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大權獨攬

??

推薦閱讀:?坐在簡單搭建起來的會議廳了,呂漢強上下里外的打量。對於用巨大原木搭建起來的這個寬敞的大廳,在這自己的王國裡算的上第二座最宏偉的建築,對這樣的速度和質量,呂漢強表示了滿意。

當然,第一座是收留孤兒成立的學校,呂漢強兼任山長,也就是校長,那是新區最堅固的大禮堂。

而這座座落在半山腰上的巨大會議室坐北朝南,敞開的窗戶有強勁的,帶着黃河溼潤的南風吹拂進來,嘩啦啦的翻動着橫靠窗前書桌上堆堆大滿的文書信箋,書桌後,靠着西面牆壁下,就是呂漢強的一把椅子,坐在這裡,只要稍微一扭頭,就能看到山腳下軍營裡的一切動態,那裡正有如蟻般的鄉勇在原先的民夫,現在的呂字營老兵的帶領下,正在走着橫豎的隊列,口號聲,吆喝聲隨着南風若隱若現的傳來,聽着就讓人熱血沸騰。

再往南看,便是新建的碼頭,現在的碼頭比原先隋唐遺留下來的碼頭,擴大了不僅僅是數十倍,而且還搭建起來了一排排高大的倉庫,還有各種設施,一條新修的道路在那片碼頭區域延伸出來,平平整整的延伸到這個軍營,然後延伸過去,直達平陸縣城。

在這碼頭與軍營之間,密密麻麻的的或者高,或者矮的窩棚草房,間或有幾棟木頭的房屋,橫平豎直的街道將這些房舍隔離開,不但形成了商業網店,也形成了防火隔離帶。

這是三千多礦工,一千多窯工,以及幾千築路修建碼頭工人的家屬,自發形成的新興的村鎮,而在新成型的街道兩旁,是密密麻麻的從平陸搬遷過來,或者是分支的商鋪,當然,最顯眼的還是第一座由呂煥之師爺招商引資來的那座妓院,華麗的一塌糊塗,每日裡鶯鶯燕燕的,簡直就成了新鎮的地標建築,但這些商人,他們不但給這個呂漢強命名的新興鎮帶來了商業的便利,更帶來了巨大的繁榮。

當然,按照規劃,這些商業用地是要從呂漢強的手中購買的,而且隨着新興鎮規模不斷擴大,商業地皮也開始不斷漲價,因此不但呂煥之這個縣尊得到了大量土地交易的稅賦,單單是這一項就填補了當初,借給呂漢強夏糧的數目,而且還有盈餘,讓縣衙們裡的人員眉開眼笑,日子也不用昧着良心敲詐百姓就變得滋潤,同時,呂漢強還在這些商家的手中獲得了第一筆巨大的收益資金,大大的緩解了他的資金流動。

再往遠看,便是那如帶的黃河,那上面已經開始有更多的船隻經過,有更多的船隻開始進入碼頭停靠,或休息,或修補,不但給碼頭帶來了繁榮,也給呂漢強帶來了建設用的幾乎所有的物資,還有就是欣欣向榮的希望。

透過特意開留的後窗,便可將濃煙滾滾的焦炭長一覽無餘,污染是嚴重的,連飛過的麻雀都立刻變黑,但這時候呂漢強怎麼能顧及得這個?按照呂漢強開解漲價的說法,這就是發展要付出的代價啊,等明天慢慢治理吧。明天?那是一個永遠可用的明天。

如果目光能穿透這遮天蔽日的濃煙,就又能隱隱約約的看到人潮涌動的煤礦,和那往來碳廠碼頭的運煤的車流。

收回目光,看着眼前圍坐在自己周圍一圈疲憊,卻依舊亢奮的屬下兄弟,心中無限欣慰,這裡就包括平陸縣令呂煥之和主簿。

現在的呂煥之已經等於將縣衙搬到了這個新興鎮,不但忙活他自己的一攤,而且還要幫着呂漢強獨擋一面,誰讓呂漢強人手不足呢,好在呂煥之不但沒有抱怨,而且還樂此不疲。

呂漢強站起來,習慣性的走到寬敞的大廳中間,揹着手邊踱步邊說自己的想法,這不是開會,不過是兄弟們的聚會罷了。因此大家也隨便的緊,紛紛端着王小,現在叫王建倒給大家的茶水,眼睛隨着呂漢強的身影慢慢的移動。

“今天我不想再說什麼規劃,大體的規劃已經形成,我們就不再做大的變動,我們做的就是各自抓好自己的事情,然後隨時發現漏洞,隨着補足就是了,亂變,不是發展的好處。”

