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白忙活了

但同時規定,名額有限,將考慮在京官員的苦楚,決定只對京官施行,不對外實施,而且明確規定,籌集五十萬銀子就結束這種恩賞。

於是恩旨一下,滿朝譁然,但更多的是欣喜。

雖然大家都做了官,但在當時科考制度苛刻到無以復加下,那一個身份就是萬金難求,雖然現在給的是榮譽百戶千戶,但只要有了這個身份在,那些科舉無望的子弟,也能在地方名聲煊赫,同時,有了這個告身,那就是官了,只要好好運作,說不定就能讓子侄步入官場,這是多麼好的雙贏的道路啊。

於是,在羣臣感恩戴德里,原本門可羅雀的籌款處,這時候已經是人頭攢動,如鬧市般熱鬧,一箱箱的銀子就如同流水一般的往這裡擡,數目每天都在以井噴的失態,即便東林明明知道這是變相的幫助呂漢強,但無論三位大佬怎麼苦勸,怎麼曉以利害,就是阻止不住那些趨之若鶩的屬下黨員的一片愛國愛民的熱心,最後,連錢謙益都悄悄的捐了五千兩,給自己不爭氣的庶出的五兒子弄了個名譽千戶乾乾。

看着眼前的賬目,崇禎真心的高興了“呂伴讀的辦法就是好,我不過是發出了三十個榮譽千戶,若干榮譽百戶,不但不給他們半點銀子俸祿,反倒是收穫了巨大的感恩,還在短短的七天,就完成了五十萬銀子的募捐,這樣的事情划算啊。”

王承恩現在笑的是見牙不見眼,小肩膀聳動的跟個永動機一般。“是的皇上,這次皇上規定怕地方官擾民,因此這種恩賞只對京城百官,結果底下無數地方官吏已經上摺子,抱怨皇上阻塞了他們一片報國之心,一片悲憫天下災民之心,因此強烈要求,要捐輸救民。哈哈哈。”說到這裡,想起那些地方督撫上摺子的內容,王承恩是相當的快樂。

“如果這樣,那我們以後每遇見麻煩,就來上那麼一次,豈不所有的事情都迎刃而解?”這是崇禎的話。

此話一出,當時嚇的呂漢強沒趴下。

他可是知道在後世裡,崇禎沒這麼幹,但是辮子皇帝可是這麼幹的,清朝的官場有一種很奇怪的現象,就是無論你是那個社會階層的人,除去罪犯和旗人的包衣(家奴)外。不管你有沒有考取功名,只要有銀子開道都能弄個一官半職,這就是捐官制度。

捐官制度,也就是公開的賣官制度。它只看重銀子的多少,而不問學問的多寡,甚至有些官職明碼標價,品級的高低完全由銀子來決定。而這就給那些原本處於封建社會等級(士、農、工、商)最底層的富商大賈們開闢了一條快速通道,使他們有了一躍成爲“士”的可能,這真可謂是一步登天,一夜間從人下人邊爲了人上人。有這樣“好”的制度能夠迅速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而且又是一本萬利的買賣,精明的商人們豈能錯過。

那些家資鉅富的大賈們當然都捐巡撫、布政使之類的大吏來做,但有些小商人一下拿不出那麼多銀子,只能先捐個知縣一類的小官做爲入仕的開始,等到在撈足了銀子再去捐大官。更有甚者三五個人湊銀子捐官,他們一般是採取誰出的銀子多誰去做官,其他人或做師爺或做長隨,等到在任上撈了銀子大家分,類似今天的股票分紅。更可笑的是還有人採用抓鬮的方法來決定,看誰手氣好抓中了就去上任,和現在的彩票中獎差不多。有人作詩諷刺道:“大掉槍花真苦心,羣英會計一何深。捐官結得衆人義,獲利平分十萬金。”

更爲荒唐的是這樣的制度清政府居然還大加鼓勵,而這樣捐來的官上任後都大肆斂財。清人歐陽昱《見聞瑣錄》說捐官者到任後“如委羣羊於餓虎之口,雖有強弓毒矢在其後,亦必吞噬無所顧。”弄得老百姓叫苦不迭,爲了撈回捐官時花的大筆銀子,他們肆意加派糧餉。但統治者們卻根本不管老百姓的死活,只是用捐官制度得來的銀子去追求他們驕奢淫逸的糜爛生活。還有的大商人銀子多,竟爲襁褓中乳臭未乾的小兒捐官,妄想能世代爲官,真乃貽笑大方。

清朝的官場被這種制度攪得烏煙瘴氣,不學無術者大行其道,濫竽充數者比比皆是。這樣的畸形制度必然會產生一個畸形的官場,讓那些用銀子說話的人過足了官癮。而埋沒了大批有真才實學的讀書人,他們枉費了十年寒窗苦,這大概是那些書生們最大的悲哀。

