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趁亂佔便宜

bookmark

在第二天天明的時候,信王總算是醒了,他又恢復了原先的那種威嚴,再一次變成了一個小大人。

而各地的援軍也紛紛到來,這個總兵,那個守備,這個千戶,那個知府,林林總總的能有幾十人,所帶的軍隊,也是五花八門,有的是衛所的士兵,也有自己的家丁,但更多的是自發組織起來的鄉勇。

在臨時搭建起來的帳篷裡,他召開了一次會議。

他高坐在上面,毛文龍當然要陪坐在左手,登萊張大可坐在右手,然後是按照官階,依次往下排開,最後那些鄉勇頭目,自然只能戰戰兢兢的坐在帳篷門口。

當然,按照原先的慣例,那些文官知府應該坐在緊挨着親王的身邊,哪怕是一個小小的縣令,都應該坐在武將的前面。

但這一次卻不同了,信王沒有安排座位,毛文龍就當仁不讓地坐在了信王的左手邊,按照規矩,這已經就不懂規矩了。

但當那個知府想要坐在下面的第一個位置上的時候,毛文龍就大馬金刀的坐在那裡,拄着自己的腰刀,很認真的問了他一句:“你是官居幾品。”

這個知府就理直氣壯的回答:“本官官居四品。”

毛文龍直接呵斥:“一個四品的傢伙,竟然在我這二品大員面前如此無禮,難道朝廷等級是白劃分的嗎?難道上下尊卑你不懂嗎?”然後直接命令自己的親兵,將這個最近的距離,卻是最後到達戰場的傢伙,直接拖出去,先打了二十板子。

這樣的舉動當時就讓還在和武將爭論位置的文官們閉嘴。

“如果按照你們的規矩,品級已經形同虛設,只看誰是文武,那麼你們就可以坐在親王的位置上啦,因爲,親王無品級,而且不在文武之列。難道你們要造反嗎?”

這話說的就有點過了,按照大明的規矩,的確如此,親王的確沒有品級,而且親王的確不在文武之列,如果真的按照這個規矩來辦,那皇帝也無品,也不在文武之列,那是不是就應該有人坐到那個位置上去?

這樣的話一出,當時得到了朱由檢小孩子的熱烈贊同,說句實在話,現在大明分封到各地的親王,由於祖制的關係,被圈養在了一個城池之內,而且明明白白的規定,他們要被當地的文官監控,所以有些文官,根本就不講當地的親王當回事兒,每日裡有事兒,沒事兒的要到親王的府裡去,指手畫腳,然後還要有事兒沒事兒的上摺子參他。

現在,大明的親王們已經受夠了這些人的氣,就比如現在的信,王朱由檢,雖然沒有出外就藩,也沒有出宮到潛邸,但負責皇族事務的詹寺府的官員,就已經開始對他指手畫腳,這讓他非常反感,而今天毛文龍這樣疾言厲色的說,不再讓他感覺到解氣,最主要的讓他開始感覺到,大明的品級問題真的應該提到了日事議程上了。

有了這一個小小的插曲,大帳裡重新規矩的座位,按照品級坐定。

信王朱由檢例行公事的加勉了一些那些鄉勇,然後聽取大家下一步的意見。

張大可伸着脖子詢問:“我們是不是應該追擊建奴?”

這樣的態度,代表了所有的人。其實所有的人都知道,自己兩條腿,怎麼也追不上建奴四條腿的,之所以這樣問,就是準備將戰果擴大化。其實就是將一場不打仗虛無的戰果擴大化,然後他們就可以向上面請功,他們不但打退了建奴對信王的包圍,而且他們還追擊了,當然,他們連看到的建奴馬糞都已是涼的了,但不過這就是一種態度,這非常必要。

威嚴的信王再略一沉吟之後,就扭頭看向了毛文龍:“毛帥以爲如何?”

毛文龍就一肚子腹誹但鄭重的道:“諸位的急切心情我知道,但是諸位想過沒想過,既然建奴能夠從蒙古一路過來,繞過了遵化,那隻能說明一件事,遵化的守軍尤其是那個巡撫,是有意縱敵的,建奴撤退,他們也絕對不會阻攔,所以我們追也是白追。”

這話說的就讓人膽戰心驚了,這一次建奴都殺到這裡來,一定會有許多人掉了烏紗,丟了腦袋的,要不然整個大明朝廷也沒法向天下人交代,但是殺誰不殺誰,那都是皇上和內閣決定的,不應該是自己這些人評論。

