔是真正的女真人的大捷。

結果不過是換了一個巡撫,就讓自己真正的慘敗了一場。這些事大家都心知肚明,虛言鼓勵,是沒有用的。

“在我們在遼南和毛文龍爭鋒的時候,洪承疇對我們進行了偷襲,兵峰抵達到了新民,讓我們不得不將隱藏起來的,準備跨海攻擊旅順的兩黃旗拿出來對付他。但是,親自指揮的洪承疇卻並沒有和我們進行野戰,一見我們出擊,立刻放棄了進攻新民,放棄了已經到手的望平,直接退回了廣寧。”

長嘆一聲:“這一次洪承疇的行動,真的出乎了我們意料之外,這足以顯示,洪承疇的戰略與袁崇煥不同了,關寧要有作爲了,可以主動出擊了。尤其是他們奪回了遼西的鐵門栓——廣寧。

廣寧,是介於遼東平原和遼西山區的隘口要地,我們佔領他,我們就進可攻退可守,保證我們掌握的遼東平原的安全。這次失去他,形勢立刻逆轉,現在是關寧軍進可攻,退可守。只要守住那裡,遼西就可以穩定下來,再無戰爭之慮了。小小的廣寧,徹底的限制住了我們向西發展,讓我們不得不抽調不多的兵力,去全力防守他們隨時可能的突然襲擊。這纔是我們最大的損失。”

這就是戰略上的失敗,如果大明朝廷派一猛將駐守在那裡,就等於掐斷了大金髮展的一個方向。實現攻破山海關,突入中原的偉大目標,就遙遙無期了。

嶽託站出來轟然跪倒:“末將無能,辜負了大汗的重託,死罪。”然後擡起頭,淚流滿面的對皇太極道:“本來末將丟了廣寧,就應該拔劍自刎以謝罪。但並不是末將貪生怕死,而是要聽大汗親自宣佈末將的罪行,名正典型,爲其他人戒。”

看着這個後起之秀,自己最喜歡的將軍,皇太極沉思一番之後,判定道:“嶽託率領新護軍本來戰鬥力不足,但被敵人偷襲,算是疏忽懈怠,當死罪。”

這個判斷,對,也不對。

當初皇太極無奈撤軍,留給嶽託的新護軍不足五千人,這是根據關寧鐵騎從來沒有發動反擊的習慣,作出的決斷。要說疏忽懈怠,這個罪名應該是皇太極揹負纔對。

“但嶽託丟了廣寧之後,並沒有在陣前自殺,而是退守望平,這是決斷擔當。再退新民,並且在新民展開了決死的防守,這爲保住瀋陽,立下了大功。”然後站起來,雙手扶起了嶽託:“前後戰鬥,功過相當,回到隊伍裡去吧。”這並不是皇太極故意的爲嶽託找理由。一來是自己內心愧疚,不想讓嶽託背黑鍋;二來這是難得的後起之秀,絕不能因爲這件事情殺了他。還要通過這件事情對他磨練,未來要大用。

嶽託感激涕零的磕了幾個頭,回到了朝班之中。

坐回到龍椅上,皇太極親自總結了遼南戰役:“毛文龍的狗賊,利用我們進攻遼西的空檔,佔領了鳳凰城以南所有的地區,而且徹底的佔據了鎮江。這一次他放棄了原先打了就跑的戰略,而是直接將鳳凰城以南廣大的地區,據爲己有。不但壓縮了我們的國土空間,而且在這幾個戰場,讓我們損失了十萬蒙古和女真勇士,損失了10萬奴才,讓我們的實力損失慘重,元氣大傷。10萬勞動力的損失,更讓我們的生產受到了打擊,這纔是真正的失敗。這一場失敗的起點,就是多擇造成的。”

多擇聞聽,渾身一激靈,他明白皇太極爲什麼只是提自己,而不提十哥德格類,這是八哥要找自己算賬了。

多擇站出來,卻並沒有辯駁,而是乖乖的跪倒請罪。因爲他知道,自己越辯解,受到的處罰就會越重,同時也知道,八哥說的對,整個戰役的轉折點的確是自己在鎮江的慘敗,怎麼樣都是這場戰役的轉折點,是自己的失敗。是自己當時的意氣用事,放棄了和鎮江的敵人繼續對峙而發動了那次戰爭,不但讓自己損兵折將,更讓大金全盤崩潰。

“現在我決定,多擇,圈禁,鑲白旗,交給嶽託指揮,由德格類輔助,全力防守鞍山,我們的鐵料基地。”

