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文壇大會風雨欲來

作爲一個領導者,林大官人的主要任務就是頂層設計,以及選人用人,同時進行監督和鞭策。

當從上到下,大部分環節的人都被搞定後,疏浚吳淞江故道工程籌備就陡然加速,進入了快車道。

這個時候,林大官人反而輕鬆了下來,只需要按照時間節點督促進度即可。

八月上半月很快就過去了,轉眼到了八月十五中秋節。

作爲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蘇州人慶祝中秋節的活動和習俗非常多。

在節日裡,新興豪門林家開放了名園滄浪亭,舉辦了盛大的雅集,廣邀蘇州本地文壇名流參加。

這個時候,天下第一布衣詩人王稚登還被很多人視爲蘇州本土文壇領袖。

所以當王稚登出現在滄浪亭,拿着林九元三年前發表的《中秋詞十篇》,吹捧林九元爲宋代以下中秋詞第一人的時候,很多消息不那麼靈通的人都感到了震驚。

很多人都記得,在兩年前的中秋節,張鳳翼力推這《中秋詞十篇》,而王稚登與張鳳翼不惜決裂,蘇州文壇也隨之分裂成了兩大山頭。

怎麼才兩年過去,王稚登這濃眉大眼的也叛變了?

“今日詩詞,便以唱和林學士的《中秋十篇》爲題吧!”王稚登高舉詩集倡議說,就像兩年前張鳳翼倡議的那樣。

有人問道:“王百穀你不做詩詞示人了麼?”

按一般套路,這時候文壇領袖人物也該發表詩詞,然後其他人唱和希求點評提攜,這是文壇領袖的特權。

聽到有人問起,王稚登嘆道:“林九元天縱之才,予不能及也!以後吳中文壇就看林九元了!”

於是在所有人的眼裡,本土文壇領袖王稚登迅速退化成了王老登

王稚登感受着別人的異樣目光,覺得不能只有自己“丟人”,立刻又道:

“另外,文衡山先生有位曾孫文震孟,已經拜林九元爲師.故而林九元現在也不是外人。”

衆人這才徹底明白,蘇州文壇要“易主”了!

文震孟現在很有名聲,今年十六歲進學,是文家全力培養的未來希望。

如果連文震孟都拜在林九元門下,那相當能說明問題。

看來王老登真的就只能是王老登了,畢竟連他背後的文家都那樣了。

等參會的文壇衆人消化完這些重磅風聲後,林大官人攜帶着前蘇州花榜第十一名、現校書公所女總管孫憐憐,笑眯眯的出現在現場。

面對衆人,林大官人高聲道:“我只說兩句話,第一,今日滄浪亭酒水不限量,任意暢飲!

第二,有美人三十名即將到達,費用我都結算了,諸君只需各憑本事!”

頓時滿園都是歡呼聲,蘇州文壇領袖位置實現了平穩過渡。

右護法張武在背後嘀咕說:“費這錢財作甚?全部圍起來逼着表態,誰敢不服?”

左護法張文斥道:“你懂個什麼?老高前日說過,坐館可以馬上打天下,但不可以馬上治天下。”

過了中秋節,時間繼續有條不紊的向前流動。

林九元主盟蘇州文壇的消息逐漸向各地擴散後,引起了相當大的關注。

在這個時候,以王老盟主發出的文壇大會英雄帖,也陸陸續續的送到了各地文壇名流的手裡。

在英雄帖裡,王老盟主近乎明目張膽的表達出了“退位”之意。

然而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林九元突然奪取了蘇州文壇領袖的位置,怎能不引起各地名士的聯想?

如果不是一個大山頭的代表人物,就很難成爲文壇盟主的。

比如當年李攀龍和王世貞,首先是復古派領袖,然後才以復古派領袖身份成爲了文壇盟主。

所以稍微有點政治素養的就能覺察到,林九元這是想以蘇州文壇領袖爲跳板,搶奪天下文壇盟主位置!