但是聽到毛文龍現在的話,就很明顯的已經聽出來,毛文龍想要遵化的總兵,遵化的巡撫死,而且是以通敵罪而死。

登萊水師張大可就在心中哀嘆一聲:“毛文龍,現在就擺開了兵馬,要再次掀起一場朝廷爭鬥了,他要在這次,再次讓一些人死無葬身之地了。而最有可能的是,毛文龍一派,看上了遵化的位置了。”

本來他想勸勸毛文龍,但看到毛文龍血紅的眼睛,看看他一臉的戾氣,就乖巧的閉上了嘴,他不想在這個時候惹禍上身。

其實,好在這次建奴不是從沿海過來,那就和自己登萊沒有關係,但也從這一點上看,在天津衛駐紮一支強軍的必要了。

當初聽說毛文龍申請天津衛駐軍,還要開港開發,那就是流水一樣的銀子,張大可也不止一次的請求袁可立將這個肥肉放到自己的碗裡,畢竟自己真的是直轄。

但從這一次看,還是放在毛文龍碗裡好,少收入一點銀子,總比掉腦袋被滿門抄斬強啊。

懷着這樣心情的人不在少數,尤其是圍着周邊的各級官吏,都看到了開天津港的好處,當時大家的心思就是,外面強軍防守,那裡天下太平,肥肉大家必須搶着吃。

結果今天的這場事情,讓大家終於明白一件事,那的確是肥肉,但你這幫人絕對沒有那個牙口。

不知不覺之間,這個戰場上的會議,今又跑到了朝堂政局黨爭的味道上了。

“信王,您還去不去閱兵?”毛文龍也知道剛剛自己做的有些急切了,於是就問了這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這個問題一出,所有的人一起看向了信王。

信王竟然毫不猶豫道:“關寧還等着本王檢閱,本王當然去,如果就因爲這一點點小小的事情就放棄,豈不讓所有的將士失望?”

朱由檢此話一出,當時毛文龍不由得擊節叫好,這纔是自己知道的,歷史上寧可上吊也不南撤逃跑的皇帝的本色,爲此,當浮一大白。

於是,毛文龍就幹掉了一碗涼水。

抹了一把嘴巴上的水漬:“三千護衛親軍,已經幾乎全部戰死,剩下的幾百人也需要修養傷病,所以——”

信王就直接打斷了毛文龍的擔心道:“有張之及,有五十勳貴子弟足可以讓孤王安心。”然後突然笑嘻嘻的道:“如果毛帥帶着你的一萬五千東江鎮復遼軍將士隨行,那就更好了。”

語氣是輕鬆滴,眼神是熱切滴,但毛文龍直接拒絕了他。

這是一個轉變,一個直接在國朝周邊最佳機會的轉變,趁熱打鐵,纔是自己最迫切的,如果陪着自己要去前線閱兵,等回來,熱狗都涼了。

“張之及和勳貴子弟,當然應該享受這樣的榮耀,他們也擔當的起,但是,臣不能陪信王去。”

“爲什麼?”信王就有些急。

毛文龍就義正詞嚴的道:“臣將撥付給信王兩千將士隨扈,其他的,臣要有大用。”然後直接面對下面的人道:“這次建奴突襲京畿腹地,不過是兩個目的,第一,離間我們和蒙古人,這一點非常關鍵,所以臣要請皇上派出特使,嘿嘿嘿。”這一嘿嘿,當時底下的幾個文官就感覺後背發涼,這是毛文龍要文官出使蒙古危險之地啊。這一來不知道要害了多少人啊。

“第二,建奴有了這次,難免就有下次,所以,臣的一萬三千兄弟將分作兩部分,一部分進駐遵化,堵住北面的門戶,一部分要進駐天津衛,以防建奴從海路過來。”然後就直接輕蔑的道:“現在,臣已經不相信任何其他的軍隊了,只要信王一日不回京,遵化和天津,我便一日不撤軍,保證信王后路一日平安。”毛文龍的狐狸尾巴總算是刺果果的露了出來了,他是想要趁着這個機會,搶佔南北兩個要地,也是南北兩個商業通道。

這話說的是擲地有聲,當時感動的信王小孩是淚眼迷離:“有毛帥兩千精兵,有毛帥住紮遵化和天津,孤王無憂,我現在就寫奏摺,請皇上哥哥按照毛帥的方案辦。”

“那樣來不及了,現在就請信王發佈命令,給我諭旨,我現在就分兵接管兩地。”