多擇心中雖然不甘,但還是慶幸,自己沒有被八哥直接砍了腦袋。

嶽託本來就是自己的副手,德格類是自己一母同胞的哥哥,這樣的安排其實也是在告訴天下,大汗八哥對自己手下留情,只要自己醒悟,自己還是鑲白旗的旗主。

收買和政治,就是這樣的。

面對現在這樣的現實,最終多擇還是沒有抗辯,默默的磕了一個頭,深情寂寞的走了出去,接受了命運的抉擇。

第837章 挖人祖墳的道理第242章 軍餉第895章 兵變失敗第1022章 敵後義勇軍第458章 自請入牢第1216章 脫困牢籠第1052章 敵後第441章 君臣初見第078章 忠貞王鎬第030章 獵戶來投第169章 小民的悲哀第068章 驕傲之心第1081章 朝鮮對答第876章 不想死的代善第1162章 兄弟心思第890章 走向絕路第1161章 朱由檢的成績第330章 目標旅順第1270章 能臣的感悟第562章 去與留第863章 戰局突變第039章 尋找藉口第1239章 朋友和死的轉換第1136章 朝鮮也要***第318章 收攬兵權第1151章 艱難的撤退第548章 小集團第463章 沒落的勳貴第631章 自相殘殺第794章 目標不變 繼續幹第794章 目標不變 繼續幹第1082章 軍權問題第464章 東林集會第433章 兩軍對陣第723章 爲銀子瘋狂第027章 最後時刻第1373章 出兵的理由第509章 楊嗣昌來了第1283章 相約起事第376章 半渡而擊第1042章 知己知彼第629章 堅決犯擰第1149章 尋死覓活的曹文詔第1277章 乏味的海戰第382章 黔驢技窮第282章 各種藉口第678章 綁架朝廷第037章 深深悲哀第1179章 再建新城第568章 終成眷屬第1364章 放棄宣州第492章 難得清閒(爆更)第049章 被逼一戰第527章 崔成秀的建議第1174章 都是王爺好啊第708章 狗急跳牆的晉商第072章 朝堂紛爭第1279章第890章 走向絕路第355章 無可阻擋第996章 破釜沉舟第1431章 朝鮮新附軍第1689章 決死反擊第152章 南逃之路第572章 野心的養成第406章 總結得失第1705章 執政改革第826章 艱難的決斷第488章 孤臣的悲哀(第二更)第1225章 輕鬆的朝堂第589章 信王 還是個孩子第473章 逐一反駁第1180章 增強了的皇太極第484章 越扯越遠第738章 百姓之心第893章 下定決心第621章 多倫的盼望第1184章 新式武器第1208章 何去何從第016章 人頭軍功第1300章 遼西局勢第1015章 利弊決斷第880章 滿堂抱怨第1191章 耐心教導第130章 分贓方案第1204章 皇太極進京了第968章 大神來到第111章 張盤搶關第447章 逼急了皇帝第280章 帝師督師第1347章 鐵山失守第646章 決死反擊第1342章 消失的人馬第1114章 金川解圍戰第1219章 議論裁撤錦衣衛第039章 尋找藉口第235章 互相推諉第571章 突進大明的皇太極第490章 帝王之心(爆更爆更)第681章 陰了好兄弟
第837章 挖人祖墳的道理第242章 軍餉第895章 兵變失敗第1022章 敵後義勇軍第458章 自請入牢第1216章 脫困牢籠第1052章 敵後第441章 君臣初見第078章 忠貞王鎬第030章 獵戶來投第169章 小民的悲哀第068章 驕傲之心第1081章 朝鮮對答第876章 不想死的代善第1162章 兄弟心思第890章 走向絕路第1161章 朱由檢的成績第330章 目標旅順第1270章 能臣的感悟第562章 去與留第863章 戰局突變第039章 尋找藉口第1239章 朋友和死的轉換第1136章 朝鮮也要***第318章 收攬兵權第1151章 艱難的撤退第548章 小集團第463章 沒落的勳貴第631章 自相殘殺第794章 目標不變 繼續幹第794章 目標不變 繼續幹第1082章 軍權問題第464章 東林集會第433章 兩軍對陣第723章 爲銀子瘋狂第027章 最後時刻第1373章 出兵的理由第509章 楊嗣昌來了第1283章 相約起事第376章 半渡而擊第1042章 知己知彼第629章 堅決犯擰第1149章 尋死覓活的曹文詔第1277章 乏味的海戰第382章 黔驢技窮第282章 各種藉口第678章 綁架朝廷第037章 深深悲哀第1179章 再建新城第568章 終成眷屬第1364章 放棄宣州第492章 難得清閒(爆更)第049章 被逼一戰第527章 崔成秀的建議第1174章 都是王爺好啊第708章 狗急跳牆的晉商第072章 朝堂紛爭第1279章第890章 走向絕路第355章 無可阻擋第996章 破釜沉舟第1431章 朝鮮新附軍第1689章 決死反擊第152章 南逃之路第572章 野心的養成第406章 總結得失第1705章 執政改革第826章 艱難的決斷第488章 孤臣的悲哀(第二更)第1225章 輕鬆的朝堂第589章 信王 還是個孩子第473章 逐一反駁第1180章 增強了的皇太極第484章 越扯越遠第738章 百姓之心第893章 下定決心第621章 多倫的盼望第1184章 新式武器第1208章 何去何從第016章 人頭軍功第1300章 遼西局勢第1015章 利弊決斷第880章 滿堂抱怨第1191章 耐心教導第130章 分贓方案第1204章 皇太極進京了第968章 大神來到第111章 張盤搶關第447章 逼急了皇帝第280章 帝師督師第1347章 鐵山失守第646章 決死反擊第1342章 消失的人馬第1114章 金川解圍戰第1219章 議論裁撤錦衣衛第039章 尋找藉口第235章 互相推諉第571章 突進大明的皇太極第490章 帝王之心(爆更爆更)第681章 陰了好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