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軍國大事

奢安之亂從天啓元年爆發,已經靡費了五省,所費巨大,死傷都在五六十萬了,在座的皇帝和內閣的兩個大佬都知道,區區一個土司,雖然佔據地利,但根本就沒辦法和應該是裝備精良的大明軍隊抗衡。但問題就出在了沒錢讓大明的軍隊裝備精良,連保證將士不餓肚子就已經是不錯了,所以就出現了,給錢,戰鬥勝利,不給,叛軍得到喘息恢復,沒辦法,大家只能繼續戰鬥,繼續消耗的怪圈。

在聽到天啓得到毛文龍提示,準備再借貸一筆,一次給足張慎言錢糧,快速撲滅奢安之亂的想法後,葉向高和黃爌都沉思計算。最終兩個人互相看了一眼,還是由葉向高回答道:“奢安之亂之所以到現在依舊是不能快速解決,卻正如皇上睿智的判斷一樣,那就是我們在後勤財政上沒能夠及時的補充,讓叛軍總是獲得了喘息,如果真能一次性撥付200萬銀子過去,要將什麼兵精糧足吃飽喝足,以20萬大軍,剿滅一個小小的土司叛亂,一年時間是緊迫了些,但用兩三年時間是應該沒有問題的。”

這是一個穩重的判斷,也的確是切合實際。

“一年200萬人銀子啊——”天啓就有些肉疼。

黃爌就接過話頭:“萬歲,用三年的時間平定叛亂,快速的恢復東南5省的太平,600萬銀子是值得的,否則夜長夢多,也不知道後來會發生什麼事情,萬一其他的土司認爲我們大明的戰鬥力低下,都起了野心,到時候就會出現各地烽火不斷,官軍疲於奔命的狀況,那纔是真正的得不償失,所以我認爲首輔大人還是穩重的,判斷也是準確的,還請皇上俯允。”

天啓就繼續牙疼爲難,三年600萬兩銀子,指望着國庫收入支出,那簡直就是癡心妄想,小小的皇帝早已經有了這種覺悟。正所謂家國天下,自己家就是國,是沒有辦法分清的。

但讓自己在三年之內拿出600萬銀子,看來唯一的辦法只能是借貸。

這時候已經放開的馬維忠,就給了天啓小皇帝一個開心的說法:“萬歲,以臣曾經整頓衛所經驗看,三年用600萬的銀子,其實是不必要的,最主要是前期的投入,就比如當初我整頓四個衛所,前期從新招募軍戶補足員額,爲他們定做刀槍弓箭還有必須的錢糧,當時臣花費了兩萬兩。但後期不過是給他們軍餉錢糧,每年不過花費一萬多兩,而僅僅訓練了一年半,四千將士就能和建奴死戰,讓建奴死傷無算。”

以提四衛整頓戰績,親身經歷也看到效果的天啓和葉向高也明白效果的。正所謂有實踐纔有發言權嗎。

商人家族背景出身的馬維忠就將話題拉回來,繼續給大家算賬:“第1年200萬銀子下去,主要是裝備那些前線的將士武器和彈藥,然後讓他們吃飽喝好,強壯身體,提高士氣。等這些都完全了,以後的投入就少了,那時候只要補充武器裝備,供應將士們正常的吃喝維持着將士們的士氣,也就足夠了,而在第1年的戰鬥裡,會將叛軍打亂削弱,以後的戰鬥的烈度就會越來越小,軍費的開支也就相應的減少,根據臣下的經驗,以後每年維持在一百萬兩白銀,就可以取得決定性的勝利。”看看已經聽進自己建議的天啓皇帝,已經信心滿滿的馬維忠就繼續慷慨陳詞:“長痛不如短痛,只要我們挺過這一關,解決了西南的叛亂,我們就可以有能力全力以赴的對付後金,對付西北的杆子,到時候讓大明重歸太平也就指日可待了。”

馬維忠被葉向高看好,被天啓看好而加入內閣,他最大的資本就是曾經戰鬥過,而這一點非常關鍵。大明的中後期,文官集團組成的內閣,就根本沒有一個懂得兵略的,所以往往會出現瞎指揮,將好事變成了壞事。

馬維忠的知識在毛龍看來,連後世的軍迷半吊子都不算,但在這個年代,在後起之秀的文官裡,和袁崇煥一樣是鳳毛麟角的存在,所以他的言語,就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聽到這樣的計算,天啓皇帝總算是長出了一口氣,然後就輕輕地敲着桌子:“爲了未來的長治久安,爲了讓我們在東南的羈絆中解脫出來,朕就下了這個決心了。”然後就看向了毛文龍:“朕向建設銀行再追加一百萬銀洋的貸款,毛帥以爲如何?”