信王想想,的確是緊急萬分,於是想也不想,當時就直接寫了公文,直接蓋上了自己的印信。

原則上,大明親王的印信公文在所有的臣子面前,那就是廢紙,而最可怕的就是,如果親王真的寫了這樣的任命,那就是找死。

就比如後來建奴入寇京畿,也是四處無援兵,當時四川的蜀王帶着自己的三千合法的親兵趕奔京畿救援。

開始的時候崇禎表示了無比的欣慰,期盼着他能來,但京畿之圍解了之後,崇禎便反悔了,一道聖旨,嚴斥蜀王不尊祖制,擅自帶兵出了封地,雖然沒有直接以謀逆罪殺了他,但也下旨幽禁思過,最終那個文采飛揚的蜀王,直接寫了一首詩以公佈自己的心聲,然後直接自殺,才保全了蜀王一脈,堅持到張獻忠入川。

但現在是什麼時候?尤其這個親王和其他親王截然不同,即便現在這個親王真的造反,估計那個皇帝還巴不得的,也好自己好好的做個木匠呢。

而毛文龍就是要藉着這個機會,讓自己掌握更大的機遇。

拿下遵化駐軍,這非常關鍵,遵化是北方門戶,這次皇太極從遵化進來,以後的那次還是從這裡進來,賊若是走熟了路,那就要了命了,所以,毛文龍信不過其他人,只要自己在遵化駐軍成爲事實,那麼崇禎二年,某人的如意算盤也就當然讓他落空。

當然,那都是後話,萬一那個人不是後世爭議的那樣呢?那也無所謂,就眼前的利益上看,遵化直接控制大明對蒙古的兩個出關長城口,那是什麼,那是黃金商路,這時候不趁機拿下,還等什麼時候?

駐軍天津衛,也是勢在必行。

天津衛開港,這已經被朝廷通過,但由誰駐軍,這一點還在爭議,自己只能憑藉自己的水師補給的藉口,而真正歸屬自己,這事情提出來,那就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口水戰。東林是絕對不會讓自己成爲皇上手中的寶劍,壓在想架空皇上的東林脖子上的,雖然最後自己和袁可立和孫師傅達成了默契,但到時候登萊駐軍,畢竟上面還會有個婆婆不是,那哪裡有自己直接名正言順掌握的好?

戰爭結束了,那麼就要給自己爭取最大化的功勞利益,要不自己四千將士豈不是白死啦。這不行,絕對不行。

這時候,毛文龍都對自己的齷鹺的心思鄙視無比,但身在朝堂,那就以政治爲先吧,政治,就是天下最齷鹺的東西,先把自己的後援擺平了再說吧,齷鹺怎麼啦,兩塊黃金放在你的眼前,你分的出那個是齷鹺的,哪個是高尚的嗎?最終還不是一樣的花。

這樣的安排,信王還是滿意的,於是,在向自己的哥哥報了平安,爲所有赴援而來的將士和鄉勇報了功勞之後,信王帶着張之及和東江鎮兩千將士繼續東進。

就在路邊分手的時候,信王還是因爲毛文龍不能親自陪同而感覺到惴惴不安,拉着這個孩子,毛文龍其實也有些擔心,也看出他的依賴,但事情有輕重緩急,自己還是去做最關鍵的事情吧。

就在兩個人戀戀不捨的時候,前面一陣馬蹄聲響,然後就是鋪天蓋地的塵土飛揚,當時送行的文臣屁滾尿流,鄉勇和毛文龍的將士一片緊張。

毛文龍立刻大聲下令:“東江兵結陣,張之及保護信王退入陣中。鄉勇退到後面,登萊水師兄弟在左面結陣護衛。”

隨着簡單的號令,大軍立刻動了起來,東江鎮的將士聞風而動,沒有喧譁,沒有恐慌,他們按照平時操演迅速的結成隊形,將信王包圍在豪豬中間,看到東江鎮如此嚴整,那些鄉勇和登萊的將士也安定下來,雖然混亂,但轉眼就結陣完畢。

看着馬蹄聲處,毛文龍暗暗竊喜:“我一萬五千東江鎮大軍在手,皇太極你敢去而復返,那我們就在這裡決定你我的生死吧。”