看看大家都點頭贊同,呂漢強就繼續自己的話題:“不過今天我也要說個重點的事情,那就是大家對我的稱謂問題。這實在是太有必要統一了。”這真的有必要統一一下,這也關乎着這片地區誰是至高無上的的問題。

這麼一說,大家轟然大笑起來,是的,現在在這個集體裡,呂漢強的稱謂可算是五花八門的讓人摸不到頭腦。

王建和百姓稱呼呂漢強爲老爺,陳亮和民夫以及新招募來的工人稱呼呂漢強爲東家,趙梓稱呼他爲東主,王大壯的兄弟們在人前稱呼呂漢強爲大人,新招募的鄉勇又稱呼他爲頭領,呂煥之和縣衙的人員稱呼大人的也有,稱呼欽差的也有,那個迂腐的主簿還按照官場的慣例,稱呼呂漢強爲老公祖,“老公豬”,這讓每次聽到這個稱呼的時候,呂漢強都認爲這個口齒不清的老人是在含沙射影的罵他。

而王公公則稱呼呂漢強爲伴讀,兩個小太監更是獨闢蹊徑,隨着學生們稱呼他爲先生,子涵就一口一個強哥。

最可氣的是小胖子和如雲,無論到哪裡都要叫聲姐夫,而他的部下乾脆就稱呼他爲姑爺,無論什麼時候呂漢強進入軍營,都會四處響起姑爺姑爺的叫聲,這簡直就是太扯了。

這麼細細算來,竟然有十三四種稱呼,一時間,只要是人多,那就是稱呼五花八門滿天飛,不但呂漢強聽着頭暈,大家也聽着迷糊,因此,統一稱呼是勢在必行的事情了。

呂煥之笑着搖着摺扇欠身道:“呂大人說的的確是當務之急,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呂大人法令一出,各種稱呼的人都按照自己的習慣稱呼轉達,就讓許多人以爲是一道命令多人發出,便有了政令不能統一的疑惑也就是弊端,因此,這稱呼一事看着是小,其實卻大,這件事應該解決。”

小胖子挪動下塞滿太師椅裡的屁股,將那椅子弄得痛苦的呻吟一陣之後,呲着牙想了半天表態道:“我已經將國公府的家丁親兵交給了我姐夫,那麼再叫姑爺的確不妥,我看就叫大人,這個詞彙涵蓋面廣,也誰都能知道歸屬,因此我看我們就稱呼姐夫叫大人吧。”看看點頭的衆人,緊接着追了一句:“當然背後還是要叫姐夫的,因爲我們是一家人嗎。”

一臉疲憊但精神亢奮的趙梓出來表態。

趙梓現在主要負責礦上的事情,三千多人,日以繼夜的操勞,明顯的有點吃不消,但他看到了另一種救民的辦法,因此亢奮莫名,這時候想了下道:“我是東主幕僚,叫聲大人顯得生分,我在充當幕僚其間,也在東主身上學到了許多學問,因此我便稱呼呂東主一聲先生吧。”

明顯黑瘦了的王公公點點頭,表示讚許。人手實在太少,王公公便主動的擔當起了焦炭窯場的重擔,每日裡風力火裡,卻做的神采奕奕,按照他的話說,能看着自己燒出來的焦炭換來糧食,又能救助大批的流民,即便累死也是心甘,並且還每日晚上都要將這種不一樣的心情寫成書信發回北京,呈給張娘娘,呈給崇禎,讓她們也與自己親身感受親自救人的快樂。

“趙梓先生說的是,我平時叫伴讀,那是發自內心的親近,但的確不是很正規,但讓我叫大人,也顯得生分,那我也稱呼呂伴讀一聲先生可好?”

呂漢強微微躬身:“王大哥委屈了。”

“哈哈哈,不委屈,不委屈,就你施行的這些策略,就你發明的這個蜂窩煤,焦炭,就足夠我學上一生,叫聲先生實在不過。”

王大壯也爽朗的道:“我帶着的鄉勇雖然是鄉勇,但也是受着朝廷的管轄,稱呼聲大人也在情理,是不是兄弟?”