這是一個好現象,是在徵求而不是在指派,這就是毛文龍拉天啓皇帝入夥的最終目的,買賣是你自己的,如果你對自己的買賣還要強取豪奪,那你就真是傻子了。

毛文龍就爲難的道:“如果您有抵押——”

天啓就豪氣的道:“我把皇宮壓給你。”

毛龍就堅決拒絕,把皇宮押給銀行,將來還不上錢,自己敢讓皇帝挪窩嗎?但從這一點上看,非常欣慰,因爲皇帝總算是在潛移默化裡,接受了銀行的規矩。

守規矩的皇帝是個好皇帝,就值得支持。

“這200萬兩銀子的支出,咱家一定要派人看着,不能少了半分,不能讓人無端的貪墨了,必須全部用在西南的戰事上。”站在門口的魏忠賢,立刻插上了話。

按照規矩,朝廷撥付的銀子,先就有了三成票沒,然後再層層經手,層層剋扣,最終到了將士們手中的,絕對不會超過三成,這是天下共知的規矩。

但這次卻不同了,之所以魏忠賢急切的跳出來,要看好這一批銀子,就是因爲這一批銀子是自己皇家的,而他明確的目的,就是爲了要讓以後省下銀子,這必須讓這200萬銀子起到它該起到的作用,否則魏忠賢就感覺到,自己的饑荒就越來越多了,這是要了人的老命了。

同時還有一個目的,自從魏忠賢派出太監各地監軍,各地督辦之後,他的手也就變相的伸進了各個地方,讓閹黨的勢力越來越強大,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通過這次軍費的撥發,將自己的手伸進南方五省,這實在是難得的機會,怎麼能夠輕易放棄?於公於私,都應該這麼做。

魏忠賢已經不像原先那樣看到文臣就縮頭探腦,開始還努力的和東林修好關係。時位移人,魏忠賢的勢力已經足夠抗衡站滿朝堂的東林,也可以和內閣平起平坐,所以在這個時候,在君臣問對的時候,他敢這樣肆無忌憚的插話,若是在平時,他是絕對沒有這種底氣的。