這種野心已經不加遮掩了,可謂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時間來到了九月中旬,距離文壇大會預定時間只有半個月了,有個別性急的人已經到了蘇州。

在這個最秋高氣爽的時候,松江府文壇代表人物、王老盟主的左膀右臂、復古派死忠馮時可也來到了蘇州。

他這次名義上是奉了王老盟主之命,提前過來接洽文壇大會相關事宜。

林大官人在滄浪亭接待了馮時可,並且進入了深入會談。

兩人坐在假山上,只聽林大官人開口道:“這二十萬兩銀子的事情,辛苦馮老兄替我向雲間縉紳們解釋了。

其實也不難理解吧?先以田稅爲抵押向朝廷借錢,等到還錢的時候,先賴着就是了。

反正是公家的銀子,朝廷那邊還能誰會爲了公家銀子,較真到底?

實在抵不過去,就拖着說分期償還,比如十年爲期。等到十年後,這點銀子就完全不是問題了!”

大明又不是大清,收不上稅就直接砍頭。甭管怎樣,先把朝廷資金弄到手再說。

馮家在松江府也是狗大戶,與其他大戶多有聯姻,而且馮時可本人性格大方、交遊廣闊,很有人脈。

所以先前林大官人搞定周巡撫後,就委託馮二老爺幫忙在松江府展開遊說工作。

馮時可又道:“你提出的那個吳淞江通商航行四條,很多人確實很感興趣,都詢問能否加入新吳會社,需要掏多少銀子?”

林大官人答道:“我不收銀子,只收土地。如果對我林某人有信心,想要加入新吳會社,就拿土地來換。”

“怎麼個章程?”馮時可又問。

林大官人解釋說:“工程的規劃路線大致告訴你們了,八十里工程使用面積按一萬畝算。

新吳會社會拿出百分之五十股份,折算到這一萬畝上面。

也就是說,沿途每二百畝地可以換取新吳會社百分之一股份。

對這件事感興趣,又對我這個人有信心的話,不妨拿地來試試看。

你們這些大戶的財產都在土地上,是不是太單調了?不妨多增加一種財產形式。

對你們這些松江府大戶來說,幾百畝地不算太多吧?完全賭得起。”

林大官人的核心意思就是,儘可能多拉攏一些松江府本土士紳上賊船,形成共同利益體,以減少工程阻力,並且後期共同抵抗來自各方面的風險。

馮時可沒有做出評價,只說:“這些話我會傳回松江府,我相信會有些人動心。”

說到這裡,馮二老爺忽然笑了起來。

因爲他發現,林泰來這手法,有點空手套白狼並且兩頭吃的意思。

一方面,拿着吳淞江通商航行四條勾引本地縉紳大戶,那四條如果成真,誰不眼饞?

另一方面,等到以後,林泰來則又可以仗着本地縉紳的勢力,逼着巡撫或者官府執行這四條。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建立在林泰來個人信用的基礎上。只有當別人相信林泰來這個人能成事,纔會加入進來。從這個角度看,不得不承認,林泰來這幾年不停搞事,還總是搞大事,關鍵還總是成功,終於把個人信用建起來了。

總會有人相信,林泰來這次還會成功的,這也是時運的一種。

談話完畢,林泰來開始挽留說:“這麼多年來,我是復古派文敵,你是復古派死忠嗎,你我相見總是偷偷摸摸。

難得今天可以光明正大會面,就不要走了,住在我們林府!”

馮時可卻道:“等等,先不說這個,我們還沒談完。”

“還有什麼事情?”林大官人疑惑的說。

馮時可答道:“正事是文壇大會,一個字還沒談!”

林泰來不以爲意的說:“文壇大會有什麼可談的,有手就能辦好的事情!讓王弇州公只管過來就行!”