呂漢強就笑了:“正該如此,大哥。”

其他人自認官場的,便是大人,自認是私人的便叫聲先生,當然子涵如雲的稱呼算是例外,這個誰也不能說什麼。

於是總算是將這個稱呼問題落到了統一,這樣也是變相的讓呂漢強再次坐穩了這新興勢力的第一把交椅。實現了事權統一。

不過下一個議題就非常沉重了,那就是糧食的問題。

現在平陸新區已經開建兩個月了,賑災的消息也已經向四面傳開,大量的流民開始如潮水一般向平陸,向新區涌來,隨着人羣的激增,糧食的問題就快速的凸顯了出來,缺糧已經成爲了呂漢強最頭疼的問題,現在,由於按照規定,第二月呂漢強不再給工人們發放糧食,而是直接發放銀子,這下雖然讓平陸畸形的繁榮起來,但也徹底的擡高了糧食的價格,現在平陸的糧食已經達到了每石一兩五錢,即便這樣還有時候供不應求,而那些大糧商也開始黑了心的囤積居奇,這不得不讓呂煥之帶着衙役展開強硬的手段,但即便這樣也難以緩解,因爲平陸以及運城周邊的糧食,幾乎都被買空了。

隨着糧食的短缺,剛剛開始的那種欣欣向榮的氣象,已經開始被不穩定的人心所取代,每個人見面的時候都要先問一句:“買到糧食了嗎?”

而這個月情況更甚,呂漢強不得不削減了鄉勇和自己帶來的隊伍的口糧配額,呂煥之也在呂漢強支援的人手幫助下,對縣城裡的百姓施行糧食配給制度,這樣雖然延長了糧食的供應時間,但卻更加劇了百姓人心的慌亂。已經有當地人抱怨,都是外地流民涌入才弄成現在自己吃不飽,更有的乾脆開始對呂漢強展開抱怨乃至謾罵,將這一切都歸罪於呂漢強到平陸的賑災行爲所致,至於對平陸的建設,他們就當然的忽略。

最近一個月已經在大街上出了多起本地人和外地人的衝突,雖然經過鄉勇與衙役的彈壓暫時平穩下來,但內裡依舊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呂煥之緊急去運城府裡求援,得到的結果是沒有任何結果,呂漢強也曾經行文太原,請巡撫胡庭宴撥付一批糧食應急,結果胡庭宴身爲東林在山西的首領,正在爲呂漢強的焦頭爛額而彈冠相慶,不但不給與呂漢強以支援,而且還以備邊爲藉口,下令山西不得私自買賣糧食,一經查獲立刻扣押。就在昨天,呂漢強辛辛苦苦收購的不足百石的糧食,就被巡撫衙門的人扣押,無論呂漢強如何交涉,胡庭宴就是不鬆口放糧。

這就是落井下石,而且還是整個山西文官集團集體抱着石頭往井裡丟,眼看着就要將這個井填滿了。

趙梓氣憤的要求呂漢強具折參他,但呂漢強苦笑着搖頭,即便自己參了胡庭宴,事情也絕對會在朝堂上扯皮的個沒完沒了,現在東林巴不得呂漢強就這樣困死在平陸。

“看樣子我們只能再次降低我們內部的口糧配額了,將省下來的糧食分發給那些嗷嗷待哺的百姓吧。”

“但這不是法子。”王大壯低着頭痛苦的說道:“築路建房等等人員吃不飽,工程的進度就更慢,如此簡直就是白養着他們。”想了下,躊躇的擡起頭建議:“要不我們先解散了他們吧。”

呂煥之聞聽嚇的臉色慘白,呼的站起身對着呂漢強拱手:“大人,千萬不能解散了這些人啊,一旦解散了他們,幾千青壯一旦流入社會,那就是一個天大的災難啊。”

呂漢強也知道那的確是一個毀滅性的災難,這些人是無論如何也不能解散的,但不解散就要糧食,糧食啊糧食,難道我呂漢強這個聰明人,就這樣被東林,被糧食打倒嗎?

正這時候,負責新碼頭安全守護的陸千總跟頭把式的跑了進來,對着站在地中間的呂漢強磕磕巴巴的大吼:“姑爺,姑爺,船,江南的糧船進港啦。”

大家一片哀嚎:“得,這又亂了。”

