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敵人已經到了門外,五百個親兵立刻站起來,握緊了手中的刀槍火銃,準備和來敵誓死一戰。其實他們也知道這一戰的結局,不過是螳臂擋車,但是爲了那個知遇之恩,也必須用生命去回報,去死戰。
看到這500個親兵如此決然的準備絕死一戰,李永芳欣慰的點點頭,但對着他們淡然的說道:“你們剛剛的表現,原先你們欠我的,就一筆勾銷了,你們就帶着我的妻兒老小,從密道里逃走吧。”
“可是——”這個頭領神色悲哀的看着李永芳。
“沒什麼可是的,這一步結局,我已經在夢裡無數次的夢到了,你們更不瞭解我現在的心態,是一種贖罪,是一種解脫。密道里的金銀珠寶,和我的一家老小,就交託給你了,如果你真懷着士爲知己者死的義氣,你們完全可以將金銀珠寶拿走,但一定保護我的家小安全。”
這個頭領和他的500兄弟轟然跪倒:“將主放心,即便我們500個兄弟去討飯,也一定保證主母一家衣食無憂。”
就在大家說話的時候,門外的那個張盤依舊悠閒的一下,一下的扣打着門環,直到李永芳的家眷們全部消失在暗道之中。李永芳長出了一口氣,站起來,對着外面的:“來了來了。”
然後緩步走到大門前,拉開了大門。
在他的面前,站着一個雙眼已經血紅,但明顯的在努力剋制着自己的將軍。
“張盤?”
“李永芳?”
“久仰久仰。”兩個人就一起說到。
“你是投降還是被我擒拿?。”
李永芳就神態自若的說道:“從你的眼神裡,我已經看出,當初我的手下一定殺了你的親人,這一點我也不想解釋,但我在現在看到你的樣子,你雖然恨我入骨,但你不想殺我。”
“你還有自知之明,你想投降嗎?你想繼續榮華富貴嗎?”
李永芳就悽苦的一笑:“我知道自己罪孽深重,即便我投降,朝廷可以接納,但毛文龍絕對不接納,即便毛文龍接納,10萬復遼軍不會接納,幾百萬遼東的百姓不會接納。”
“那你爲什麼不自殺?”
“我自殺了,我的良心不安。所以我想等待你們的公判,等待你們將我凌遲處死,讓我的靈魂能得到安定,下地獄的時候,我會向閻王爺說,我的罪,我已經救贖了。”
張盤眯着眼睛看了他一會兒:“你很聰明,你用這個辦法救了你的一家老小,都是英雄,我答應你了。”
李永芳就真誠的跪倒:“謝謝將軍成全,謝謝將軍理解。”然後就伸長了脖子,不再說一句話。
看着引頸就戮的李永芳跪在自己的面前,張盤死死的攔住身後想要咬他一口的將士和百姓,對他們淡淡的解釋:“我一家百口被他殺了,我的祖墳被他刨了,我的仇恨比你們還要大。
但是我們不能爲一己的私仇一快做爲,就好像這個李永芳一樣。他的罪孽,不能因爲他的懺悔而饒恕,我們將名正言順的公審他,給他他應該得到的懲罰審判,那樣纔是死在他手中幾十萬遼東百姓想要得到的。”
抓住了李永芳,接受了投誠李永芳的五萬漢軍,這個消息就好像風一樣的傳遍了整個原先李永芳的轄區。
對於李永芳的被俘,原先東江鎮和鳳凰城地區的百姓,心情是複雜的。李永芳幫助努爾哈赤立國,他的雙手上也不知道沾染了多少漢人的鮮血。但在他被努爾哈赤封到了這裡之後,卻也有心或者無意的保全了近二十萬漢人的百姓性命,他出於壯大自己實力的目的,也多少讓百姓緩了一口氣,讓百姓得意苟延殘喘,才迎來了復遼軍的迴歸。
但這並不重要了,因爲這種複雜的心情被巨大的喜悅所沖淡了。因爲,東江鎮的官員,開始源源不斷的走到了大家的身邊。這足以說明,東江鎮不再像以往那樣,對建奴進行牽制,打了就跑了。這足以說明,東江鎮將這一片地區徹底的納入了自己管轄之下。王師迴歸,光復了這片區域啦。
盧象升穿着文官的袍服,但手中卻提着一杆黑黝黝的大鐵槍,就那鐵槍足足有八十斤重。他的身後是一羣興奮的官員,還有一千多穿着百姓衣服,但一看就是百戰老兵的漢子。這些漢子提着大大小小的包袱,看得出,那是他們的家當。
走到已經空空蕩蕩的安東縣衙,盧象升下馬之後,大步走上了大堂,四處打量了一番之後,大聲的詢問:“有人嗎?”
隨着他的呼喊,一個形象猥瑣的傢伙畏畏縮縮的走了過來,看了一下盧象升的官袍補子,然後跪倒,將手中的印盒和一本薄薄的賬冊高高的舉起:“原安東縣縣令王大用,現在向東江鎮巡撫大人投誠。”
盧象升就一面拿過印信賬本一面嘴裡道:“安東縣令王大用,出身遼西,爲建奴爲官之間,雖然沒有護民,但也無大惡。”
王大用就唯唯諾諾的辯解:“也是沒有辦法,人爲刀俎我爲魚肉,不過是保一條命罷了。”
“平庸無能,但辦事謹慎。因此,我代表東江鎮,代表朝廷,對你過往之罪不予追究。”
聽到這樣的結局,王大用這才放鬆了身子,不由自主的趴在地上大聲呼喊:“感謝天恩,感謝毛帥不殺之恩。”
對於原先被李永芳任命的各地官吏,那些漢奸,按照所有的人的想法,都是要給於徹底的清算的。歷朝歷代都是如此,漢奸,是絕對不會被原諒的,漢奸是必須被砍頭不清算的,這是一種報復,也是人的一種心態。同時,也是爲了新佔領區的長治久安,漢奸是不可信的,一旦他們不甘心,會造成巨大的危害的。
尤其是盧象升這種被聖人教化特別成功的人,(標準就是考上功名)最痛恨的就是這些不忠君愛國的混蛋,必殺之而後快而甘心。
但毛文龍這次卻和他進行了一場激烈的辯論,那就是對光復地區的官員,在偵緝隊嚴格的考察之後,對罪大惡極的,要堅決的給予鎮壓,對小惡小奸卻給予寬大,絕對不能一杆子打死全部,那樣對光復區不利。
於是,盧象升堅持聖人之鋤奸絕不姑息。於是毛文龍就以聖人忠恕對答。盧象升以留着是禍患,毛文龍就以東江鎮需要穩定人心出發。經過一日一夜辯論,最終,盧象升接受了毛文龍的一切以實際出發的觀點,帶着接收的大隊人馬,進入了光復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