第739章 大事不好第1297章 抓了李永芳第1061章 盡責的總督第1134章 緊急部署第1002章 中日海戰 開始第1146章 君臨天下第1012章 錢啊,我想你啊第401章 完善編制第1100章 毛可喜到了第1401章 天啓重生第123章 再回象關第1105章 希望還在第619章 逼迫出戰第841章 推倒從來第482章 趙南星的反擊第843章 繼續進攻第625章 草原召集令第1235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809章 要命的金蒙關係第378章 皇太極的皇權神權第956章 天下輿圖第1200章 繼續周旋第1428章 樹倒猢猻散第1198章 充滿政治的戰爭第268章 巡視軍營第543章 幹票大的第666章 正義的軍火販子第085章 安撫內部第1094章 相互靠攏第521章 勢力壯大(爆更)第332章 旅順守備第842章 復州內應第1440章 堅定的信念第589章 信王 還是個孩子第223章 堵門之戰5第029章 真實援軍第976章 培養尚可喜第1208章 天啓出更第027章 最後時刻第195章 再回故里第814章 李永芳的算計第603章 鴛鴦陣發威第1133章 請封扶桑王第207章 朝鮮的消息第779章 良策第1197章 徐光啓 齊飛的決斷第1242章 鬥倒袁崇煥第632章 戰陣前的討論第882章 密謀兵變第964章 私立儲君第161章 一個目標第1089章 破圍之戰第602章 集結號第728章 治國的辦法第628章 走投無路的多倫第242章 軍餉第587章 訣別第1167章 皇帝和諸侯的區別第104章 慘烈衝擊第044章 敵情有變第1375章 鏖戰鳳凰城第1268章 女子的地位第1119章 直插軟肋第623章 示敵以弱第707章 萬分危急第003章 義士張盤第1001章 日本出兵了第632章 戰陣前的討論第450章 投桃報李第932章 春川決戰第1061章 盡責的總督第706章 刺殺第1145章 滅日行動開始第188章 破堡之戰第603章 鴛鴦陣發威第1342章 消失的人馬第435章 被逼的衝鋒第1286張 寧錦開戰第976章 培養尚可喜第194章 搬遷的目的目標第927章 避重就輕第1075章 分兵進擊第196章 縝密安排第1439章 環環相扣第428章 針鋒相對第176章 一馬當先第746章 民心第744章 擠兌風潮第602章 集結號第1084章 往死裡擠兌第243章 佈防第1390章 漢城計劃第1286章 又是政變第848章 釣魚大法第023章 陣斬奴酋第573章 信王出更第1231章 複雜的心思第1112章 敵人在哪裡第943章 幹嘛教別人聰明第1117章 毛遂自薦
第739章 大事不好第1297章 抓了李永芳第1061章 盡責的總督第1134章 緊急部署第1002章 中日海戰 開始第1146章 君臨天下第1012章 錢啊,我想你啊第401章 完善編制第1100章 毛可喜到了第1401章 天啓重生第123章 再回象關第1105章 希望還在第619章 逼迫出戰第841章 推倒從來第482章 趙南星的反擊第843章 繼續進攻第625章 草原召集令第1235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809章 要命的金蒙關係第378章 皇太極的皇權神權第956章 天下輿圖第1200章 繼續周旋第1428章 樹倒猢猻散第1198章 充滿政治的戰爭第268章 巡視軍營第543章 幹票大的第666章 正義的軍火販子第085章 安撫內部第1094章 相互靠攏第521章 勢力壯大(爆更)第332章 旅順守備第842章 復州內應第1440章 堅定的信念第589章 信王 還是個孩子第223章 堵門之戰5第029章 真實援軍第976章 培養尚可喜第1208章 天啓出更第027章 最後時刻第195章 再回故里第814章 李永芳的算計第603章 鴛鴦陣發威第1133章 請封扶桑王第207章 朝鮮的消息第779章 良策第1197章 徐光啓 齊飛的決斷第1242章 鬥倒袁崇煥第632章 戰陣前的討論第882章 密謀兵變第964章 私立儲君第161章 一個目標第1089章 破圍之戰第602章 集結號第728章 治國的辦法第628章 走投無路的多倫第242章 軍餉第587章 訣別第1167章 皇帝和諸侯的區別第104章 慘烈衝擊第044章 敵情有變第1375章 鏖戰鳳凰城第1268章 女子的地位第1119章 直插軟肋第623章 示敵以弱第707章 萬分危急第003章 義士張盤第1001章 日本出兵了第632章 戰陣前的討論第450章 投桃報李第932章 春川決戰第1061章 盡責的總督第706章 刺殺第1145章 滅日行動開始第188章 破堡之戰第603章 鴛鴦陣發威第1342章 消失的人馬第435章 被逼的衝鋒第1286張 寧錦開戰第976章 培養尚可喜第194章 搬遷的目的目標第927章 避重就輕第1075章 分兵進擊第196章 縝密安排第1439章 環環相扣第428章 針鋒相對第176章 一馬當先第746章 民心第744章 擠兌風潮第602章 集結號第1084章 往死裡擠兌第243章 佈防第1390章 漢城計劃第1286章 又是政變第848章 釣魚大法第023章 陣斬奴酋第573章 信王出更第1231章 複雜的心思第1112章 敵人在哪裡第943章 幹嘛教別人聰明第1117章 毛遂自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