馮時可嘆口氣說:“雖然我奉了弇州公之命來接洽,但要說的問題真不在弇州公這邊。

據我所知,參加這次文壇大會的名流,只怕要比過去幾年都多,可謂是空前齊整。”

林大官人點了點頭說:“都在意料之中,這又怎麼了?”

要知道,他幫王老盟主發出的英雄帖裡面,可是非常明顯的暗示了“退位”的意思。

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有些本來不想舟車勞頓參加文壇大會的人,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若有文壇“易主”的可能,想來看熱鬧或者摻乎一下的人,那可就多了。

馮時可提醒說:“來的人越多,情況就會越複雜,事情就越難辦,常理如此。

更別說這次來的人,很多並不是無足輕重的小角色,只會讓局勢更失控。”

林大官人點了點頭,“伱說的都對,這又怎麼了?”

馮時可沒好氣的說:“都這時候了,你還在裝什麼傻?

難道你不明白,你最近的表現過於高調了,又是公然奪取蘇州文壇領袖,又是代替弇州公發英雄帖,這樣就導致你已經成爲衆矢之的!

本來你的敵人就很多,而且你混文壇的時間又太短,所以情況越複雜,對你越不利,你萬萬不可大意。”

林大官人彷彿完全沒把不利情勢當回事,就差吧“大意失荊州”寫在臉上了。

然後笑呵呵的問道:“都有誰會來啊?”

雖然廣發英雄帖的經手人是他林泰來,但大家的回帖還是發給了王老盟主。

所以林泰來目前真不清楚有誰來參加文壇大會,只有老盟主身邊人才知道詳細情況。

馮時可先說了兩個重量級名字:“河南的原禮部尚書沈鯉,南京禮部左侍郎兼南京國子監祭酒趙用賢。”

林大官人確實挺意外的,“趙用賢就不用說了,反張居正奪情成名,蟬聯兩代復古派五子,當年就想當下一代盟主。

可這老沈居然不甘寂寞、退而不休啊?難道他也想跨界當盟主?”

馮時可說:“沈公應該沒有這個意思,可能是被人特邀來的。”

林大官人又問道:“別人還有誰?揀重量級的說。”

馮時可如數家珍的繼續介紹:“徽州汪氏兄弟,這是你認識的,你們蘇州本地的也不用我說了。

南京來的代表是本地文壇新銳顧起元,還有南京禮部主事湯顯祖,但此人是江西的。

山東來的代表是山左三大家之一公鼐,此人也不簡單,與他並稱三大家的是禮部尚書于慎行和資深翰林馮琦。

浙江來的人有天下三大布衣詩人之一沈明臣,此人侄子是沈一貫,還有久不聞世事的屠隆,以及承接弇州公文學評論衣鉢的胡應麟。”

聽到這裡,林大官人忽然打斷了問道:浙江來人裡,有沒有嘉興項家的?聽說他家名畫成堆,我早想結識一番了。”

馮時可:“.”

別跑題了!項家以富裕和收藏、書畫聞名,交遊也算廣闊,但沒什麼受邀參加文壇大會的資格。

當然,自費來湊熱鬧也很正常,每次都有很多這樣的人,只是一般進不了核心主會場。

而後馮時可又繼續說:“復古派名宿、名列後七子的吳國倫前輩可能不忍心看到弇州公退位,所以只派了弟子到場,也算是代表湖北。

另外湖北公安派的袁宏道,正好在你們吳縣當知縣,這次也可以參加了。”

林大官人不由得感慨,以目前這個時代來說,參加本次文壇大會的陣容堪稱羣星薈萃啊。

正常情況下,很難湊齊這樣的陣容,由此可見王老盟主“退位”對文壇的震動。

不知爲何,林大官人想起了武俠小說裡經常有的“武林盟主或者大佬金盆洗手”劇情,而且必定有一大堆配角觀禮,而且八成概率出血案。

當然也不是說所有文壇精英名流都來了,還有很多文壇名人身處官場。

這部分人不可能無故曠工一兩個月參加文壇大會,除非在南京做官,或者是碰巧在蘇州。

林泰來忽然想起什麼,又問道:“你們松江府號稱天下第二雄郡,代表是誰?怎麼沒見你提起?”