結果韃子朝廷後來是道臺滿地走,知縣不如狗,隨便提起一個街邊的要飯花子,說不準人家就給你拿出一個後補道的告身出來。

這些人最後爲了當官而傾家蕩產賄賂有司,得到實缺上任後,便開始不擇手段的大撈特撈,就有了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說法,而上面也只能是睜眼閉眼,因爲按照買賣公平原則,你收了我的本錢,我就要將本逐利,這是天經地義的,這樣就加快了王朝的崩潰。

呂漢強可不想讓這個大明快速腐化而縮短壽命,因爲,自己的逃跑大計還沒完善呢。

阻止,一定要阻止自己給弄出來的這個妖孽的惡劣後果,於是,呂漢強再次站出來,對着崇禎鄭重其事的道:“萬歲,這樣的事情,是在透支帝國的信譽,其實也就是在透支萬歲您的信譽,一點小事就這麼爛發,那萬一遇到國破家亡的關鍵時候,那時候這寫東西就不值錢了,您就再也籌措不到您想要的銀子啦。因此,這事情非十年二十年後不能爲。”

訕訕的崇禎也知道這個道理,於是就轉變了話題。“呂愛卿,這下賑濟山陝的銀子已經夠了,你看你什麼時候啓程啊?”

呂漢強就掐指一算,“萬歲,臣認爲現在不是啓程賑濟的時候,因爲商行那裡,還有千頭萬緒的事情要臣親自去辦,只能是將商行徹底的納入正規之後,臣才能放心出行,要不我這裡一走,商行出現什麼亂子,說不定就垮掉了,那我們就得不償失了。”

“是這樣啊。”心急的崇禎這時候也不得不認爲呂漢強說的對,商行剛剛開張,自己就急着讓這個懂行的走了,說不得商行就要反覆,不但對不起商行投入的股東,更對不起自己,也可能耽擱了大事。

“既然如此,呂愛卿就安心的將商行事情做好,然後你纔可以安安心心的上路。”

這叫什麼話,聽着怎麼這麼彆扭呢?

但皇上的話你聽着怎麼彆扭也得當做好話聽,因此呂漢強就連連稱皇上聖明瞭。

“時候不早,呂愛卿下去休息吧,我還有許多奏摺要批閱。”說着就坐下來,拿起一個奏摺打開觀看,不過是一會,原本開心的表情就又糾結在了一起。

呂漢強可不想再讓崇禎問計了,趕緊悄悄的給崇禎施禮後就退了出來。

呂漢強剛剛走,崇禎就哀嘆着將奏摺放到了書案之上,指着奏摺對王承恩抱怨道:“袁督師又上摺子請調銀子,要從修邊外二十堡壘,言對建奴暫開徐徐推進,這一年不到,都要了五百多萬銀子了,這還沒往北挪動一步,坐擁三十萬關寧鐵騎,卻沒對建奴發動一次進攻,這五年復遼,怎麼就沒一點行動呢?”

王承恩站出來躬身施禮道:“老奴也看到了這個摺子,同時也看到了遼東皮島毛文龍毛帥的請調軍餉的摺子,還有遼南張盤參將的請調軍餉的摺子,都是十萬火急的。”

崇禎就揉揉眼睛,哀嘆一聲,“毛文龍以十幾萬收攏的流民,還時不時的對建奴發起進攻,牽制下建奴西來,張盤更是帶着區區二百人,發展到了現在,成爲朝鮮屏障,就連朝鮮王都要上書爲張盤請功,而他們每年要的餉銀不過是總計五十萬,還被山東布政使剋扣,到手的也就二十萬多點,他們以二十萬的餉銀卻抵得上袁督師一年快五百萬的大軍成效,你說,這到底是爲什麼?”

爲什麼?我哪裡敢說?還是你慢慢琢磨吧。於是王承恩就低眉順眼的不再說話。

“他袁崇煥還不是爲他五年復遼不成開罪?獅子大開口,要的朕沒有辦法供應他了,他就可以拿這事和朕說話啦。”崇禎輕輕的用拳頭敲打着桌案,臉色滿是無奈。

想了半天:“只要他能五年復遼,無論什麼東西,我都要滿足他,只要他能五年復遼,什麼事情做出了,我都要給他擔待。”然後陰沉沉的小聲嘀咕:“若是他不能完成,那看我不活剮了他。”

這陰森森的話語,出自一個小小少年的口,讓王承恩不由的一個哆嗦。

“撥款,給袁崇煥撥款四十萬。”然後想想,“再給毛文龍撥款七萬,給張盤撥款三萬。”

王承恩當時大驚:“萬歲,我們,我們沒這麼多銀子啊。”

崇禎一笑:“這不剛剛收了賑濟銀子五十萬嗎?就挪用下吧。”

王承恩更加吃驚,真的爲呂漢強這個難兄難弟痛苦了。還想要爲呂漢強說點什麼“可是呂伴讀那裡也需要銀子啊。”

崇禎無所謂的道:“先外後內。”然後灑然一笑:“我想呂愛卿有內帑十萬銀子,以他的手段,是可以完成這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賑濟任務的。”