對於魏忠賢現在的表現,天啓表示無所謂,葉向高不由得輕輕皺眉,黃爌感覺到自己肩上的擔子沉重,馬維忠則準備和他爭上一爭,爲自己的黨派尋找立足點和話語權。

小年輕嗎,就愛個意氣用事不是。於是他就準備張嘴和魏忠賢說道說道太監監督的事情。

毛文龍何其瞭解馬維忠,當時就知道他的意思,立刻咳嗽一聲阻止了馬維忠的出頭,現在,魏忠賢還得自己對付,你就好好的歷練,不要得罪人了。

一個小小的民間的飯店,竟然變成了議論軍國大事的地方,這絕對是出乎了毛文龍的意料之外。

不過這樣的狀況也可以理解,在座的幾位大佬,掌控着整個大明戰車的走向,他們就是幹這個的,不說這些說什麼。如果換成升斗小民,那就是家長裡短了。

第513章 拉人入夥第827章 難熬的蟄伏第362章 虎頭蛇尾第107章 騎虎難下的阿敏第997章 第一場海戰第1247章 天啓退位第255章 監軍駕到第267章 全民動員淹沒草原第1306章 錦州之戰2第306章 監軍戰死第1435章 災害轉嫁資本輸出第113章 象關城破第1244章 火器的威力第1206章 天大的棋局第601章 尋訪戚家軍第1437章 燒錢計劃第135章 百姓的年第1204章 皇太極進京了第197章 突然發難第910章 完美的野心第1090章 咱們嚇唬他們去第634章 擡槍發威第637章 張繼先的策略第1356章 轉攻皮島第142章 無奈的早朝第631章 自相殘殺第956章 天下輿圖第1279章第098章 陣斬奴酋第1189章 被軟禁了第1045章 新的條例第1243章 巡視張家口第139章 請派監軍第027章 最後時刻第987章 世仇的爆發第285章 銀錢動人第1222章 廷推首輔第093章第1441章 12道金牌第1309章 戰爭總動員第1021章 補給艦隊的到來第053章 招募失敗第1053章 戰役結束第1261章 推心置腹第285章 銀錢動人第1205章 樹倒猢猻散第565章 羣賢齊集第1705章 執政改革第823章 三下鎮江第437章 誅殺叛逆第365章 南關張盤第333章 愛民之心第729章 軍國大事第339章 救援第1415章 歹毒的計策第050章 軍民分家第1052章 敵後第622章 順利推進的毛文龍第209章 根基形勝第1701章 最後一戰第1276章 發動羣衆第388章 議論監軍第842章 復州內應第117章 戰爭後遺症第1258章 重重危機第434章 突襲浮橋第035章 計算繳獲第1064章 大和島條約第147章 開鎮東江第574章 慘烈戰陣第1198章 藩鎮的養成第1223章 制度的改變第141章 躍躍欲試的羣臣第378章 皇太極的皇權神權第255章 監軍駕到第087章 前路茫茫第189章 瘋狂屠戮第1016章 視察流亡政府第1695章 朱常洵的才華第070章 經撫應對第354章 透陣第701章 兄弟間的辯論第634章 擡槍發威第1294章 全殲敵軍第331章 絕不拋棄第862章 戰爭的評價第587章 訣別第896章 善後會議第106章 軍之根本第508章 車馬盈門(爆更中)第385章 兄弟對答第401章 完善編制第1157章 義子相聚第638章 夜襲第904章 混亂的局面第243章 佈防第1354章 全民動員第595章 沒死的烈士第608章 合作走私第527章 崔成秀的建議
第513章 拉人入夥第827章 難熬的蟄伏第362章 虎頭蛇尾第107章 騎虎難下的阿敏第997章 第一場海戰第1247章 天啓退位第255章 監軍駕到第267章 全民動員淹沒草原第1306章 錦州之戰2第306章 監軍戰死第1435章 災害轉嫁資本輸出第113章 象關城破第1244章 火器的威力第1206章 天大的棋局第601章 尋訪戚家軍第1437章 燒錢計劃第135章 百姓的年第1204章 皇太極進京了第197章 突然發難第910章 完美的野心第1090章 咱們嚇唬他們去第634章 擡槍發威第637章 張繼先的策略第1356章 轉攻皮島第142章 無奈的早朝第631章 自相殘殺第956章 天下輿圖第1279章第098章 陣斬奴酋第1189章 被軟禁了第1045章 新的條例第1243章 巡視張家口第139章 請派監軍第027章 最後時刻第987章 世仇的爆發第285章 銀錢動人第1222章 廷推首輔第093章第1441章 12道金牌第1309章 戰爭總動員第1021章 補給艦隊的到來第053章 招募失敗第1053章 戰役結束第1261章 推心置腹第285章 銀錢動人第1205章 樹倒猢猻散第565章 羣賢齊集第1705章 執政改革第823章 三下鎮江第437章 誅殺叛逆第365章 南關張盤第333章 愛民之心第729章 軍國大事第339章 救援第1415章 歹毒的計策第050章 軍民分家第1052章 敵後第622章 順利推進的毛文龍第209章 根基形勝第1701章 最後一戰第1276章 發動羣衆第388章 議論監軍第842章 復州內應第117章 戰爭後遺症第1258章 重重危機第434章 突襲浮橋第035章 計算繳獲第1064章 大和島條約第147章 開鎮東江第574章 慘烈戰陣第1198章 藩鎮的養成第1223章 制度的改變第141章 躍躍欲試的羣臣第378章 皇太極的皇權神權第255章 監軍駕到第087章 前路茫茫第189章 瘋狂屠戮第1016章 視察流亡政府第1695章 朱常洵的才華第070章 經撫應對第354章 透陣第701章 兄弟間的辯論第634章 擡槍發威第1294章 全殲敵軍第331章 絕不拋棄第862章 戰爭的評價第587章 訣別第896章 善後會議第106章 軍之根本第508章 車馬盈門(爆更中)第385章 兄弟對答第401章 完善編制第1157章 義子相聚第638章 夜襲第904章 混亂的局面第243章 佈防第1354章 全民動員第595章 沒死的烈士第608章 合作走私第527章 崔成秀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