馮二老爺深深的嘆口氣,小聲說:“我,和陳繼儒。”

林大官人愣了愣後,“啊?這都啥這可真是青黃不接啊。”

馮二老爺惱羞成怒的說:“我們松江府文壇頻遭不幸,莫如忠、莫是龍父子這兩年先後去世,不然何至於此!”

林大官人連忙安慰說:“不要緊,將來我挑一個文才最好的兒子,讓他遷居松江府,一定能把松江府的文藝水平重新帶上來!”

馮二老爺黑着臉,還是那句話,不會安慰人就彆強行安慰!

最後林大官人問道:“對了,還有件事,爲什麼弇州公派你來接洽,而不是鄒迪光?

難道是因爲弇州公覺得,他更離不開鄒迪光?”

心細如髮、喜歡猜疑的林大官人,不會放過每一個可疑細節。

馮二老爺很隨意的答道:“因爲鄒迪光暫時回無錫縣了,好像那邊正組織重修古代的東林書院,也不是什麼大事。

不過你還是要當心鄒迪光,他一直在爲了推舉顧憲成而活動。”

林大官人:“.”

臥槽!難道這就是蝴蝶效應嗎?清流勢力重修東林書院比歷史上提前了好幾年啊!

所以沈鯉千里迢迢的南下參加文壇大會,是不是因爲順道?也許本來他就要去無錫縣?