看過《大明督師》的書友還喜歡

第677章 洗腦 堅決的洗腦第588章 我能做到第134章 噩耗第693章 邀戰第015章 回家第149章 都在糾結第661章 關寧鐵騎的作用第384章 遊離在外的主力第549章 戰後獎懲第375章 形勢第276章 無差別射擊第471章 諉過爲功第507章 危局第451章 下一步怎麼走第268章 置於死地第263章 長弓顯威力第1067章 搶奪糧草第894章 全殲第952章 內閣的決斷第089章 人形佈景第422章 真實思想第342章 詭計連連第611章 乾死你第894章 全殲第774章 我們進攻第010章 第一桶金第928章 正面對陣第931章 倒呂第482章 釘子的決斷第522章 樂觀的崇禎第266章 鐵腕收權第198章 暗流涌動第550章 歸家第573章 完美第1008章 我是你的救命恩人第488章 焦頭爛額第938章 找你痛腳第880章 漢奸的作用(爆更開始)第930章 發起攻擊第1078章 大明江山,與我何干第073章 洗馬是什麼官第1057章 連環圈套第913章 偵查(爆更繼續)第1046章 難啊第275章 決死撲城第153章 一起砸飯碗第983章 開戰第829章 小部落的困窘第568章 朝廷不做我來做第578章 坐論局勢第817章 人口與經濟問題第020章 虎皮來了第514章 炸藥包的秘密第450章 獲得喘息第099章 還在安然自得第026章 買賣人口第988章 野人援軍第843章 抄襲的鍊鋼法第019章 上達天聽第254章 步入山西第929章 失控第023章 招投標第886章 艱難第106章 戰朝堂第879章 牛莊軍議第1049章 轉攻爲守第233章 知州拜見第101章 不當兔子當老虎第299章 糧食和銀子第951章 調兵遣將的學問第261章 步入險地第1052章第367章 克敵之法第1096章 整軍再戰第830章 接受投誠的條件第171章 雞還沒出要吃蛋了第328章第290章 殺俘第096章 驚出一身冷汗第913章 逼他出手第1026章 轉折之轉折第200章 這事真有關第777章 損失慘重第534章 大軍彙集第1035章 潰圍而出第261章 步入險地第550章 歸家第230章 賑災銀子第587章 君臣相對第534章 大軍彙集第498章 斷後軍的心態第304章 備戰忙第757章 呂漢強調兵遣將第273章 前面有埋伏第083章 東林的治國之道1第542章 被拋棄第388章 整軍再戰第925章 密室之謀第794章 因勢利導(第一更)第681章 黑山白紙
第677章 洗腦 堅決的洗腦第588章 我能做到第134章 噩耗第693章 邀戰第015章 回家第149章 都在糾結第661章 關寧鐵騎的作用第384章 遊離在外的主力第549章 戰後獎懲第375章 形勢第276章 無差別射擊第471章 諉過爲功第507章 危局第451章 下一步怎麼走第268章 置於死地第263章 長弓顯威力第1067章 搶奪糧草第894章 全殲第952章 內閣的決斷第089章 人形佈景第422章 真實思想第342章 詭計連連第611章 乾死你第894章 全殲第774章 我們進攻第010章 第一桶金第928章 正面對陣第931章 倒呂第482章 釘子的決斷第522章 樂觀的崇禎第266章 鐵腕收權第198章 暗流涌動第550章 歸家第573章 完美第1008章 我是你的救命恩人第488章 焦頭爛額第938章 找你痛腳第880章 漢奸的作用(爆更開始)第930章 發起攻擊第1078章 大明江山,與我何干第073章 洗馬是什麼官第1057章 連環圈套第913章 偵查(爆更繼續)第1046章 難啊第275章 決死撲城第153章 一起砸飯碗第983章 開戰第829章 小部落的困窘第568章 朝廷不做我來做第578章 坐論局勢第817章 人口與經濟問題第020章 虎皮來了第514章 炸藥包的秘密第450章 獲得喘息第099章 還在安然自得第026章 買賣人口第988章 野人援軍第843章 抄襲的鍊鋼法第019章 上達天聽第254章 步入山西第929章 失控第023章 招投標第886章 艱難第106章 戰朝堂第879章 牛莊軍議第1049章 轉攻爲守第233章 知州拜見第101章 不當兔子當老虎第299章 糧食和銀子第951章 調兵遣將的學問第261章 步入險地第1052章第367章 克敵之法第1096章 整軍再戰第830章 接受投誠的條件第171章 雞還沒出要吃蛋了第328章第290章 殺俘第096章 驚出一身冷汗第913章 逼他出手第1026章 轉折之轉折第200章 這事真有關第777章 損失慘重第534章 大軍彙集第1035章 潰圍而出第261章 步入險地第550章 歸家第230章 賑災銀子第587章 君臣相對第534章 大軍彙集第498章 斷後軍的心態第304章 備戰忙第757章 呂漢強調兵遣將第273章 前面有埋伏第083章 東林的治國之道1第542章 被拋棄第388章 整軍再戰第925章 密室之謀第794章 因勢利導(第一更)第681章 黑山白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