正走在回家的路上的呂漢強就猛的連連的打了一串噴嚏。

第708章 大獲全勝第971章 再掀黨爭第287章 曹化淳的直言第151章 老虎出更第662章 前景一片光明第685章 人口裹挾令第681章 黑山白紙第255章 前面有杆子第934章 無差別毀滅第237章 能人是被不信任滴第360章 大軍雲集第1059章 突擊騷擾第584章 小班底第307章 大權獨攬第526章 借兵第383章 聯莊聯軍第763章 小民之殤第725章 得來不易的火器第299章 糧食和銀子第779章 不造反的理由第627章 收倆牛人當大哥第961章 市井不和諧聲音1第097章 伊人第614章 倒溫戰爭第561章 軍火第072章 聖旨到第1047章 篝火對話第372章 厚道的盟主2第812章 混亂的管轄權第1017章 悠閒的劉之源第462章 突然的恩賞第885章 雙重標準第642章 秀拳頭第293章 全城大索第954章 寸步不讓第428章 獨身犯險第635章 復遼大借款第717章 耍無賴第509章 遲疑不決第875章 戰略眼光第843章 抄襲的鍊鋼法第514章 炸藥包的秘密第126章 錦衣無故鄉第1085章 安排遼西第876章 家的利益高於一切第009章 剽竊第868章 改元第969章 徵召令2第230章 賑災銀子第219章 老丈人的敲詐第107章 呂老虎第665章 東進序曲第662章 前景一片光明第563章 給皇太極添堵第1064章 執念第741章 追與逃第582章 一團和氣第1021章 血肉磨坊第757章 呂漢強調兵遣將第453章 向北向北第717章 耍無賴第960章 皇族京營第783章 新的危機2第874章 戰略佈局第106章 戰朝堂第242章 說出真相第273章 前面有埋伏第762章 對陣第043章 訪客第966章 周楚軍的戰爭第541章 岌岌可危第472章 第一大捷第034章 找茬的第287章 曹化淳的直言第236章 緊鑼密鼓第322章 指良爲盜第688章 擴充實力第024章 母訓第1054章 心急如焚第794章 因勢利導(第一更)第729章 陰損的計謀第192章 標杆的力量第581章 我胡漢三回來啦第965章 軍心混亂第360章 大軍雲集第075章 努力靠近第216章 難捨第310章 大格局第408章 齊飛使者第301章 收攏軍心第316章 又被下套第893章 火槍,放第114章 搶親的不單是王老虎第085章 悠閒的封建生活第178章 開議賑災第858章 密探的做爲第229章 欽差出場第316章 又被下套第926章 清點實力第616章 提前分贓
第708章 大獲全勝第971章 再掀黨爭第287章 曹化淳的直言第151章 老虎出更第662章 前景一片光明第685章 人口裹挾令第681章 黑山白紙第255章 前面有杆子第934章 無差別毀滅第237章 能人是被不信任滴第360章 大軍雲集第1059章 突擊騷擾第584章 小班底第307章 大權獨攬第526章 借兵第383章 聯莊聯軍第763章 小民之殤第725章 得來不易的火器第299章 糧食和銀子第779章 不造反的理由第627章 收倆牛人當大哥第961章 市井不和諧聲音1第097章 伊人第614章 倒溫戰爭第561章 軍火第072章 聖旨到第1047章 篝火對話第372章 厚道的盟主2第812章 混亂的管轄權第1017章 悠閒的劉之源第462章 突然的恩賞第885章 雙重標準第642章 秀拳頭第293章 全城大索第954章 寸步不讓第428章 獨身犯險第635章 復遼大借款第717章 耍無賴第509章 遲疑不決第875章 戰略眼光第843章 抄襲的鍊鋼法第514章 炸藥包的秘密第126章 錦衣無故鄉第1085章 安排遼西第876章 家的利益高於一切第009章 剽竊第868章 改元第969章 徵召令2第230章 賑災銀子第219章 老丈人的敲詐第107章 呂老虎第665章 東進序曲第662章 前景一片光明第563章 給皇太極添堵第1064章 執念第741章 追與逃第582章 一團和氣第1021章 血肉磨坊第757章 呂漢強調兵遣將第453章 向北向北第717章 耍無賴第960章 皇族京營第783章 新的危機2第874章 戰略佈局第106章 戰朝堂第242章 說出真相第273章 前面有埋伏第762章 對陣第043章 訪客第966章 周楚軍的戰爭第541章 岌岌可危第472章 第一大捷第034章 找茬的第287章 曹化淳的直言第236章 緊鑼密鼓第322章 指良爲盜第688章 擴充實力第024章 母訓第1054章 心急如焚第794章 因勢利導(第一更)第729章 陰損的計謀第192章 標杆的力量第581章 我胡漢三回來啦第965章 軍心混亂第360章 大軍雲集第075章 努力靠近第216章 難捨第310章 大格局第408章 齊飛使者第301章 收攏軍心第316章 又被下套第893章 火槍,放第114章 搶親的不單是王老虎第085章 悠閒的封建生活第178章 開議賑災第858章 密探的做爲第229章 欽差出場第316章 又被下套第926章 清點實力第616章 提前分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