第168章 提前到來的巡撫第468章 全力配合的王家(求月票!)第234章 引狼入室第519章 別開生面的會場(求月票!)第21章 興盡晚回舟第377章 肉包子打狗(求月票!)第461章 可以不出去嗎?(求月票!)第274章 你感悟到了什麼(求月票!)第420章 見人就打第53章 本地幫會太沒有禮貌了第98章 都是他逼我的!第450章 不專業第61章 官法如爐!(上)第245章 失衡的實力對比(求月票!)第524章 想當副盟主的那些人(求月票!)第289章 雙喜臨門第57章 能打能說第473章 老實人笨辦法第315章 一言不合第327章 百年大計第9章 小弟無義孝女有情第222章 製造敵人第427章 有點費大臣第480章 這是你的危機第429章 原來還有別人(求月票!)第15章 義薄雲天第516章 文壇版圖第388章 其中深意第109章 黑吃黑?第46章 看了個寂寞第287章 幫親不幫理第426章 枯燥無味的殿試第428章 苟還是狗?第106章 殺雞駭猴第213章 今布首敗(求月票!)第487章 莫生氣,莫生氣第289章 雙喜臨門第37章 暴力不能解決問題(上)第53章 本地幫會太沒有禮貌了第8章 大佬不仁第95章 出道前奏第156章 做人的格局第320章 一封朝奏九重天第486章 論黨羽第434章 狀元的那些事兒(下)第5章 一張大餅第289章 雙喜臨門第158章 難有閒暇第161章 這就叫知己啊!第220章 站在風口上(求月票)第117章 姑蘇對第11章 大嫂堵人第36章 還是要上岸第63章 官法如爐!(中)第483章 第一次上朝第66章 親情和道義第40章 坐館他瘋了!第337章 上了賊船(求月票!)第408章 集思廣益(求月票啊!)第471章 他就不信了!第402章 相信組織(求月票!)第171章 伸手難打笑臉人第74章 吃瓜吃成主角(求訂閱!)第287章 幫親不幫理第137章 時間不多了!(求月票!)第368章 剛到一件奏疏(下)第447章 風雲再起第310章 瓜洲逆風(求月票!)第261章 壽宮之爭(下)第296章 後患無窮第12章 不看孫子兵法!第339章 鹽業的內幕(求月票!)第476章 林泰來跑官(上)第391章 萬曆十五年也過去了第346章 挑撥離間第268章 太簡單了第292章 不生氣第117章 姑蘇對第499章 王不見王第344章 尊重司法第300章 今布選官第251章 一步一坑(上)第317章 黑與白(求月票!)第207章 字數是王道?第148章 治標不治本第250章 我不要面子的嗎?第174章 都挺突然的第68章 雙手的努力第333章 調虎離山第49章 縣衙裡的內幕第189章 支持不支持吧?第211章 追過來的合作(求月票!)今天請假構思第273章 請你安靜的去死(求月票!)第223章 坐館歸來第133章 立馬吳山第一峰(上)第491章 多麼簡單的事情!(求月票!)第462章 鴻門宴(上)第296章 後患無窮第40章 坐館他瘋了!
第168章 提前到來的巡撫第468章 全力配合的王家(求月票!)第234章 引狼入室第519章 別開生面的會場(求月票!)第21章 興盡晚回舟第377章 肉包子打狗(求月票!)第461章 可以不出去嗎?(求月票!)第274章 你感悟到了什麼(求月票!)第420章 見人就打第53章 本地幫會太沒有禮貌了第98章 都是他逼我的!第450章 不專業第61章 官法如爐!(上)第245章 失衡的實力對比(求月票!)第524章 想當副盟主的那些人(求月票!)第289章 雙喜臨門第57章 能打能說第473章 老實人笨辦法第315章 一言不合第327章 百年大計第9章 小弟無義孝女有情第222章 製造敵人第427章 有點費大臣第480章 這是你的危機第429章 原來還有別人(求月票!)第15章 義薄雲天第516章 文壇版圖第388章 其中深意第109章 黑吃黑?第46章 看了個寂寞第287章 幫親不幫理第426章 枯燥無味的殿試第428章 苟還是狗?第106章 殺雞駭猴第213章 今布首敗(求月票!)第487章 莫生氣,莫生氣第289章 雙喜臨門第37章 暴力不能解決問題(上)第53章 本地幫會太沒有禮貌了第8章 大佬不仁第95章 出道前奏第156章 做人的格局第320章 一封朝奏九重天第486章 論黨羽第434章 狀元的那些事兒(下)第5章 一張大餅第289章 雙喜臨門第158章 難有閒暇第161章 這就叫知己啊!第220章 站在風口上(求月票)第117章 姑蘇對第11章 大嫂堵人第36章 還是要上岸第63章 官法如爐!(中)第483章 第一次上朝第66章 親情和道義第40章 坐館他瘋了!第337章 上了賊船(求月票!)第408章 集思廣益(求月票啊!)第471章 他就不信了!第402章 相信組織(求月票!)第171章 伸手難打笑臉人第74章 吃瓜吃成主角(求訂閱!)第287章 幫親不幫理第137章 時間不多了!(求月票!)第368章 剛到一件奏疏(下)第447章 風雲再起第310章 瓜洲逆風(求月票!)第261章 壽宮之爭(下)第296章 後患無窮第12章 不看孫子兵法!第339章 鹽業的內幕(求月票!)第476章 林泰來跑官(上)第391章 萬曆十五年也過去了第346章 挑撥離間第268章 太簡單了第292章 不生氣第117章 姑蘇對第499章 王不見王第344章 尊重司法第300章 今布選官第251章 一步一坑(上)第317章 黑與白(求月票!)第207章 字數是王道?第148章 治標不治本第250章 我不要面子的嗎?第174章 都挺突然的第68章 雙手的努力第333章 調虎離山第49章 縣衙裡的內幕第189章 支持不支持吧?第211章 追過來的合作(求月票!)今天請假構思第273章 請你安靜的去死(求月票!)第223章 坐館歸來第133章 立馬吳山第一峰(上)第491章 多麼簡單的事情!(求月票!)第462章 鴻門宴(上)第296章 後患無窮第40章 坐館他瘋了!